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38768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54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2 3 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 、 选 择 题 ( 共 3 9 小 题 ) 1 . 下 列 几 种 测 量 工 具 中 , 哪 种 是 用 来 测 量 力 的 大 小 的 工 具 ( ) A . 刻 度 尺 B . 弹 簧 测 力 计 C . 天 平 D . 温 度 计 2 . 下 列 关 于 力 的 说 法 中 不 正 确 的 是 ( ) A . 力 是 物 体 对 物 体 的 作 用 , 不 仅 仅 是 人 对 物 体 的 作 用 B. 如 果 有 一 个 力 产 生 , 一 定 同 时 产 生 一 个 相 互 作 用 力 C. 两 个 物 体 不 接 触 也 能 产 生 力 D . 人 推 墙 , 墙 没 有 运 动 起 来 , 也 没 有 发 生 形 变 , 因 此 墙 没 有 受 到 力 的 作 用 3 . 在 竖 直 墙 壁 上 固 定 一 块 薄 铁 片 , 静 止 时 , 薄 铁 片 的 位 置 如 图 1 所 示 。 利 用 该 装 置 小 明 完 成 了 如 图 2 所 示 , A 、 B、 C 、 D 四 次 实 验 , 单 个 钩 码 的 重 力 相 同 。 其 中 用 来 探 究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与 力 的 作 用 点 有 关 的 一 组 实 验 是 ( ) A . A 和 B B . A 和 C C . B 和 C D . B 和 D 4 . 如 图 , 把 塑 料 尺 放 在 课 桌 边 使 其 端 露 出, 用 不 同 的 力 竖 直 向 下 压 尺 上 的 A 点 , 观 察 到 尺 形 变程度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第 2 页 共 2 3 页 A . 与 力 的 方 向 有 关 B . 与 力 的 作 用 点 有 关 C. 与 力 的 大 小 有 关 D . 与 受 力 物 体 有 关 5 . 以 下 情 形 中 , 有 一 个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与 其 他 三 个 不 同 , 它 是 ( ) A . B . C. D . 6 . 越 靠 近 门 轴 推 门 越 费 力 。 这 主 要 是 因 为 力 的 哪 一 个 要 素 影 响 ? ( ) A . 力 的 大 小 B . 力 的 方 向 C . 力 的 作 用 点 D . 以 上 三 个 7 . 有 些 时 候 只 要 运 动 员 踢 球 的 位 置 得 当, 便 能 让 足 球 划 过 一 道 弧 线 绕 过 对 方 的 运 动 员, 也 就 是 人 们 常 说 的 “ 香 蕉 球 ” 。 这 里 “ 踢 球 的 位 置 ” , 是 指 力 的 ( ) A . 大 小 B . 方 向 C . 力 臂 D . 作 用 点 8 . 足 球 运 动 员 把 足 球 踢 向 空 中 , 如 图 所 示 。 若 不 计 空 气 阻 力 , 则 下 列 表 示 足 球 在 空 中 飞 行 时 的 受 力 示 意 图 中 ( G 表 示 重 力 , F 表 示 脚 对 球 的 作 用 力 ) , 正 确 的 是 ( ) A. B . C . D .第 3 页 共 2 3 页 9 . 下 列 物 体 的 受 力 分 析 , 正 确 的 是 ( ) A . 投 出 去 的 篮 球 受 的 力 B. 悬 浮 小 球 受 到 的 力 C. 挂 在 竖 直 墙 上 的 球 受 的 力 D . 沿 斜 面 下 滑 的 物 体 受 的 力 1 0 . 如 图 所 示 , 车 内 装 满 沙 子 , 小 明 用 绳 拉 车 将 沙 子 运 到 前 方 , 此 时 人 也 受 到 向 后 下 方 的 作 用 力 , 这 个 力 的 施 力 物 体 是 ( ) A . 绳 B . 车 C . 手 D . 沙 子 1 1 . 如 图 所 示 , 运 动 员 被 发 生 形 变 的 撑 竿 弹 起 来 , 关 于 这 一 过 程 , 下 列 说 法 错 误 的 是 ( ) A . 撑 竿 是 施 力 物 体第 4 页 共 2 3 页 B. 运 动 员 是 施 力 物 体 C. 撑 竿 发 生 弹 性 形 变 D . 运 动 员 受 到 撑 竿 弹 力 的 作 用 1 2 . 关 于 力 的 知 识 中 不 正 确 的 是 ( ) A . 现 阶 段 我 们 学 习 了 三 种 性 质 力 , 他 们 是 重 力 、 弹 力 、 摩 擦 力 B. 压 力 、 拉 力 、 支 持 力 、 阻 力 、 浮 力 、 升 力 , 这 些 都 是 我 们 用 效 果 命 名 的 力 , 它 们 可 以 是 一 个 力 , 也 可 以 是 两 个 力 的 合 力 C. 物 体 发 生 了 形 变 , 就 一 定 具 有 弹 力 D . 力 的 示 意 图 , 能 够 表 现 出 力 的 大 小 、 方 向 和 作 用 点 简 单 初 中 生 1 3 . 如 图 , 弹 簧 左 端 固 定 于 竖 直 墙 壁 , 右 端 与 物 块 M 连 接 , 置 于 粗 糙 水 平 面 上 , 当 M 位 于 O 点 时 弹 簧 恰 好 不 发 生 形 变 。 现 将 物 块 M 拉 至 Y 处 由 静 止 释 放 , M 向 左 最 远 可 运 动 至 X 点 。 则 物 块 从 Y 点 运 动 至 X 点 的 过 程 中 , 速 度 v 随 位 置 s 变 化 的 图 象 为 ( ) A . B . C . D . 1 4 . 在 弹 簧 弹 性 形 变 的 限 度 内 , 如 图 所 示 能 正 确 表 示 弹 簧 的 伸 长 量 L 与 其 受 到 的 拉 力 F 的 关 系 的 是 ( ) A . B . C. D . 