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操作方法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44749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操作方法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操作方法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操作方法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操作方法第一章 概述11.1 编制本操作方法的目的11.2 编制控规的主要依据11.3.1 法律11.3.2 法规11.3.3 地方政府规章11.3 控规的主要编制内容及成果组成21.4控规编制的一般技术路线2第二章 现状调查内容分析要点与专题研究32.1 资料收集与现状调查分析32.2 专题研究3第三章 分级控制要求33.1 街区控制的内容要点及相关表格33.2地块控制内容要点及相关表格43.4特别控制内容要点及相关表格5第四章 三大设施控制要求64.1 公共服务设施控制要求及相关表格64.2 市政公用设施控制要点及相关表格74.3 公共安全设施控制要点及相关表格9第五章 控规编制成果要求95.1 管理文件95.1.1 规划文本的基本目录与具体内容要点95.1.2 图则的基本图式与编制要求115.1.3 规划图纸的基本目录115.2 技术文件125.2.1 规划说明书的基本目录与编写要求125.2.2 基础资料汇编要求145.2.3 专题研究报告15附录15第一章 概述1.1 编制本操作方法的目的为了使我院所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程序规范化,统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加强编制工作的技术质量管理,特制定本编制操作方法。1.2 编制控规的主要依据1.2.1 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3.2 法规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2006)2.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3.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建规(2012)22号4.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5.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1.3.3 地方政府规章 1.安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 2.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2005) 3.安徽省小城镇规划编制及管理办法4. 安徽省相关地方政府的规章 1.3.4 相关规范与标准 1.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2008)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995) 4.安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2005.11) 5.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6.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B18055-2000)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8.城市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1.3 控规的主要编制内容及成果组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由法定文件、管理文件、附件三部分组成。法定文件由法定文本和法定图则组成,具有法律效力,不可分割;管理文件由执行细则和执行图则组成,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依据;附件包括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公众参与报告和相关分析图,是文本、图则的阐释。1.4控规编制的一般技术路线成立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配备相关各专业技术人员。前期策划现状调研收集和分析现状基础资料,进行现场勘踏和校对图纸和资料。1. 编制调研分析报告,进行内部讨论交流。2. 设计人员绘制多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概念性初步方案。3. 多方案初步构思与甲方交流,同时补充必要的现状调研。4. 在多方案的比选,和甲方的充分沟通基础上,形成控规的方案成果。控规编制技术路线方案编制1. 在现状调研阶段,向有关部门征求其意见。2. 在初步方案、正式方案阶段应向甲方提供合格成果和进行现场汇报。3. 在成果与论证审查阶段,应做好协助工作。汇报论证报批归档为报批归档提供合格的材料质量与服务保障甲方工作进行组织、执行、监督。第二章 现状调查内容分析要点与专题研究2.1 资料收集与现状调查分析1、规划编制单位组织人员到项目区范围进行现场踏勘拍照,对现状的土地利用、现状建筑、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安全设施以及道路交通调查研究。2、规划编制人员到项目所在地的政府部门了解收集项目所在地的城市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自然资料和历史文化资料以及居住人口分布情况。3、规划编制人员到项目区所在地的相关专业部门和片区内主要单位了解其对项目区未来建设的意见。