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知识试题题目答案模板.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43654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2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知识试题题目答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知识试题题目答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知识试题题目答案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知识试题1、 单项选择题(共125题)1、 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规定,短期养护作业划定为定点作业时间( )的各类养护作业。A、大于24h B、大于4h且小于或等于24h C、大于30min且小于或等于4h D、不超过30min2、 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规定,长期养护作业划定为定点作业时间( )的各类养护作业。 A、大于24h B、大于4h且小于或等于24h C、大于30min且小于或等于4h D、不超过30min3、 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规定,临时养护作业划定为定点作业时间( )的各类养护作业。 A、大于24h B、大于4h且小于或等于24h C、大于30min且小于或等于4h D、不超过30min4、 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规定,移动养护作业划定为定点作业时间( )的各类养护作业。 A、大于24h B、大于4h且小于或等于24h C、大于30min且小于或等于4h D、不超过30min5、 夜间进行养护作业应布设照明设施和( ),并应加强养护作业的现场管理。A、警示频闪灯 B、交通锥C、导向标志牌 D、水马6、 公路长期养护作业应组织制定养护安全作业( )。A、现场安全处置措施 B、应急预案C、技术交底制度 D、专项技术组织设计7、 长期养护作业应加强交通组织,必要时修建便道,宜采用( )安全设施并及时检查维护,加强现场养护安全作业管理。 A、移动式 B、临时式C、稳固式 D、固定式8、 人员上下作业车辆或装卸物资必须在( )内进行。A、工作区 B、上游过渡区C、下游过渡区 D、终止区9、 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过程应在( )内完成。 A、上游过渡区 B、工作区 C、警告区 D、警告区和上游过渡区之间10、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作业时,交通引导人员宜站在( )非行车区域内。 A、警告区 B、上游过渡区C、工作区 D、视具体情况而定11、 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安全设施的布设应按移动养护作业要求进行,安全设施布设顺序应从( )开始。A、警告区 B、终止区C、工作区 D、视具体情况而定12、 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安全设施的移除顺序应与布设顺序( ),但警告区标志的移除顺序应与布设顺序( )。A、相同 相反 B、相同 相同C、相反 相反 D、相反 相同13、 当采用逐级限速方法时,逐级限速宜每( )m降低10km/h。相邻限速标志间距不宜小于( )m。 A、100 200 B、100 100 C、200 100 D、200 20014、 除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外,工作区的最大长度不宜超过( )km。 A、1 B、2 C、3 D、415、 交通锥布设间距不宜大于( )m,其中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布设间距不宜大于( )m。 A、10 4 B、10 10 C、8 4 D、10 5 16、 防撞桶使用前应灌水,灌水量不应小于其内部容积的( )。 A、70 % B、80% C、85% D、90% 17、 在冰冻季节,防撞桶使用前可灌砂,灌砂量不应小于其内部容积的( )。 A、70 % B、80% C、90% D、95% 18、 公路养护作业中,防撞桶颜色应为( )。 