1 5 . 一 根 弹 簧 原 长 1 0 c m , 若 挂 5 N 物 体 时 , 弹 簧 长 为 1 2 c m , 那 么 挂 1 0 N 物 体 时 , 则 ( ) A.弹簧伸长了 2cm B . 弹 簧 伸 长 了 1 2 c m第 5 页 共 2 3 页 C. 弹 簧 的 长 为 2 4 c m D . 弹 簧 伸 长 了 4 c m 1 6 . 为 了 探 究 弹 簧 受 到 的 弹 力 F 和 弹 簧 伸 长 量 x 的 关 系 , 某 同 学 选 了 A 、 B 两 根 规 格 不 同 的 弹 簧 进 行 测 试 , 根 据 测 得 的 数 据 绘 出 如 图 所 示 的 图 象 。 下 列 有 关 说 法 中 , 正 确 的 是 ( ) A . 若 用 A 弹 簧 制 作 弹 簧 秤 , 其 受 到 的 拉 力 大 小 与 伸 长 量 之 间 的 关 系 可 表 达 为 F 3 x B. 用 A 弹 簧 制 作 的 弹 簧 秤 , 伸 长 量 为 1 8 厘 米 时 , 受 到 拉 力 为 6 牛 C. 若 要 制 作 一 个 精 确 度 较 高 的 弹 簧 秤 , 应 选 弹 簧 B D . 若 要 制 作 一 个 量 程 较 大 的 弹 簧 秤 , 应 该 选 择 弹 簧 B 1 7 . 小 红 在 课 外 小 组 探 究 弹 簧 的 长 度 跟 外 力 的 变 化 关 系 , 利 用 如 图 所 示 的 实 验 装 置 记 录 了 相 应 的 实 验 数 据 如 下 , 并 作 出 了 如 图 三 个 图 象 , 其 中 正 确 的 是 ( ) 钩 码 质 量 g 0 5 0 1 0 0 1 5 0 2 0 0 2 5 0 3 0 0 4 0 0 5 0 0 指 针 位 置 c m 2 3 4 5 6 7 7 . 5 7 . 5 7 . 5 A . B . C. 1 8 . 在 弹 簧 的 弹 性 限 度 内 , 弹 簧 受 到 的 弹 力 F 和 弹 簧 的 形 变 量 x ( x L L 0 ) 成 正 比 , 即 F k x , k 叫 做 弹 簧 的 劲 度 系 数 , 如 表 所 示 是 某 同 学 测 得 弹 簧 所 受 的 弹 力 F 与 弹 簧 伸 长 量 x 的 关 系 的 部 分 数 据 , 请 你 根 据 表 格 中 的 数 据 判 断 下 列 说 法 中 不 正 确 的 是 ( )第 6 页 共 2 3 页 实 验 次 数 1 2 3 4 5 6 弹 力 F / N 0 0 . 3 0 . 6 0 . 9 1 . 2 1 . 5 弹 簧 伸 长 量 x / c m 0 1 . 2 2 . 4 3 . 6 4 . 8 6 . 0 A . 弹 簧 的 劲 度 系 数 是 2 5 N / m B. 弹 簧 的 劲 度 系 数 是 0 . 2 5 N / m C. 当 受 到 的 弹 力 F 2 N ( 弹 性 限 度 内 ) 时 , 弹 簧 伸 长 了 8 c m D . 当 弹 簧 伸 长 了 1 0 c m ( 弹 性 限 度 内 ) 时 , 受 到 力 F 2 . 5 N 1 9 . 一 测 力 计 因 弹 簧 断 裂 而 损 坏 , 若 去 掉 断 裂 的 一 小 段 弹 簧 , 将 剩 余 的 较 长 的 一 段 弹 簧 重 新 安 装 好 , 并 校 准 了 零 刻 度 , 那 么 用 这 个 修 复 的 弹 簧 测 力 计 测 量 时, 测 量 值 与 原 来 测 量 值 相 比 较 , 结 果 是 ( ) A . 测 量 值 比 原 来 的 测 量 值 大 B. 比 原 来 的 测 量 值 小 C. 与 原 来 的 测 量 值 相 同 D . 以 上 三 种 情 况 均 可 能 出 现 2 0 . 关 于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使 用 , 下 列 说 法 中 不 正 确 的 是 ( ) A . 使 用 时 必 须 检 查 指 针 是 否 对 准 零 刻 度 线 B. 弹 簧 测 力 计 使 用 时 必 须 竖 直 放 置 , 不 得 倾 斜 C. 使 用 中 要 使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受 力 方 向 沿 弹 簧 的 轴 线 方 向 D . 不 能 用 来 测 量 超 过 它 的 测 量 范 围 的 力 2 1 . 如 图 所 示 , 一 个 弹 簧 秤 放 在 光 滑 的 水 平 面 上 , 在 弹 簧 的 弹 性 限 度 内 受 到 水 平 方 向 的 力 F 1 、 F 2 , 且 F 1 F 2 , 整 个 过 程 中 , 弹 簧 不 超 过 其 弹 性 限 度 , 则 ( ) A . 弹 簧 秤 向 右 作 匀 速 运 动 B . 弹 簧 秤 向 左 作 变 速 运 动 C. 弹 簧 秤 的 读 数 等 于 F 1 D . 弹 簧 秤 的 读 数 等 于 F 2 2 2 . 如 图 甲 所 示 , 用 水 平 拉 力 F 1 1 0 N 拉 弹 簧 , 弹 簧 伸 长 了 2 c m 。 现 在 两 端 同 时 用 F 2 的 力 沿 水 平 方 向 拉 弹 簧 , 如 图 乙 所 示 , 要 使 弹 簧 伸 长 2 c m , 则 每 个 力 F 2 为 ( )第 7 页 共 2 3 页 A . 5 N B . 1 0 N C . 2 0 N D . 4 0 N 2 3 . 如 图 所 示 , 一 个 弹 簧 秤 在 光 滑 的 水 平 面 上 作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 弹 簧 受 到 水 平 方 向 的 力 F 1 和 F 2 , 且 F 1 F 2 4 N . 整 个 过 程 中 , 不 超 过 弹 簧 的 弹 性 限 度 , 则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示 数 为 ( ) A . 0 N B . 2 N C . 4 N D . 8 N 2 4 . 科 学 实 验 中 , 重 力 有 时 对 实 验 结 果 的 准 确 性 会 产 生 影 响 。 