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2016年新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45306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2016年新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大2016年新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大2016年新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作业1例子: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变化发展历程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指基于特定的价值取向,运用科学合理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过程的效率、效能、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度,以及政府治理过程中的成本效益等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的过程。这是在综合了彭国甫和蔡立辉两位著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民主化的政府绩效考核是从建国后起步的,其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民主。我国现代意义的政府绩效评估始于改革开放后。按照有的学者的研究,其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政府绩效评估主要在“目标责任制”的旗帜下实施,且具有自愿性质;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进入21世纪,在自上而下的系统推进模式下,目标责任制依然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载体,且经济增长成为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关注焦点。当然,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的浪潮推动下,政府绩效评估的模式与方法各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第三阶段始于21世纪,党和政府将政府绩效评估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新的施政理念迫切要求各级政府积极探索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服务型政府要求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与实现机制,目前该探索在全国各地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比如陆续出现了诸如“绿色GDP”、“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效能监督”、“干部实绩考核”“行政问责”、新政绩观、科学发展等新的政绩考核关键词,折射出我国现阶段政府绩效评估目的的多元化特征。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领域,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应该说都尚处于探索完善阶段。提纲:自己根据下面的分析总结写提纲(30分)第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经济成为工作重心。政绩考核中GDP的增长也成为考核重要指标。第二,就政治环境而言,党和国家领导人看到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而引起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纠正人们的某些错误观念,从而提出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文化环境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那么紧盯经济发展速度,转而注意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等。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们意识里很重要的部分。第四,就国际环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都实行官员绩效考评制度。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就要求必须在各方面努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对接,这尤其对政府行为模式的改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要改变政府行为模式,重要一点就是要改变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分析总结:小组总结意见(40分)政策环境对政府绩效考核政策变化的影响从例子可见,政府政绩考核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只因当外部的环境发展变化了时,原有的考核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便必须作出相应调整。这些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经济成为工作重心。政绩考核中GDP的增长也成为考核重要指标。在唯GDP大小、唯财政收入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评价模式得到推行时,现实中出现了一些官员将发展简单化为经济数量的增长,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导致工作中片面追求“以GDP为中心”,大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种错误的政绩观忽视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重复建设、污染横生等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已与经济环境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冲突。由此党中央及时认识到原有政绩考核指标已经不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衡量标准,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政绩考核中加入了绿色GDP,引咎辞职等新内容,以适应经济健康发展的需求。