环境水利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56407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水利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环境水利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环境水利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环境水利学形成性考核册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分校班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编制使 用 说 明本考核册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环境水利学”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依据,与环境水利学教材(许士国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套使用。形成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和调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保证。“环境水利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学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水利的发展过程,认识水环境干扰与变化的规律,掌握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其评价方法,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课程主要包括:环境水利基础知识;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水环境的修复与管理;水质模型与水环境容量;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了解水利工程的环境管理等内容。为从事与环境有关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紧密联系水利水电建设实际,同时由于国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建设坚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课程相关内容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另外,环境水利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除了水利工程技术,还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课程内容也比较多,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开放式教育是新型的远距离教育模式。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以在第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业余学习为主要方式,旨在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本形成性考核册的编写,考虑到学员的能力和环境,贯彻以“学生自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介绍学科最新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计分作业方式进行形成性考核。全部课程要求完成4次计分作业,分别对应于文字教材的12章、34章、56章和78章。学员应按照教学进度及时完成各次计分作业。每次计分作业满分为100分,由教师按照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分数,并按4次作业的分数计算学员的计分作业总成绩。因各次作业量不同,应按4次作业的加权平均分数计算总成绩(即形成性考核成绩),计算公式为:形成性考核成绩= 计分作业总成绩= 第1次作业分数0.2 + 第2次作业分数0.3 + 第3次作业分数0.3+ 第4次作业分数0.2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课程总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环境水利学 作业一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2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4分,共44分)1答:环境的含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社会环境则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锁创作的人工环境。 环境保护就是利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河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污染和破环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的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造福人民,贻惠于子孙后代。2答:环境水力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绪论、水环境与生态学基础知识、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水质模型与水环境容量、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分析、水利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期的环境管理。3答: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了解环境水利的发展过程,认识水环境干扰与变化的规律,掌握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极其评价方法,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为从事与环境有关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学习特点:环境水利学是水利科学与环境密切结合、相互渗透的新科学,是环境学建立后,向水利工程学渗透而形成的一个分支。