下 列 实 验 中 的 做 法 不 是 为 了 减 小 或 避 免 重 力 影 响 的 是 ( ) A . B . C. D . 2 5 . “ 天 宫 一 号 ” 航 天 器 在 轨 道 士 正 常 运 行 时 处 于“ 失 重 ” 状 态 , 在 这 种 环 境 下 , 不 能 像 在 地 面 上 一 样 正 常 进 行 的 实 验 是 ( ) A . 探 究 电 荷 间 的 相 互 作 用 规 律 B. 研 究 液 体 压 强 与 深 度 的 关 系 C. 研 究 分 子 的 无 规 则 运 动 D . 弹 簧 测 力 计 测 量 拉 力 的 大 小 2 6 . 对 于 下 列 有 关 物 理 量 的 大 小 的 估 计 , 其 中 不 可 能 的 是 ( ) 简 单 初 中 生 A . 一 名 中 学 生 的 步 行 速 度 约 2 0 k m / h B. 拿 起 两 只 鸡 蛋 所 用 的 力 大 约 是 1 N第 8 页 共 2 3 页 C. 一 本 物 理 课 本 的 质 量 大 约 是 2 0 0 g D . 教 室 的 高 度 大 约 是 3 . 7 m 2 7 . 小 梦 同 学 对 自 己 身 体 及 运 动 涉 及 的 一 些 物 理 量 进 行 估 测 , 其 中 最 合 理 的 是 ( ) A . 体 重 6 0 N B. 体 温 3 6 . 8 C. 跑 1 0 0 0 m 的 速 度 约 1 5 m / s D . 立 定 跳 远 成 绩 约 1 0 m 2 8 . 下 列 几 种 估 测 最 符 合 实 际 情 况 的 是 ( ) A . 正 常 成 年 人 的 重 力 约 6 0 0 N B. 人 步 行 的 速 度 约 为 5 m / s C. 人 体 感 觉 最 舒 适 的 温 度 约 为 5 0 C D . 一 张 试 卷 的 厚 度 大 约 1 c m 2 9 . 小 明 同 学 用 一 指 针 指 在 0 . 2 N 的 位 置 上 弹 簧 秤 测 一 石 块 的 重 力 , 弹 簧 秤 的 示 数 为 4 N , 则 石 块 的 重 力 是 ( ) A . 4 . 2 N B . 4 N C . 3 . 8 N D . 无 法 判 断 3 0 . 如 图 所 示 , 利 用 弹 簧 测 力 计 测 量 钩 码 的 重 力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A . 可 以 得 到 钩 码 的 质 量 为 2 0 k g B. 使 弹 簧 测 力 计 内 的 弹 簧 伸 长 的 力 是 钩 码 的 重 力第 9 页 共 2 3 页 C. 手 提 弹 簧 测 力 计 提 环 的 力 大 小 等 于 钩 码 的 重 力 D . 当 钩 码 静 止 时 ,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示 数 大 小 等 于 钩 码 所 受 重 力 的 大 小 3 1 . 爱 米 对 太 空 中 的 星 球 比 较 感 兴 趣 , 她 从 网 上 查 得 : 甲 、 乙 两 个 星 球 表 面 上 物 体 的 重 力 ( G ) 与 其 质 量 ( m ) 的 关 系 如 图 , 从 图 中 信 息 可 知 ( ) A . 相 同 质 量 的 物 体 在 甲 星 球 表 面 上 的 重 力 大 B. 相 同 质 量 的 物 体 在 乙 星 球 表 面 上 的 重 力 大 C. 甲 星 球 表 面 上 重 力 与 质 量 关 系 式 为 G 1 5 m D . . 乙 星 球 表 面 上 重 力 与 质 量 关 系 式 为 G 5 m 3 2 . 有 一 辆 小 车 载 人 后 停 在 水 平 放 置 的 地 磅 上 时 , 左 前 轮 、 右 前 轮 、 左 后 轮 、 右 后 轮 对 地 磅 的 压 力 分 别 为 4 7 5 0 N , 4 9 8 0 N , 4 0 4 0 N , 3 9 6 0 N . 假 设 该 小 车 四 个 轮 子 的 轴 心 围 成 一 个 长 方 形 , O 为 几 何 中 心 , A B 、 CD 为 两 条 对 称 轴 , 如 图 所 示 。 若 再 在 车 上 放 一 重 物 , 能 使 整 辆 车 所 受 重 力 的 作 用 线 通 过 O 点 , 则 该 重 物 的 重 心 应 落 在 ( ) A . A O C 区 域 上 B . A O D 区 域 上 C . BO C 区 域 上 D . BO D 区 域 上 3 3 . 关 于 物 体 的 重 心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是 ( ) A . 物 体 的 重 心 不 一 定 在 物 体 上 B. 物 体 的 重 心 是 该 物 体 所 受 重 力 的 等 效 作 用 点 C. 外 形 规 则 的 物 体 的 重 心 在 它 的 几 何 中 心 D . 物 体 的 重 心 越 低 、 支 撑 面 越 大 , 越 不 易 翻 倒 简 单 初 中 生第 1 0 页 共 2 3 页 3 4 . 某 人 骑 自 行 车 沿 直 坡 道 向 下 匀 速 滑 行 , 自 行 车 把 上 挂 有 一 只 水 壶 , 如 图 所 示 , 不 计 空 气 阻 力 , 则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A . 水 壶 内 的 液 面 不 水 平 B. 绳 与 坡 道 一 定 垂 直 C. 绳 的 拉 力 一 定 等 于 水 的 重 力 D . 绳 始 终 在 竖 直 方 向 3 5 . 下 列 器 材 中 , 应 用 了 重 力 方 向 的 是 ( ) A . 托 盘 天 平 B . 重 垂 线 C . 密 度 计 D . 水 银 气 压 计 3 6 . 下 列 物 体 所 受 重 力 的 示 意 图 正 确 的 是 ( ) A . B . C. D . 3 7 . 体 操 运 动 员 单 脚 站 立 在 平 衡 木 上 , 处 于 静 止 状 态 。 下 列 四 个 图 中 , 能 正 确 表 示 运 动 员 所 受 重 力 的 示 意 图 是 ( ) A . B .C. D . 