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选择题.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40266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基础选择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学基础选择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学基础选择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教育学概论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提出问答式教学法产婆术的是( )A.孔子 B.老子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2.理想国的作者是( )A.孔子 B.老子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3. 论语的作者是( )A.孔子 B.老子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4.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是( )A.论语 B.柏拉图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5.西方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是( )A.论语 B.柏拉图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的问世。A.论语 B.大教学论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7.教育漫话的作者是( )A.卢梭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倍尔8. 爱弥儿的作者是( )A.卢梭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倍尔9. 林哈德与葛笃德的作者是( )A.卢梭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倍尔10.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11. 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12.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13.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斯普朗格、利特 C.拉伊、梅伊曼 D.凯洛夫14.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拉伊、梅伊曼 B.斯普朗格、利特 C.杜威 D.凯洛夫15.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拉伊、梅伊曼 B.斯普朗格、利特 C.杜威 D.凯洛夫1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拉伊、梅伊曼 B.斯普朗格、利特 C.杜威 D.凯洛夫17.政治学的作者是( )A.孔子 B.老子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18. 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拉伊 B.斯普朗格 C.杜威 D.凯洛夫19.把自己的教育理论称为“现代教育”的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20.( )的教育理论被定性为“传统教育”。A.卢梭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21.第一次用“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区分定性教育理论的是( )1A.卢梭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22.学校与社会的作者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二、 多选题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问题 C.教材 D.教法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有( )A.解释教育现象 B.解决教育问题C.揭示教育规律 D.指导教育实践3.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包括( )A.明了 B.联想 C.系统 D.方法4.属于教育学萌芽时期的中国著作有( )A.雄辩术原理 B.论语 C.学记 D.政治学5. 属于教育学萌芽时期的外国著作有( )A.雄辩术原理 B.论语 C.学记 D.政治学6.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 )1A.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育研究B.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C.主张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D.强调概念思辨7.文化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 )1A.建构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 B.文化化人C.教育即生活 D.做中学8.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 )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长 C.教育即生活 D.从做中学9.赫尔巴特的三个中心是(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科书中心 D.教室中心10.杜威的三个中心是(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活动中心 D.经验中心11.制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 )A.乌里 B.瓦斯凯 C.洛布罗 D.杨贤江12.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 )A.鲍尔斯 B.瓦斯凯 C.布厄迪尔 D.杨贤江1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有( )A.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B.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C.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D.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狭义的教育是指(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2.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1A.育人功能 B.社会功能 C.显性功能 D.正向功能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科尔伯格 B.杜威 C.孟禄 D.利托尔诺4.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科尔伯格 B.杜威 C.孟禄 D.利托尔诺5.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科尔伯格 B.凯洛夫 C.孟禄 D.利托尔诺6.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认为( )A.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劳动B.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模仿C.教育起源于上帝造人D.教育由生物进化而来7.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认为( )A.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劳动B.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模仿C.教育起源于上帝造人D.教育由生物进化而来8.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认为( )A.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劳动B.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模仿C.教育起源于上帝造人D.教育由生物进化而来9.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劳动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游戏学说 D.生物起源论10.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 B.七艺 C.四艺 D.三艺11.中国的中央官学始创于( )A.春秋 B.汉代 C.唐代 D.元代12. 中国的私学始于( )1A.春秋 B.汉代 C.唐代 D.元代13.中国近代教育的现代化以( )为标志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 D.收回教育权运动14.最早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是( )1A.张之洞 B.曾国藩 C.魏源 D.容闳15.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A.张之洞 B.曾国藩 C.魏源 D.容闳16.我国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制是( )1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C.六三三学制 D.五三三学制17.西方近、现代教育的分界点是( )A.1941年 B.1945年 C.1949年 D.1960年18. 我国近、现代教育的分界点是( )A.1941年 B.1945年 C.1949年 D.1960年19.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1A.朗格朗 B.孔子 C.杜威 D.