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37606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项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项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项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项检测试卷(四)(时间:80分钟总分值:100分)选择题部分(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分)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窈窕(yo)愀然(chu)蜉蝣(f) 山川相缪(lio)B、徘徊(hui) 僇人(l)惴栗(l) 冯虚御风(pn)C、颓然(tu) 桂棹(no)匏尊(po) 酾酒临江(sh)D、肴核(yo) 扁舟(bin)麋鹿(m) 横槊赋诗(shu)答案B解析A项愀读qio。C项棹读zho。D项扁读pin。2以下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引擎搭讪芜菁遮天敝日B、荣膺 肇事 勖勉 怏怏不乐C、狼藉 睥睨 蜇居 钩心斗角D、归咎 桀骜 虔诚 恒古不变答案B解析A项敝蔽。C项蜇蛰。D项恒亘。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既然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B、有些学生书写状况很糟糕,他们经常文不加点,字迹潦草,以致文章不堪卒读。C、从共享改革成果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D、城市改造要谨小慎微,改造如何与保护相协调,是城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问题。答案C解析A项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为贬义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B项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此处望文生义。D项谨小慎微指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用于形容城市改造,对象使用不当。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小镇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封闭生活。B、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与立法,并不是禁用网络语言,而是要促进其健康、合理地发展。C、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要提升农业发展方式,增强长期发展思路。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家庭小型化等现象都要求适时调整生育政策出台。答案B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由于。C项增强思路搭配不当。D项句式杂糅,可删去出台。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本来是一个很丑的葫芦,经过大画家点铁成金的手腕,往往可以成为杰作。大醉大饱之后睡在床上放屁的乡下老太婆未必有什么风韵,但是我们谁不高兴看醉卧怡红院的刘姥姥?从前艺术家大半都怕用丑材料,近来艺术家才知道 ,可以使美者更见其美。荷兰画家伦勃朗喜欢画老朽人物,法国文学家波德莱尔喜欢拿死尸一类的事物做诗题,雕刻家罗丹和爱朴斯丹也常用自然中为丑的人物,都是最显著的例子。A、艺术美与自然丑关系密切融自然丑于艺术美B、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融艺术美于自然丑C、艺术美与自然丑关系密切融艺术美于自然丑D、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融自然丑于艺术美答案D解析丑葫芦变成杰作,表达的是自然丑可以化为艺术美;丑人丑物可以入诗入画,是将自然丑融于艺术美的表达。6对以下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答案B解析B项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的应是前一个巴金,因为后一个巴金是中心词,非修饰词,而且如果指代的话,那么与前文的一个不能搭配。7以下对联在各自场景中运用不得体的一副是()A、朋友新建住宅,某人贺以对联一副:旭日乍临家室乐,和风初度物华新。B、某人祝福父亲过生日时献上一副对联:岭上梅花初绽,堂前萱草长荣。C、某人妹妹去世,留下的孩子年幼孤苦,他作一挽联:汝性最聪明,曾伴阿兄吟柳絮;甥行皆幼弱,忍看假设辈著芦花。D、潘、何二姓结婚,潘为男家,何为女家,有人贺以对联云:有水有田方有米,添人添口便添丁。答案B解析B项萱草长荣应该用于母亲寿辰,此处不得体。A项正确,符合祝贺朋友乔迁新居的语境。C项要注意辈分称谓,妹妹的儿子是外甥,芦花表示儿女对逝去先人的孝心,符合语境。D项以拆字法撰写对联,上联将潘拆成水、田、米,下联将何拆成人、口、丁,用在婚礼贺联适合。8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望美人兮天一方B、凌万顷之茫然C、攒蹙累积,莫得遁隐D、颓然就醉答案B解析A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女子。C项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D项古义:身子倾倒、跌倒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9以下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却始终未曾流走。C、望美人兮天一方。在天的那一边眺望(那个)美人啊。D、物与我皆无尽也。万物和我们都是永远存在的。答案C解析C项应译为思念心中的君主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10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赤壁赋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每月十五日。C、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怪特的西山与作者高傲的志趣相互映照,象征了柳宗元特立不屈的人格。D、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著有河东先生集。答案B解析既是过了的意思。在古代,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即到了农历十六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那么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那么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赤壁赋)1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方其破荆州方:当B、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C、逝者如斯 逝:往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是:表判断答案D解析是:此,这。12以下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为哪一项()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顺流而东也C、侣鱼虾而友麋鹿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答案D解析A项西东皆为名词作状语。B项东为名词用作动词。C项侣友皆为名词的意动用法。13以下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B、苏子的话针对客的感触而发,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哲理,一分为二,令人信服。C、作者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由遥想昔日英雄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悲叹。D、作者善于借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与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答案A解析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不正确。14以下对想北平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A、这一段写出了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的特点,毫无感情色彩。B、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这几句话生活情趣浓厚,十分活泼俏皮,几近天真。C、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这两句既表现现实生活又不失诗情画意。D、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这一句中的儿化音及愧杀等词表现了老舍的语言极具口语化。