环境水利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研究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以及变化的环境给水利科学提出新问题的一门学科。4答:现代水利学是对传统水利的发展,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形成的系统的水利发展理论体系。与传统水利相比,现代水利以谁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盒优化配置为重点,突出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现代水利在治水原则、水功能开发和利用、防洪减灾的手段、管理机构的设置、水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将体现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也必然对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5答:通常把生态系统的这种结构与功能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方面系统内外因素的改变、干扰总是会使平衡状态破环,另一方面遭破环的生态系统又能通过自我调节机制向平衡状态过渡。生态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只有满足输入输出物质数量的平衡,结构、功能稳定的基础上,生态系统才可能成为一个个因素相互适应、协调的平衡系统。6答:生态系统的功能越久表现在生态系统中有规律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7答: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就是通过食物链之歌渠道来实现的。食物链上的各个环节交营养级。一般生态系统有4-5个营养级。所有的食物链中,都是以绿色植物为基础环节。通常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大都沿着:绿色植物-食草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这条最典型的食物链逐级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有2个特点,意识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数量逐级递减;二是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单程不可逆的。8答:水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除了贮水体中的水外,还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质、水生生物和底泥。9答: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系统,即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它由4种基本成分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10答:氧平衡指标是影响水质变化的关键指标,他表示水中溶解氧的情况,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11答:通常把未受污染的自然状态下,水体中某种污染物质的固有含量成为该物质的背景含量或水质本底。通过水质现状与水质本底的对比,不同水体在各自生态平衡状态下的水质本底各不相同,但有一定的变化范围。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3分)1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一是 空气 ;二是 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中释放的氧气 。2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是水体具有 自净 能力的一种表现。3生态系统的功能由 物质循环 、 能量流动 和 信息传递 三部分组成。4水资源要用 物理指标 和 化学指标 两个指标衡量。5在水质指标中,1L水中还原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毫克数称为 化学耗氧量(COD) 。6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河、湖、海等地表水的 蒸发 ,植物叶面 蒸腾 ,使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 大气 ,然后又通过 雨、雪 或其他降水形式重返地球表面,从而完成水的循环。7 水 是导致湿地的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8以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系在一起的链环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食物链 。9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联系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 物理信息 、 化学信息 、 营养信息 和 行为信息 。10如果水体中氮、磷的浓度过高,就会使浮游植物 生长加速 ,造成水体的 富营养化 。11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一是 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 ;二是 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 。三、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5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1在生态系统中,( D )是一级消费者。A狐狸 B狼C豹 D兔子2一个成年人体重中含有( C )的水。A20%-30% B40%-50%C60%-70% D80%-90%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循环途径,最基本的也是与环境关系最密切的是( B )三种物质的循环。A氧、硫、氮 B水、碳、氮C水、硫、磷 D氧、碳、铁4化学物在水环境中吸收了太阳辐射波长大于290nm的光能所发生的分解反应称为( D )。A水解反应 B化学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 D光解反应5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凝聚沉降属于( B )。