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复习资料.pdf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46780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1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复习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复习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复习资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第五篇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北宋初有复古主义文论的:柳开、田锡、穆修 田锡:(1)田锡论诗,主“性情”,主“意”,强调自然和有生气,主张熔豪健、雅丽于一炉。(2)他 只是一位过渡性的作家,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柳求通变的文学精神,这是他在文学以展史上的功绩和贡献。 1、论宋初的复古思潮 (1)复古守正、以求出新,是宋初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势。(2)不同的作家对从学韩到弃韩这一宋初 时代课题的认识、接受和参与的途径是不一样的。(3)柳开是最初对北宋复古革新思潮有所觉醒的儒者代 表。在他身上既显示了“文”“道”之间与生俱来的联系,同时也预示了两者本质上的某些对立和最终必 然的分裂。(4)田锡更具备文人气质,他在文学思想上接受韩、柳的影响,代表了五代文气习染较深的文 学文士对改革文风的自觉。(5)穆修在搜求韩、柳文集方面功不可没,于古文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6) 复古思潮在北宋初期并未成为主潮,仅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少数几个作家先驱自觉的阶段。 2、宋初“三体诗”:据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所说,主要有“白体”,学习白居易,作诗通俗,代表 人王禹偁;“昆体”,学习李商隐,代表人杨亿,影响最大;“晚唐体”,学习贾岛,代表人林逋。西昆体和 晚唐体的繁盛,均在真宗一朝,在它们之前风靡了近半个世纪的诗风则是以当时文坛巨子李昉、徐铉及他 们的后起之秀王禹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 3、王禹偁对宋初诗风、文风转变的促进作用 (1)王禹偁早年喜爱白居易的诗,侧重于闲适唱和的一面。(2)贬官商州之后,学习白居易的讽谕 诗,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3)他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 期子美是前身”,他很重视和推崇杜甫的诗歌。学杜是宋诗别开生面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方面,王禹偁 可谓得风气之先,在文学史上有积极、深远的影响。(4)他以诗歌较为著名,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 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格调。(5)格调方面确与西昆体的华瞻典雅有别。 4、王禹偁的散文和方论对宋初文学的促进作用 (1)他尤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华瞻之气,开始作淡雅之作。(2)其文章不仅多反映现 实政治内容,而且继承了韩愈古文“文从字顺”一方面,表达恰当明白。(3)他的古文开创了平易自然的 文风,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4)在文以传道之外,要求文以明心,于“传道”外,提出“明心”, 于“有言”外,提出“有文”,这是王禹偁在理论上的一种贡献。实质上是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 并偏重在文的方面。 5、西昆体: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 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 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作诗 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6、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 (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2)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3)大量用典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1、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1)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与创作实践对当时以及后代的影响很大,足以与 韩愈想媲美。 (2)为纠正雕刻过甚的昆体之文弊,他实践了自己“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创作主 张,撰写了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 (3)在知贡举时,利用政治手段,极力排抑“太学体”,擢拔文章晓畅的二苏、曾巩。 (4)将建立流利流畅自然,平易婉转的风格作为宋古文运动的基本目标。由此开创了一代文风,使 宋代古文形成一种平易自然,济的成熟风格。 (5)确立了散体文的地位,从而发扬光大,避免了重蹈覆辙。 (6)以宋诗发展的角度看,当时有不少诗人团结在他的周围,朋辈如梅尧臣、苏舜饮,后学如曾巩、 王安石、苏轼等,继承了发展诗文的创新精神。 (7)他大力彰扬的是梅尧臣的“诗穷而后工”的奇峭以及苏舜饮诗的豪放,他自己写诗也带有韩愈 那种浩荡变怪的散文化倾向,好议论,重气格,开始了宋诗自具面目而有别于唐诗的时代。 