3 8 . 如 图 所 示 的 图 象 中 , 不 能 正 确 反 映 各 物 理 量 之 间 的 关 系 的 是 ( ) A . B . C. D . 3 9 . 在 探 究 重 力 的 大 小 跟 质 量 的 关 系 时 , 下 列 选 项 中 的 说 法 都 正 确 的 是 ( ) 需 要 控 制 物 质 的 种 类 相 同 需 要 控 制 物 体 的 体 积 相 同 需 要 用 质 量 不 同 的 物 体 进 行 实 验 需 要 在 同 一 地 理 位 置 进 行 实 验 A . B . C . D . 二 、 填 空 题 ( 共 1 1 小 题 ) 4 0 . 力 是 ; 力 的 符 号 是 , 单 位 是 。 4 1 . 小 明 和 同 学 们 利 用 实 验 室 的 长 方 体 木 块 做 “ 探 究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的 影 响 因 素 ” 的 实 验 , 如 图 所 示 : 实 验 说 明 影 响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 实 验 说 明 力 的 作 用 点 影 响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 4 2 . 小 张 同 学 做 了 一 个 实 验 , 来 验 证 力 的 三 要 素 对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的 影 响 , 如 图 所 示 。 分 别 在 A、B 、C 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 A 点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第 11 页 共 23 页 第 1 2 页 共 2 3 页 与 力 的 有 关 ; 在 A 处 用 不 同 大 小 的 力 推 门 , 可 以 感 受 到 力 大 一 点 容 易 把 门 推 开 , 这 说 明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与 力 的 有 关 。 4 3 . 在 美 术 课 上 , 老 师 用 小 磁 铁 将 一 幅 绘 画 作 品 粘 在 竖 直 黑 板 上 ( 如 图 ) , 请 画 出 图 中 小 磁 铁 在 竖 直 方 向 的 受 力 示 意 图 。 4 4 . 滑 冰 运 动 员 用 力 推 冰 场 周 围 的 扶 栏 时 , 扶 栏 未 动 , 而 他 却 远 离 扶 栏 而 去 , 运 动 员 离 开 扶 栏 后 , 并 没 有 再 用 力 蹬 冰 面 , 但 仍 能 滑 很 远 。 对 于 以 上 这 些 现 象 , 现 有 下 列 知 识 : 物 体 间 力 的 作 用 是 相 互 的 , 力 是 改 变 物 体 运 动 状 态 的 原 因 , 力 是 使 物 体 运 动 的 原 因 , 一 切 物 体 都 有 惯 性 ; 可 利 用 来 解 释 以 上 现 象 的 是 ( 填 数 字 代 号 ) 。 4 5 . 如 图 所 示 , 将 足 球 放 在 一 块 长 木 板 上 静 止 , 木 板 与 足 球 均 发 生 弹 性 形 变 , 则 足 球 受 到 的 弹 力 是 因 为 发 生 弹 性 形 变 而 产 生 的 , 使 木 板 发 生 形 变 的 力 是 足 球 对 木 板 的 力 。 4 6 . 如 图 是 弹 簧 测 力 计 测 出 该 滑 轮 组 提 起 重 物 所 需 的 拉 力 , 图 中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示 数 为 N , 若 已 知 提 升 重 物 的 重 力 为 1 0 . 8 N , 则 动 滑 轮 的 重 力 为 N ( 不 计 绳 子 与 滑 轮 的 摩 擦 ) 。 4 7 . 力 的 单 位 是 , 托 起 两 个 鸡 蛋 的 力 大 约 是 。 力 的 作 用 是 。第 1 3 页 共 2 3 页 4 8 . 如 图 所 示 为 水 平 仪 放 置 于 某 桌 面 上 时 的 情 形 , 根 据 重 力 的 方 向 是 , 可 判 断 该 桌 面 左 面 比 右 面 ( 选 填 “ 高 ” 或 “ 低 ” ) 。 4 9 . 图 中 小 球 沿 斜 面 向 下 运 动 , 图 所 示 是 正 确 表 示 小 球 所 受 重 力 的 示 意 图 。 5 0 . 为 了 探 究 物 体 所 受 重 力 与 质 量 的 关 系 , 某 实 验 小 组 进 行 了 实 验 , ( 1 ) 钩 码 所 受 重 力 的 大 小 用 弹 簧 测 力 计 进 行 测 量 , 测 量 时 钩 码 必 须 处 于 状 态 ; ( 2 ) 他 们 将 测 出 的 数 据 记 录 在 表 格 中 并 进 行 了 处 理 , 进 一 步 分 析 数 据 ,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 。 m ( g ) G ( N ) G / m ( N / k g ) 1 0 0 1 1 0 2 0 0 2 1 0 3 0 0 3 1 0第 1 4 页 共 2 3 页 参 考 答 案 一 、 选 择 题 ( 共 3 9 小 题 ) 1 . 【 解 答 】 解 : 常 用 测 量 力 大 小 的 工 具 是 弹 簧 测 力 计, 刻 度 尺 测 量 长 度 , 天 平 测 量 质 量 , 温 度 计 测 量 温 度 , 故 B 正 确 。 故 选 : B 。 2 . 【 解 答 】 解 : A 、 力 是 物 体 对 物 体 的 作 用 , 所 有 物 体 之 间 都 有 可 能 产 生 力 的 作 用, 故 A 正 确 ; B、 力 的 作 用 是 相 互 的 , 作 用 力 和 反 作 用 力 同 时 产 生 , 同 时 消 失 。 