A沉积作用 B水解作用C氧化还原作用 D生物降解作用四、判断题(每题3分,共18分)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并在各题后的括号内进行标注,正确的标注,错误的标注。1、COD为生化需氧量,BOD为化学需氧量。 ( )2、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该污染物的背景值。 ( )3、水质指标都是直接用水中所含该种杂质的量(即浓度)来表示。( )4、溶解氧是反映天然水中氧的浓度指标,其值越低表明水质越好。( )5、BOD为生化需氧量,其值越高表明水质越好。( ) 6、细菌学指标可以用大肠杆菌数来间接判断水质被污染的情况。(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环境水利学 作业二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3、4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分,共46分)1答:有3种途径,一是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污水。二是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三是农业生产中排放的污水。2答:汞具有很强的毒性,有机汞有很强的脂溶性,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生物组织,可在脑组织中蓄积,损害脑组织,破环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患者神经系统麻痹,瘫痪甚至死亡。无机汞在水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有机汞,进入生物体,通过食物链浓缩,人吃了这样的生物就会引起中毒。3答:当大量的“热流物质”排入水体后会使水温升高,若水温升高到足以使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影响其繁殖和生长时,称为热污染。 当河流水温超出正常很多,便会破环鱼类生活,并使一些藻类疯狂生长,引起富营养化问题;水温升高还会加大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水温升高后,水中的溶解氧进一步降低,同时高水温加速了水中有机物的分解,使水中的溶解氧进一步降低,导致水质恶化。热水还能使河面蒸发量加大,导致失水严重;抬高河床,增加洪水发生次数;引起致病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对人类健康带来影响。4答:氮磷等植物养料一旦进入水体,会使藻类等富有生物迅速过量繁殖,在、水中溶解氧相应急剧减少,从而是水体富营养化,产生严重的危害。5答:1物理自净作用,指水体的稀释、扩散、混合、吸附、沉淀和挥发等作用。2化学自净作用,包括化学、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其具体反应又可分为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吸附与凝聚、水解与聚合、分解与化合等。 3生物自净作用。6答:物理自净作用,化学自净作用,生物自净作用。7答:由于底质自身在水中运移和沉淀的过程中,必然会吸附、携带各种污染物,因而可以从沉积物的污染状况这一侧面,判断,衡量水体的污染程度,并由此追溯水体污染的历史过程。 8答:水体的自净是水体中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9答:河水的流动性促使大气氧能叫迅速溶解进被污染的河流,使其DO值得以较快恢复,有利于水中有机物的生物氧化作用。另外,由于河水交替快,污染物在河道中是易于运移的“过路客”。这些都加快了具体河段的自净过程,因而河流的污染性对比较容易控制。 10答:沉淀是湖泊的主要自净作用,随季节性变化的水温分布对水体的自净作用有特殊的影响,水中溶解氧随水深变化明显,湖库水体与外界的水量交换小,污染物进入后,会在水体中的局部地区长期存留和累积,使得湖库水体被污染后难以恢复。11答:影响水体自净的主要因素有:1 污染物质的种类、性质与浓度。2 水体的水情要素。3水生生物。4 周围环境。12答:当污染物的浓度超过某一限度后,水体自净的速度回迅速降低,污染物质的降解状态会突然改变。13答:扩散现象是指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 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速率与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扩散是由于分子热运动而产生的质量迁移现象,主要是由于密度差引起的。紊动扩散又称紊动混合,是大气扩散运动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由于受到外力作用影响,水分子原有的运动规律受到破环,呈现“杂乱无章的运动”。14答:移流扩散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稀释阶段,该阶段主要发生在污染源附近区域,其运动主要为沿水深的垂向浓度逐渐均匀化。第二阶段为污染扩散阶段。该阶段中,污染物在过水断面上,由于存在浓度阶梯,污染由垂向均匀化向过水断面均匀化发展。第三阶段为纵向离散阶段,该阶段中,由于沿水流方向的浓度阶梯作用,以及断面上流速分布,出现了沿纵向的移流扩散,该扩散有反过来影响了断面的浓度分布,从而与第二阶段的运动相互作用。15答:水质模型的求解方法很多,对于简单可解情况,可以求出其解析解,对于复杂情况,则可能采取数值解法。16答:根据具体用途和性质,水质模型的分类标准有:(1)以管理和规划为目的,水质模型可分为四类:河流水质模型,河口水质模型,湖泊水质模型。地下水水质模型。(2)根据水质组分,水质模型可以分为单一组分,耦合组分和多重组分3类。(3)根据水体的水力学和排放条件是否随时间变化,可以分为稳态的模型和非稳态的模型。(4)根据研究水质维度,可把水质模型分为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水质模型。17答:水质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1)模型概化,(2)模型性质研究。(3)参数估计。(4)模型验证,(5)模型应用。18答:水质预测是在已知水质初始量,根据水流的运动和自净规律,以及水中污染物的物理运动、化学反应和生化反应作用等演化规律,预估水体或水体中牟一地点水质未来的变化。19答:水环境容量则是特指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下,水体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因此又称做水体负荷量或纳污能力。它与水环境的空间特性,运动特性,功能,本底值,自净能力,及污染物特性,排放数量,排放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3个方面:1制定地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在环境规划中有作用,3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中有作用。