第二,就政治环境而言,党和国家领导人看到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而引起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纠正人们的某些错误观念,从而提出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中央领导人在多种重要场合都提出要实践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在这种政治氛围下,就要求各级政府实践和履行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合理的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就是各级政府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第三,文化环境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那么紧盯经济发展速度,转而注意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等。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们意识里很重要的部分。此外,民主意识、纳税人意识的觉醒,使得人们不再对财政收支特别是支出漠不关心,而是开始关注政府财政用途及其效率效果,加强了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等。全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强烈要求政府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关注民生,以人民利益为重,为民谋福祉。第四,就国际环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都实行官员绩效考评制度。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政府管理改革的浪潮,官员绩效考核更受到西方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就要求必须在各方面努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对接,这尤其对政府行为模式的改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要改变政府行为模式,重要一点就是要改变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因为有什么样的政绩考核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施政方式。在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席卷我国的同时,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政绩考核制度,也是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我国政府提出的要求。通过上面具体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官员政绩考核政策的不断变化,主要是由于随着国际环境以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发展变化,原有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环境的要求,并且与政策环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也充分证明了公共政策是环境的产物,即公共政策是为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而制定出来的,是政策系统为解决自身与既定环境的矛盾而采取的行动,并将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做适应性的调整。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作业21、 DACBA 二、1-ABCD 2-ABCD 3-BCD 4-ABCD 5-ABCD三、1、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2、 公共企业:指政府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即出于向社会公众提供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解决外部效用问题、增进社会公正、调节和平衡宏观经济发展等目的建立和经营的企业。3、 正式议程:又称政府议程。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活动过程。4、 政策活动家:指在政策问题进入议程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政策倡导者。四、1、 政策工具的特征:(1)自愿性工具:核心特征是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包括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市场。(2)强制工具也称直接工具,强制或直接作用于目标个人或公司。 在响应措施时只有很小的或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包括管制、公共事业、直接提供。(3)混合性工具。兼具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混合型工具允许政府将最终决定权留给私人部门的同时,可以不同程度地介入非政府部门的决策形成过程。包括信息与劝解、补贴、产权拍卖、征税与用户收费。2、共同点:三者都是实际政策目标的手段。 不同点:自愿性工具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是首选的政策工具;强制性工具是高度强制的工具,在宪法和法律允许范围内剥夺既定目标或群体的全部或部分自由决定权;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主性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兼备两种工具的优点。3、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 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五、论述题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1、 政治领导人的作用:政治领导人决定政策议程的个重要因素。2、 政治组织的作用:政治组织是形成决策议程的基本条件。3、 政府体制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从制度上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从而对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4、 利益集团的作用:利益集团在问题构建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对过游说、宣传等手段,迫使政府将其提出的问题纳入政策议程,并阻止对自己各种利益有损的政策,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5、 5、专家学者的作用: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能够发现某些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对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科学预测。