克伯屈三、 多项选择题1.关于教育的本质认识有( )1A.教育是上层建筑 B.教育是生产力C.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D.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学校教育的特征有( )A.是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实践活动 B.有专职的、比较稳定的教育者C.有教材 D.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来实施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室 B.教育措施 C.教育者 D.受教育者4.按教育的纵向构成关系来分,可分为(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5. 按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来分,可分为(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6. 按教育的横向构成关系来分,教育系统的结构可分为( )A.普通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 C.成人教育 D.特殊教育7.原始形态的教育所具有的特征( )A.教育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B.教育没有阶级性C.教育与生活结合在一起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8. 学校教育在奴隶社会萌生的现实条件有( )A.生产力提高,能够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 B.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C.文字的创造发展和知识的积累 D.国家机器的产生9. 我国最早的学校有( )A.瞽宗 B.辟雍 C.泮宫 D.学10.古代社会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A.具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B.教育对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C.教育内容严重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D.个别施教11.我国近代教育的特征有(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指导思想 B.广开学校C.确立近代教育体制 D.重视女子教育12.西方近代教育的特征有( )A.扩大了教育对象,初等义务教育开始实施 B.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逐渐紧密C.教育内容日益丰富,产生了班级授课制 D.国家重视对教育的干预,依法治教13.现代社会教育的变革特征有( )A.学校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B.学校教育重视与生产劳动的结合C.教育逐步一体化 D.终身教育思想开始发端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2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如何,从根本上说,是由( )发展水平决定的。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3. 教育家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就整理并发展了殷周以来的中华文化,主要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 )功能 A.传承 B.交流 C.选择 D.创新4. 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功能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5. ( )首先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理论阐述A.沃尔什 B.杜威 C.舒尔茨 D.伯格6.“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 )理论的观点 A.教育独立论 B.教育万能论 C.人力资本论 D.筛选假设论7.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主要通过( )表现出来A参与经济活动 B.参与政治活动C.传播文化和科学知识 D. 培养人才8.“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活动是使蕴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种生产性活动”这是( )理论的观点 1A.劳动力市场论 B.教育万能论 C.人力资本论 D.筛选假设论9.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也称之为文凭理论的是( )理论的观点A.劳动力市场论 B.教育万能论 C.人力资本论 D.筛选假设论二、多项选择题1.生产力水平制约着( )A教育发展的规模 B教育的领导权 C课程的设置 D教学内容的变革 2人口状况影响着教育的( )A规模 B结构 C受教育权 D质量 3. 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在( )A控制人口的数量 B改善人口的素质 C调整人口的结构 D有助于人口的迁移4.属于教育万能论的论者是()A.舒尔茨 B. 康德 C.爱尔维修 D.欧文5. 教育的科技功能主要表现在( )A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B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生产科技知识 C现代高等教育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渠道 D教育进行科技人才的生产和再生产6.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 )A传承功能 B交流功能 C创新功能 D选择功能7. 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在于( ) A.旨在促进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B.倡导教育公平,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C.提倡对学习者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D.鼓励举办重点学校8. 信息社会对教育的主要影响在于( ) A.在学习的时空条件上实现了学习的革命B. 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C. 师生关系的重塑D. 学习方式的人性化、个性化、主体化、全球化9.教育的现代化包括( )A.教育目标的现代化 B.教育结构的现代化C.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D.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现代化10.在教育国际化趋势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 A.树立国际教育市场意识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意识B.完全采用国际教育理念来改造中国的教育C.加强对环境、能源、人口、道德等全球化问题的研究与教育D.认识全球化给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有意识抵御全球化的风险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题1.狭义的人的发展是指( )。A.心理的种系发展 B.心理的种族发展C.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变化D.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2.下列属于成熟优势理论代表人物的是( )A.格塞尔B.杜威C.维果茨基D.华生3.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不均衡性、差异性、自然性B.不均衡性、差异性、顺序性、社会性C.阶段性、差异性、不均衡性、顺序性D.顺序性、矛盾性、连续性、方向性4.下列哪位不属于环境决定论者( )。A.洛克 B.狄德罗 C.高尔顿 D.华生5.人的发展虽有共同的阶段性,但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及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使其身心发展的速度、水平和优势特点在不同个体身上各有不同。这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差异性 D.矛盾性6. 马克思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 C.生产劳动 D.社会实践7. 下列哪个观点属于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 A.在人的发展中,遗传与环境是各自发挥作用的B.在人的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C.遗传与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关系是乘法关系D.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8.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 )A.皮亚杰 B.洛克 C.维果茨基 D.华生9.儿童年龄在7岁到12岁属于下列哪个人生发展的阶段( )A.少年期 B.童年期 C.学龄期 D.青少年期10.( )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A环境熏染 .B.心理内化 C.行为外显 D.气质形成二、多项选择题1.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A.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不均衡B.在同一年龄,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C.总体上的发展速度也不均衡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2.下列哪些人持外铄论的观点( ) A.高尔顿 B. 皮亚杰 C.