20答:应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制定地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环境容量的水体采取不同的排放标准。(2)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水环境容量的研究是进行水环境规划的基础工作,只有了解基础,才能制定合理的水环境规划。(3)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中的应用,21答:在静态水域中,污染物的扩散完全依靠污染物分子的热运动完成,我们称其为静态水域中的分子扩散。在动态水域中污染物同时受到流体的紊动作用而产生的强度更高的紊动扩散运动,不仅如此,污染物质点还要随流体一起运动,产生所谓的对流输移运动。22答:在随流输移运动中,污染物服从水体的总流动特征,产生从一处到另一处的大范围运动。而扩散运动则是是污染物在水体中得到分散和混个的物理机制,按物理机制的不同,扩散运动包括分子扩散。紊动扩散和剪切流扩散23答:(1)计算步骤(2)关于消减总量的计算和分配(3)污水排入河流后,下游个断面污染指标的变化计算24答:(1)收集资料(2)根据水域功能确定水质标准(3)对所需控制污染物的允许负荷量进行计算(4)将计算出的负荷量与入湖污染物实际排入量进行比较以及消减25答:湖库水环境容量主要与其蓄水量有关。因此防止水体污染就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安全库容,这样才能使湖库水体发挥其净化功能,使水体汇总污染物控制在啊暖水平以下。通常把这种安全库容,、即实际入湖库负荷量等于该水体最大容许负荷量时的湖库蓄水量称之为防止污染的临界库容。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水体的人为污染源的种类很多,成分复杂,大致可分为 工业废水 、 生活污水 和 农业退水 三大类。2水环境容量是由 水体特征 和 污染物特征 两部分组成的。3任何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都会产生两个互为关联的现象,一是 使水体水质恶化 ,二是 水体相应具有一定自净作用 ,这两种现象互为依存,始终贯穿于水体的污染过程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4底泥(水底沉积物)具有 吸附 和 解吸 两个效应。5河流中溶解氧的变化主要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排进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时的 耗氧 ,一是河流自身不断的 复氧 。6. 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一是 大气中的溶解氧 ;二是 水中水生植物的产生的氧气 。7在湖泊、水库水体中,表水层的 氧分解 活跃,中间水层 兼气性微生物 作用明显,而在湖库底部基本上是 厌氧分解 作用。8. 污染物有 保守物质 和 非保守物质 之分。前者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污染物自身不发生化学变化,原物质的 总量 保持恒定。后者是指污 染物本身将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总量 也随之变化。9. 就污染物质在水中运动的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随流输移运动 ,一类是 扩散运动 。10. 水环境容量的推求是以污染物在水体中的 输移扩散规律 以及 水质模型 为基础的,是对污染物基本运动规律的实际应用。11.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从本质上讲就是由 水环境标准 出发,反过来推求水环境在此标准下所剩的 污染物允许容纳余量 ,其中包含了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对 纳污能力 的估算和再分配。12. 与瞬时点源扩散不同,连续源投放时,在污染源附近的区域内,浓度随时间不是 不是削减 ,而是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 增加 ,且越靠近污染源,其起始浓度 增加的越迅速 ,距污染源较远的区域浓度 也随时间增加,但相对较缓慢 。13. 水环境质量评价中,氧平衡评价的两个主要指标是 生化需氧量(BOD) 和 溶解氧(DO) 。14. 水环境容量的确定是 水环境质量管理与评价工作 的前提,也是 水资源保护工作 的前提。15. 河流污染带具有 初始稀释阶段 、 污染扩散阶段 和 纵向离散阶段 三个发展阶段。16. 当研究河段的水力学条件为 恒定均匀流 、且 排污量也为均匀流 时,可考虑应用零维水质模型。17. 对于具有较大宽深比的河段,污染物在水流方向以及河宽方向的污染物分布都是我们所关心的,此时,可采用 二维水质模型 预测混合过程中的水质情况。18. 点排污口推求入湖、库废水的允许排放量即环境容量需要确定排污口附近水域的 水环境标准 ,一般应根据该区域水体的 主要功能 和 主要污染物 确定。19. 从控制污染的角度看,水环境容量可从两方面反映:一是 绝对容量 ,即某一水体所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它不受时间的限制;一是 年(日)容量 ,即在水体中污染物累积浓度不超过环境标准规定的最大容许值的前提下,每年(日)水体所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20. 一定的环境在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情况下,对污染物的容纳也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便称之为 环境容量 或 环境负荷量 。三、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6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1曝气作用能够使水体中( D )。A污染物迁移速度加快 B污染物沉淀速度加快C底泥的污染物释放 D溶解氧含量提高2最容易发生富营养化污染的水体是( B )。A河流 B湖泊C海洋 D地下水3一旦被污染,最不易治理、水质恢复最慢的水体是( D )。A河流 B湖泊C海洋 D地下水4. 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 A )。A. 该物质在当地水体没有受到污染影响时的含量;B. 该物质在过去的背景值; C. 该物质在规划阶段采用的值;D. 该物质在底泥中的含量。5. 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的设计流量应采用( B )。A河流防洪设计流量;B.河流枯水期流量;C. 河流平滩流量 ;D. 河流百年一遇洪水流量6.