6、 公民个人的作用:公民个人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并对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实施和影响产生一定的影响 。7、 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信息量大,涉及面大,影响力强,能促使政策议程的建立。8、 问题自身的作用:社会问题自身的特征对政策方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作业3关于常州旅游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一、背景介绍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四季分明交通便利。常州北枕长江,南濒太湖,位于江苏省会南京和经济发达的上海的中间,与无锡、苏州一起构成苏锡常经济发展区,共同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作着巨大的贡献。常州自古就有“八邑名都”、“中吴要辅”之称,这与它便利的交通以及重要的地理位置有关。在交通运输方面,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沪宁高速公路、铁路以及312国道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与货物的运输。常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量也超过百万吨。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市政府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0多亿元,比“十一五”期末翻了一番多;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280亿元,是2005年的3.01倍;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0亿元,五年累计投入突破7000亿元,其中工业投入超过4200亿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0.5亿美元,增长18.2%,五年突破100亿美元;年出口总额150亿美元,增长38%,增幅居苏南前列。旅游业是现代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行业有着巨大的拉动效应。二、调研目的及调研方法(一)调研目的伴随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中国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趋势已日见明显,同时国外入境游客也在逐年增加,旅游业日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热点。近年来,关于旅游业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就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以从投入产出角度来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影响为例,大多集中在上海、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本次调查将根据所得到的资料对常州的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影响分析。本次调查,在条件允许的多个景点对旅游局、游客、景区管理人员及经营者进行包括问卷、访谈、定点观察等多方面调查,并收集了到过附近城市的游客对比感受,得到第一手资料,对常州市旅游业现状作了深入的了解。该调查报告对常州市旅游业现状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发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思考,促进常州旅游更好、更快发展。(二)调研方法本次调查选出了中华恐龙园、红梅公园等地进行实地调查,这部分地区是常州市内开发相对成熟的景点,也是目前常州市内游客比较集中的热门景区,很重要的一点是,大部分到常州旅游的游客大都会选择这里作为落脚点。因此,在这一地区比较容易找到调查对象,同时这一地区也代表了常州市旅游开发的相对较高水平。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对游客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问卷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发放,具体方法为将景区分为初段、中段及末段,在各段景区选取固定参照物,向在参照物一定范围内的游客发放问卷。并对愿意接受采访的游客进行交谈。由于旅行中存在一个固有的问题是,一般游客都是组成小团队出行,少则三、四人。多则十几人,因此为避免取得的数据有重复性,我们在发放问卷时特别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针对每一个小团队只发放一到两份。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76份,有效回收率为76%。对景区管理人员和景区内的商贩或经营者则采用访谈的方式,了解景区的管理状况及经营收入等情况,了解当地居民在旅游经济中所获得的收益。调研中发现常州市内的出租车司机是对周边旅游状况相当了解的一个群体。对于景点旅游人数规模和类别,我们采用采用了访员定点定时观察记录统计的方法,比如在恐龙园景区售票点,我们观察到下午4:30至5:00之间,每个窗口购票人数为126人。出现了排队购票的火爆景象。三、常州市旅游业基本状况(一)常州市发展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1、常州市在旅游业的优势资源常州的著名旅游景点大家通常都会用“四个一”来概括,那就是:一山一寺一湖一园。一山,就是有常州“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称位于金坛的茅山;一寺呢,就是有着“东南第一丛林”之称始建于唐朝的全国重点寺院之一的天宁寺;一湖,就是以小平同志生前最喜欢吃的并一直为之赞叹不绝的沙河鱼头而闻名天下的天目湖;而一园呢,则是近些年常州的新宠,我们常州人“无中生有”造出来的中华恐龙园。常州中华恐龙园坐落在江苏常州新北区休闲旅游区,是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社会齐上、规模效应”的宗旨建立起来的常州市第一个以宣传普及恐龙知识为主题的文化公园。该园始建于1997年9月,于2000年9月对外开放。一期工程投入1.8亿人民币,二期工程投入1.5亿人民币,占地1200亩。建园两年多来,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创收6000多万。外地到常州的游客成倍增加,恐龙园周边的地价也不断上升,实现了常州从挖掘既有资源到营造热点旅游项目的转变。