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整合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34548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5.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整合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整合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整合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DIYI板块,01,通史整合(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目录contents,1,2,3,4,高考考什么聚焦“三层面”(政治、经济、文化),史况怎么样解构“一图文”,高考怎么考发掘“四个度”(宽度、深度、角度、长度),高考达标检测,01,史况怎么样解构“一图文”,图定史实,文解特征,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02,高考考什么聚焦“三层面”(政治、经济、文化),王位世袭制、早期国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贵族政治,隐性时空,显性时空,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的政治体系被打破,但是,宗法制度文化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皇权配置基本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民间组织中,血缘关系始终是一条坚韧的纽带。大族成为一方政治势力,是皇权在地方上的补充。地方大族对封建法纪、封建社会秩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政治体系,以尊宗敬祖为原则凝聚族群力量,以尊卑等级为标准确立权利义务,尊宗敬祖既是伦理观念,又是一种宗法制度。一是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尊宗敬祖意识。在民间也有衍生的载体,这就是宗祠或祠堂,它是族长行使族权,实行宗法统治的主要机构,同族共同祭祀祖先,尊宗敬祖,族长借此而处理族务、管理族众,凝聚族群。二是修订族谱维系尊宗敬祖制度,宗法制度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尊卑等级确立权利义务。周朝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表明嫡长子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承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资格和权利,其他子弟只能向大宗承担纳贡、帮助出兵征伐的义务,士、卿大夫和诸侯层层向周天子负责,宗法血缘关系将政治体系与伦理秩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宗法文化既是一种政治文化,又是一种伦理文化,处理政治关系尤其是处理伦理关系都依赖于宗法为根本的伦常纲纪,伦常纲纪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以伦常纲纪为准则处理人际关系,青铜时代、千耦其耘、井田制、工商食官,隐性时空,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则是“官守其业,而有官族”,贵族世代垄断着知识学问,秘不外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王室衰微、卧薪尝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围魏救赵、礼崩乐坏、变法运动,隐性时空,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显性时空,就全国人力控制而言,它的意义就在于打破了传统的只关注血缘大家庭“正夫”做法,而以小家庭一家一户组织人口,它不仅是地缘乡里制度以及建立在乡里制度之上的郡县制度的基础,也是战国时期普遍征兵制度的基础,编户齐民是服务于中央集权政治的基层民众组织形式,是新制度之下国家对全国财产赋税和人力控制的有效方法,其一,作为政府行为的户籍整理和人民身份等齐其二,指纳入政府户籍的普通百姓,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履亩而税”。这是中国税制史上田租和田税分离的开始,“相地而衰(cu)征”即根据土地多少和土地的好坏贫瘠征收不同的赋税。是管仲经济改革中的最主要内容,它实质上是以实物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是对农业生产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调整,实际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贵族所有的田地都要按照面积向国君交税,其结果是使贵族土地的私有权更加牢固,农民自耕的小土地的所有权也逐渐得到保障,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军功贵族土地所有制代替了氏族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买卖的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的惯例,“废井田,开阡陌”,农民摆脱了氏族土地所有制的残存影响,成为独立的小土地所有者基础、以地主和农民为基本阶级的经济形态逐步完善,商鞅变法使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扩大,也使贵族依世袭身份而占有土地的所有制转变为通过买卖占有土地,成为军功贵族、商人、货币持有者的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标志,乡村的井田制和宗族组织彻底瓦解,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地主和农民为基本阶级的经济形态逐步完善,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三代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自由讲学,各具特色;为诸家学派的基地;是参议时政的论坛;以教士、养士为职能;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败导致了学术的下移,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士阶层兴起并壮大起来,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昔日的官学之士离开官府,流落民间,促成了春秋战国多元性的文化格局,从而为私学创造了成熟的文化环境,私学的兴起,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首先,它冲破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其次,私学是专门的教育场所,这就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最后,它带来了春秋战国文化的繁荣,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影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他创办私学,开创了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新时代。先秦儒家除了重视礼、义、信等,还注重培养为政治国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提倡对财富欲望加以节制,要重义轻利,强调仁和礼,仁是思想的内核。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范,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政治和伦理相结合;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德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重人治,注重对人进行引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和贵中庸;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03,高考怎么考发掘“四个度”(宽度、深度、角度、长度),解选择题,要合“题”又合“理”,题目暗含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理念。,由商汤对四面围猎的态度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聚焦立德树人,彰显历史积极育人的价值导向。,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创设情境,没有任何阅读障碍。,春秋战国时代大变革的历史时期;范蠡、子贡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私营商业兴起背景下的富商大贾;陶、曹鲁“天下之中,诸侯四通”的地理位置。,虽是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实际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无关;看是一历史信息地图,实则是一地理区位信息图。,呼应学术热点,强化史论判断,依托学科主干,2014年度中国的十大学术热点之一是“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探讨儒家思想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儒家“复古”精神的实质:对现实的批判,对理想政治和社会的追求。,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常见现象:儒者“厚古薄今”,即“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历史常识。,考政治对文化的影响,考学生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走出分封制的常规考点(内容、特点、作用等)。,突出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科技发展的贡献。,对墨子中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以此创设情境,体现了对考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不是传统的考查墨子的思想,而是墨子的科技成果。,题眼颇具隐含,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传承”。,不考西周的政治,转考西周的文化。,依然选择“西周”这一热考时期进行命题。,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树文化之自信、文化之自强。,字形的书写由繁到简,体现的是文字使用的频繁,更深层地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广泛。,“西周”与“战国”,学生虽熟悉但历史久远的时期。,答主观题,要析“材”又扣“本”,NO.2,ITEM,“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孟子主张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孟子主张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苏格拉底主张法制关乎城邦存亡,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苏格拉底主张守法是正义行为,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法律和伦理道德是两套最基本的社会规范体系,但中国更为强调道德伦理,西方更为强调法律至上,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法律传统。苏格拉底最终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充分体现出苏格拉底对法律的严格遵守。因此在解读材料时要注意全面性,既要提取其思想主张,又要通过其行为理解其具体的实践,“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据孟子,两个人物,代表着两个时代,分析背景要抛开人物,站在特定的时空下去分析,这就要求考生开阔视野,从历史的高度上分析问题,“雅典陪审法庭”可引申出雅典的民主政治,进而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展开分析背景所在,材料选自孟子,孟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此时各国通过变法以图强,法律权威逐步确立,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体现了人文精神,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遗产,孟子的法制观念体现了儒家仁政治国理念,影响深远,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