故 B 正 确 ; C、 发 生 力 的 作 用 的 物 体 不 一 定 要 相 互 接 触, 比 如 : 磁 铁 吸 引 小 铁 钉 , 虽 然 磁 铁 和 铁 钉 之 间 存 在 力 的 作 用 , 但 是 没 有 相 互 接 触 , 故 C 正 确 ; D 、 人 推 墙 , 人 会 给 墙 一 个 力 的 作 用 , 墙 会 受 到 力 , 故 D 错 误 。 故 选 : D 。 3 . 【 解 答 】 解 : 运 用 控 制 变 量 法 探 究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与 力 的 作 用 点 的 关 系 , 要 控 制 力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相 同 , 力 的 作 用 点 不 同 , 应 选 择 A 、 C 两 幅 图 , 故 B 正 确 , A CD 错 误 。 故 选 : B 。 4 . 【 解 答 】 解 : 用 大 小 不 同 的 力 , 以 相 同 的 方 式 作 用 于 塑 料 尺 的 同 点 , 塑 料 尺 弯 曲 的 程 度 不 同 , 说 明 是 力 的 大 小 影 响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 故 C 正 确 。 故 选 : C 。 5 . 【 解 答 】 解 : A 、 熊 猫 攀 树 的 力 使 树 变 弯 曲 , 说 明 力 可 以 改 变 物 体 的 形 状 ; B、 人 对 跳 板 的 压 力 使 跳 板 向 下 弯 曲 , 说 明 力 可 以 改 变 物 体 的 形 状 ; C、 用 力 拉 弓 , 使 弓 发 生 了 形 变 , 属 于 力 改 变 物 体 的 形 状 ; D 、 磁 铁 吸 引 小 球 , 使 小 球 的 运 动 方 向 发 生 变 化 , 说 明 力 可 以 改 变 物 体 的 运 动 状 态 。 综 上 所 述 , 只 有 D 选 项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与 其 它 选 项 不 同 。 故 选 : D 。 6 . 【 解 答 】 解 : 简 单 初 中 生 力 的 三 要 素 是 力 的 大 小 、 方 向 和 作 用 点 , 越 靠 近 门 轴 推 门 , 越 费 力 , 可 见 是 力 的 作 用 点 会 影 响 到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 故 C 符 合 题 意 。故 选 : C 。 7 . 【 解 答 】 解 : 力 的 三 要 素 有 : 力 的 大 小 、 方 向 、 作 用 点 , 它 们 都 影 响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 这 里 “ 踢 球 的 位 置 ” , 是 指 力 的 作 用 点 ; 由 于 力 的 作 用 点 不 同 , 产 生 的 效 果 不 同 。 故 A BC 错 误 ; D 正 确 ; 故 选 : D 。 8 . 【 解 答 】 解 : 因 不 计 空 气 阻 力 , 所 以 空 中 飞 行 的 足 球 只 受 到 重 力 的 作 用, 重 力 的 方 向 是 竖 直 向 下 的 , 根 据 四 个 选 项 可 判 断 出 只 有 A 符 合 题 意 ; 故 选 : B 。 9 . 【 解 答 】 解 : A 、 篮 球 出 手 后 , 手 的 作 用 力 不 再 存 在 , 篮 球 受 重 力 和 空 气 阻 力 的 作 用 , 且 空 气 阻 力 与 运 动 方 向 相 反 , 故 A 错 误 ; B 、 悬 浮 在 水 中 的 小 球 受 到 重 力 和 浮 力 的 作 用 , 二 力 是 一 对 平 衡 力 , 大 小 相 等 、 方 向 相 反 , 因 此 , 作 图 时 两 条 线 段 长 度 要 相 等 , 而 图 中 两 条 线 段 长 度 不 相 等 , 故 B 错 误 ; C 、 挂 在 竖 直 墙 上 的 球 处 于 静 止 状 态 , 且 没 有 运 动 趋 势 , 所 以 球 与 墙 壁 间 没 有 摩 擦 力 , 球 还 应 该 受 到 绳 子 斜 向 上 的 拉 力 , 故 C 错 误 ; D、 从 斜 面 上 滑 下 来 的 物 体 受 到 竖 直 向 下 的 重 力 G,平 行 于 斜 面 向 上 的 摩 擦 力 F f 及 斜 面 的 支 持 力 F N , 故 D 正 确 。 故 选 : D 。 1 0 . 【 解 答 】 解 : 由 于 力 的 作 用 是 相 互 的 , 人 也 受 到 向 后 下 方 的 作 用 力 , 这 个 力 的 施 力 物 体 是 绳 子 。 故 BCD 错 误 ; A 正 确 ; 故 选 : A 。 1 1 . 【 解 答 】 解 : A B 、 力 是 物 体 对 物 体 的 作 用 , 运 动 员 被 发 生 形 变 的 撑 竿 弹 起 来 , 所 以 撑 杆 是 施 力 物 体 , 运 动 员 是 受 力 物 体 。 故 A 正 确 , B 错 误 ; CD、 撑 杆 属 于 弹 性 物 体,在 运 动 员 力 的 作 用 下 发 生 弹 性 形 变,产 生 弹 力,将 运 动 员 弹 起 来 。 故 C 、 D 正 确 。 故 选 : B 。 1 2 . 【 解 答 】 解 : A、现阶段我们学习了多个力, 这些力可以分为三种性质: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故 A 正确; 第 15 页 共 23 页 第 1 6 页 共 2 3 页 B、 力 不 同 ,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就 不 同 , 压 力 、 拉 力 、 支 持 力 、 阻 力 、 浮 力 、 升 力 等 是 根 据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命 名 的 力 , 它 们 可 以 是 一 个 力 , 也 可 以 是 两 个 力 的 合 力 , 故 B 正 确 ; C、 物 体 发 生 弹 性 形 变 才 具 有 弹 力 , 发 生 塑 性 形 变 没 有 弹 力 , 故 C 错 误 ; D 、 用 一 根 带 箭 头 的 线 段 表 示 力 的 大 小 、 方 向 、 作 用 点 的 图 叫 力 的 示 意 图 , 线 段 的 起 点 或 终 点 表 示 力 的 作 用 点 , 线 段 的 箭 头 表 示 力 的 方 向 , 故 D 正 确 。 