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37781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篇一第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共40分。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用铅笔涂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课桌的高度约为1.5m2.使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本书的长度,下列记录数据中正确的是() A.18.40厘米 B.18.40 C.1.84分米 D.18.4厘米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错误,因此误差可以避免B.使用精密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5.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经过6s,乙车离P点10m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6.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kmh,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ms,这表明( ) A.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B.轿车一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C.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D.轿车的运动一定比自行车快7.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 B.B与C C.C与D D.A与C8.有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这个物体在2s内的速度一定是() A.2.5m/s B.5m/s C.20m/s D.40m/s9.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10.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能传递信息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D.人能够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12.“文明伴我行,在公交车上不能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13.同学们每天在教室里上课,围绕我们教室里的声现象,正确的观点是() A.学生课上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这里指的是声音的音调B.在椅子的四脚安装上橡皮垫,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老师讲课的声音以3103m/s的速度传到学生的耳朵里D.有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会发出“吱吱”的刺耳的超声14.发生地震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采取的自救措施中最切实可行的是() A.大声呼救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水管求救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15.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扳、玻璃、木扳、硬纸扳)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由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知道,按隔音效果由好到坏依次排列() A.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B.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C.玻璃、硬纸板、木板、泡沫塑料板D.木板、泡沫塑料板、玻璃、硬纸板1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17.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用“干冰”来给食物保鲜是利用了“干冰”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B.水沸腾时烧水的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D.医生常用涂酒精的方法给发高烧的病人降温,原因是酒精比热容较大18.生活中常用的“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的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的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的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19.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20.关于所示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21.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的。 22.“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传播的 23.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24.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_;夏天喝冷饮时,发现杯子外面有水珠出现,好像在出汗,这是_现象;冬天,晾在室外的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_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2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mm。 (2)该实验原理是_。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选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m/s。 26.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竖起悬挂的乒乓球(1)我们观察到_; (2)若乒乓球拿走,音叉_(选填“会”或“不会”)振动乒乓球的作用是_ (3)将该实验放在月球上做,乒乓球_(选填“会”或“不会”)弹开 27.二(3)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水的沸腾实验”,为了节约能源,缩短加热时间,老师提供的是初温大约90左右的温水.(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的位置(均选填A”或“B).(2)张军同学纪录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水沸腾时,水下小气泡上升途中逐渐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酒精灯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选填“继续上升”或“保持不变” (3)王磊同学把加热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4)李敏同学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水,先后做了两次“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分别画出如图丙所示的a、b两条图线,实验数据及绘图都是正确的.试分析一下,为什么两次图线有差异,其原因是_.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28.一列长20m的货车,穿过1100m的潮白新河特大桥,若货车的运行速度为72km/h,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是多少秒? 29.一汽车以72km/h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声速取340m/s)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A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D 20.【答案】B 二、填空题21.【答案】列车;运动22.【答案】音色;空气23.【答案】液化;熔化24.【答案】下降;液化;升华三、实验探究题25.【答案】(1)2(2)v=(3)小(4)0.03 26.【答案】(1)乒乓球被弹起(2)会;放大实验现象(3)会 27.【答案】(1)B;A(2)变大;保持不变(3)98;(4)水的质量不同 四、计算题28.【答案】解:该货车的速度v=72km/h=7213.6m/s=20m/s.货车全部通过该大桥的总路程:s=L车+L桥=20m+1100m=1120m,由v=st得,货车全部通过该大桥的时间:t=sv=1120m20m/s=56s.答:货车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为56s 【解析】【分析】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的总路程等于桥长与车长的和,然后根据速度公式v=即可求出火车通过该大桥需要的时间.29.【答案】解:v车=72km/h=20m/s,设车由AB,所用时间为t车行驶的路程sAB=v车t由图知,2sAC=s车+s声,2sAC=s车+s声=v车t+v声t=(v车+v声)t=(20m/s+340m/s)2s解得:sAC=360m,司机听到笛的回声时离山脚的距离:sBC=sACv车t=360m20m/s2s=320m答: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320m【解析】【分析】如图,车在A处鸣笛,因为v声v车,所以声音从ACB,设声音的传播所用时间为t,在这个时间内,车由AB,所用时间也为t,由图知2sAC=s车+s声,据此可求鸣笛时到山崖的距离,再减去汽车行驶的路程就是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篇二篇三一、单项选择题(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选答案填在答题卡中,选对得2分)1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2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只要有振动就能听到声音3如图所示,是我们从水面上方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4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55,保持入射光线不动,绕入射点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是()A50B70C90D1305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立竿见影B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C小孔成像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6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图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7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有能量D光沿着直线传播8文娱委员引领大家唱歌时,发音太高了唱不下去,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9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C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D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10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11下列单位换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3.75m=3.75m100=375cmB3.75m=3.75100cm=375cmC3.75m=3.75102cm=0.375cmD3.75m=3.75m100cm=375cm12某同学三次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55.4cm、55.1cm、55.3cm,则该课桌的长度为()A55.2 cmB55.3 cmC55.27 crnD55.267 cm1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C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D误差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14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二、双项选择题(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答案,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5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16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A水中倒影B雨后的彩虹C日食的形成D海市蜃楼17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0.26mB一节课大约是40min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m/sD人的体温大约是50三、填空题(6小题,每空1分,共18分,将答案填在空格处)18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的长度为cm19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分别读出停表所示的时间为mins20单位换算:0.5km=m,10nm=m,2.5h=s2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声音要靠传播,不能传声平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传到我们耳朵里,在常温下,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约米,某人在看到闪电后5秒才听到雷声,那么,这个人距打雷处约米22人站在湖边能看到平静的水面上有岸边景物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现象而形成的;又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群,这是由于光的现象而形成的,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在水中的实际位置要些(填“高”或“低”)23如图是太阳灶,它是利用镜对光线的作用来工作的四、作图题(共6分,用尺规和铅笔按要求作图,笔迹要清晰可见)24如图所示,AB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25太阳光斜射入平静的水面上,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其折射光线26作出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光线五、计算题(共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7已知月球距离地球4.05105km,这是科学家们利用电磁波对着月球发射后接收发射回来的信号测得的,已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请问科学家们测得电磁波来回传播的时间是多少?28第一次测定铸铁中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的:在长为1020m的铸铁管的一端敲击一 下,在另一端听到了两次敲击声,两次响声相隔2.8s,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声音在铸铁中传播的速度六、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4分,每空2分;将答案填写在相应位置)29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 玻璃板垂直;两只相同的蜡烛A、B竖立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选“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如果有一块较厚的玻璃板和一块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应选的玻璃板(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 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 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3)移去蜡烛B,在原处放一个光屏,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的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填“实”或“虚”)像(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采取下列哪一项 操作A、保持A、B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30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 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4)以上实验所采取的探究方法为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