A、黄色 B、红色C、红白相间 D、黄黑相间19、 防撞桶宜布设在( )或上游过渡区与缓冲区之间。 A、警告区 B、缓冲区C、工作区 D、上游过渡区20、 移动式标志车颜色应为( ),顶部应安装黄色警示灯,后部应安装标志灯牌,可用于临时养护作业或移动养护作业。 A、黄色 B、红色C、白色 D、橙色 21、 养护作业控制区域下游过渡区的长度不宜小于( )m。 A、50 B、100C、150 D、3022、 道路养护作业的终止区不宜小于( )m。 A、10 B、20C、30 D、4023、 施工标志宜布设在( )。 A、警告区起点 B、警告区内C、警告区与缓冲区之间 D、缓冲区起点24、 限速标志宜布设在( )的不同断面处。 A、缓冲区 B、警告区C、上游过渡区 D、工作区25、 解除限速标志宜布设在( )。 A、下游过渡区 B、终止区内C、终止区末端 D、视具体情况26、 渠化交通标线应为( )虚、实线;导向交通标线应为醒目的( )实线。 A、黄色 黄色 B、白色 白色C、橙色 橙色 D、黄色 白色27、 交通锥可布设在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和下游过渡区,布设间距不宜大于( )m。 A、5 B、6C、8 D、1028、 当交通锥布设在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布设间距不宜大于( )m。 A、3 B、4C、5 D、629、 在道路养护作业中使用的水马颜色应为( )。A、橙色或红色 B、黄色C、橙色 D、无具体规定30、 水马颜色应为橙色或红色,高度不得小于( )cm。 A、40 B、50C、60 D、8031、 水马使用前应灌水(砂),灌水(砂)量不应小于其内部容积的( )%。 A、60 B、70C、80 D、9032、 防撞墙和施工隔离墩颜色应为( )。 A、红、白相间 B、红色C、黄、黑相间 D、黄色33、 防撞墙和施工隔离墩宜布设在( ),并宜组合使用。 A、工作区 B、上游过渡区与缓冲区之间C、警告区 D、AB两项都是34、 附设警示灯的路栏宜布设在( ),并宜组合使用。A、 工作区 B、上游过渡区与缓冲区之间C、警告区 D、AB两项都是35、 夜间养护作业,照明设施应布设在( )侧面。 A、工作区 B、缓冲区C、上游过渡区 D、警告区36、 夜间养护作业,照明方向应( )非封闭车道。 A、面向 B、背对C、侧向 D、不作具体规定37、 在公路养护作业中,闪光箭头宜布设在( )。 A、上游过渡区 B、工作区 C、警告区 D、下游过渡区38、 养护作业中,警示频闪灯宜布设在( )的区域。 A、警告区 B、上游过渡区C、需加强警示 D、工作区39、 临时交通控制信号设施宜布设在上游过渡区和( )。A、警告区 B、缓冲区C、工作区 D、下游过渡区40、 车载式防撞垫颜色应为( ),可安装在养护作业车辆或移动式标志车尾部。 A、红色 B、黄、黑相间 C、黄色 D、红、白相间41、 同一行车方向不同断面同时进行养护作业时,相邻两个工作区净距不宜小于( )km。 A、1 B、2 C、5 D、1042、 封闭车道养护作业控制区与被借用车道上的养护作业控制区净距不宜小于( )km。 A、1 B、10 C、5 D、1543、 养护作业控制区应设置工程车辆专门的出、入口,并宜设在顺行车方向的( )内。 A、下游过渡区 B、警告区 C、工作区 D、终止区44、 六车道及以上公路养护作业封闭中间车道时,宜同时封闭相邻一侧车道,并应布置两个上游过渡区,其最小间距不应小于( )m。 A、50 B、100 C、150 D、20045、 在立交出、入口匝道附近及匝道上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中,匝道养护作业警告区长度不宜小于( )m。 A、100 B、150 C、200 D、30046、 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作业,工作区的长度应根据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和实际养护作业而定,工作区的最大长度不宜超过( )。 A、1 B、5 C、6 D、10 47、 对于路肩清扫等人工移动养护作业,宜布设移动式标志或交通锥,其距人工移动养护作业起点不宜小于( )m。 A、50 B、100 C、150 D、20048、 桥梁伸缩逢常规检查、清理工作可按( )控制区布置。 A、临时养护作业 B、移动养护作业 C、短期养护作业 D、长期养护作业49、 养护作业影响桥下净空时,应在立交桥下方公路上布设( ),并不得向桥下抛投任何物品。 A、施工标志 B、限高标志 C、限宽标志 D、以上皆是50、 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桥梁养护作业,应全时段配备( )。 