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练习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37634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练习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练习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练习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练习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H2SO4 CuSO4 HClBCuSO4 HCl NaOHCKOH HCl NaClDKOH MgSO4 KNO3【答案】B【解析】【详解】A、CuSO4溶液是蓝色的,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B、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Cl,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C、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盐酸与K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MgSO4与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硫酸钾,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选B。【点睛】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2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CaCO3 粉末 BMgCl2溶液 CKNO3溶液 D石蕊试液【答案】D【解析】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D. 石蕊试液,遇稀盐酸变红,遇澄清石灰水变蓝。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3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KCl、NaCl、Na2CO3 BKNO3、Ca(NO3)2、NH4ClCCuSO4、H2SO4、MgCl2 DAgNO3、NaNO3、HCl【答案】B【解析】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A、氢离子会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共存,故错误;B、各物质的离子在氢离子存在环境中不会发生反应,并且都无色,故正确;C、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故错误;D、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并且氯化银沉淀不溶于酸,故错误。点睛: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4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答案】D【解析】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所以自来水中有盐酸,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氯化钡和盐酸不反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选D5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C将一定量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随着盐酸的不断消耗,酸性越来越弱,pH不断增大,直至超过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而不是pH不断减小,错误,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有可能所加的盐酸量不够,氢氧化钠过量,故并不能说明两者不反应,错误,C、将一定量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故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并不能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有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错误,故选C考点: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设计6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ABaCl2 BNaOH CCuO DZn【答案】A【解析】A. BaCl2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完全电离,所以氢离子没有减少; B. NaOH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而水几乎不再电离产生氢离子,所以氢离子减少; C. 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离子减少; D. Zn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逸出,氢离子减少;选A7下列物质加入到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A纯碱 B盐酸 C氯化钠 D硫酸铜【答案】A【解析】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正确;B、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现象,故错误;C、氯化钠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现象,故错误;D、硫酸铜与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错误。8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不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由于盐酸溶液呈酸性,反应开始溶液的PH应该小于7,故A错误;B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另外添加的NaOH溶液中也有水,则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不断增多,故B正确;C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水,刚开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由0逐渐增大,完全反应后,随着添加的NaOH溶液增多,NaCl的质量分数由逐渐变小,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氯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故D正确;答案为A。9X、Y、Z分别是NaOH、 HCl、 NaCl中的一种溶液,将无色的酚酞试剂滴入Y,溶液变为红色,将此红色溶液少量滴加到X中,红色褪去,则Z Y X依次是 ()ANaOH HCl NaCl BNaCl NaOH HCl CHCl NaOH NaCl DHCl NaCl NaOH【答案】B【解析】A、稀盐酸不能是酚酞变色,故A错误;B、氢氧化钠会使酚酞变红色,氯化钠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使红色褪去,稀盐酸会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使红色褪去,所以Z Y X依次是NaCl、NaOH、HCl,故B正确;C、氢氧化钠会使酚酞变红色,氯化钠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使红色褪去,故C错误;D、氯化钠不能使酚酞变色,故D错误;故选:B。点睛:酚酞遇碱会变红色,酸碱中和会使红色消失。10归纳和类推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B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C碳酸盐和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A【解析】A、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故A正确;B、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属于盐,铵根离子与金属离子具有相似的性质,故B错误;C、碳酸盐和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活泼金属,故C错误;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碱,故D错误。点睛铵根离子与金属离子具有相似的性质。中和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复分解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Ba2+、OH-、SO42-BH+、K+、HCO3-CCa2+、H+、NO3-DK+、NH4+、O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A、Ba2+和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H+和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Ca2+、H+、NO3-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正确;D、NH4+和O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C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点评: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另外,还要注意得到的是无色透明溶液,即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1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Zn+2HClZnCl2+H2BAgNO3+HClAgCl+HNO3CMg(OH)2+2HClMgCl2+2H2OD2NaOH+SO3Na2SO4+H2O【答案】C【解析】A、Zn+2HClZnCl2+H2,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B、AgNO3+HClAgCl+HNO3,是酸与盐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Mg(OH)2+2HClMgCl2+2H2O,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D、2NaOH+SO3Na2SO4+H2O,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在四只分别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有石蕊溶液,现往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 )ACaCO3 BCaO CNaOH DNa2SO4【答案】A【解析】A. CaCO3 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钙溶液、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 B. 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过量后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 NaOH 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 Na2SO4和盐酸不反应,溶液始终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A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K+、H+、HCO3_ BNa+、Ba2+、CO32-CK+、NO3-、H+ DH+、Cl-、O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会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中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C中能共存;D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结合生成水。故选C。考点:离子的共存15一次性将石灰水、食盐水、稀硫酸鉴别开来,可以选用(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C盐酸 D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A、石灰水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稀硫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食盐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故可以区分这三种物质,正确;B、无色酚酞遇石灰水变红色,遇稀硫酸不变色和食盐水均不变色,所以不可以区分稀硫酸、食盐水,错误;C、盐酸和石灰石反应没有现象,和食盐水、稀硫酸不反应,故不能区分,错误;D、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和食盐水、稀硫酸不反应,所以不可以区分稀硫酸、食盐水,错误。