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273832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教 案任教班级_任教科目_ 经济政治与社会_ _教师姓名_教研组_ _思政教研组_ _学年第_学期学期授课计划编制说明本学期大纲要求学时数32教学大纲 (名称、版本、文号)经济政治与社会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本学期教学周数16本学期周学时数2本学期使用教材(名称、主编、版本)经济政治与社会陈新专、邓建伟、张晓山2014年11月第6次印刷本课程学期总时数32其 中讲授32异动及必要说明事项实验0实习(实训)课0复习课0考核0机动0节假日占用0其它0学期授课计划表周次章节名称及主要内容授课节数作业、实验、考核备注1课程介绍2预习新课2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2书本P13 “理论分析实际”3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第二课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2预习新课4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第三课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2书本P40 “理论分析实际”5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第四课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书本P48 “理论分析实际”6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第五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预习新课7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第六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2书本P65 “思想者时刻”8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第七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书本P76“思想者时刻”9第三单元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八课 确定发展目标2预习新课10第三单元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九课 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2书本P103“思想者时刻”周次章节名称及主要内容授课节数作业、实验、考核备注11第四单元 参与政治生活第十课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2书本P110 “理论分析实际”12第四单元 参与政治生活第十一课 履行义务,承担责任2书本P119“思想者时刻”13第四单元 参与政治生活第十二课 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2预习新课14第五单元 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三课 关注改善民生2书本P126“思想者时刻”15第五单元 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四课 建设和谐文化2书本P136“思想者时刻”16第五单元 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五课 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2预习新课教研室主任(组长):_ 教学部负责人:_ 年 月 日 年 月 日课 题课程介绍课时2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来源和联系教学难点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的意义和方法教学方法(方式)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具黑板、粉笔授课日期第一周教学过程:引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授新课一、经济政治与社会基本知识初探 (一)经济1.概念:经济就是在一定的生活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经济活动存在的必要性:(1)人们要生存,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取得物质生活资料;(2)人们要取得物质生活资料,就得进行经济活动;(3)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始终是处在最基础的地位;(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就是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二)政治1.概念:“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政治”便是管理众人的事。2.政治与经济的关系:(1)政治是经济的反映,是经济的集中集中表现;(2)政治对于经济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巨大的影响。(三)社会1.概念: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2.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文化等。3.社会的基本特征:(1)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是由人群组成一定的文化模式组织起来的;(2)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进行生产;(3)任何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社会群体;(4)具体社会有明确的区域界线,存在于一定空间范围之内;(5)社会具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6)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二、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的意义1.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和信念;2.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开阔视野,了解世界;3.学习基本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可以增强我们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能力,提高整体素质,做合格的人。(二)学习的正确方法1.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做出新的理论概括;3.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高理论思维能力;4.理论联系实际要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巩固与小结 经济、政治与社会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业布置预习新课教学后记通过举例子,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课 题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课时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学习,使学生懂得货币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用途;何时何地购买商品比较经济划算,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教学重点1.货币的产生;2.价值规律的作用;3.健康的消费观念教学难点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如何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教学方法(方式)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具黑板、粉笔授课日期第二周教学过程: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引入列举一些肇庆特产,引起学生兴趣。我们看到很多的美食和各种生活用品,这些都关系到我们日常吃穿用住的物品,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商品。市场上的商品、买卖商品的货币、以及我们买卖商品的消费行为,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商品、货币、价格和消费的有关知识。授新课一、商品和货币 (一)商品1.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2.成为商品的条件:(1)必须是劳动产品;(2)劳动产品必须是用于交换的(二)商品的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2.价值:价值指的是商品在一般等价物上的数量值。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1.概念: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1)狭义的货币包括硬币和纸币(2)广义的货币2.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观念上的货币)(2)流通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现实的货币) (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3.货币发展阶段【案例引入】武汉汉阳造纸厂的发展历程二、价值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价值规律的概念: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2.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所谓等价交换,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要相等。(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表现形式: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影响价格高低的因素:供求关系;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对某些特殊行业、特殊商品进行宏观调控;地域;季节;风俗习惯等 3.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作用、刺激作用、筛选作用三、生活消费(一)生活消费的基本理念1.生活消费的概念:又称个人消费,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活动,对生活资料、服务和精神产品的消费。2.