2.2 专题研究针对规划地区内某一突出或敏感问题进行专项研究,一般根据规划地区具体情况,由规划组织部门与规划编制单位协商确定。第三章 分级控制要求3.1 街区控制的内容要点及相关表格街区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街区主导属性、用地兼容性、用地面积、开敞空间、机动车出入口位置距离、城市主、次干道交叉口红线等。在规划地区的整体性控制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街区建设开发的控制指标与控制要求,并绘制街区控制指标一览表。表 3.2.1 街区控制指标一览表控制指标备注用地面积(公顷)用 地性质建 筑密 度(%)容 积率绿地率(%)建筑限高(米)居住人口总量(人)可 兼容 用地最大兼容量(公顷)XX 街区其中R1C3M2注:兼容性控制中,可以允许有 2 种以上的兼容性控制,兼容的用地类型不同,其相应的最大兼容量亦不同。3.2地块控制内容要点及相关表格(1) 在地块控制内容中,建筑后退、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限高属强制性指标(内容),人口容量、环境保护控制、城市设计控制等属指导性指标(要素)。(2)规定主要控制指标取值的原则和方法,并制定规划地区地块指标控制总表。表 3.2.1 地块指标控制总表 (3)根据街区控制要求,进一步明确地块内的各类配套设施种类、数量、规模、位置和建设控制要求等,并结合街区配套设施控制要求,制定地块配套设施控制一览表(表 3.3.4)。表 3.3.4 地块配套设施控制一览表注:1、地块编号,表示配套设施所在的地块代码。2、在规划增加栏中,以数字前加”+”、“”号分别表示配套设施数量的增加或减少3、在控制要求栏中,应说明配套设施是规划还是现状保留等控制要求3.4特别控制内容要点及相关表格特别控制内容包括规划地区内的城市设计、地下空间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分区以及其他特殊土地利用等。表3.4地块特别控制要素一览表第四章 三大设施控制要求4.1 公共服务设施控制要求及相关表格(1) 以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地区特点,合理确定规划地区内配套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具体项目内容、建筑规模、用地规模、布局定位及管理规定。(2) 规划地区内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应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览表”(表4.1)的方式阐明规划地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配套情况。表 4.1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览表序号设施类别项目名称用地面积(公顷)建筑面积(平方米)街区数量备注1.1教育设施幼儿园编号1.2小学1.3初中1.4九年一贯制学校1.5高中1.6职业高中2.1医疗卫生设施医院2.2卫生防疫站2.3门诊部3.1文化设施影剧院3.2图书馆3.3科技馆4.1体育设施区级体育中心4.2综合体育中心4.3社区体育活动场地5社会福利设施敬老院6.1行政管理社区服务街道办事处6.2社区管理中心6.3派出所6.4社区健康中心6.5社区文化中心 6.6青少年活动中心6.7老年活动中心6.8其他社区服务中心7商业设施市场注:1、街区编号,表示该街区内应布置该设施,一般分独立和非独立占地两种形式。2、在规划增加栏中,以数字前加”+”、“”号分别表示配套设施数量的增加或减少。3、在备注栏中,应说明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是规划还是现状保留、独立或非独立占地等相关情况4.2 市政公用设施控制要点及相关表格(1)以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地区特点,合理确定规划地区内配套的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的具体项目内容、建筑规模、用地规模、布局定位及管理规定。(2)规划地区内配套的市政公用设施,应以“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一览表4.2” 的方式阐明规划地区内各类市政公用设施规划配套情况。表4.2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一览表序号设施类别项目名称用地面积(公顷)建筑面积(平方米)街区编号数量备注总量规划增加1.1给水排水设施城市给水泵站1.2雨、污泵站1.3污水处理厂1.4水厂2.1电力设施电源厂2.2变电站2.3电缆终端站3.1邮政设施邮政中心局3.2邮政分局3.3邮政支局4.1电信设施电信传输枢纽局4.2电信目标局4.3电信终端局4.4宽带局址4.5移动通信局址4.6电信局4.7电信支局4.8电信所4.9微波站5广电设施有线电视中心6.1燃气设施气源厂6.2门站6.3储气站6.4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6.5燃气抢险中心与管理设施6.6其他燃气设施7.1供热设施大型锅炉房7.2热力调压、调温站8.1环卫设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8.2环卫机构用地8.3垃圾收集站8.4垃圾转运站9消防设施消防站注:1、街区编号,表示该地区内应布置该设施,一般分为独立和非独立两种形式。2、在规划增加栏中,以数字前加“+”、“”号分别表示配套设施的增加或减少。3、在备注栏中,应说明配置的市政公用设施是规划还是现状保留、独立或非独立占地等相关情况。4.3 公共安全设施控制要点及相关表格公共安全设施包括消防、防洪、抗震防灾和防风减灾设施等。具体规划参照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等相关标准规范。