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735881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洪武七年(1374),明政府下令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卷139)。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为彻底取缔海外贸易,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洪武三十年(1397),再次发布命令,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片板不得入海”的海禁政策,明清对外关系朝贡贸易的特点,明初海禁:目的:明太祖朱元璋出于稳固王朝统治的考虑,内容: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多次下令“片板不许入海”,严禁民间从事海外贸易,并以严刑峻法惩处违禁者。,海禁与朝贡贸易,海禁与朝贡贸易,朝贡的前提是,这些国家接受中国皇帝的承认与册封,在国王交替之际,以及庆慰谢恩典礼之际,必须派遣使节前往觐见皇帝,呈现贡品。并且接受皇帝的赏赐(称为回赐)。这就是朝贡体制,一种以中国为中心的呈放射状的,用朝贡回赐方式维系的国际关系。因此朝贡体制的政治意义是首要的,经济意义是次要的。在朝贡中附带一些贸易,称为朝贡贸易,或者叫做贡舶贸易贸易、勘合贸易。这些贸易都是朝贡体制的附属部分。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我国家统有天下,薄海内外,罔不臣服。列圣相承,无间远迩。”“有贡,即有赐计其贡物,时值甚廉,给之太厚”明代朝贡贸易通常为三年一贡,贡舶的商货可由贡使带入京师,在会同馆开市三至五日,由礼部派员监督,与中国商民进行“两年交易”.摘自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十四;(美)罗兹墨菲亚洲史,明清对外关系朝贡贸易的特点,特点:(1)由官方控制和垄断明朝规定,外国贡使来华朝贡,除携带贡品外,准许附带商品货物进行贸易。(2)薄来厚往,倍偿其价对于贡品朝廷照例以数倍的代价作为补偿(3)有限制的贸易附带的货物由贡使携至京师,在指定地点开市数日,国内居民可在官方监督下与之交易海外贡舶来华的贡期、贡道、船舶数量、朝贡人数都有具体的规定,明清对外关系朝贡贸易的特点,特点:(1)由官方控制和垄断(2)薄来厚往,倍偿其价(3)有限制的贸易(4)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海禁与朝贡贸易,这种“天朝”与“外邦”君主之间的宗主臣属关系充分说明了中国人的“文化中心主义思想”,。简言之,通过礼仪将外邦“番王”纳入中华帝国尊卑有序的体制之中,这种做法不过是将国内的儒家社会秩序扩大后照搬到外界中去罢了。外国君主如果想与中华帝国保持联系,他们就必须接受后者的条件并承认中国天子的普世权威。与中国进行贸易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而进贡则是为了必须付出的代价。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明清对外贸易从海禁到闭关,清朝的对海外贸易的政策,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海禁(1644年1683年),第二阶段是多口通商时期(1684年1759年),第三阶段是广州贸易时期(1760年1842年)。樊树志国史概要,明清对外贸易从海禁到闭关,海禁: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朝廷颁布“迁海令”,实行较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应与西洋、东洋、日本等国出洋贸易,以充军饷。”福建巡抚吴兴祚“自一禁海之后,而此等银钱(指外贸收入)绝迹不见一文,即此而言,是塞财源之明验也。”左都御史慕天颜“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康熙,明清对外贸易从海禁到闭关,海禁: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朝廷颁布“迁海令”,实行较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多口通商:康熙帝在位的中期,因局势趋于稳定,下令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并指定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在今上海)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闭关锁国,广州贸易原因:当时,欧洲社会正发生巨大变化,清朝统治者却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逐渐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明清对外贸易从海禁到闭关,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1、当时,欧洲社会正发生巨大的变化,清政府对西方势力十分戒备,惧怕外国势力深入腹地,破坏统治秩序。2、清政府的自大、保守的心态3、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需求甚少(根本),明清对外贸易从海禁到闭关,闭关锁国,广州贸易原因:当时,欧洲社会正发生巨大变化,清朝统治者却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逐渐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过程:康熙晚期已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乾隆时更实施闭关政策,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而且须遵守种种限制。清朝中期,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实行更为严格的限制,国门关闭得更加紧密。,明清对外贸易从海禁到闭关,(一)洋船销货后,应饬(告诫)依期回国,禁止住冬(二)洋商船毋许汉奸私行交易;(三)内地行商毋许借洋商资本;(四)洋商毋许雇内地厮役;(五)洋船泊处,守备一员督同弁兵(bian)弹压、稽查。防范外国商人条款,明清对外贸易从海禁到闭关,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特别居住区域内的商馆,并且必须通过称为广东十三行的公行进行交易。所谓十三行是一个俗称,实际并非十三家,他们是官方特许经营外贸的商人,他们的行会组织是公行。成立公行的目的在于共同承担官府差料、消除内部竞争、统一货价以及办理中外交涉事件。行商作为官府与外商的中介,负有照料和管束外商的责任。外商在黄埔上岸后,只能住在广州城外省河边的商馆,平时不得任意到商馆区外走动,更不准入城。他们经商和生活所需的买办、通事、仆役,都必须由行商雇佣。外商有事要向官府递禀交涉,官府有事要通告外商,都经过行商转达。樊树志国史大纲,乾隆帝接见外国使节,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王派特使马戛尔尼一行前往中国,提出扩大中英贸易的要求,遭到清朝政府的拒绝。在给英王的书信中写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执行了彻底的“闭关锁国”政策。,明清对外贸易从海禁到闭关,马戛尔尼访华提出的要求:英国派员常驻北京照管商务;允许英商在宁波、舟山、天津等地贸易;在北京建商馆贮货发卖;中国在舟山附近割一小岛供英商居住、贮货;在广州附近拨一处地方供英商居住并允许其自由出入;减免英商在广州、澳门的内河运输税;允许英国人传教;免除英国人居住税并发给许可证等,“闭关锁国”对中国的影响:,1、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的作用.,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弱.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200年.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邓小平,卡尔.马克思在鸦片战争前曾在英国发表评论说:“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闭关锁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的作用.,2、但更重要的是限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与世界长期隔绝,逐渐落在了世界潮流的后面,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