故选A。点睛: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三种物质要求至少有两种能产生明显的且是不同的现象,否则就不能进行鉴别,对于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酸、碱和盐,我们通常用紫色石蕊试液可以一次性的全部区别开。16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H=2的溶液显酸性BpH=7的溶液显中性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DpH10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答案】C【解析】【分析】常温下,pH=7 时,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碱性,且pH 值越大,溶液碱性越强。pH7 时,溶液显酸性,pH 值越小,溶液酸性越大。植物一般生长在pH6.57.5 的土壤中。酸性太强或碱性太强均不适合植物生长。【详解】pH7 时,溶液显酸性,pH=2的溶液显酸性,故A正确;B、常温下,pH=7 时,溶液显中性,故B正确;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增强,故C不正确;D、pH10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故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7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答案】D【解析】【详解】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使用食醋能达到除去水垢的目的,选项正确;B、食醋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选项正确;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醋酸反应,使用食醋能达到除锈的目的,选项正确;D、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不能与醋酸反应,使用食醋不能达到目的,选项错误,故选D。18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a(HCO3)2CaCO3+CO2+H2OB2Na+Cl22NaClC2Mg+CO22MgO+CDAgNO3+NaClAgCl+NaNO3【答案】D【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由一中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A. Ca(HCO3)2=CaCO3+CO2+H2O,是分解反应; B. 2Na+Cl2=2NaCl是化合反应;C. 2Mg+CO2点燃2MgO+C ,是置换反应; D. AgNO3+NaCl=AgCl+NaNO3,是复分解反应。选D19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稀盐酸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钠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操作甲乙丙丁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加入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加入锌粒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硫酸钠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稀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钠与锌不能反应,则甲是硫酸钠溶液,丙是稀硫酸,丁是稀盐酸,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故选A。20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D【解析】A、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错误;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中和反应,错误;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生成了新物质,正确。故选D。2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Al3+、Na+、NO3、CO32BNO3、Cu2+、SO42、OHCMg2+、K+、SO42、ClDCa2+、Na+、HCO3、Cl【答案】C【解析】【分析】pH为3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pH为3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B、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且铜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C、五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符合题意;D、H+、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22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图中A代表水分子【答案】B【解析】【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稀盐酸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生成水,钠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氯化钠。【详解】A、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溶液对外不显电性,故A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水和氯化钠,溶剂质量增加,故B不正确;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故C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水和氯化钠,图中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了,故A代表水分子,故D正确。故选B。【点睛】酸碱中和反应其实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生成盐和水。23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酸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可能不变、变大或变小;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碱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一定升高。【详解】A、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硫酸时,由于硫酸也显酸性,因此混合溶液的pH不一定增大,故A不正确;B、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硝酸时,由于硝酸也显酸性,因此混合溶液的pH不一定增大,故B不正确;C、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酸性溶液中加入pH5的溶液时,溶液的pH不变,故C不正确;D、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时,由于烧碱溶液pH大于7,则混合液的pH一定升高,故D正确。故选D。【点睛】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4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离子是带电的离子或原子团,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电但不是离子;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D、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25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NH4+、SO42、Cl,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BBa2+CH+DAg+【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B、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符合题意;D、氯离子和银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26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氮气、氢氧化钠B冰水混合物、镁条、干冰C空气、氧气、水D石油、铜、碳酸钙【答案】C【解析】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氢氧化钠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B、冰水混合物是水的两种状态混合物,但只含有水这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错误;C、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氧气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正确;D、碳酸钙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故选C。27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B点表示此时液体为纯净物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起点可知,是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中,错误; BB点表示此时液体是氯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错误; CA点时的溶液pH7,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正确; D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氢,和氯化钠,错误。故选C。28在只含有NH4、Na、Cl、SO42的溶液中能存在的离子是AOH BBa2 CAg DNO3【答案】D【解析】A、OH与溶液中的NH4结合放出氨气,OH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错误;B、Ba2与溶液中的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的沉淀,Ba2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错误;C、Ag与溶液中的Cl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Ag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错误;D、NO3与溶液中的离子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水,NO3能在此溶液中存在,正确。故选D。点睛: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29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除铁锈发生的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A符合题意;B、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因而能改良酸性土壤,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硫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0有些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质量增加而不变质,后者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浓盐酸 生石灰B熟石灰 苛性钠C浓硫酸 火碱D生石灰 熟石灰【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液的质量变小,也不变质, 生石灰敞口放置时,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且变质,不符合题意; B. 熟石灰敞口放置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增加且变质,苛性钠即氢氧化钠,敞口放置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且变质,不符合题意; C. 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时,吸收空气中的水质量增加但不变质,火碱即氢氧化钠,敞口放置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且变质,符合题意; D. 生石灰敞口放置时,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且变质; 熟石灰熟石灰敞口放置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增加且变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