分类:(1)按内容分(2)按满足消费需要的层次分3.消费水平:(1)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按人口平均实际消费的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及质量的总和。(2)表示方式: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3)合理的消费水平:保证人们生理上的基本需要,维持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并使生产力有更高的发展(二)常见消费心理简析:求同心理、求异心理、求名心理、求实心理(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要使生活消费与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2.我们要提高消费的科学性,避免盲从,提倡理性消费;3.我们要崇尚环保,绿色消费;4.我们还应该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好传统维持和继续下去,作为我们日常消费行为的精神指导。巩固与小结积极参与经济生活,培养合理消费。作业布置书本P13 理论分析实际教学后记通过举例子,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课 题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第二课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课时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学习,使学生明白企业和公司的区别,了解企业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懂得该如何做才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教学重点1. 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2.企业成功的因素;3.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教学难点1. 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学方法(方式)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具黑板、粉笔授课日期第三周教学过程:第二课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复习上一节课讲到的关于“商品”、“货币”与“消费”的知识点引入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企业管理启示】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象“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利,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什么是企业?”“该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等知识点吧!授新课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企业1.概念: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想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2.基本特征:盈利性;独立性3.类型:(1)根据行业属性和产品划分(2)根据经营规模和综合生产能力(3)根据所有制性质及有关法律规定(4)根据组织形式(5)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拓展】国家新的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案例引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通过科技创新,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拥有700多项以不锈钢为主的核心技术,其中近100项核心技术具有国际水平,这些新技术,形成了客车用冷轧板、船用中板、汽车用冷轧板、耐热不锈钢中板、不锈钢复合板、不锈钢中厚板、铁道机车轴用钢和军工用钢等八大类约100多种规格型号新产品。其中不锈钢货车、不锈钢地铁车及火车客车、机车车轴用钢和火车轮用钢等产品,分别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如何进行自主创新的?自主创新为什么能提高经济效益?(二)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1.经济效益的概念: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最终的综合指标2.途径:(1)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2)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职业职能;(3)采用现代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案例引入】伊利集团的发展模式二、企业经营的状况与发展条件(一)企业经营的状况:企业兼并、企业联合、企业破产(二)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1.企业形象(1)概念:是指企业在社会公众及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体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显形态。(2)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意义: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2.诚实守信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重要尺度,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3.名牌产品“强势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创建强势名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持续获取较好的销售与利润。【案例引入】奔驰汽车的制作过程三、企业中的劳动者(一)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1)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和执行人:主导作用(2)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者和执行人:直接创造不同的劳动产品;在劳动产品上进行管理、规划和制定长期战略(二)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1.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知识能力;2.提高劳动者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3.提高劳动者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巩固与小结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作业布置预习新课教学后记通过举例子,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课 题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第三课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课时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对社会发展的有利作用,认识到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培养良好的投资观念。教学重点1.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3.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教学难点1. 存款储蓄,股票、债券、保险;2.我国的商业银行教学方法(方式)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具黑板、粉笔授课日期第四周教学过程:第三课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复习上一节课讲到关于“企业”的知识点引入小赵在一家信息公司上班,主要工作就是打电话,招揽客户。因为工作关系,他们公司的销售骨干都有手机补贴费。金额由业务水平决定,多劳多得。这天,小赵听到一个让他不开心的消息:老李的手机补贴费刚刚涨到了五百元,而自己则只拿三百元。要知道他俩的业务水平不分伯仲,凭什么老李多拿?于是,小赵立刻找到了总经理,他开门见山地说:“总经理,您总说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我和老李业务水平不分上下,工作业绩也是相差无几,为啥他就能多拿两百元手机补贴费呢?”总经理听完哈哈大笑,他拍着小赵的肩膀说:“小赵啊,别激动,你方方面面都十分出色,甚至比老李还强上那么一点,但是呢,在手机补贴费这个问题上啊,老李就应该比你们多拿点儿!”这番话让小赵好像明白了什么,他忍不住气愤,涨红了脸,说:“总经理,老李和你是亲戚吧,要不就是”总经理连连摆手,解释说:“我们没有任何亲属或者利益关系,现在你们年轻人脑子里都是些什么思想啊?”看着小赵一脸的不理解,总经理最后解释说:“你又不是不知道,老李有结巴的毛病,你们三分钟能讲完的话,他得花十分钟才能说清楚。平心而论,要达到和你一样的业务指标,他得多花多少话费啊!我们这样发放手机补贴费,体现的就是按劳分配原则啊!”授新课一、个人的收入(一)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按劳分配的概念:要求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想劳动者支付不同报酬。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关系:(1)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前提;(2)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案例引入】小刘回到母校某职业高中办事,遇到了班主任丁老师,他热情地请丁老师到学校大门对面的某饭店吃饭消费了80元,但在结帐后索要发票时遭到饭店老板拒绝。他当即同工商、税务部门联系,老板在税务局依法追查开发票事件时,不仅不配合检查,而且采取藏匿、转移等手段逃避检查,更为严重的是该老板还伙同工作人员打伤了两名税务检查人员。有关部门责令其停业整顿,老板也受到法律惩处。对老板的惩处说明了税收的什么特征?问:讨论并总结税收的三个特征。分析: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运转的基本保障,有税必有法。税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基本特征。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二、依法纳税 (一)税收概述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强制、无偿地征取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形式。2.