A、交通引导人员 B、值班人员 C、标志车 D、电子设备51、 中央分隔带或边坡绿化内的植被灌溉养护作业时,应在灌溉车辆上配备醒目的( )。 A、闪光箭头或车辆闪光灯 B、安全标识 C、警示灯 D、频闪灯52、 机械移动养护作业宜布设( )。 A、临时交通引导员 B、移动式标志车 C、移动式标志牌 D、临时交通引导设备53、 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中交通锥的布设间距不宜大于( )m,缓冲区和工作区照明应满足养护作业照明要求。 A、3 B、4 C、5 D、654、 隧道养护作业人员应穿戴的个人防护用品,除了安全帽,还有( )。 A、防尘口罩 B、眼护具 C、反光服装 D、劳防手套55、 隧道养护作业机械应配备( )。 A、反光标志 B、倒车警报器 C、频闪灯 D、示宽灯56、 隧道养护作施工台架周围应布设( )。 A、安全标语 B、警报器 C、应急器材 D、防眩灯57、 特长、长隧道养护作业应全时段配备交通引导人员,轮换时间不应超过( )h。 A、3 B、4 C、6 D、858、 车道养护作业时,在封闭车道一侧的警告区应布设施工标志和( )。 A、限速标志 B、交通引导员 C、变道标志牌 D、路拦59、 车道养护作业时,在非封闭车道一侧的警告区应布设施工标志,并宜布设( )。 A、交通锥 B、水马 C、警示频闪灯 D、限速标志60、 八车道及以上公路,在非封闭车道一侧的警告区尚应增设( )限速标志。 A、警示频闪灯 B、交通引导员 C、变道标志牌 D、限速标志61、 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养护作业,应结合( ),利用靠近养护作业一侧的车道通行,双向车道都应布置作业控制区。 A、中央分隔带开口位置 B、车流量C、相关部门指示 D、路面情况62、 平面交叉养护作业控制区的上游视距不良时,可在视距不良处增设( )。 A、路拦 B、施工标志C、交通引导员 D、防撞桶63、 工作区在收费车道入口处,警告区应布设( )。 A、限速标志 B、防撞桶C、施工标志 D、警示灯64、 工作区在收费车道入口处,上游过渡区应布设( )。 A、闪光箭头 B、施工标志C、导向标志 D、A或C65、 以下不属于闪光设施的是( )A、闪光箭头 B、警示频闪灯C、车辆闪光灯 D、示宽灯66、 工作区在收费车道出口处,可仅布置工作区和( ),并关闭对应的收费车道。 A、下游过渡区 B、上游过渡区C、警告区 D、终止区67、 匝道收费口前养护作业,应在匝道入口布设( ),并关闭养护作业的收费车道。 A、交通指示标志 B、限速标志C、施工标志 D、交通引导员68、 匝道收费口前养护作业,上游过渡区和缓冲区长度均可取( )m。 A、2069、 匝道收费口后养护作业,应关闭对应的收费车道,并应布置( )。 A、下游过渡区 B、警告区C、工作区 D、上游过渡区70、 护栏、防眩板和视线诱导标养护作业,交通锥宜布设在车道分隔标线( )。 A、外侧 B、内侧C、上面 D、无明确规定71、 同向车道分隔标线、车辆导向箭头、路面文字或图形标记的养护作业,应将移动式标志车布设在施工车辆后方( )处。 A、010 B、1020C、2030 D、304072、 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傍山路段养护安全作业,除应按相应的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外,尚应( )。 A、设专人观察边坡险情 B、做好测量监控工作C、做好安全应急救援工作 D、记录好相应的技术数据73、 冬季除冰雪安全作业,除应按相应的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外,作业人员及车辆尚应做好( )措施,切实保障自身安全。 A、防滑 B、防寒C、抗风 D、防雨74、 在冬季人工除冰雪作业中,尚应增设( )。 A、交通引导员 B、施工标志C、警示灯 D、标志车75、 对于人工除冰雪作业中,第一块施工标志与工作区净距应为( )。 A、050 B、50100C、100150 D、15020076、 应急抢险、抢修作业时,应会同有关部门封闭交通,安全设施上应间隔布设黄色警示灯,相邻警示灯间距不应超过相邻交通锥间距的( )倍。A、2 B、3C、4 D、577、 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桥梁养护作业,应全时段配备( )。 A、标志车 B、交通信息牌C、施工标志 D、交通引导人员78、 桥梁伸缩逢常规检查、清理工作可按( )控制区布置。 A、长期养护作业 B、短期养护作业C、临时养护作业 D、移动养护作业79、 隧道养护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理作业现场,并( )拆除交通管制标志,恢复隧道的正常使用状态。 