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循环途径,最基本的也是与环境关系最密切的三种物质的循环是( B )。A氧、硫、氮 B水、碳、氮C水、硫、磷 D氧、碳、铁四、判断题(每题0.5分,共4分)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并在各题后的括号内进行标注,正确的标注,错误的标注。1、 动水环境中的污染物扩散有分子扩散与紊动扩散两种。( )2、在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应选择枯水流量为设计流量。( )3、河道防洪规划采用的设计流量与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采用的设计流量是相同的。( )4、湖泊水环境容量的特点就是混合稀释相对作用弱,生化作用相对强。( )5、在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应选择洪水流量为设计流量。( )6、河流水环境容量的特点就是混合稀释相对作用弱,生化作用相对强。( )7、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生物学评价的指标是大肠杆菌和BOD。( )8、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该污染物的背景值。( )五、计算题(每题3分,共24分)1. 一均匀河段有一含BOD的废水从上游端流入,废水流量q0.2m3/s,相应C2200mg/L,大河流量Q2.0m3/s,相应C12mg/L,河流平均流速U20km/d,BOD衰减系数K12/d,扩散系数Ex1m2/d,试推求废水入河口以下1km、3km、5km处的BOD浓度值。解: 根据题意有公式: 知=2.一均匀河段,有一含BOD5的废水稳定流入,河水流速U20km/d,起始断面BOD5和氧亏值分别为B120mg/L,D11mg/L,K10.5(1/d),K21.0(1/d)试用SP模型计算x1km处的河水BOD5浓度、氧亏值、最大氧亏值及其出现的位置。3.以第2题数据,已知大河流量Q=50m3/s,若河段内有一排污渠汇入,排污流量q=0m3/s,污染负荷=4320kg/d, =72kg/d,用BODDO模型计算x=1.0km处的BOD和DO值。4.当有污水入库时,为什么要求水库要保证有一定的蓄水量?某河流岸边有一排污口,大河流量Q10m3/s,排污口污水流量q0.8 m3/s。大河来流的污染物浓度Co6mg/l,本河段水质标准CN12mg/l,河段长x1.2km,衰减系数K0.25(1/d),河段平均流速U0.6m/s,试用两种计算模式求该河段水环境容量Wp。若排污口每日入河的实际污染负荷总量为7200kg/d,试确定该河段排污量是否需要削减?削减总量是多少?(排污口在河段下断面)5.若某水库枯水期库容2108m3,枯水期80天,该湖水质标准BOD5浓度CN3mg/l,BOD5起始浓度C012mg/l,枯水期从湖中排出流量q=1.5106(m3/d),K=0.1(1/d)。试求水库BOD的环境容量。6.某工厂废水BOD5为800mg/L,废水温度为31,污水流量为125m3/s,溶解氧经曝气后达6mg/L,排入工厂附近的河中,河水BOD5为2.0mg/L,溶解氧含量8mg/L,水温为22,河水流量为250m3/s,河水和污水混合后预计平均水深为3m,河宽为50m,河流溶解氧标准为5mg/L。水温20时,耗氧速率K1为0.23(1/d),复氧速率k2为3.01(1/d)。试求废水排入河水均匀混合后,河水的最大容许亏氧量及混合后的耗氧和复氧速率。其他温度耗氧和复氧速率计算公式:, 。附一个大气压下水的饱和溶解氧(mg/L)水温T()101520253035饱和溶解氧Os11.3310.159.178.387.637.107.一河段流量Q20m3/s,相应BOD C12mg/L,旁侧排入废水流量q0.8m3/s,相应C2200mg/L,按零维(保守物)水质模型求河段出口的BOD浓度值。8.一河段流量Q20m3/s,旁侧排入废水流量q0.8m3/s,相应C2200mg/L,若出口BOD C10mg/L,按零维(非保守物)水质模型求河段进口的BOD浓度值C1。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环境水利学 作业三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5至6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3分,共60分)1答: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民法通则刑法2答:大型水库水深很大,造成自上而下的水温分层,夏季上层水温高,下层水温低,冬季则相反。夏季深孔泄水时水温很低,如灌溉则影响农作物生长,下泄冷水对鱼类生长液不利,这就是冷害。3答:水库中水温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具有规律性的分层特性,其分层状况是一种与净辐射强度的年循环有关的周期变化。4答:水污染监测分为水体污染现状监测和谁污染源监测。代表水体污染现状的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谁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有时还包括农业退水,初级雨水和酸性矿山排水。5答:水体污染监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分析法,另一类是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各有其局限性,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6答:一级处理只是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质,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去除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质,三级处理液成为高级处理或深度处理。7答:(1)继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2)实施综合防治。(3)对工业企业(包括乡镇企业)的水污染从末端处理转变为源头控制。(4)积极开展水处理技术的科学研究。(5)强化环保管理的政策。8答:治理技术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9答:(1)发展节水型农业(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10答:流域规划是在整个河流流域范围内做出统一和协调的水质管理规划,首先应收集和掌握河流的水质,水量变化过程,特别是枯水期的流量特性,水量有无调节的可能性等,然后对全流域污染源的分布,排放量和各类污染源的浓度极其发展可能性进行全面了解,并对流域累现有污水处理设备、改善水质的可能措施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11答:水功能一级区划分四类,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保留区,水功能二级区划在一级区划的开发利用区进行,共分7类,包括引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12答:(1)前瞻性原则,(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3)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原则(4)便于管理,使用可行原则,(5)水质和水量并重原则。