故 选 : C 。 1 3 . 【 解 答 】 解 : 物 体 从 Y 点 向 左 运 动 到 O 点 的 过 程 中 , 受 到 向 左 的 弹 力 和 向 右 的 摩 擦 力, 当 弹 力 大 于 摩 擦 力 时 , 物 体 向 左 做 加 速 运 动 , 当 弹 力 等 于 摩 擦 力 时 , 速 度 达 到 最 大 , 此 后 由 于 弹 力 小 于 摩 擦 力 , 故 继 续 向 左 做 减 速 运 动 , 通 过 O 点 后 , 物 块 受 到 向 右 的 弹 力 和 摩 擦 力 的 作 用 , 速 度 继 续 变 小 , 到 X 点 时 速 度 变 为 0 , 故 物 块 从 Y 点 运 动 至 X 点 的 过 程 中 , 速 度 先 变 大 , 后 变 小 , 故 B 符 合 题 意 。 故 选 : B 。 1 4 . 【 解 答 】 解 : 实 验 中 用 纵 轴 表 示 弹 簧 的 伸 长 量 L , 横 轴 表 示 弹 簧 的 拉 力 F , 因 为 在 弹 簧 的 弹 性 限 度 内 , 弹 簧 的 伸 长 量 与 其 所 受 的 拉 力 成 正 比 , 综 合 上 述 分 析 四 个 图 象 中 只 有 B 符 合 。 故 选 : B 。 1 5 . 【 解 答 】 解 : 由 题 知 F 1 5 N , L 1 1 2 c m 1 0 c m 2 c m , F 2 1 0 N ; 根 据 弹 簧 的 伸 长 量 与 弹 簧 所 受 拉 力 成 正 比 得 : F 1 : F 2 L 1 : L 2 所 以 5 N : 1 0 N 2 c m : L 2 L 2 4 c m , 所 以 弹 簧 的 长 度 为 1 0 c m +4 c m 1 4 c m ; 故 D 正 确 , A BC 错 误 。 故 选 : D 。 1 6 . 【 解 答 】 解 : A B 、 由 图 象 知 A 的 拉 力 F 与 弹 簧 伸 长 量 的 关 系 式 为 : F A N / m x , 伸 长 量 为 1 8 厘 米 时 , 受 到 拉 力 为 F N / m 0 . 1 8 m 6 N , 但 6 N 超 过 了 A 弹 簧 的 弹 性 限 度 , 故 A B 错 误 ; C、 由 图 象 可 知 , 当 拉 力 相 同 时 , A 弹 簧 的 伸 长 量 大 于 B 弹 簧 的 伸 长 量 , 所 以 若 要 制 作 较 精 确 的 测 力 计 , 减 小 误 差 , 应 该 选 择 A 弹 簧 , 故 C 错 误 ; D 、 由 图 象 可 知 , 当 伸 长 量 相 同 时 , B 弹 簧 的 拉 力 大 于 A 弹 簧 的 拉 力 , 所 以 若 要 制 作 量 程 较第 1 7 页 共 2 3 页 大 的 测 力 计 , 应 该 选 择 B 弹 簧 , 故 D 正 确 。 故 选 : D 。 1 7 . 【 解 答 】 由 表 中 数 据 知 : 当 m 0 g , 即 F G 0 N 时 , 弹 簧 的 长 度 s 2 c m ; 当 m 3 0 0 g , 即 F G 0 . 3 1 0 3 N 时 , 弹 簧 的 长 度 s 7 . 5 c m ; 符 合 这 两 个 条 件 的 只 有 B 图 , 因 此 正 确 的 是 B。 1 8 . 【 解 答 】 解 : A B 、 由 胡 克 定 律 有 F k x , 从 图 中 可 知 弹 簧 伸 长 量 x 1 . 2 c m , 弹 力 F 为 0 . 3 N , 因 为 F k x , 所 以 该 弹 簧 的 劲 度 系 数 k 2 5 N / m 。 故 A 正 确 ; B 错 误 ; C、 当 受 到 压 力 F 2 N 时 , 弹 簧 伸 长 了 x 0 . 0 8 m 8 c m , 故 C 正 确 ; D 、 当 弹 簧 伸 长 了 1 0 c m , 受 到 的 拉 力 为 F k x 2 5 N / m 0 . 1 m 2 . 5 N . 故 D 正 确 。 故 选 : B 。 1 9 . 【 解 答 】 解 : 弹 簧 变 短 后 , 它 的 劲 度 系 数 会 增 大 , 在 同 样 的 拉 力 作 用 下 , 伸 长 量 会 比 原 来 减 小 , 如 果 仍 用 原 来 的 刻 度 盘 , 其 示 数 会 变 小 , 因 此 只 有 选 项 B 符 合 题 意 。 故 选 : B 。 2 0 . 【 解 答 】 解 : A 、 使 用 弹 簧 测 力 计 之 前 , 首 先 要 观 察 指 针 是 否 在 0 刻 度 线 处 , 否 则 会 造 成 测 量 错 误 , 故 A 正 确 ; B、 弹 簧 测 力 计 可 以 在 竖 直 方 向 测 量 物 重 或 拉 力 , 也 可 以 在 其 它 方 向 测 量 力 的 大 小, 故 B 错 误 ; C、 为 测 量 准 确 , 使 用 中 要 使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受 力 方 向 沿 弹 簧 的 轴 线 方 向 , 故 C 正 确 ; D 、 不 能 使 用 弹 簧 测 力 计 测 量 超 过 量 程 的 力 , 会 造 成 测 量 不 准 , 甚 至 损 坏 弹 簧 测 力 计 , 故 D 正 确 。 故 选 : B 。 2 1 . 【 解 答 】 解 : 简 单 初 中 生 ( 1 ) 由 题 意 知 , 光 滑 的 水 平 面 没 有 摩 擦 力 , 弹 簧 秤 受 到 水 平 方 向 的 力 F 1 、 F 2 , 且 F 1 F 2 , 二 力 不 平 衡 , 物 体 的 运 动 状 态 会 发 生 改 变 , 且 运 动 方 向 与 较 大 力 的 方 向 相 同, 因 此 弹 簧 秤 向 右 做 加 速 运 动 , 故 A B 错 误 ; ( 2 ) 弹 簧 秤 的 读 数 等 于 拉 弹 簧 的 力 , 等 于 F 1 , 故 C 正 确 、 D 错 误 。 