A、逆车流方向 B、顺车流方向C、按布设顺序 D、视现场具体情况而定80、 隧道管养单位应制订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 )。 A、可行性评审 B、预案演练C、上报备案 D、专家评审81、 特长隧道、长隧道应制订( )。A、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B、综合应急预案C、专线应急预案 D、风险评估82、 除了特长隧道、长隧道外,其他隧道可制订通用( )。 A、应急预案 B、专项安全技术方案C、安全管理制度 D、现场处置措施83、 管理多座长隧道、特长隧道的管养单位,每年应选取不少于( )座隧道进行实地演练。 A、1 B、2C、3 D、484、 保养维修应包括其他工程设施的结构破损修复、环保景观设施的恢复及( ) A、机电设备的保养 B、管道工程的保养C、通信设备的维护 D、附属房屋的保养85、 日常巡查频率宜不小于( )次/d。 A、1 B、2C、3 D、486、 日常巡查中,记录路面有妨碍通行的障碍物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记录方式可以( )为主,并配合照相或摄影手段辅助。 A、口头形式 B、文字记录C、现场整改 D、批评教育87、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以( )为主,清扫时应防止产生扬尘。 A、人工清扫 B、机械清扫C、分段清捡 D、封闭清扫88、 隧道顶板、内装饰和侧墙的清洁宜以( )作业为主。 A、人工 B、机械C、湿法清洗 D、干法清洗89、 机电设施的养护人员应经( ),并熟练掌握设施的使用要领和技术特性。 A、上岗培训 B、技术交底C、安全培训 D、内部培训90、 以下不属于应急预案的演练形式。( ) A、答题演练 B、沙盘演练C、实地演练 D、观摩91、 、当工程车辆需经上游过渡区或工作区进入时,应布设警告标志并配备( )。A、交通引导人员 B、标志车C、导向标志 D、警示标志92、 当匝道长度( )警告区最小长度时,作业控制区最前端的交通标志应布设在匝道入口处。 A、小于 B、等于C、大于 D、无法界定93、 临时和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在长期和短期养护作业控制区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A、减少标志牌 B、简化C、减少导向标志 D、增减94、 养护作业占用下方公路路面时,立交桥( )公路应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 A、前方 B、后方C、下方 D、侧方95、 在交通量大路段养护作业,不能同时封闭相邻车道时,宜采取必要措施加强( )。 A、现场交通管控 B、施工技术组织C、风险监控 D、安全设施投入96、 中、小桥和涵洞养护作业应封闭整条作业车道作为( ),纵向缓冲区终点宜止于桥头。 A、警告区 B、缓冲区C、上游过渡区 D、工作区97、 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小于( )m时,纵向缓冲区起点应提前至桥头。 A、100 B、200 C、300 D、40098、 当临时养护作业布设移动式标志车时,可不布设( )。 A、警告区 B、上游过渡区C、缓冲区 D、终止区99、 机械移动养护作业,当作业机械配备闪光箭头或车辆闪光灯时,可不布设( )。 A、上游过渡区 B、缓冲区C、移动式标志车 D、终止区100、 桥梁拉索、悬索及桥下部结构养护作业影响范围内,应将对应桥面封闭为( ),并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 A、工作区 B、警告区C、上游过渡区 D、下游过渡区101、 当( )位于下坡路段时,纵向缓冲区的最小长度应适当延长。 A、警告区 B、上游过渡区C、工作区 D、下游过渡区102、 在保障行车道宽度的前提下,工作区和纵向缓冲区与非封闭车道之间宜布置横向缓冲区,其宽度不宜大于( )m。 A、0.5 B、0. 8C、1 D、1.5103、 临时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采用单一限速控制,警告区长度宜取长、短期养护作业警告区长度的( )倍。 A、0.2 B、0.5C、1 D、1.5 104、 当占用路面进行人工移动养护作业时,宜封闭一定范围的养护作业区域,并按( )的有关规定执行。 A、临时养护作业 B、长期养护作业C、短期养护作业 D、移动养护作业105、 拆除交通标志时,必须保证原有标志的指示、警示等功能,可布设( )标志。A、警示性 B指导性C、移动式 D、临时性106、 中央分隔带或边坡绿化内的植被灌溉养护作业时,作业人员不得在( )内休息。 