洛克 D.华生3.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A.人有特殊的自然性 B.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C.人的发展具有能动性 D.人的发展具有动态性4.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C.遗传素质决定着人的发展D.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5.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表现有( )A.环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B.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C.环境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D.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6. 学校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 )A.明确的目的性 B.良好的系统性C.良好的选择性 D.良好的专门性7.学习教育具有良好的系统性,表现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活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 )A.计划性B.全面性 C.协调性D. 组织性8.个体的社会化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A.政治社会化 B.道德社会化C.语言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9.下列哪些属于社会环境( )A.民族文化B.生活方式C.社会意识形态D.社区机构10.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启发有哪些?( )A.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B.教育必须重视抓住关键期C.教育要有针对性 D.教育要“因材施教”第五章 教育目的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 )是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2.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称之为(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各育目标 D.教学目标3.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 )的关系。A.具体与抽象 B.普遍与特殊 C.目的与途径 D.个别与一般 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变坏了”,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问题上的( )。A.社会本位的思想 B.个人本位的思想 C.社会效率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的思想5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主张造就有用的国家公民,这表明他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持(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社会效率论 D.调和折中论6.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如何表述的?( ) A.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D.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7.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8.在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 )是灵魂。A.智育 B.德育 C.体育 D.美育9.( )是五育中其他几育得以实施的基础。A.智育 B.德育 C.体育 D.美育10.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国际视野,指的是对普通中学生( )。A.体育方面要求 B.智育方面要求 C.德育方面要求 D.美育方面要求11.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属于对普通中学生( )。 A.体育方面要求 B.智育方面要求 C.德育方面要求 D.美育方面要求二、多项选择题1教育目的具有( )功能。A.定向 B.负向 C.调控 D.评价2我国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由哪几部分构成?( )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是“五育”,五育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孤立 B.相互独立 C.相互联系 D.相互冲突4“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 ) A.人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B.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C.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D.人的自由发展5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 )。A.面向现代化 B.面向世界 C.面向未来 D.面向社会6. 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影响较大的流派有( )。A.儿童中心论 B.环境决定论 C.社会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7在教育目的观上,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 A.涂尔干 B.孔德 C.裴斯泰洛齐 D.康德第六章 教育制度 习题一、单项选择1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指( )。A管理制度 B教育制度 C人事制度 D办学体制2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是(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高等教育制度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4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规定“六三三学制”的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甲午学制5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 B1990年 C1995年 D2000年7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被称为( )。A义务教育 B国民教育 C普及教育 D基础教育8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提出了( )理论,主张为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职业学校学生提供职业技术课程。1 A生产教育B生命教育C生活教育D生计教育9高等教育大众化,一般是指一国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同龄人的比例为( )。 A15%50%B20%50%C15%以下D50%以上10.1965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理念,目前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教育决策的指导原则。1 A终身教育B全民教育C学会生存D学会学习11.18、19世纪,欧洲国家的学制都曾采用(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多轨学制12.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 ),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纳。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13.我国最早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与奏定学堂章程,是以( )学制为蓝本制定的。1A德国B法国C日本D美国14.指导我国下一阶段教育改革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于( )年颁布实施。A2009B2010C2011D2008二、多项选择1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指定和颁布的。学制的制定不是随意的,它要受到( )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状况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受教育者的身心特征D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2教育的施教系统方面包括( )。 A学前教育机构 B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 C校外儿童教育机构 D成人教育机构3我国现行的学制系统下,各级学校系统包括( )。 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4我国现行的学制系统下,各类学校系统包括( )。 A普通教育B职业教育C师范教育D成人教育5义务教育具有( )等特征。A普及性 B免费性 C强制性 D基础性 6. 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B. 终身教育即指非正规教育。C. 终身教育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D. 终身教育是指成人教育。第七章 教师与学生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D.教书育人2. 