故选:C 。2 2 . 【 解 答 】 解 : 取 甲 、 乙 完 全 相 同 的 两 根 弹 簧 , 将 甲 弹 簧 左 端 固 定 在 墙 上 , 用 大 小 为 1 0 N 的 水 平 拉 力 拉 甲 的 右 端 , 弹 簧 伸 长 了 2 c m ; 在 乙 弹 簧 左 右 两 端 均 施 加 水 平 拉 力 , 弹 簧 仍 伸 长 2 c m , 由 于 两 种 方 法 是 等 效 的 , 所 以 加 在 弹 簧 乙 上 施 加 的 力 也 是 1 0 N 。 故 选 : B 。 2 3 . 【 解 答 】 解 : 弹 簧 测 力 计 在 水 平 方 向 受 到 力 F l 、 F 2 , 因 为 F 2 是 作 用 在 弹 簧 测 力 计 挂 钩 上 的 力 ,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示 数 始 终 显 示 挂 钩 上 的 拉 力 大 小 , 故 其 读 数 为 F 2 4 N 。 故 选 : C 。 2 4 . 【 解 答 】 解 : A 、 选 用 轻 质 泡 沫 塑 料 小 球 , 排 斥 的 远 , 效 果 更 明 显 , 是 为 了 减 小 重 力 的 影 响 , 故 A 错 误 ; B、 选 用 易 形 变 的 气 球 , 是 为 了 更 好 的 看 出 形 变 情 况 , 故 不 是 为 了 减 小 或 避 免 重 力 影 响 , 故 B 正 确 ; C、 如 果 上 下 放 置 密 度 小 的 更 易 在 上 面, 会 影 响 扩 散 现 象 , 故 将 集 气 瓶 水 平 横 放 , 使 重 心 降 低 , 是 为 了 减 小 重 力 对 实 验 的 影 响 , 故 C 错 误 ; D 、 调 节 两 端 螺 母 使 杠 杆 在 水 平 位 置 平 衡 , 使 重 心 在 支 点 处 , 减 小 重 力 对 实 验 的 影 响 , 故 D 错 误 。 故 选 : B 。 2 5 . 【 解 答 】 解 : 电 荷 间 的 相 互 作 用 规 律 不 受 重 力 影 响 , 分 子 的 无 规 则 运 动 不 受 重 力 影 响 , 弹 簧 测 力 计 测 拉 力 不 受 重 力 影 响 , 都 可 以 完 成 ; 液 体 由 于 受 重 力 , 所 以 在 竖 直 方 向 存 在 压 强 。 “ 失 重 ” 状 态 下 液 体 竖 直 方 向 没 有 压 强 , 所 以 不 能 探 究 液 体 压 强 与 深 度 的 关 系 。 故 选 : B 。 2 6 . 【 解 答 】 解 : A 、 中 学 生 的 步 行 速 度 约 1 m / s , 即 4 k m / h 左 右 , 故 A 的 估 计 不 可 能 ; B、 一 斤 ( 5 0 0 g ) 鸡 蛋 可 称 8 1 0 个 , 一 个 鸡 蛋 的 质 量 约 为 5 0 g ; 故 2 个 鸡 蛋 的 质 量 为 1 0 0 g , 故 其 重 力 约 为 1 N ; 故 拿 起 两 只 鸡 蛋 所 用 的 力 大 约 是 1 N , 故 B 的 估 计 是 可 能 的 ; C、 一 本 物 理 课 本 的 质 量 大 约 是 2 0 0 g 左 右 , 符 合 实 际 , 故 C 的 估 计 是 可 能 的 ; D 、 教 室 的 高 度 大 约 是 3 . 7 m , 符 合 实 际 , 故 D 的 估 计 是 可 能 的 ; 故 选 : A 。 2 7 . 【 解 答 】 解 : A 、 中 学 生 的 质 量 在 5 0 k g 左 右 , 受 到 的 重 力 大 约 为 G m g 5 0 k g 1 0 N / k g 5 0 0 N 左 右 。 故 A 不 合 理 ; B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 36.8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 B 合 理; 第 18 页 共 23 页 第 19 页 共 23 页 C、 中 学 生 1 0 0 0 m 跑 的 时 间 一 般 在 2 5 0 s 左 右 , 其 平 均 速 度 在 4 m / s 左 右 。 故 C 不 合 理 ; D 、 中 学 生 立 定 跳 远 的 成 绩 一 般 在 2 m 左 右 。 故 D 不 合 理 。 故 选 : B 。 2 8 . 【 解 答 】 解 : A 、 成 年 人 的 重 力 约 6 0 0 N , 符 合 实 际 ; 故 A 正 确 ; B、 人 步 行 的 速 度 约 为 1 m / s , 故 B 错 误 ; C、 感 觉 最 舒 适 的 温 度 约 为 2 2 C, 故 C 错 误 ; D 、 一 张 试 卷 的 厚 度 大 约 0 . 0 1 m m ; 故 D 错 误 ; 故 选 : A 。 2 9 . 【 解 答 】 解 : 使 用 弹 簧 测 力 计 前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指 针 指 在 0 . 2 N 处 , 没 有 调 零 去 测 力 , 就 相 当 于 从 0 . 2 N 处 开 始 测 起 , 弹 簧 测 力 计 最 后 的 示 数 为 4 N , 所 测 力 的 大 小 就 等 于 4 N 0 . 2 N 3 . 8 N 。 故 选 : C 。 3 0 . 【 解 答 】 解 : A D 、 由 图 知 ,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分 度 值 为 0 . 2 N , 示 数 为 2 N ; 当 钩 码 静 止 时 , 钩 码 所 受 重 力 的 大 小 等 于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示 数 , 则 钩 码 的 重 力 G F 示 2 N , 其 质 量 m 0 . 