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3.我国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4.自觉纳税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每个公民应该自觉诚实纳税,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二)增强纳税人的自觉纳税意识,该做到:1.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学习,促进纳税人增强自觉纳税的意识;2.深刻剖析现代税收的本质,帮助纳税人增强自觉纳税的意识;3.使自觉纳税成为习惯。【案例引入】徽商的兴衰及其经营之道三、投资理财方式(一)储蓄1.概念:是指个人将节余的或者暂时不用的货币即钱存入银行,或者存入按规定可以办理存储业务的邮局的一种货币信用行为。2.分类:(1)定期储蓄。(2)活期储蓄。3.发展储蓄的意义:对国家而言,有利于稳定经济、调节货币流通;对个人而言,参加储蓄不仅可以得到利息,还可以帮助人们安排好生活,培养勤俭节约的风尚。(二)债券1.概念: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机构向社会公众筹措资金面向投资者发行的按一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的条件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其本身是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并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2.分类:按债券发行主体分;按债券偿还期限的长短分;按债券发行方式分(三)股票1.概念: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份)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2.特点:(1)每一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2)股票一般可以通过买卖方式有偿转让,股东能通过股票转让收回投资,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3)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不是债权债务关系。(4)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有限责任,承担风险,分享收益。3.股息(1)概念:股票持有者凭借股票从股份公司取得的收入。(2)发配:取决于公司的股息政策,如果公司不发派股息,股东没有获得股息的权利。(3)优先股与普通股:优先股股东获取固定金额的股息,普通股股东的股息与公司利润相关。必须所有的优先股股东满额获得他们曾被承诺的股息之后,普通股股东才有权力发派股息。(四)商业保险1.概念: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2.商业保险关系:是由当事人自愿缔结的合同关系,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3.特征:(1)商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商业保险公司。(2)商业保险所反映的保险关系是通过保险合同体现的。(3)商业保险的对象可以是人和物(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具体包括人的生命和身体、财产以及与财产有关的利益、责任、信用等。(4)商业保险的经营的经营要以盈利为目的,而且要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以保障被保险人享受最大程度的经济保障。巩固与小结合理分配,提高效率,积极投资。作业布置书本P40 理论分析实际教学后记通过举例子,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课 题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第四课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课时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教学重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教学难点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教学方法(方式)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具黑板、粉笔授课日期第五周教学过程:第四课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复习上节课讲到的关于“个人收入”与“投资理财”的知识点引入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一、基本定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二、根本目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保障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而不断满足资本利益。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保障资本利益而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授新课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公有制经济(1)内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就全国而言,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案例引入】材料一:2002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41125个,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22.65,工业增加值、总资产、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占48.5、60.9、43.7,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的比重为41.2、57.6。材料二: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不足1/4,增长到2002年的1/3。近十几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不到1提高到20以上。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问: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分析:说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二、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的意义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巩固与小结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作业布置书本P48 理论分析实际教学后记通过举例子,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课 题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第五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学法、用法、守法,用法维护合法权益。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教学方法(方式)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具黑板、粉笔授课日期第六周教学过程:第五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上节课讲到的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点引入 市场是什么?我们大家对市场的认识应该都是“菜市场”“超市”这一类,但是本课所学的“市场”是不是仅仅只是指“菜市场”和“超市”吗?不是,那指的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知识点吧!授新课一、市场经济(一)市场经济的相关概念1.市场狭义的市场即有形市场,是指商品买卖的场所,或者书商品交换场所的总和;广义的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2.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经济。3.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重要的经济机制,是市场内的竞争、供求和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二)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1.资源配置市场化: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和优化作用,具有时代特征和基础性特征。2.企业行为主体化(1)概念:是指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2)市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作出经济决策并负完全经济责任的市场活动当事者。它不仅包括企业,还包括个人和政府。(3)企业主体化表现在: 企业必须有明确独立的财产权和经营权,可以自由支配、使用和处理自己的财产,独立承担财产经营的风险和责任; 企业有独立的决策权,可以根据市场信号独立判断市场形势,并针对市场变化做出经营决策; 企业有独立的利益目标,企业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根据市场价格信号来调整自己的生产和经营。3.企业产权商品化产权:是支配一项事物的排他性的权利,它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组权利。4.宏观调控间接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就是宏观调控主体政府为了实现其经济职能而实施的行为,是指政府与经济主体间内在的本质联系。5.市场体系完善化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是各要素市场竞相生长、日渐庞大的市场体系趋向成熟的过程。6.市场管理法制化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7.保障制度社会化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特征就是竞争,竞争的直接结果是优胜劣汰,这一方面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产生了分化,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案例引入】天气冷了,如果能在教室里装上空调,那该多好呀!假如让你代表我们班级去购买一台空调,你会选择什么品牌的?(学生列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到2004年,我国空调产量已超过3000万台。