教师的“楷模”、“榜样”、“引路人”的角色,都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引导性 D.长期性3. 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4. 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是指( )。A. 本体性知识 B. 条件性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价值性知识5. 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 )。A.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B.了解和研究学生 C.主动与学生沟通 D.热爱尊重学生6. 师生关系的特点表现在( )。1A.尊师爱生,民主平等 B.相互启发,合作对话 C.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D.包括以上三者7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 A.教师的专业理想 B.教师的专业知识 C.教师的专业技能 D.教师的专业自我8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是指( )。A. 本体性知识 B. 条件性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价值性知识9. 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指( )A. 本体性知识 B. 条件性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价值性知识10. 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指(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11. 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有( )A.师范教育和在职学习 B.入职培训 C.自我教育 D.包括以上三者二、多项选择题1.教师职业的发展大体分为以下三阶段( )。A.非专门化阶段 B.专门化的初级阶段 C.非关注阶段 D.专门化的深入发展2. 教师职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体现在( )。A.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和发展者 B.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C.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 D.教师在参与社会生活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导作用体现在( )。A.使学生的身心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B.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C.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 D.在教育改革中起关键作用4. 教师劳动的合作性表现在( )。A. 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B.教育对象的合作 C.学校之间的合作 D. 教师之间的合作 5. 教师的专业素养应涵盖( )A. 文化素养 B. 专业知识 C. 专业技能 D. 专业情意6. 教师应享有以下权利( ) A. 教育的权利 B. 专业发展权 C.教学和科研权 D. 参与管理权第八章 课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课程理论流派众多,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和( )A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B社会中心课程理论C儿童中心课程理论 D课堂中心课程理论2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 )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新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能力与技术3我们常说的“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A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 B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C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 D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4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也称( ),认为知识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A儿童中心课程理论 B问题中心课程理论C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D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5教育部2001年6月8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都要设置( )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A文化课 B综合课 C综合实践活动 D体育课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杜威 斯塔弗尔比姆 泰勒 裴斯泰洛奇7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是( )A显性课程资源 B隐性课程资源 C社会课程资源 D活动资源8依据一定的课程理论,对学校课程进行分析、选择、设计、实验、评价的整体过程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评价 C课程编制 课程实施9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程实施 教学过程 课程评价 课程标准1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课程改革 B方法改革 C途径改革 D内容改革11将课程评价分为目标本位评价和目标游离评价,这是( )A根据评价的性质划分 B根据评价与预定目标的关系划分 C根据评价关注的焦点划分 D根据评价的目的、宗旨划分 12下列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 )A教材 B因特网 C实验室 D师生关系13根据评价的性质来划分,可把课程评价分为( ) A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B目标本位评价和目标游离评价 C效果评价和内在评价 D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二、多项选择题1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实质是教育工作者对于课程论和教学论两者关系的认识。当前学者的论点主要有( )A大课程论 B大教学论 C独立论 D整合论2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新课程的这个特点:( )A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B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C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D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3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B设置综合课程C设置学科课程 D增设综合实践活动4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课程由( )三个层次构成。A学习领域 B活动领域 C科目 D模块5从课程的构成要素上看,课程可以定义为( )A课程即知识、学科、科目 B课程即计划C课程即经验 D课程即活动6新课程结构区别于以往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均衡性 B综合性 C全面性 D选择性7课程标准的性质有哪些?( )A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内容要领等)。它涉及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而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B课程标准主要规定某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到的要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C课程标准主要服务于评价,是对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质量、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因此,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D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的观念,它为课程实施者(如教师、学生)作为独立主体参与教育过程,使课程具备生成性、适应性成为可能。8所谓教材,是课程标准规定下的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转化的产物,其内涵主要体现三方面:( )A为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知识体系所规划的事实、概念、法则和理论。B同知识紧密相关的、有助于各种能力形成及熟练、系统地习得的各种心理作业与实践作业的各种步骤、方法与技术。C同知识、能力紧密相连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D课程计划中所设的课程。9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有:(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 D科技革新10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哪些原则?