答案A解析毫无感情色彩错,从文本看,作者写北平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书画装裱书画装裱是伴随着书画创作产生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工艺。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 500年前书画装裱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对于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文字记载。在两晋时代,书画装裱进入初创时期,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还不完善。南北朝时,书画装裱有了初步的发展,产生了卷轴这种装裱样式。唐代以人物、山水、楼宇为题材的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挂轴和册页这两种新的装裱样式。五代的历史非常短暂,但绘画艺术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由于画绢幅面的扩大,大型绘画的创作成为可能。一些作品成为屏风的装饰,而后人可能在对屏风修理过程中,将其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和收藏。宋代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书画装裱飞跃发展。宋代帝王十分喜好书画,在宫廷内设立翰林图书院,以奉绘事;同时又设立专门装裱书画的作坊,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此时,书画装裱工艺进入成熟阶段,装裱样式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著名的宣和装手卷。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不过,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因此,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裱糊的机构。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中的景象。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装裱样式更加完备,挂轴已经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在装裱理论方面,明代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书画装裱因为所在的地区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加上装裱格调、工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清朝出现的京裱与苏裱一起成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两个主要流派。京裱古朴庄重,讲求防燥、防裂;苏裱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讲求防霉、防蛀。直至今日,这两个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书画装裱能够很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在繁荣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装裱与修复的缘故。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观赏。15以下关于书画装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书画装裱是一种特殊工艺,与书画创作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以及装裱用料的选择在我国很早就有文字记载。B、两晋时代,书画装裱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不够完善;到了唐代,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装裱样式。C、五代时期,虽然对大型绘画创作只能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但这一时期的书画装裱工艺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D、书画装裱很好地表现了书画的艺术魅力,不仅对书画的观赏和保存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传统文化的繁荣也有独特的作用。 答案C解析C项对应的原文是绘画艺术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选项换为书画装裱工艺,偷换了概念。16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A、从南北朝的卷轴到唐代的挂轴和册页,再到宋代的宣和装手卷,明代的对联,这说明书画装裱的样式在不断发展和创新。B、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这种装裱材料至今仍被广泛使用。C、明代江南地区文人画的发展促使苏裱兴起并广受推崇,可见,书画创作的繁荣对于书画装裱的发展和兴盛至关重要。D、周嘉胄的装潢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也是我国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答案B解析B项对应的原文是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选项这种装裱材料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于文无据,无中生有。非选择题部分(52分)【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17补写出以下名句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3分。任选3题,如全选,那么取前3题评分)(1)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2)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3)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4) ,而莫得其涯。(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答案(1)渺沧海之一粟(2)凌万顷之茫然(3)泣孤舟之嫠妇(4)悠悠乎与颢气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819题。甲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那么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假设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那么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假设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节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乙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18结合选文,理解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1)假设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答:(2)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答:答案(1)引用诗句,突出了江南冬日山野蓬勃的生机。(2)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欣赏的是故都十足的秋味。19以节选的文段为例,说说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与情感表达有什么相同之处。(5分)答:答案都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江南的冬和故都的秋的明显特征;都抓住了典型的意象来营造唯美的意境;情景交融,都表达了对所写之景深深的喜爱之情。【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家庭农场,叔侄养牛、挤奶,收入高于一般人,日子过得充实惬意。但也有苦恼,他们不能出远门,不能旅行,因为牛每天要产奶。牛被人驯化、圈养,其实人也被牛束缚了。生活中这种现象很普遍,有了汽车、手机、互联网,以为生活空间大了,其实也可能被它们掌控了;掌握了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以为有助于交流,也可能又陷入一种思维定式。对于这类现象,你有什么样的体验或看法?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写作指导生活中,一方驯化或控制了另一方,看似是强势一方的目的和意愿所造就的,其实不然。人类驯化了野生的麦子和稻子,但常人很少反省到,驯化是互动的,人类驯化了作物,作物也驯化了人。作物失去了野性,人类也失去了野性,不再做身无长物、居无定所的流浪汉。不是人类的生存节奏决定作物的生存节奏,而是作物的生存节奏决定了人类的生存节奏。春播、夏锄、秋收、冬藏,人类莫不是亦步亦趋地跟随作物。所以立意时,可以从相互影响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有得有失的角度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