北宋诗文革新:宋仁宗后期,以欧阳修为领袖,以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的古文运动和 汉魏诗以及唐诗的成功经验,反对形式主义,提倡内容充实,健康活泼的诗文,后人把这种文学思潮和创 作实践活动叫做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2、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1)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中,以散文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 (2)学韩愈而能自出变化。 (3)欧文委婉含蓄,欧阳修摒弃了韩愈文怪奇的一面,以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 流畅,委屈婉转的文章风格,这是他对诗文运动最大的贡献。 (4)其文章叙事简洁,议论有致,多用语助词,不用冷僻之字,大量化用骈文句的长短变化,语句 的停顿,以加强文句之间的联系,使语句轻快,文气畅达。 (5)欧阳修散文的基本风格是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 (6)欧阳修散文的佳处在于:从平易近人处出发,从具体事物出发,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描写一 些寻常景物,但写得婉转曲折,其文章自始至终蓄含着惊人不凡的道理。 六一风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六一”是欧阳修的号。他的散文措辞平易,用当时通行的语 言写,不用古奥的文字,但用词造句精炼而有变化,显得畅达,切近自然。常着眼于感情的抒发,情意深 长。另外文章结构层次上的参差错落有致,语言层次上的平易自然,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 3、欧诗的散文化倾向 (1)用古文的章法写诗,讲究顿挫,句子长短不拘,故意做得似对非对,诗歌调子。 (2)诗中常用语助词,或散文式介词。 (3)他利用诗歌议论时政,探讨学术问题,鉴赏文物书画,歌咏日常常见的事物,在命意上追求创 新,秀过表面现象进一步表现他对事物的认识,对生活的态度,以议论为诗。 (4)在诗之由唐而宋的转变过程中,欧诗实为枢纽。 叶燮原诗认为,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梅尧臣、苏舜钦二人。 4、梅尧臣诗的特点 (1)题材非常广泛,其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现实人民的疾苦,另一类是写个人日常生活 的琐碎事物。(2)常以哲理性的人生思考贯穿其间,使之有理趣,如食橄榄,耐人咀嚼,这也是宋诗的特 色。(3)诗歌创作经历了由前期的清丽平淡到后期的古朴深远转变。(4)以朴素的语言表现真实的感情, 从而有耐人咀嚼的艺术吸引力。(5)梅尧臣做诗追求“苦硬”、“瘦劲”,喜欢平淡的风格,其实是要求平 淡其表,而深邃其里的。 梅诗的“平淡”具备这样的特点,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浓厚而语句平淡, 寓意峭工朴素,淡而有味,这不仅是梅尧臣的创作追求,也是宋诗的一种审美倾向。 5、苏舜钦诗的特点 (1)他力主改革弊政,忧国忧民的政治热情,悲愤的生活经历,豪迈刚烈的性格,都促使他用豪犷 激切,直抒胸臆的方式写诗。(2)作诗充满激情,其诗歌作品的主要风格是豪犷雄放。(3)他的观察力虽 没有梅尧臣那样细密,情感比较激昂,语言比较畅达,只是修辞上常犯精糙生硬的毛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带有鲜明的功利主义,主张为文要“以适用为本”, “务为有补于世”,主张文道合一。 王安石的散文特色:(1)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笔力雄健,文风峭刻。(2)以议论说 理见长,有些文章给人以一种形象性、艺术感染力较弱的感觉。(3)语言简炼明快。 6、简析王安石早晚诗风的不同 (1)早年诗多直抒胸臆,不少咏史诗或怀古的诗篇寄托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2)语意 求新,语句求工,语调求劲峭。(3)晚年罢相隐居后,人情世故看得多了,去掉了浮躁之气,感慨的怀抱 趋于冷淡,而艺术修养却更进步了。(4)他绝句小诗的特色,以轻倩之笔写淡远之思,形成了“深婉不迫” 之风格。 7、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 (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 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 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 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特点是重炼意,如 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又重修辞,如泊船瓜 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 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8、曾巩散文特点 (1)在宋代古文作家中,曾巩的理论和创作最接近欧阳修。(2)更强调儒学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地 位与作用。(3)后代古文家看来,曾贡与欧阳修一道,是开文章“义法”的人物,但曾巩一般多引经据古, 明白详尽之作。素以“古雅”、平正见称。(4)他的书序、杂记和书札写得较有特色。开书序将记述重心 由书转移到人的风气。(5)在写作上,曾巩借圣人之学加强文章底蕴,追求典雅风格,无论叙事、议论都 冲和平淡,布局完整,节奏舒缓不迫,语言干净,思致明晰,文章平易理醇,规矩严密,所以在唐宋“八 大家”中是最便于学习的。 第三章 苏 轼 苏轼人格创作上的特点:贬谪黄州,是苏轼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写了大 量的政论、史论和有为而作的诗歌,充满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社会历史;后期旷达情怀,那种经历磨难而 始终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创造性逍遥、随缘自适的创作个性,是在贬滴黄州这后者真正树立起来的;苏轼 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家的学说,显著特点是“杂”,他所倡导的蜀学就是融合佛、 道、儒三家的杂学,又大致以“外儒内佛”的形式把两者统一起来。 1、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 就和完全胜利。 (1)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 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2)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凭借议论为 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山水游记,如前、后赤壁 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亭台记,如喜雨亭记先叙为亭作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 文章如水波层层荡开去,文理自然。记叙文多数是文学性散文,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 (3)小品文,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最能反映作者的真 性情、真思想。杂记和随笔、记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见闻和感受,如记承天寺夜游。这类小品 文,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写作特点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 2、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 (1)“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如前赤壁赋 (3)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3、苏轼诗歌的内容 (1)社会政事诗: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如荔枝叹。 (2)山水景物诗: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中的抒怀遣兴之作,写流动景色的江上看山;写奇幻 烟云的登州海市;写景寄怀升华的人生感悟日哲理高度,或寓有浓厚的身世之感,如题西林壁“不 识庐山真面目”。 (3)和陶诗:寄情山水,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平浅而有深味,在艺术 上把握了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特色,能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予以真切、平淡自然的描写,达到了“神 似”陶诗的地步。 (4)题画诗:把画景转化为诗境,善于写出画面的动态,并就画意进行艺术联想,揭示画外之韵味, 如惠崇春江小景。 4、试叙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诗的散文化,本非诗歌创作的正道,可苏轼才力横绝,无施 不可,竟成为他矜才使气、翻新出奇的手段。他精辟而广博的比喻,由博喻体现的生动丰富的想象力,是 苏轼以“才气”为诗的重要方面。此外,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也是诗人才气的表现。 许多生活里的平凡事物,一经其手写出,往往具有不平凡的意义,给人以触处生春之感。 (2)苏诗的另一特色是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意使事用典。苏轼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 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他的不少诗,写得不落俗套,但其中的形象描写往往夹有议论, 或借助形象言理,依凭其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敏捷的才思,使宋诗增加了耐人咀嚼的理趣。好议论 和重理趣,使苏诗的使事用典也较为突出,因诗涉理路必多使事,以示诗论有据,成为以文字为诗。 (3)苏诗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是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擅长,而且风 格多样。其基本风格有二,一是清丽雄健,二是清旷闲逸;就体现苏轼“坡仙”的旷达品格而言,高风绝 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 5、试叙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一)苏轼词对词境的开拓 (1)苏轼以前的词为应歌之曲子词,多写男女相思,写花间酒下的伤别。苏轼词抒发磊落纵横豪放 之襟怀,摆脱花间词婉转之态,为激越、豪放充分表现作者的人格个性。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 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苏轼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并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故苏词多为感事 之作,有的还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表现的内容,交代创作动机。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 波。用记实手法写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词的抒情贴近现实生活,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题也由分 离走向统一对应。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和真实人生的大道,极大地拓宽了词的取材范围。 (3)苏轼用词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感受、山川景色扩大了词境,把词家“缘 情”与诗人“言志”结合起来,词品与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融合。 (二)苏轼的“以诗为词” (1)首先指的是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的扩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向“士大夫化”发 展。 (2)在苏轼之前的“曲子词”的曲子,基本上是“轻音乐”“软性文学”。到苏轼将词题小序发展起 来,做词寓以诗人句法、引议论入词、大量用经、子典故,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如临江仙。苏词 充分体现了文人的审美情趣,是典型的士大夫词。 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 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 (三)苏轼词的风格:豪放,苏轼乃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也有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风格是多 样化的。 (1)豪放,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婉约,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此词为悼亡之作,对亡妻的思念之 情,置于生死两茫茫的人生空漠的叹喟中。 (3)清旷,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第四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 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 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 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 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 绵。 2、山谷体:杨万能里在诚斋诗话中称黄庭坚诗为“山谷诗体”,严羽的沧浪诗话则将其列 为“山谷体”;黄庭坚认为“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重视句法,强调脱俗。;落实于诗歌创作上,他 提供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点铁成金”和“夺脱换骨”之说。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创制拗 句、拗律。 3、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 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佑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严羽在沧浪诗话将黄庭坚的诗列为“山 谷体”,其主要艺术特点有: (1)喜欢用拗句,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 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这种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 的重要因素。 (2)“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 所谓“夺胎换骨”,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是一种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语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 的语言炼金术,对前人用典法的一个发展,目的在于“以故为新”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如,登 快阁“朱弦”、“青眼“一联,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历史典故。 4、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风格特征 山谷体的基本特征是求生避熟悉和求雅脱俗。(1)一是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 的体制。(2)二是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求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3)三是好奇尚硬, 造语洗净铅华,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济亮芊绵的一面。黄庭坚的学杜和深峭的诗风,受王安石的影响不 小,两家在格律精严方面用力最深,宋人在律诗创作上也显示出与唐音不同的宋调,是从荆公体开始而完 成于山谷体的。 5、陈师道”后山体”的特点 (1)陈师道作诗全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后山体常与“山谷体”并称, 是典型的宋诗。 (2力求简省字句,以摒却华词丽藻,他的情感和心思都比黄庭坚深刻,可因一味学山谷体的瘦硬,表达 得很痛苦,与其生活的不顺相似。(3)诗至后山体,可以说已走入穷途,就只剩下瘦硬了。如果说“山谷 体”是疏影横斜,尚有暗香浮动,那么“后山体”是只见瘦硬而不通神。(4)不过陈师道只要不是一味的 以简缩字句为工,较为放松些,就可以写出极朴挚的诗来。 6、陈与义诗歌的艺术特点 (1)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如重视句法,造话凝炼,但他的诗句比较流动, 长于用宽对和活对,并用善炼虚字,善于在闲淡处取神。后期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使是写咏 物之作,也常富有成效有深沉的家国之思。(3)在陈与义的后期创作中,比较接近杜甫的是七言律诗,规 模宏大,着重于上下句之间气脉的内在联系,使全诗的意境更加圆融。这种“简斋体诗”已突破了黄、陈 瘦硬诗风的局限。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五章 北宋词与南渡词 晏殊是北宋专工令词,而且以词名世的第一人,作词深受南唐词人冯延巳的影响,著有玉珠词 1、简述晏殊珠玉词的艺术特色 晏殊的珠玉词往往是晚会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吟咏春花秋月的闲愁。