13答:(一)东线工程 1、调水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2、关于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问题3、关于血吸虫病区北移(二)中线工程 1、移民环境问题2、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3、对中下游航运的影响4、对下游河道造床运动的影响(三)西线工程调水量占据河流径的50%以上,下游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14答:(1)水库诱发地震,(2)岸坡失稳15答:跨流域调水一方面由于运输工程跨越众多河流需要修建大量交叉建筑物,对跨越河流引起河床演变和防洪新问题,另一方面运输工程沿途进过一些调水工程范围内的工业和城市,可能引起对调水的污染另外 调水工程沿途跨越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域,可能承受这些地域对所调水体的污染。16答:(1)调出地区在枯水系列年,河流径流不足时,调水将影响调出地区的水资源调度使用,可能会制约调出区经济发展。(2)调出地区河流水量减少,改变了原有河床的冲淤平衡关系,可能使河床摆动,河床淤积加剧,加重河流污染程度,、影响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关系(3)若调水过多变化减少河流注往海湾的水量,是海洋动力作用相对增强,淡水与海水分界线向内陆转移,影响河口区地下水水质及河口稳定。17答:水资源开发必须兴建水利建筑,因此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水利建设对环境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分,正效应包括(1)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减轻能源污染(3)提供或改善航运环境(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自我恢复能力(5)创造或改善旅游环境。负效应包括(1)蓄水淹没影响(2)水库移民影响(3)改变地下水状况的影响(4)影响环境系统平衡(5)水库水温分层形成的泄水影响(6)环境地质问题(7)疾病介水传染(8)其他影响。18答: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河流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改变河流的天然流径,泥沙运输量及输移过程。19答:不断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了土壤盐碱化20答:不利影响有:河流上建造的各种坝闸隔断了鱼蟹洄游捅到,鱼蟹其繁殖生长,甚至造成种类灭绝,还会影响鱼类产卵场地的位置,对鱼类产卵不利,对鱼类洄游和灌江纳苗有影响。有利影响有扩大了水域面积,有利于渔业发展,只要有恰当的渔业规划,发展鱼类及水生物养殖有很大发展空间。21答:一些处于“蓄水拦沙”运用阶段的水库,下泄的水流含沙量低,从而是坝下游很长一段河道的护岸、整治控导工程、桥梁及滩地受到强烈冲刷,改变河床形态,过洪能力减小。冲刷引起的河床下切、。水位下降都会给防洪、航运、引水、灌溉、烟盒城镇建设、河口海岸线蚀退等方面带来种种问题22答:(1)对调出地区环境的影响(2)对调入地区环境的影响(3)调水工程沿途地区环境影响23答:影响大气的主要是土石方开挖、采石爆破、粉碎、拌合、筛分系统及水泥库的粉尘,以及车辆尾气、生活与生产燃煤废气等24答: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大,施工场地窄,使用材料多,机械设备多,工作环境复杂艰难,因此造成了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而且这种影响如果不在施工期加以控制,则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危害。25答:(1)诱发地震(2)岸坡失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1. 水环境质量标准 和 水污染排放标准 是水环境标准体系中的两个基本标准。2. 目前,国家已颁布了五项环境保护法、九项资源保护法以及一些条例和法规,其中与河流污染防治相关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 3.水体污染监测可分为水体污染现状监测和 水污染源监测 。 4.用于水环境监测的分析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化学分析法 法,另一类是 仪器分析法(也叫物理化学分析法) 法。5. 蓄水工程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在 诱发地震 和 岸坡失稳 两个方面。 6. 水环境管理包括 水资源 和 水生态环境 两个方面的管理。 7. 按照不同的处理程度,废水处理系统可分为 物理法 处理、 生物方法 处理和 化学法 处理。 8. 水环境保护和管理规划按各自的侧重点分为 水质管理 规划、 水污染系统控制 规划和 水环境综合整治 规划。 9. 流域环境管理规划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 初始 阶段、 中间 阶段和最后阶段。 10.水功能一级区分为四类,即 保护 区、 缓冲 区、 开发利用 区、保留 区;二级区共划分七类,包括饮用水源区、 工业用水 区、 农业用水 区、渔业用水区、 景观娱乐用水 区、过渡区、 排污控制 区。11. 水利建设对环境的正效应中改善生态环境,包括改善 局部地区的气候 、改善 湿地生态环境 、改善 沙漠生态环境 、减少 地区性流行病 、改善 水质及供水条件 、改善 、扩大水生生态环境 。12. 水利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蓄水淹没 影响、 水库移民 影响、 改变地下水状况 的影响、影响 环境系统平衡 、 水库水温分层形成的泄水 影响、 环境地质问题 、 疾病介水传染 以及其他影响。 13. 从时间看,水利水电工程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时期是 直接的 、 短期的 ;而在运用期则是 间接的 、 长期的 。从空间看,水利建设工程环境影响的显著特点是:其环境影响通常不是一个点(建设工程附近),而是 一条线 、 一条带 (从工程所在河流上游到下游的带状区域)或者是 一个面 (灌区)。 14. 