恐龙园不仅成为常州景观的亮点,而且使旅游经济在常州民经济中,由配角跃升为有一定份量的支柱产业2、常州市政府、旅游局所做出的努力多少年来,常州人努力要改变常州旅游资源贫乏的状况,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渴望越发迫切。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旅游成为一种时尚。近年来,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正是看到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常州市的决策者们把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摆上议程,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区位条件优势和人才科技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业,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当时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旅游写进了“九五规划”,不仅要把常州建设成为闻名的工业城市,也要把常州建设成一个现代旅游城市,并提出常州建设六大风景区的任务。3、旅游业对常州经济做出的重要贡献常州经济的腾飞不光是农业工业发展所致,近些年常州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为旅游事业开辟了市场。有不少城市的发展就依附于旅游业,旅游业对于一个城市经济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近些年来,我市旅游业发展势头相当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调研过程中所了解到的常州旅游业基本状况及相关分析1、游客景点认同度问卷结果显示:有超过90%的游客表示旅行计划中包括恐龙园,甚至部分游客表示来常州就是为了来恐龙园。打造常州旅行品牌,具有广泛国际知名度的中华恐龙园无疑是首选。另外,恐龙园附近的温泉、度假酒店等也有半数的游客选择到达。这意味着恐龙园一线的开发已经相对成熟,线路上“一强多辅”的安排设计提升了线路的吸引力和性价比。相对而言,去红梅公园的外地游客要少很多,说明常州很多此类景区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宣传,交通、宣传、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整合周边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线路任重道远。2、基础设施状况反馈超过85%的游人都认为常州各景点之间的道路状况良好或很好。各方面经验表明,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修建高质量的道路是带动各方面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方式。同时再次说明大众旅游时代交通便利的重要性。旅游配套设施方面,90%的游客对青海省各地的旅游配套设施表示满意。而在不满意的10%的人群中,有80%来自上海。说明常州市旅游配套设施和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对于其他地区的游客来说,比较满意常州市的配套设施。因此加强餐厅、卫生设施等的建设和管理,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吸引更多多日游的旅行者,是常州旅游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3,游客构成分析交通方式方面,附近城市以自驾游为主,也有部分游客跟团。在年龄构成方面,约三分之二的游客都是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口,旅游者的职业几乎遍及各个分类,其中以公务员,生产行业工作者和学生以及教育行业工作者居多。这说明来常州游客基本特点是: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知识文化修养,善于思考,乐于接受新事物。这类人群是常州旅游潜在的巨大客源,是应该重点宣传、吸引的对象。4、游客消费情况分析问卷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认为门票价格较合理,认为门票价格过高的主要是学生,这说明应该通过对学生实行学生证打折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旅客。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认为门票价格高,大多数游客仍然会选择买票进入,这是旅游者在边际成本和收益面前的理性选择。但是,如果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质量,这种短期效益必然要以失去回头客源和口耳相传的无形宣传为代价。所以,广泛的举行价格听证会、规范景区和旅行社管理是解决此问题的当务之急。在各项旅游花费的统计中,我们发现排名前三位的是交通,景点门票,食品消费,而且三者的差距不大。与发达旅游业中旅游购物花费通常较高相比,在我们调查中,只有较少部分的旅客购买了纪念品,说明仍然处在低端层面,所以未对本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5、旅游宣传状况分析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的游客占60%,而有15%的游客通过报纸、期刊、电视得到信息,有25%的游客是通过向旅行社咨询得到相关信息。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因具有更强的主动性、随时性、丰富性受到更多游客的青睐。根据统计研究数据表明,对常州市旅游资源感兴趣的潜在消费者特征为:年龄段集中在2540岁,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知识文化修养,善于思考,乐于接受新事物。而CNNIC调查统计显示,2540岁年龄阶段的网民占国内全体网民数量的35.7,达到了1635万人;大专以上学历网民2656.4万人,占总量的58。也就是说,国内网民群体中,潜在的常州旅游消费者规模非常可观,是一个值得进行营销投入的目标市场群体。在网络上充实相关信息,把常州特色的旅游资源通过发达的网络传播出去。值得注意的是还有23%的人在其它一项上划钩,他们并没有专门去寻找旅游信息,通过分析,他们中7成以上的来自常州,通过身边人的口耳相传对常州很了解。其他游客大部分是属于商务旅游或探亲访友,并没有刻意去查询相关信息。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游客倾向于依赖旅行社,缺少主动收集旅游信息的习惯,二是由于可以得到的常州旅游信息实在不多。问卷显示:55%的游客表示自己看到的常州旅游信息不太多,由此可见,常州市政府及旅游局等部门在媒体宣传上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虽然各大旅游网上都有关于常州的信息,但相比于其他发达地区的旅游景点仍然较少。发展旅游业,必要的宣传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容忽视的。