这类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词中极少出现感情色彩强烈的字眼,圆融平静,没有激情的烈响,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 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如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明净雅致的语言,深刻而纤细的内心体验、曲折精巧的构思,表现了对多彩人生的眷恋之情和 与之相伴的伤感。 2、欧阳修词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大体呈现两种风格:一是深婉含蓄,一是清新疏隽。 他写男女情爱相思的词,其风格就是深婉含蓄。他继承了晚唐深婉含蓄的传统,除外形描写,还进一 步转向内心刻画。 他清新疏隽的风格,体现在抒写个人身世感慨的词中,也可称抒怀词。这类词写得悲愤中有洒脱,旷 达中有豪气。另外也体现在描写自然景物的词中,写景词写得意境清新。一洗花间词“香而弱”的文风, 将词引向清新疏隽。 深婉含蓄词风对李清照、秦观很有影响,而清新疏隽对苏轼有影响。 3、试叙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柳咏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北宋词至柳永出现了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特殊的贡献:(1)因柳永大量地创作慢词,宋词乃始由 小令阶段渐进入慢词时期。为长调慢曲作词,柳永属第一人,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2)柳永慢词多用新调,小令是为旧声(清乐)而写的,慢词是为新声(俗乐)而写的。柳永的创 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宋词中有100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二)对题材的开拓:(1)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 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 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2)歌妓词,写与歌妓来往,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带有才子佳 人恋爱的情调而求灵与肉的统一。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大胆表现她们的情 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三)以赋为词:柳永把赋体笔法引进词里来,增加了词的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 景结合起来。如雨霖铃创造了情景递近的铺叙模式,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 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 (四) 雅俗并存:(1)“俗”的方面:柳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他能将有趣的白话加 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佳人“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言情道爱,表现的很浅尽, 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柳词的“俗”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方面,他写了许多描写城市生活 的词和歌妓词。如望海潮等。 (2)“雅”的方面:一是以赋为词,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 情感。;二是羁旅行役词,以男性口吻写离愁,所写的辽阔的山河,多了一分自然雄浑的力量,扩大了词 境的容量。 4、简述柳永词的俚俗色彩 柳永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 (1)俚俗色彩首先表现在语言的浅近易懂上,他能够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 表述风格。如佳人“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言情道爱也很浅近,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 二八。”柳词在当时成为最通俗的大众歌曲。 (2)柳词的俗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方面: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 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 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歌妓词,写与歌妓来往,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带有才子佳人恋爱 的情调而求灵与肉的统一。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 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5、简述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北宋中叶的秦观善于抒情的哀婉词作,是婉约词的代表。他的婉约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灵心善感而寄情深微,如浣溪沙以寻常之语,状寻常之事,寄情幽远。 (2)有句皆隽、无字不雅,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对景物加以渲染、描写,创造出一种凄清幽深的意境来表现自己的情怀 6、简述秦观词的情致的表现 秦观词以抒情为主,能化景物为情思,秦词中的情致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1)描写男女之情:如淮海词中写“儿女柔情”之作占绝大多数,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 秦词便于女声演唱的那种柔婉缠绵的口吻。秦词善于情景交融来表达感伤的情绪,深具一种袅袅婷婷的情 致。