( )开放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C针对性原则 D个性原则11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 )A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B提供哪些教学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C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D怎样确定这些教学目标正在得到实现12课程实施的取向有哪些?(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 、 D生态取向13课程目标的来源( )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C学科的发展 D教学者的兴趣14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第九章 教学理论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 D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2.操作程序分五个步骤:第一步,前提诊断;第二步,明确目标;第三步,达标教学;第四步,达标评价;第五步,根据评价的结果,进行强化补救。这种教学模式称为( )。A.问题探究式 B.情知互促式 C.自学指导式 D.目标导控式3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 )。1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性 B交互主体性C学生主体性 D教师主体性4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教学策略 B教学原则 C教学设计 D教学模式5. 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6“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7.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9.属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代表人物的是( )。A.罗杰斯 B.华生 C.奥苏伯尔 D.皮亚杰10.认为学习即剌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的教学理论流派是( )。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人本主义教学理论C.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D.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二、多选题1现代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 )交往关系,是一种基于“对话”基础上的教学活动。A合作的 B动态的 C平等的 D民主的2.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 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3.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 D.知识掌握的系统化 4.教学原则包括(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教学是( )。A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B发生在师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C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可取代的活动D师生间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的过程6.巩固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应当做到( )。A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B. 对记忆内容进行加工C. 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D.教会学生尝试回忆7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启发性原则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有( )。A.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C.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D.从学生基础出发量力而行8暗示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A在下一次课上,让学生根据记忆回答问题B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教学外部环境C用跨学科的观点,按课题编制较大的教学单元D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类活动9.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强调( )。A老师不是直接教学生,而仅仅促进学生学习B让学生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朝向自我实现C以学生为中心 D把学生的“自我”看成教学的根本要求10.下列哪些属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A.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B.交往与互动C.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D.创生与开放的教学观 第十章 教学实践 一、单项选择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小组学习 C、协同教学 D、班级授课制2、教学的特殊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小组合作学习 C、协同教学 D、复式教学3.取消按年龄编班,按学生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的教学辅助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外部分组教学 C、内部分组教学 D、现场教学4.下列哪种教学方法不属于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 )A、练习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实践活动法5、欣赏教学法属于 (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C、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6、网络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出现于教学领域是在 ( )A、20世纪70年代后 B、20世纪60年代后C、20世纪80年代后 D、20世纪90年代后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 D、考试8、“价值化”属于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中 ( )A、认知领域的目标 B、情感领域的目标C、技能领域的目标 D、评价领域的目标9、教学评价的依据是 ( )A、考试成绩 B、教材内容 C、教学目标 D、大纲要求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评价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二、多选题1、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 )A、固定班级 B、规定课程 C、按课教学 D、固定时间2、班级授课制的局限包括 ( ) A、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受到一定限制B、学生动手机会少,实践性不强C、难以做到教学的高速度 D、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3、下面属于教学的辅助形式的是 ( )A、个别教学 B、协同教学 C、分组教学 D、现场教学4、小组教学的类型有 ( )A、组内同质,组间异质 B、组内同质,组间也同质C、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D、组内异质,组间也异质5、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 ( )A、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C、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6、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 )A、演示法 B、参观法 C、实习作业法 D、实践活动法7、下列属于教学手段的有 ( )A、文字教材 B、电化教育 C、实验 D、计算机与多媒体8、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包括 ( )A、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涌现 B、教学手段的运用多样化、综合化、网络化C、教学媒体日益自动化、微型化 D、现代化教学的服务目标更加多样化9、下列属于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 ( )A、教学目的明确 B、内容正确C、板书漂亮 D、结构合理10、课堂教学目标确定要遵循的原则包括 ( )A、整体性原则 B、层次性原则C、激励性原则 D、可测性原则11、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 ( )1A、教学目标设计 B、教学起点设计C、教学效果设计 D、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12、有效实施课堂管理对教师的要求包括 ( )1A、拥有激励、鼓舞性的人格 B、对学生抱有很高的成功期望C、以任务为中心 D、会保持集体注意力集中13、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