A、上边坡 B、下边坡 C、中央分隔带 D、路肩107、 解除限速标志应布设在( )。 A、工作区末端 B、下游过渡区C、终止区 D、无具体规定108、 中、小桥和涵洞养护作业应封闭整条作业车道作为( ),纵向缓冲区终点宜止于桥头。 A、工作区 B、上游过渡区C、下游过渡区 D、缓冲区109、 在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大于或等于( )m时,应按照相应的等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并在桥头布设施工标志。 A、100 B、200C、300 D、400110、 全幅封闭应做好分流信息提示,并在( )前后的交叉路口布设桥梁封闭或改道标志。A、作业控制区 B、施工路段 C、警告区 D、终止区111、 隧道养护作业时,当隧道养护作业影响原建筑限界时,应设置( )标志。A、限高 B、限宽C、警示 D、A和B112、 隧道养护作业人员应穿戴( )。A、反光服装 B、防尘口罩C、安全帽 D、A和C113、 ( )隧道养护作业应封闭隧道内整条作业车道,下游过渡区宜布置在隧道出口外。A、中、短 B、特长 C、长 D、全部114、 当工作区起点距隧道入口大于1km时,应按( )控制区布置。A、长期养护作业 B、短期养护作业 C、临时养护作业 D、移动养护作业115、 当工作区起点距隧道入口大于1km时,隧道入口应增设( )。A、警示标志 B、导向标志C、施工标志 D、交通引导人员116、 隧道内警告区宜采用( )提示。A、电子显示屏 B、警示频闪灯C、移动式标志牌 D、标志车117、 十字交叉出口养护作业,出口封闭且需借用对向车道交替通行的养护作业,应布设( )。A、临时交通信号灯 B、交通引导人员C、交通标志牌 D、分流信息牌118、 在保障行车道宽度的前提下,工作区和纵向缓冲区与非封闭车道之间宜布置( )。 A、路拦 B、交通锥C、横向缓冲区 D、临时标线119、 路侧险要路段养护安全作业,除应按相应的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外,尚应加强路侧( )。 A、安全防护 B、安全设施C、安全监控 D、安全检查120、 长时间在雨季中养护作业的工程,应根据条件( ),遇暴风雨时应立即停止养护作业。A、调整施工计划 B、停止作业C、搭设防雨棚 D、增加机械作业12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法定职责的是( B )A. 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B. 为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起草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讲话材料C.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D. 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122.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13年9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14年( A )起施行。A.1月1日 B.3月1日 C.5月1日 D.10月1日123.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由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签署第十三号令予以公布,自2014年( C )起施行。A.10月1日 B.11月1日 C.12月1日 D.7月30日124.小型机具洒布沥青时,喷头不得朝上,喷头( B )范围不得站人,不得逆风作业。 A.5m B.10m C.15m D.20m 125.安全排查治理隐患要坚持( A )的“四定”原则。A.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时间、定整改负责人、定跟踪验证人B.定整改地点、定整改时间、定整改负责人、定跟踪验证人C.定整改措施、定整改事件、定整改负责人、定跟踪验证人D.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时间、定整改地点、定跟踪验证人 二、判断题(共80题)1、 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与作业管理应遵循布置合理、管控有效、安全可靠、便于实施的原则。