空调行业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有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各显神通。销量位居前列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问:1、材料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什么特征?2、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看法误区何在?分析:从空调行业中的所有制构成中公有制占主体,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可以有,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关键是看其从属的社会制度的性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规则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1.规则意识(1)概念: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2)三个层次: 关于规则的知识; 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 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2.平等意识:是指一种公民意识,人人生而平等。3.竞争意识:即是指对外界活动所做的一切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也是指经济行为主体依靠自身实力,在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运动过程,就是指人们在商品经济活动中防败求胜和谋求生存、发展的意识,它是竞争行为的先导和前提。【案例引入】改革开放30年间的变化二、国家的宏观调控(一)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1.概念:亦称国家干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2.过程:国家依据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律,实现经济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和主要物资供求的调解与控制。3.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经济的任务迫切而繁重;2.我国是正处于改革过程中的经济体制转轨国家;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保障全体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巩固与小结我国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业布置预习新课教学后记通过举例子,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课 题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第六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时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及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具体目标,并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教学重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教学难点对科学发展观涵义的全面理解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教学方法(方式)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具黑板、粉笔授课日期第七周教学过程:第六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复习上一节课讲到的“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点引入“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概念,先实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确的。小康社会是完全地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这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的经济发展让每一个主体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讲是越来越好;每一个主体的自由度、权利、人权状况才会越来越得到改善。从治理理念来说,“小康社会”并不是儒家学说的延续,相反却是法家治理思想的体现,法家重“法”(商鞅)、重“术”(申不害)、重“势”(慎到),其衡量标准和最终目的就是统一和富强。之所以说小康社会是法家的传承而不是儒家的承继,是因为其根本价值理念同法家是一致的:首先实现经济和生活的富足;遵守法令和纪律,法不阿贵(表现在当代中国便是90年代的“依法治国”);尊重个体价值,鼓励个体独立;积极入世,奋力进取,以实现“争于气力”的国家统一和富强为责任。授新课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一)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1.强调国家经济总量的提高,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2.强调完成工业化的任务,提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3.强调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提出“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4.强调与人民生活质量有关的收入、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提出“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案例引入】问:请同学们想想小时候家里的情况和现在有区别吗?请爷爷奶奶讲述过他们过去的生活吗?大家来说说。分析:农民家庭从老四大件到新四大件的转变.1989年前,农民的主体选择是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等老四大件。1989年前后,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新四大件成为农民追求的新宠。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耐用消费品,如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城镇居民家庭从老四件到新六件: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再追求电脑,轿车的转变。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1.意义:(1)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势、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2)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3)是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中心,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4)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2.基本原则(1)要坚持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2)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着力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3)要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4)要坚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建立健全保障农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5)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实现现代化的不同模式。(二)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R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服务业统称为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类(1)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2)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3)盈利性服务业和公益性服务业2.特点:门类多、覆盖面大、关联度高、发展前景广3.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做法(1)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2)规范提升面向生活的服务业;(3)充实改善面向农村的服务业;(4)积极参与国际服务业竞争;(5)加快推进服务业自主创新和人才开发;(6)着力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四)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形成了西部、中部、东北和东部为基本构成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在新的格局中,西部和东北的发展有明确的目标: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要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要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3.新格局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进一步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发展要求;4.新格局要求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拓展】总结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加快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历史表明,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进而再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这种状况决定我们的战略是: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且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制造业水平,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近几年来,国家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信息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三、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1.