秦观的慢词也以铺叙为主展开词情,常在关键的地方插入含蓄优美的景色,使那本欲畅达的感情有所 收敛,极富情致和韵味,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 (2) 描写身世之感:如踏莎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悲苦凄怆之情,选择情 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运用提炼加工的口语来表达,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在写滥了的题材中创出新意,以 情韵取胜。 7、晏幾道小山词的艺术风格 (1)善于选取生活中最富于表现力的动人细节,深婉曲折地抒写自己的心灵。 (2)常用追忆的方式写,增加词的悲感。 (3)常借梦境抒情。(梦境体现着他的心态) (4)善于选取凄迷动人的景物来烘托悲凉哀怨之情。(借景写情) (5)善于用近似平淡,而又含蓄有味的语言来表现自己深挚的感情。综上所述,形成凄楚、哀怨、 典雅、清丽的风格。 8、周邦彦词的“集大成“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邦彦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可从三方面来看: (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 (2)就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 稳。 (3)从创作风格方面说,周邦彦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如苏幕遮“水面清 圆,一一风荷举。”体物工巧细致,用笔之缜密典丽,开南宋雅派词的先河。 9、试叙周邦彦清真词的艺术特色 北宋周邦彦的清真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清真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体物言情,表达曲折深细,心理情感内容得到多层次的展开。 (2)讲究辞章和结构,通过严密的结构使丰富曲折的内容归于和谐统一。如六丑这是一首羁旅 词,看似咏落花,实为自叹身世之作,在结构、章法上都花了很大功夫。 (3)“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如金陵怀古用笔拗奇,给人以深劲之感,一份深感久蕴的怀古情 思借景表达,意境浑厚,气韵雄浑,声调激越。 (4)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律、能雅能俗、也清也丽;如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善于 融化前人诗句入词,如金陵怀古此词的题旨隐括刘禹锡的金陵五题而成;讲究格律。 10、试叙“易安体”的艺术特点(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宋室南渡后的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强调“词别是一家”,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 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易安体”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广为流行。主要艺术特 色有: (1)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 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而且能“化俗为雅”。如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 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能够把浅俗的文字,组成极清新鲜丽的词句,以寻常语创造了不寻 常的意境。“易安体”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用浅俗语,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 (2)“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如春 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后期词,多这种愁苦之作,情调入于凄壮悲伤一途, 发展了传统的婉约词。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相融合,是“易安体”的特殊格调,令人凄怆欲绝。 (3)“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而是柔中 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如渔家傲。“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方,是温婉中透出刚健、洒 脱。 李清照声声慢情调:后期代表作,真切表达了词人南渡之后迭遭丧乱、受尽磨难以后的凄惨心 境。个人身世之悲、沦落之苦、亡国之痛,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的心情,充满悲伤和忧郁。 朱敦儒好事近词的特色:勾勒出渔夫形象,是作者写照。上片抒情,下片写景。“朱希真体” 代表作,又称“樵歌曲”。超然物外,自得其乐,于淡而静的空旷境界中,透出的洒脱的情调,加之语言 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自然飘逸,在词中能自成一格。 “朱希真体”的艺术风格:(1)朱敦儒承苏轼词风而走向放旷自适,在放旷的基础上形成了看破红 尘的隐逸风调,形成“朱希真体”。(2)其词旷逸俊达,多歌唱看透尘世后的随缘自适、逍遥行乐,但有 深藏忧怨,有不少虚无思想色彩比较浓厚的篇章。 第六章 辛弃疾 1、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 (1)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以词抒发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尽显抒情主人公的英雄本色;充满强 烈的爱国主义理性,有豪气英风。但英雄词往往蕴含着壮志难酬的悲愤。 (2)描绘田园风光的农村词:清新朴素,恬淡风味,清新纡徐,真淳朴素。 (3)咏春词和艳情词:咏春词,写的疏朗明爽,清丽中见俊俏,带有婉约风韵。它的“妩媚”是一 种富刚于柔或振柔为刚的秀美,是以雄健清劲和悲慨深沉的情思为底韵的婉媚;艳情词,写得缠绵剧恻而 婉媚纤丽,显得率真质朴而情致凄切,并非只是婉媚而已。 