四、常州市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我们的建议(一)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的问题1、旅游是资源产业,但常州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虽说有古禅寺天宁寺的钟声,有红梅阁边的文笔塔,有自然天成的天目湖,有游乐园性质的中华恐龙园、环球嬉戏谷、摩天轮主题公园,但与周边城市相比,旅游资源却相对贫乏。2、常州市文化景观资源开发存在小、散、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部分管理者对保护对象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有限,对某些历史遗迹缺乏保护意识。在城市的开发建设中只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素有“常州文脉”之称、1987年被确立为“常州历史文化保护区”、1996年为常州赢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常州市前后北岸老街区,成为“地块改造工程”的牺牲品,土地用途是“文化娱乐、商业、办公、旅馆、文保”,目的是“进行房地产开发”。(二)针对这些问题的建议1、借鉴恐龙园的成功经验,因为常州别称“龙城”,这里有着许多关于“龙”的传说与“龙”的地名,可以衍生一系列的龙系列景点。2、成立古镇保护和开发的专门机构,直接对市政府负责,在全国以至世界范围聘请文物保护、建设规划的专家。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当然可以由民间和私人进行投资、参与,但巨额的保护开发资金,长期规划的实施,消除急功近利,培养古镇居民的文保意识,都需要政府部门居于主导地位。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周庄、同里、木渎的发展模式,成立市、区、镇三级的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管理体制。加强对现有古镇文物古迹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迹如戏楼、石桥、遗址、名人故居、清代民居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古镇建筑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在对建筑文物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同时拆除妨碍古镇景观的现代建筑,将水管、电线、排污管道等埋于地下。加强古镇建筑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文物古迹保护的立法工作,在古镇保护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虽然常州已出台了很多文物保护的法规,但由于人们文物保护意识淡薄,随意破坏、拆除、盗卖文物建筑的现象十分严重,许多古建筑材料被运到苏州无锡进行古建筑的修复。因此,制定严格的文物保护法规并严格执行是市政府着重要解决的问题。做好常州古镇旅游的宣传工作,加强常州古镇在全国以至世界范围的宣传,力求树立品牌,打开知名度。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必须与古镇品牌的树立相配套,孟河的齐梁故里,焦溪的石头建筑,杨桥的原汁原味的晚清建筑都是宣传的重点。常州古镇虽有开发晚,破坏严重的劣势,但保护较好的几条古街受商业化影响较少,古镇风貌未遭到商业化的破坏,这是其相对于其他已知名古镇的优势所在。旅游产品最忌同质化,然而江南的六大古镇,加上上海的朱家角,浙江兰溪的诸葛八卦村,都是店铺林立,所售商品大同小异,使人们游览了一个古镇就不想到另一个古镇旅游。常州古镇的开发必须坚持走差异化的道路,除了古镇建筑的差异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与现代农业观光相结合是其实现差异化的重点。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作业4案例: 桂林电厂退休职工唐某原已生育两男孩,于2001年9月19日与兴坪居委廖某再婚,根据有关计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其夫妇不再具备生育子女的条件,但是他们于2005年4月8日违法生育一子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于5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对其夫妇的生育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决定对其夫妇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42628元。其夫妇5月缴纳社会抚养费20000多元,并对未交清的社会抚养费作出了缴交计划。兴坪镇水落村委会河边村村民谢某、孟某夫妇,于2006年8月14日非婚生育一子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的规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决定对被征收人征收社会抚养费17052元。征收决定书下达后,被申请执行人在法定期限内拒不履行,也未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于2007年1月申请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户被封存家中财产,冻结在信用社的帐户,谢某还被行政拘留15天。 (案例4) 兴坪镇兴坪村委狮子 村村民邬某、陈某夫妇于2006年8月24日不够间隔年限生育一子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于9月2日予立案查处,9月14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决定对被征收人征收社会抚养费4262元。 分析: 针对计划生育政策,我的观点是“人多致贫”,所以计划生育政策必须维持,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不能通过强制手段实行;针对近期我国政府出台放开二胎的新政策,我的观点是“支持,但不鼓励”,支持公民生育二胎的权利,但不鼓励大家都去生二胎。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而婚姻法则将计划生育作为一个基本原则确立在总则之中。概括的讲,计划生育就是指有计划的调节人口的增长速度,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计划生育法规定“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据此可以说,只要宪法与相关法律没有修改,计划生育政策就可以且必须继续下去。至于目前实行放开二胎生育新政策,只是一种政策调整,并非放弃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放开二胎生育后,个人可以在不生、生一胎、生二胎之间进行自由选择,但不能超出二胎的边界。 目前,国人对计划生育政策存在颇多争议。概而言之,核心问题只有二个。一个是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标准是什么?另一个是人口生育是否可以用“自主生育宏观调控”的方式进行调节? 第一个问题的实质是,中国14亿的人口规模是否过多?如果承认人口过多,那么适度的人口规模究竟应当是多少?对此我的回答是:从横向比较法或经验归纳法来看,中国14亿人口相对于耕地面积而言已经过多。