以水库为主的蓄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对工程附近的 局地气候 、 水质 、 地面与地下径流 、 自然生态环境 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5. 灌溉工程包括 蓄水工程 、 输水系统 和 灌区 三部分。 16.在调水工程中,沿途各地会对被调水体造成各种污染,其污染源一般来自这几方面: 生活污水 、 城市暴雨径流 影响、 农田灌溉排水 影响、 工业废水 、以及 总干渠与沿线交叉工程 。三、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1.曝气作用能够使水体中( D )。A污染物迁移速度加快 B污染物沉淀速度加快C底泥的污染物释放 D溶解氧含量提高2.沿水深变化的温跃层是在( C )。A水库底部 B水库上部C水库中部 D水库大坝前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并在各题后的括号内进行标注,正确的标注,错误的标注。1、COD为生化需氧量,BOD为化学需氧量。 ( )2、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该污染物的背景值。 ( )3、水质指标都是直接用水中所含该种杂质的量(即浓度)来表示。( )4、溶解氧是反映天然水中氧的浓度指标,其值越低表明水质越好。( )5、BOD为为生化需氧量,其值越高表明水质越好。 ( ) 6、细菌学指标可以用大肠杆菌数来间接判断水质被污染的情况。 (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环境水利学 作业四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7、8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3分,共60分)1答: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是重大而且多方面的,有些不利影响一旦发生汪汪就已经无法挽救,必须防患于未然,因此,在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答:要查清工程所在流域的环境质量现状,针对工程特点的污染特征,对工程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各种影响的范围、程度,预测可能发展的结果,对不利影响要提出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与环境对策;根据评价结果回答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与方案选择。3答:(1) 清单法,最基本最传统最常用的方法 (2)LEOPOLD矩阵法,容易理解 (3)叠置(图)法 直观地清楚地显示每一个地理单元的信息群,便于发现矛盾,权衡利弊和进行调整(4)网络法 阐明一系列环境反应,包括直接 间接甚至3次影响(5)投资-x效益分析法(6)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7)赋权关联度法4答:(1)对调出区的影响(2)对调入区的影响(3)调水沿途地区的影响5答:(1)水库移民安置区的人口环境容量评价(2)移民安置目标的评价(3)移民安置规划宏观控制评价(4)水库移民系统经济评价6答:(1)水利水电工程状况(2)无工程时的环境状况(3)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4)水利水电工程导致资源无法改变和无法恢复的损失(5)水利水电工程的各种比较方案极其影响(6)对不利影响的见面或补救措施(7)提出可能采取的替代方案(8)提出环境保护可行性技术经济论证意见及环境措施投资估算(9)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10)结论和建议7答:依据是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规定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8答:跨流域调水一方面由于运输工程跨越众多河流需要修建大量交叉建筑物,对跨越河流引起河床演变和防洪新问题,另一方面运输工程沿途进过一些调水工程范围内的工业和城市,可能引起对调水的污染另外 调水工程沿途跨越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域,可能承受这些地域对所调水体的污染。9答:对象系统总体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系统,时间系统主要是只在环评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时间系列进行评价,识别系统是环评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工程环评中的影响关系,确定工程环评中的价值标准,确定工程环评结论。10答:(1)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2)对水质的影响(3)对地面径流、泥沙及地下径流的影响(4)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5)环境地质的影响(6)对社会环境的影响。11答:帕蒙工程法把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有关的50个环境参数分成9个组成部分:陆上的,水生的,土地,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卫生,社会经济,美学和文化;并综合成三个类别:生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评价的环境参数有工程兴建前后参数的环境质量值、参数i的相对权重、环境影响质量指标。12答:(1)固体废渣问题(2)粉尘及废气污染(3)对水质污染(4)破环土壤和植被(5)噪声的影响(6)对人群健康的影响(7)河道碍航和断航的影响13答:有些水利工程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河流上游大量修库蓄水,是下游河道流量大量减小甚至断流,严重影响危害下游河流的水生生态系统。14答:因为环境监理单位是经济独立的第三方,受业主委托,监督检查工程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15答:(1)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公众参与非常重视,因为环境问题直接与公众的生活、生产有关。公众有权了解待建水利水电工程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影响,同时公众可以随时提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自己的感受、意见。对于正确评价工程环境影响与搞好工程环境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2)信息交流方式有:信息公布、信息反馈、信息汇总、信息交流。