2 k g , 故 A 错 误 、 D 正 确 ; B、 使 弹 簧 测 力 计 内 的 弹 簧 伸 长 的 力 是 钩 码 对 弹 簧 的 拉 力 , 不 是 钩 码 的 重 力 , 故 B 错 误 ; C、 手 提 弹 簧 测 力 计 提 环 的 力 大 小 等 于 钩 码 的 重 力 加 上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重 力 , 故 C 错 误 ; 故 选 : D 。 3 1 . 【 解 答 】 解 : A B、 由 图 可 知 , 当 质 量 都 为 8 k g 时 , 甲 的 重 力 为 1 2 0 N , 乙 的 重 力 为 4 0 N , 则 在 甲 星 球 表 面 上 的 重 力 大 于 其 在 乙 星 球 表 面 上 的 重 力 , 故 A 正 确 、 B 错 误 ; C、 甲 星 球 表 面 上 物 体 的 重 力 1 2 0 N 时 , 与 其 质 量 m 8 k g 的 比 值 为 : 1 5 N / k g , 则 重 力 G 与 其 质 量 m 的 关 系 式 为 : G m 1 5 N / k g , 故 C 错 误 ; D 、 乙 星 球 表 面 上 物 体 的 重 力 4 0 0 N 时 , 与 其 质 量 m 8 k g 的 比 值 为 : 5 N / k g , 则 重 力 G 与 其 质 量 m 的 关 系 式 为 : G m 5 N / k g , 故 D 错 误 。 故 选 : A 。 3 2 . 【 解 答 】 解 : 先 进 行 前 后 比 较 : 两 前 轮 的 压 力 : 4 7 5 0 N +4 9 8 0 N 9 7 3 0 N , 两 后 轮 的 压 力 : 4 0 4 0 N +3 9 6 0 N 8 0 0 0 N ;第 2 0 页 共 2 3 页 因 为 两 前 轮 的 压 力 大 于 两 后 轮 的 压 力 , 则 物 体 应 放 在 后 半 部 。 再 进 行 左 右 比 较 : 两 左 轮 的 压 力 : 4 7 5 0 N +4 0 4 0 N 8 7 9 0 N , 两 右 轮 的 压 力 : 4 9 8 0 N +3 9 6 0 N 8 9 4 0 N ; 因 为 两 左 轮 的 压 力 小 于 两 右 轮 的 压 力 , 则 物 体 应 放 在 左 半 部 。 综 上 所 述 , 若 再 在 车 上 放 一 重 物 , 能 使 整 辆 车 所 受 重 力 的 作 用 通 过 O 点 , 则 该 重 物 的 重 心 应 落 在 左 后 部 , 即 A O D 区 域 上 。 故 选 : B 。 3 3 . 【 解 答 】 解 : A 、 像 篮 球 等 空 心 物 体 , 重 心 在 球 心 , 但 不 在 物 体 上 , 故 A 项 说 法 正 确 ; B、 我 们 把 物 体 所 受 的 重 力 等 效 于 一 点 , 这 一 点 就 是 重 心 ; 即 物 体 的 重 心 是 该 物 体 所 受 重 力 的 等 效 作 用 点 , 故 B 项 说 法 正 确 ; C、 外 形 规 则 、 质 量 分 布 均 匀 的 物 体 的 重 心 在 它 的 几 何 中 心 , 故 C 项 说 法 不 正 确 ; D 、 物 体 的 重 心 越 低 , 支 撑 面 越 大 , 越 不 易 翻 倒 , 故 D 项 说 法 正 确 。 本 题 选 不 正 确 的 , 故 选 : C 。 3 4 . 【 解 答 】 解 : A 、 由 于 水 壶 水 平 方 向 不 受 力 , 则 水 平 方 向 做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 所 以 壶 内 水 面 一 定 水 平 , 故 A 错 误 ; B、 绳 沿 竖 直 方 向 与 坡 道 不 垂 直 , 故 B 错 误 ; C、 绳 的 拉 力 一 定 等 于 水 的 重 力 加 上 瓶 子 的 重 力 , 故 C 错 误 ; D 、 绳 的 方 向 与 重 力 方 向 在 同 一 直 线 上 , 竖 直 方 向 , 故 D 正 确 。 故 选 : D 。 3 5 . 【 解 答 】 解 : A 、 托 盘 天 平 利 用 杠 杆 平 衡 条 件 , 故 A 不 合 题 意 ; B、 重 垂 线 利 用 重 力 的 方 向 竖 直 向 下 , 故 B 符 合 题 意 ; C、 液 体 密 度 计 是 利 用 物 体 的 漂 浮 条 件 工 作 的 , 即 让 密 度 计 在 液 体 中 漂 浮 , 则 可 知 密 度 计 在 任 何 液 体 中 所 受 浮 力 都 等 于 密 度 计 的 重 力 , 通 过 密 度 计 浸 入 液 体 的 深 度 来 反 映 液 体 密 度 的 大 小 , 故 C 不 符 合 题 意 ; D 、 水 银 气 压 计 是 测 量 大 气 压 的 仪 器 , 它 是 利 用 托 里 拆 利 实 验 原 理 制 成 的 , 利 用 大 气 压 所 能 支 持 的 水 银 柱 高 度 来 表 示 大 气 压 的 大 小 , 不 是 应 用 重 力 方 向 , 故 D 不 符 合 题 意 。 故 选 : B 。 3 6 . 【 解 答 】 解 : ( 1 ) 重 力 的 作 用 点 在 物 体 的 重 心 上 , 故 A 正 确 、 D 错 误 ;( 2 ) 重 力 的 方 向 是 竖 直 向 下 的 , 故 BC 错 误 。 故 选 : A 。 3 7 . 【 解 答 】 解 : 重 力 的 作 用 点 在 物 体 的 重 心 , 方 向 是 竖 直 向 下 的 , 由 图 可 知 , B 图 重 心 位 置 偏 上 , C 图 重 心 位 置 偏 下 , D 图 方 向 错 误 , 只 有 A 符 合 要 求 。 故 选 : A 。 3 8 . 【 解 答 】 解 : A B : 物 体 的 重 力 与 物 体 质 量 成 正 比 , 故 A 正 确 、 B 错 误 ; CD 、 g 是 物 体 重 力 与 质 量 的 比 值 , 与 重 力 、 质 量 无 关 , 在 同 一 地 点 是 一 个 定 值 , 故 CD 正 确 ; 故 选 : B 。 3 9 . 【 解 答 】 解 : 、 研 究 重 力 与 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