第五章 控规编制成果要求5.1 管理文件5.1.1 规划文本的基本目录与具体内容要点 一、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第2条规划范围第3条规划依据第4条规划重点第5条规划思路第6条规划管理策略第7条规划遵循规定第8条规划权属部门第9条成果构成及强制性内容二、规划定位,目标与原则第1条功能定位第2条发展目标第3条规划原则三、用地布局规划第1条人口容量第2条规划结构第3条总体用地布局第4条居住用地布局第5条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第6条生产设施用地布局第7条仓储用地布局第8条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第9条绿化景观系统规划四、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1条给水工程规划第2条排水工程规划第3条电力工程规划第4条邮电工程规划第5条燃气工程规划第6条管线综合规划第7条环卫工程规划五、综合防灾规划第1条人防规划第2条消防规划第3条抗震规划第4条防洪规划六、控制性规划第1条容积率分区控制第2条建筑密度分区控制第3条建筑高度分区控制第4条绿地率分区控制第5条红线控制第6条绿线控制第7条蓝线控制第8条黄线控制第9条空间管制分区控制第10条开发建设时序第11条地块划分第12条控制指标内容第13条用地兼容性第14条建筑退让第15条出入口控制七、城市设计引导第1条城市设计目标第2条风貌分区第3条节点标志第4条廊道第5条重要界面第6条开放空间第7条建筑设计指引第8条标识系统第9条灯光系统第10条街道家具 八、附则 第1条规划解释权5.1.2 图则的基本图式与编制要求1 .图则以规划地块为基本单位,直观简练的反映其控制指标、控制要求和意图,便于管理和提供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及要求。2 .图则主要由图、表格和文字说明构成,以图示和表格控制相结合,反映规划控制要求和意图。3.图则的基本图示5.1.3 规划图纸的基本目录 图册目录 1. 区位分析图 2. 用地现状图 3. 现状分析图 4. 高程分析图 5. 基础设施图现状图 6. 规划结构图 7. 用地布局规划图 8. 道路系统规划图 9. 道路定位与竖向规划图 10.绿地系统规划图 11.景观系统规划图 12.配套设施规划图 13.给水工程规划图 14.污水工程规划图 15.雨水工程规划图 16.电力工程规划图 17.电信工程规划图 18.燃气工程规划图 19.管线综合规划图 20.环保环卫规划图 21.综合防灾规划图 22.开发强度分区图 23.建筑密度控制规划图 24.绿地率控制规划图 25.高度控制规划图 26.街区控制编码图 27.地块控制编码图 28.分期建设规划图 29.产业布局规划图 5.2 技术文件5.2.1 规划说明书的基本目录与编写要求 1. 规划总论 1.1.规划背景1.2.规划范围1.3.规划依据1.4.上位规划2. 现状综合分析2.1.自然概况2.2.社会经济概况2.3.土地利用现状2.4.道路交通现状2.5.公共服务设施现状2.6.公用工程设施现状2.7.水系现状2.8.建筑现状2.9.现状综合评价3. 规划核心选取及应对思路3.1.核心问题3.2.应对思路4. 规划原则、定位、目标4.1.规划原则4.2.发展定位4.3.发展目标 5. 用地布局规划5.1.人口容量5.2.用地布局指导思想及重点5.3.规划结构5.4.用地布局 6.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6.1.规划原则6.2.对外交通规划6.3.道路网规划6.4.道路交叉口6.5.停车设施6.6.步行系统6.7.竖向规划 7.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7.1.规划原则7.2.绿地系统7.3.景观系统7.4.景观界面7.5.绿化树种规划设计 8. 市政工程规划8.1.给水工程规划8.2.排水工程规划8.3.电力工程规划8.4.邮电工程规划8.5.燃气工程规划 9. 环卫工程规划9.1.规划依据9.2.生活垃圾量预测9.3.环卫设施规划10.环境保护规划10.1.水体环境保护10.2.大气环境保护10.3.噪声环境规划10.4.固体废弃物规划11.综合防灾规划11.1.人防规划11.2.消防规划11.3.抗震规划11.4.防洪规划12.管线综合工程规划12.1.规划依据12.2.地下敷设一般规定12.3.直埋敷设准则13.土地利用整体控制13.1.控制原则13.2.土地利用的强制性控制13.3.土地开发的总容量控制14.分区开发控制14.1.容积率分区控制14.2.建筑密度分区控制14.3.建筑高度分区控制14.4.绿地率分区控制14.5.四线控制14.6.空间管制分区控制14.7.开发建设时序15.分地块控制15.1.地块划分15.2.控制指标内容15.3.规划设施控制15.4.城市设计引导15.5. 地块控制原则15.6. 用地兼容性16.控制通则 16.1.建筑间距16.2.建筑退让16.3.出入口控制17.控制引导17.1.引导目标17.2.风貌分区17.3.节点标志17.4.廊道17.5.重要界面17.6.开放空间17.7.建筑设计指引17.8.标识系统17.9.灯光系统17.10.街道家俱18.规划实施18.1.规划管理策略 18.2.规划实施措施5.2.2 基础资料汇编要求基础资料汇编是是对规划地区的现状情况汇总和分析评价的技术报告。基础资料汇编主要包括:1、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2、人口分布、土地利用、重要单位情况等技术经济资料;3、现有重要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地、风景名胜等城市重要现状情况;4、城市历史、环境及其它资料;5、城市上层次规划对该地区的要求;6、城市建设用地资料;7、相关已审批规划和规划管理信息等。8、公众参与的意见征询报告5.2.3 专题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是根据规划地区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附录1. 统一技术标准 1.1 用地分类与表达方法(符号+色号) 注:摘自中规院控规标准图例1.2 图册图框与结构1.3 图则图框与结构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