2、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一)词体的解放和词境的开拓:以文为词带来词体大解放、词境的开拓,其词具有英雄豪气,意境 雄奇阔大,以英雄豪杰的气势豪情来作词,多悲壮语、英雄失志的悲慨,写农村景致的词作,对词境也是 一种开拓。 (二)“稼轩体”的风格特色:辛弃疾作词多以豪放格调出之,又不失温婉的本色,但他的词的基调 仍是悲放的。他的词既抒发了独具的英雄豪杰之气,又保持了词曲折婉丽之美。 辛弃疾以其英雄豪杰的性情和胆气,突破了词的传统体制和写作方法而另辟新境;可是就其稼轩词言 情的深微而言,却又同时保持了词体曲折含蓄的美妙。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 蓄蕴藉之长,这种相反又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的特色,也是在宋词发展过程中完成的过人成就。 (三)辛词的语言艺术:议论纵横,善于使事用典;以散文句法入词,广泛化用前人文学语言入词; 语句精练警策,雄放雅丽;注意吸收民间语言入词,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 张元幹芦川词:长于抒写悲愤之感,以悲歌慷慨为基调;用词为武器,直接参加反对投降坚持抗 战的现实政治斗争。 张孝祥于湖词:兴酣落笔发为慷慨壮烈之音,气概有更甚于稼轩词者。(2)长于借景抒情,除忧 愤深长的作品外,多以清隽为宗的即景抒情之作,善于用自然美景衬托清旷胸襟,洒脱处极似苏轼。出入 苏辛之间,既反映出叱咤风云的英雄本色,又表现冰清玉洁的品格。 陈亮龙川词:豪放雄奇,昂扬激荡;开政论入词的创举。 刘过龙洲词:步追辛词,多慷慨悲壮语;气势贯注,流畅自然,但横放处往往不可收拾,流于平 直和率意,启叫嚣粗豪之风。 第七章 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陆游,号放翁,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陆游之一), 剑南诗稿9200多首,是中国古代作家最多产的诗人。 早期喜藻绘而清新拔俗,有江西诗派的痕迹,偏重技巧,后转向清新平淡;中期入蜀漫游和军旅生活, 豪放悲壮,陆游诗歌成熟时期;后期居山阴农村,风格趋于闲适淡泊、清淡秀逸,爱国思想仍占主导。 陆游的爱国精神贯穿整个诗中,对国家命运无限关怀,呼吁抗金救国,表现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为 国牺牲的精神;谴责投降派的罪行;抒写壮志难酬的悲愤;同情沦陷区的人民,表现了渴望收复失地的愿 望和决心。 1、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1)诗作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至死不渝。 (2)诗歌诸体皆备、艺术风格多样。古体诗多豪壮语,喜言征伐事,颇有老杜诗的雄浑气势,又吸 收岑参的语奇体峻,写得豪迈坚挺;七律感时伤世,无不悲愤激昂。最显著的特征是善为悲壮,抒发为国 雪耻、收复失地愿望;七绝善于咀嚼出日常生活里的隽永滋味,写得清淡细腻、简练自然,而且明白如话。 多为咏物、写景、抒怀。 (3)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 (4)语言明白流畅,精练自然。 2、陆游词和散文 陆游散文的特色:(1)记叙文成就比较突出,有些写得平静坦适,透露出作者晚年的心情;(2)笔记 文(小品文)内容丰富,趣味盎然;(3)时政和谈诗笔记文用新鲜活泼的笔调,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认识; (4)文字简洁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妙趣。陆游词的两种风格:(1)激昂慷慨;(2)清淡秀逸。 3、“诚斋体”及其“活法”诗: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关键。 诚斋体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写得活泼自然、风趣诙谐;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 格流转圆活的特点,创造出一种新鲜活泼的写法,改变了以往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开辟了新的诗风。 他以自然意象为主作诗,恢复诗人感官的天真自然状态,活泼泼地写出别具一格的活法诗,由吕本中 提出,要求作诗不破坏规矩,又能变化不油,达到艺术规律和创作自由的统一,给人以圆转自然的印象。 杨万里的诗除具备新奇、灵活、风趣和流转圆美外,就是层次曲折、变化无穷,追求诗歌语言的浅近和口 语化。 范成大: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轻巧而富于变化,大率以清新婉丽、温润精雅为主要 特色。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展示了农村四时各个方面,具体描绘了四时农村劳动,类似于乡村风俗 图录,具有新鲜的感观,关注稼穑之艰辛,反映民生疾苦,使田园诗有了泥土和血汗的气息,扩大了诗的 境地,赋予以平淡闲适为特征的传统的田园诗以更深刻、更广阔的内容,堪称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朱熹:在诗歌内容和审美意境方面,追求冲淡平和的中和之美;能够顾及诗的感情,即把兴作为诗 的表现方法看待。 文论方面主张文道一体 4、南宋散文 (1)南宋散文中议论文成就最好,文气贯注,文字最为明快,富于鼓动性和逻辑性,有很强的艺术 感染力。讲事功的功利派,以陈亮和叶适为主,文章以评论时事和讲治乱兴衰为特色,风格雄赡豪迈接近 苏轼;以朱熹、真德秀为代表的道学派,师法欧曾的平易简洁,多讲学之文和语录体。至南宋末,散文多 寄寓不甘亡国的壮烈意气和黍离悲感,显得恳切、沉郁与悲壮。 (2)最能体现南宋散文繁荣状况的,当是笔记文的大量出现,如随笔、游记、诗自豪感、日记、杂 录等,多为篇幅短小之文,即后来所称的小品文。小品文的各种体裁,至南宋均已齐备,多以笔记杂文的 形式出现,能不拘格套,自由挥洒,文笔平易简洁,文风自然流畅。 第八章 南宋中后期词 1、姜夔词的格调和意境:以文人士大夫那种高洁清雅的意趣为主,很少有世俗的香艳妩媚语,也 没有豪壮激烈的情怀;多追求言外之意,词采偏向于淡雅素净,故词境以疏朗开阔居多。言情词多用清冷 的词境来寄托他落寞的心绪,发抒幽愤,感慨全在虚处;咏物词往往从侧面入笔,将人生飘零的失意、国 事日非的感触,与物象景色结合起来,别有寄托而意味深长。 2、白石词风格及艺术特色 主要特征是“清空”、“骚雅”,并可进一步概括为“清雅”二字(张炎提出,“清空”指风格而言,关 键在一个“清”字,清雅的人品,清刚的笔法,清虚的情韵) (1)以清雅之辞,抒清雅之情,表现幽趣和冷美;或咏清雅之物,写清雅之意遗貌取神而寄托遥深。 (2)洗练空明的语言,清新刚健的笔调,来写低徊不尽的心境。 (3)别立清雅词一宗,用健笔写柔情,使婉约词发生了新的变化。 3、吴文英梦窗词艺术特点 莺啼序是吴文英自制的宋词里字数最多的慢词长调,内容深悲,外表却错彩镂金,用色彩鲜丽的 字眼来修饰,字句的组合又往往打破正常的语序和逻辑,形成深幽密丽的语言风格。 齐天乐黄钟宫,俗名正宫,与冯深居登禹陵,场景随情绪起伏而变幻频繁,奇丽中充满神秘和 险怪,凄迷幽冷中见热烈,词境似不连贯而潜气内转,章法曲折绵密。 4、吴文英词的艺术特色:如梦如烟,如泣如诉,飘渺而低沉呜咽;做词讲究用事和修饰字面,讲 究协律,重视格律;有晦涩难晓的一面,喜用僻典和代字,时间和空间场景转换较随意。 史达祖梅溪词:咏物词以描写见长,工丽的白描,婉妙的诗情,笔调轻盈绰约,加之造语轻俊妩 媚,词境婉约飘逸,有一种特殊的风格。 周密草窗词:以写个人身世之感和离情别绪者为多,而且往往融入了黍离之悲,所以能尽洗靡曼, 独标清丽,有葱倩之色和绵渺之思。其工丽精巧、善于咏物,颇多沉咽凄楚之音(与吴文英梦窗词并 称二窗)。 王沂孙碧山乐府(花外集):以善于咏物而见称于世,因物起兴、触景生情,时时流露出一种伤 时感事的情绪来,但又含蓄蕴藉,寓骚雅于冲淡,以幽深之笔淡然写出。 5、张炎山中白云词艺术特色 (1)亡国之前,婉丽淡雅,笔墨疏淡而意趣高远,主要表现在咏物词上。 (2)亡国之后,尚寄托、藏悲伤于浓红淡绿中,词风清疏、凄咽。 (3)入元后,“黍离之悲”成为其基本主题,深婉雅净、清丽疏朗的风格中,染上了枯木夕阳般的清 冷灰暗色彩。(宋词的结束者,总结宋词及南宋清雅词派创作经验,提出清空、骚雅之说) 蒋捷竹山词:与张炎、王沂孙、周密称为宋末元初四大家,写作方法和风格多样化,清雅词,隽 婉,效姜夔;豪放词,效辛弃疾;小词,清丽秀逸。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 1、永嘉四灵:当时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玑号灵渊、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由于 四位作家的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故谓之“四灵”;他们又都是永嘉人,诗风极为相近,而且都是由 于叶适的鼓吹而闻名于世,所以被视为同一诗派。 2、四灵与晚唐体 四灵复兴的唐诗,实际上是晚唐体诗,一种处于贾岛、姚合的苦吟诗风,专为格律诗,意平语诡,多 有伧气,因主清切,镌小景,刻画太甚而流于纤仄,然亦有写得自然清圆而功夫精巧的作品。 他们的诗不炫奇逞博,不斗靡夸多,只是以白描作诗,清新流丽,能矫宋人长篇论理之陋习,自有独 到之处(四灵效晚唐以清新便利,来矫正江西派之粗犷,破资书以为诗的宋诗陋习) 3、四灵诗歌艺术特点 四灵的诗歌多冲淡平和、轻灵清寒的境界,常流露出山人名士的出世情怀,选择自然山水作为表现对 象,从多变的视角选择色彩鲜明的优美景物,构成清新明丽的意境。 在艺术上,他们专攻五律,多咏景物,写萧散野逸之趣,追求一种平淡简远的韵调;七绝数量不多, 但很有特色,新颖灵巧,圆美自然,有诚斋体风格。 四灵作诗,敛情约性,因狭出奇,无胸襟抱负,且多寒冷枯寂的境界。 4、刘克庄诗歌风格特征 以六十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早年诗学晚唐、四灵体,刻琢精丽,风格清轻简淡;中年尊 韩诗学陆游,追求一种抑扬开阔、悲愤慷慨的诗风。 (2)后期,有意学习杨万里、陆游的大家气度(写了些忧国忧民之作),格调更为沉痛,情感更为深 刻(写一些抒写个人情怀的诗歌),常于沉郁低回中含一种悲凉疏放的落寞情调。 5、刘克庄后村词 (1)继承和发展了辛派词人的爱国主义传统及其豪放的风格,伤时忧乱,极见雄肆,处处流露出黍 离哀痛的沧桑感。(后村词与放翁、稼轩,诗与陆游、杨万里鼎三足) (2)采取以诗作词的方法,着重发展了词的散文化、议论化手法,说理叙事,运用得非常自由。 6、江湖诗派: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其成员多是流 落江湖的不得志之士;江湖诗人多效仿四灵和晚唐体,追求苦吟,不用典,尽量白描,风格清圆轻灵;主 要代表作家是刘克庄、戴复古、方岳。 戴复古:诗歌内容上:多写人情世事。不少诗,指斥时政、忧虑国事,怀念故土,关心民生疾苦, 在忧时伤世中渗透着个人身世之感;艺术上:作诗以苦吟求工,带有四灵余习,多做五律,多写人情世事, 白描手法,清健轻快,无斧凿痕;直抒胸臆,追求自然平易,诗备众体,风格多样化。 方 岳:作诗主清新,工于镂琢,常作新巧对偶,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语无二三,将寻常典故成 语巧加组织成名句;田园之作纯用白描,真切自然。 7、严 羽“以禅喻诗”和“妙悟” 严羽说诗,喜欢借禅学为喻,强调要以妙悟为主,要不落言筌,不涉理路。“以禅喻诗”,借用禅理来 说明诗歌创作的特殊性。 “妙悟”说是严羽诗学思想核心,可以从鉴赏和创作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指学习欣赏诗歌而言, 着重于对诗歌作品妙处的把握,需要找前人的优秀作品反复吟咏,靠的是“渐修”;另一方面是指诗歌的 创作而言,在对自然和社会的直观中顿悟(艺术直觉),产生创作的灵感,这才是真正的妙悟。 8、别材、别趣、兴趣内容 “别材”,指诗人要有特别的才能,并不是读了书、有了学问就能写出诗来。 “别趣”,指诗歌必须有美感形象,能感发人的审美趣味。它有广、狭二义,广义指诗歌的美感魅力, 狭义则特指盛唐诗的审美特色。(别材说解决什么是诗人的问题,而别趣说则解决什么是诗的问题) “兴趣”,其实也就是“别趣”,即类于盛唐诗歌的那种特殊的审美趣味,是诗歌作品给人的美感,属 于主观的审美经验;是外物形象直接兴发出来的审美情趣,是感性的直接触发,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故 无迹可求,是一种言有尽意无穷的审美趣味。 文天祥:文天祥的爱国诗词,是他国破家亡、身陷囹圄而决不屈服的壮烈誓言和内心独白;无论诗 或词,都是用血泪书写成的,情辞哀苦而意气激昂,反映了作者生死不渝的民族气节和顽强斗志。 汪元量:诗作充满亡国之戚、去国之苦,将极痛切的感受,用极朴素的语言抒写出来,真挚沉痛, 带有亡国人的血泪,当时就有人称其为宋亡之“诗史”;宋代遗民叙述亡国诗歌以汪元量潮州九十八首 最为具体生动,用纪实的手法,把他所目击的南宋亡国、三宫北迁的情景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心情十分 沉痛。 刘辰翁:须溪集大半是宋亡后所作,除小部分写景、咏物、应酬之作外,都是感怀时事、悼念故 国、抒发兴亡感慨、表达亡国遗民悲愤的作品;他的须溪词多真率语,由心而发,不假追琢,风格遒劲而 情辞跌宕,被认为宋末辛派词的后劲。(遗民作家:汪元量、刘辰翁、郑思肖、谢翱、林景熙、谢枋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