16答:(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特征,选用评价的环境因子,按不同处呢歌词简历环境因素集,形成评价对象系统的树状结构,简称评价树(2)将各层次的环境因子划分评价等级,构成评价集(3)根据基本层次的模糊关系矩阵,从最底层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一模糊综合评价结构构成上一层次的模糊关系矩阵,再进行商议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如此循环往复。(4)最终获得水电构成对环境总体影响的综合评价结构。17答:将各层次的环境因子划分评价等级,构成评价集,确定各环境因子的隶属度函数值、对应的权重值及各层次的权重值,得到各层次模糊关系矩阵。18答:(1)对越大越优越型评价因子,AB 两个水库的隶属度分别为:RH1=X1/(X1+X2), RH2=X2/(X1+X2) (2) 对越小越优越型评价因子,AB 两个水库的隶属度分别为RK1=1-X1/(x1+x2),Rk2=1-x2/(x1+x2)19答:灌溉工程包括蓄水工程,输水系统工程和灌区3部分。蓄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1)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2)对水质的影响(3)对地面径流、泥沙及地下径流的影响(4)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5)环境地质的影响(6)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输水系统工程输水过缓会引起泥沙淤积,过急会影响渠道安全,渠道的漏水加大地下水位,影响地下水系统,还有可能会传播传染病灌区的影响包括恶化环境卫生,诱发疟疾倡导传染病,造成土地盐碱化或沼泽化,土地中使用的农药化肥会形成污染源。20答:人口环境容量与该地区的面积、气候条件、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供给水平、生活条件、人口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还与社会福利制度,法律完善制度、道德、风俗习惯及居民环境意识有关。21答:人口环境容量是在一定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环境质量要求下,一个地区能够长期稳定地承受的人口数量。改善自然环境,增大投入,是环境容量得以适当的提高。22答:其效益不仅仅体现在系统自身的产出,还体现在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效益中。兴建水利水电工程是以淹没土地,迁移人口,损失资源为代价换物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作用效益。因此 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利用效益与库区淹没损失发生了直接的联系,固水库移民系统的投入的淹没损失代价应分摊一部分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利用效益。23答:(1)环境条件地图(2)环境污染现状地图(3)环境影响评价图(4)环境影响地图(5)环境规划地图24答:(1)土地损失(2)房屋及其附属建筑物的受淹损失(3)工矿企业受淹损失(4)专项设施受淹损失(5)安置移民过程中的资源消耗(6)资源损失(7)其他损失(8)扣除消落地区土地利用的净效益25答:(1)资源指标(2)生产指标(3)生活指标(4)公共设施指标(5)生态指标(6)稳定性指标26答:权重法将各项银子的影响程度与其权重相乘,再累加,作为评价的综合指标27答:监理关系。目的是(1)以适当的环境保护投资充分发挥本工程潜在的效益(2)使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锁确认的不利影响得以缓解或消除(3)落实招标文件中环境保护条款以及与环境有关的合同条款(4)施工区或移民区没有大规模的传染病暴发流行(5)实现工程建设的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8答:微生物通过分解动、植物的残体或腐植质获得能量和营养来合成自身,同时将有机物分解成可供植物利用的无机化合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微生物可以把地球上死亡的动植物残体清扫得干干净净,将有机体分解成生产者生长所需要的元素,所以微生物被看成是生态系统中的“清道夫”29答:运行期的特点有(1)系统性(2)连续性(3)多样性(4)监测与分析相结合建设期的特点有(1)复杂性(2)区域性(3)管理手段多样性(4)时序性30答:建设期管理的内容有(1)组织编制施工区环境保护计划,并报负责单位审批,制定年度或分阶段实施计划有有关管理规章制度(2)检查项目经理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或者国家政策组织招标、投标(3)进一步复查设计文件,喝茶施工现场执行情况,并妥善处理环境保护设计的变更(4)检查环境保护工程项目是否纳入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的施工计划,是否严格按照设计和审查要求进行施工(5)严格保证施工进度,保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如期完成,控制保护投资的计划和使用(6)检查环境保护工程施工质量(7)结合工程施工前特点,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科研、技术攻关、宣传、教育和培训(8)负责区域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放及公共卫生监督监测的实施(9)主持环境保护设置和专项环境保护项目的军功验收,负责组织编制枢纽工程军功环境保护验收报告(10)协调工程施工区各方与各级环境卫生、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关系运行期管理的内容有(1)水污染源管理(2)水资源的环境调度管理(3)水质管理(4)水质预报(5)水源保护区管理(6)纺织水体富营养化的管理措施(7)改善水生物生境的管理措施(8)旅游的水环境管理(9)改善泥沙淤积环境影响的管理措施31答:环境简历的内衣包括: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提出的避免或减少工程对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在工程施工中对其逐一实施;针对工程环境保护的每一个设计方案,在施工中进行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使每一个设计方案通过环境监理得到落实。环境监理的方法有(1)旁站(2)日常巡视(3)遥感(4)定点监理(5)监测(6)例会制度(7)报告制度(8)指令文件。工作制度包括(1)监理工作记录(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