( )2、为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控区域,分为警告、上游过渡、缓冲、工作、下游过度、终止等区域。( )3、短期养护作业应按要求布置作业控制区,但不可采用易于安装拆除的安全设施。( )4、临时和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在长期和短期养护作业控制区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但是,不得进行简化。( )5、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可仅布置警告区和工作区,警告区长度要保持一致。( )6、临时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在长、短期养护作业基础上减小区段长度,有移动式标志车时也不可不布置上游过渡区。( )7、附设警示灯的路栏颜色应为黄、黑相间,宜布设在工作区或缓冲区。( )8、闪光设施可包括闪光箭头、警示频闪灯和车辆闪光灯。( )9、路肩养护作业时,在封闭路肩一侧的警告区应布设施工标志和限速标志,在另一侧仅在警告区起点布设施工标志。( )10、所有工程车辆不得经上游过渡区或工作区进入作业现场。( )11、中央分隔带绿化内的植被修剪、垃圾清理等养护作业,应封闭靠近中央分隔带的内侧车道,并按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 )12、养护作业占用下方公路路面时,立交桥下方公路应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 )13、在交通量大路段养护作业,不能同时封闭相邻车道时,宜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现场交通管控。( )14、当匝道长度大于警告区最小长度时,作业控制区最前端的交通标志应布设在匝道入口处。( )15、当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大于1km时,工作区的最大长度应为一个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 )16、人工移动养护作业应避开高峰时段。( )17、中、小桥和涵洞养护作业应封闭整条作业车道作为工作区,纵向缓冲区终点宜止于桥头。( )18、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小于300m时,纵向缓冲区起点应提前至桥头 。( )19、当临时养护作业布设移动式标志车时,但必须布设上游过渡区。( )20、机械移动养护作业,当作业机械配备闪光箭头或车辆闪光灯时,可不布设移动式标志车。( )21、中央分隔带或边坡绿化内的植被灌溉养护作业时,作业人员不得在中央分隔带内休息,且中央分隔带中不宜多人集中作业。( )22、桥梁拉索、悬索及桥下部结构养护作业影响范围内,应将对应桥面封闭为工作区,并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 )23、长期和短期养护作业应布置警告、上游过渡、缓冲、工作、下游过渡、终止等区域。( )24、养护作业区的终止区的长度不宜小于50m。( )25、警示频闪灯宜布设在需加强警示的区域,宜为黄蓝相间的警示频闪灯。( )26、车辆闪光灯应为360旋转黄闪灯,可用于养护作业车辆或移动式标志车。( )27、当占用路面进行人工移动养护作业时,宜封闭一定范围的养护作业区域,并按短期养护作业的有关规定执行。( )28、特长、长隧道养护作业时,所有大型载重汽车需要绕道而行。( )29、隧道养护作业宜在交通量较小时进行。( )30、防撞桶顶部可附设警示灯,可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下坡路段养护作业。( )31、公路养护作业开始前应覆盖与养护安全设施相冲突的既有公路设施,结束后应及时回复被覆盖的既有公路设施。( )32、公路养护作业未完成前,可根据施工实际,自行改变作业控制区的范围和安全设施的布设位置。( )33、交通引导人员应面向来车方向,站在可视性良好的非行车区域内。( )34、过渡区内堆放材料、设备或停放车辆,必须符合要求,确保施工安全。( )35、公路养护安全设施在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查维护,保持设施完好并能正常使用( )36、用于夜间养护作业的安全设施必须具有反光性或发光性。( )37、公路检测宜根据作业时间按相应的养护作业类型布置作业控制区,并应加强现场检测作业管理。( )38、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可仅布置警告区和工作区,警告区长度可减小。