其理由是,中国用世界7耕地面积养活世界21的人口,而且我国人均收入只是耕地面积较大国家如澳大利亚的1/12,加拿大的1/10,美国的1/9。在世界91个国家人均收入排名中中国占89位,倒数第5名。造成人均收入过低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其根本原因还是人口过多,人多致贫,人满为患自然环境严重破坏,人与人之间恶性竞争,尔虞我诈,道德沦丧。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中国人口规模也应当调控到占世界人口的7为宜,即6亿左右。这意味着中国计划生育调控的人口增长率应当为负值。至于负值率应当是多少才能保证劳动力供给量符合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则须要通过人口工程学的精确计算来决定。 从经济理论上说,根据数理经济学中的一条普遍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可以解释“人多致贫”的道理。在其他生产要素一定的条件下,在有限的耕地(或国土)面积上,连续增加劳动投入量,可以使总产量增加,且在初始阶段,随着总产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新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量)以较高的速率依次增加,同时引起平均产量(累计总产量累计劳动量)以较低速率依次增加;但在劳动投入量达一定限度时,边际产量达极大值,转而依次递减;稍后当边际产量递减至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极大值,转而依次递减;当累计总产量达极大值时,边际产量趋于0。超过此点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边际产量变为负值。 上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可以根据“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产量有极大值”这一人人熟知的常识,用连续增量数表或解析几何图形推导出来(参看我的著作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57章,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出版)。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说明:从总产量变动与劳动投入量的相关性来看,劳动人口的增加会使社会总产量增加。但从平均产量与劳动投入量的相关性来看,劳动人口的增加却会使人均产量下降。 这就证明了“人多致贫”的规律是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据此可以推论,在中国人口众多和人均收入偏低的情况下,减少人口总量肯定能够提高人均产量。而减少人口总量的适度标准是达到继续减少人口不再能够提高人均产量的最优限度。这个最优限度就是边际收益曲线在下降阶段与平均收益曲线的交点,也就是平均收益曲线的最高点。 第二个问题的实质是“自主生育+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把人口生育规律划分为自然生育规律与文明生育规律。下面分别讨论。 自然生育规律是指在节育技术缺失和没有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为满足性爱需要而被动导致生育过多,或为了“养儿防老”而主动生育过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产生了马尔萨斯所说的人口生育规律,即人口按几何级数(1,2,4,8,16)增长、粮食按算术级数(1,2,3,4,5)增长,随着时间推移必然引起因人口过多、粮食短缺而爆发大饥荒的规律性。 马尔萨斯认为,这种因人口过剩而导致灾难的规律,自然界是通过饥荒、战争、瘟疫所造成的人口死亡来调节的。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调节方式。因此,为使人类摆脱因生育过多引发的灾难,人类应当用“道德限制”的调节方式,即用自觉节制生育的方法(晚婚、婚前守洁和自愿限制同房的频率等方法).来调节人口生育。但是马尔萨斯并不认为这种节育方法是有效的。因此他对防止人口过剩灾难的可能性持悲观态度。 与自然生育规律相反,文明生育规律却是以节育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和社会经济生活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为条件的。节育技术的普及使人们可以把性爱与生育分离,从而使个人可以自主选择何时生育和生育多少;而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解除了人们的“老无所养”之忧,也就彻底排除了“养儿防老”的多生意愿。这就为自主生育(停止强制性计划干预)的可能性创造了条件。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还必须有一种利益杠杆进行调控。这个利益杠杆是什么呢?这就是生育者为自己的生育行为所付出的预期成本、实际支付能力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利益考量。预期生育成本包括为生育所花费的实际费用与机会成本(为生育所失去创收机会)。预期生育收益是预期生育的子女在成年后可能获取的收入。在预期收益难以计量且因人而异的情况下,预期生育成本与支付能力是一个可计量且敏感的指标。如果预期生育成本超出生育人的支付能力,当事人可能减少或放弃生育。反之,则可能多生多育。因此,计划生育当局便可以用生育补助标准的多少或有无来调控社会生育率,使之达到理想的人口增长率目标。如此,“自主生育+宏观调控”的人口生育方式就可实现。这种生育方式,仍可以称为有计划的生育方式。不过,它不是用强制方式实现的,而是通过个人自主选择实现的。 从文明生育规律的必要条件来看,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具备节育技术普及的必要条件;但不具备养老保险普遍实施的必要条件。这表现在,在中国广大农村,尚有大量人口没有加入养老保险体系,或虽然加入养老保险,但保险期限较短,保险金额不足以安全养老。这就导致许多农村人口还保持养儿防老的生育意愿。这种意愿是不能用减少生育补贴来调控的。一旦全面开放自由生育,有可能出现大面积超生现象。事实上,在目前的中国农村生二胎、三台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媒体报道的贫困生新闻,大多是超生家庭的子女。 由此说明,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实行“自主生育+宏观调控”生育政策的必要条件,现行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还有必要继续实行,直到一个健全的、涵盖全国所有地区、所有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建成为止。 因此,我总的观点是:支持公民生育二胎的权利,二胎家庭相对一胎家庭幸福感更强,但在当前中国的人口现状下,不鼓励大家都生二胎,理由是“人多致贫”;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在养老保险得到普遍实施的条件下,坚决不能再通过强制手段来实现,而必须通过“自主生育+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