是实现我国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2.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3.是正确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4.是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需要;5.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6.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三)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巩固与小结中国正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作业布置书本P65思想者时刻教学后记通过举例子,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课 题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第七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课时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确认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我国加强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措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坚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教学重点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教学方法(方式)讲授法教具黑板、粉笔授课日期第八周教学过程:第七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复习上一节课讲到的有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知识点引入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了,给我国人民的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多好的变化: 一是收高了。不说公务员工资比改革开放前高了多少倍,月收入能买2到3台电视机。就是农民的收入也是几十倍地增长。 二是吃穿好了。过去过年才吃顿饺子,现在随时吃饺子、吃猪肉。城里人的生活就更好了。不仅是吃,穿的也大大改善了。人们现在穿的是越来越时尚。 三是住的宽敞了。无论城市农村,住的条件越来越好。农村几乎家家是砖瓦房,城里人人住高楼。面积也比过去翻了好几番。四是人们的眼界宽了。过去农村人好多一靠子没坐过火车,甚至没见过火车,现在农村小青年几乎年年往城里跑,有的住在城里务工。过去见了汽车都要围观,现在农村好多人家也买了私家车。 五是环境好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甚至屯屯通,卫生条件大改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外出两年回家就容易找不到家,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授新课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一)贸易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主动与被动卷入世界市场并进行国际交易的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二)跨国公司生产与经营的全球化(1)跨国公司所代表的国际化生产规模扩大、重要性日益突出;(2)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础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国际化。(三)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所属的专门负责国际货币事务的国际性合作机构。2.世界银行:是1945年12月成立的,由主权国家政府参加的金融机构。3.国际清算银行:成立于1930年,实际上是各国中央银行的银行。【案例引入】“福特汽车生产网络”“电脑”的生产网络说明生产的全球化二、经济全球化下的对外开放(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引进来”:吸收外资2.“走出去”:参与经济全球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解决好“怎么走”、“往哪里走”。【案例引入】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走出去”成果(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1.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经济事务)的权利,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2.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来发展经济。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因为: 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自主地掌握办过的经济命脉,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四)增强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1.要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内容,最近的变化和调整的重点;2.更应该认识到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背景下,风险意识,竞争精神和自我更新及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巩固与小结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作业布置书本P76 思想者时刻教学后记通过举例子,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课 题第三单元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八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课时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教学难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学方法(方式)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具黑板、粉笔授课日期第九周教学过程:第八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复习上节课讲到的关于“改革开放”的知识点引入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但中国10几亿人口,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充当直接管理者管理国家,因此需要人民选取自己心目中最理想、最信任的代表自己去管理国家,这就是人民代表。那么,人民选人民代表是依据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呢?授新课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以下职权: 最高立法权; 最高任免权; 最高决定权; 最高监督权【实例分析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得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会场上掌声雷动,振奋人心。 立法权:是指制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实例分析二】全国人大审议批准的2006年国防预算为2838亿元人民币,约合351亿美元,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长14.7。 决定权: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实例分析三】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胡锦涛担任国家主席。2003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温家宝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任免权:是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免职、撤职等权力。【实例分析四】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监督权:是指各级人大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2)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举行(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便于吸引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便于实行“议行合一”; 既能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能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1.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2.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3.是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能作用的需要。【思考】在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呢?分析: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掌握国家权力。人民掌握国家权力,需要有相应的组织形式和制度来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确体现了人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法律的制定和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真正集中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二、我国的政党制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