( )39、临时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在长、短期养护作业基础上减小区段长度,有移动式标志车时,可不布置上游过渡区。( )40、在保障行车道宽度的前提下,工作区和纵向缓冲区与非封闭车道之间宜布置横向缓冲区,其宽度不宜大于1m。( )41、临时标线应包括渠化交通标线和导向交通标线。( )42、应用于长期养护作业的渠化交通或导向交通标线,宜为易清除的临时反光标线。( )43、闪光设施可包括闪光箭头、警示频闪灯和车辆闪光灯。( )44、机械移动养护作业宜布设移动式标志车,弯道路段养护作业应将移动式标志车移至弯道中间。( )45、人工移动养护作业,宜封闭一定范围的养护作业区域,并按短期养护作业的有关规定执行。( )46、工作区在收费车道入口处,可仅布置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和工作区。( )47、护栏、防眩板和视线诱导标养护作业,可按封闭内侧车道或封闭路肩的临时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布设移动式标志车。( )48、交通标志养护作业,根据其所在的位置,可按封闭路肩或封闭车道的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布设移动式标志车。( )49、拆除交通标志时,必须保证原有标志的指示、警示等功能,可布设警示标志。( )50、双向通行车道分隔标线的养护作业,应将移动式标志车布设在施工车辆之前,并应在施划标线的路段起终点布设施工标线。( )51、高温季节养护安全作业,除应按本规程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并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养护作业。( )52、暴风雨台风前后,应检查工地临时设施、脚手架、机电设备、临时线路,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电、漏雨等现象,应及时维修加固。( )53、暴风雨台风天气除应急抢险、抢修作业外,严禁进行公路养护作业。( )54、中、短隧道养护作业应封闭隧道内整条作业车道,终止区宜布置在隧道出口外。( )55、隧道群养护作业,当警告区标志位于前方隧道内时,应将标志提前至前方隧道入口处。( )56、临时和移动养护作业宜布设移动式标志车,并在隧道两段布设施工标志,必要时配备交通引导人员。( )57、特大、大桥中央分隔带可设开口时,中间分隔带不能设开口时,上游过渡区终点应止于桥尾。( )58、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的桥梁,非机动车道养护作业,非机动车借用机动车道行驶时,不可将缓冲区并入工作区。( )59、隧道养护作业及处理突发事件时,应在隧道入口设置相应的提示、警告标志。( )60、隧道养护作业宜选择在交通较小时段进行,应少占道,减少对行车的影响。( )61、其他工程设施养护应包括日常巡查、清洁维护、检查评定、保养维修等内容。( )62、雨季、冰冻季节和极端天气,应保持日常巡查的频率。( )63、隧道日常巡查不可与路段日常巡查一起进行,应独立进行。( )64、日常巡查中,发现路面有妨碍通行的障碍物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视情况予以清除或报告,并做好记录。( )65、隧道养护作业应制订专线技术方案,影响车辆通行时,应按相关规定向社会公告。( )66、施工方可以根据施工实际,变更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域。( )67、隧道发生突发事件后,应配合实行交通管制,采取措施减少次生事故发生。( )68、应急预案的演练应采用答题演练、沙盘演练或实地演练等形式进行。( )69、突发事件处理后,应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0、警告区是指保证车辆从警告区终点封闭车道平稳地横向过渡到缓冲区起点侧面非封闭车道之间的区域。( )71、移动养护作业宜采用人工移动养护作业。( )72、公路养护安全设施包括临时标志、临时标线和其他安全设施,各类安全设施应组合使用。( )73、临时标志应包括施工标志、限速标志等。( )74、“重车靠右停靠区”标志应用于控制大型载重汽车在特大、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上的通行。( )75、养护作业控制区两侧应同步布设安全设施。( )76、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