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9人和动物的体液调节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2731293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9人和动物的体液调节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9人和动物的体液调节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9人和动物的体液调节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9人和动物的体液调节,高考生物(江苏专用),考点1人和动物的激素调节1.(2018江苏单科,20,2分)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五年高考,A组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答案C生长激素作为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的激素,成年后也分泌,A项错误;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B项错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更准确,速度更快,持续时间短,C项正确;下丘脑等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相应激素调节相关生理活动,D项错误。,易错警示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个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成年时也分泌。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患侏儒症,分泌过多患巨人症;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2.(2013江苏单科,19,2分)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D.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答案D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有关知识。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因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对靶细胞的代谢进行调节,故激素不能在非细胞条件下发挥作用;抗体同激素一样具有特异性,抗体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非细胞抗原;记忆细胞在首次免疫反应过程中产生,在二次免疫反应中起作用,故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不一定是记忆细胞;神经细胞上传导的神经冲动的本质是局部电流,故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归纳总结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是信号分子,都具有特异性,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且激素、神经递质都需与靶细胞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作用,在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不会被灭活。,考点2动物激素的应用,B组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1人和动物的激素调节1.(2018课标全国,3,6分)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激素的功能和特点。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在生命活动中发挥调节作用,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不能作为能源物质提供能量,也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A、B、C错误;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性腺后,与性腺中的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能够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D正确。,知识归纳常考激素功能的总结,2.(2016课标全国,3,6分)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答案D当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可能影响内环境稳态,机体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其中包括调节激素的分泌等,A正确;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B正确;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需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C正确;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D错误。,3.(2015重庆理综,3,6分)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答案C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应提高,通过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A错误,C正确;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值,故血糖的含量应该上升,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应降低,B、D错误。,4.(2015课标,30,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下丘脑垂体(每空1分,共2分)(2)细胞代谢发育和功能(每空2分,共4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高效(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解析本题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为背景,主要考查了激素的分级调节、激素的作用及作用特点等知识。(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是: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后,下丘脑分泌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等。,方法技巧熟记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程序图、准确记忆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激素的作用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提示考生不能忽视教材的流程图、大小标题及注释、课后阅读材料。,考点2动物激素的应用1.(2018课标全国,29,8分)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B组的处理是。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实验结果与分析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激素和激素。,答案(1)手术但不切除垂体切除垂体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2)生长促甲状腺,解析(1)在用切除法“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中,自变量是垂体的有无,因变量是生长发育的变化,检测指标为体重变化。根据自变量可确定实验组为切除垂体组,为了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照组的处理为手术但不切除垂体。将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后,定期测量体重的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2)垂体可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故A、B实验结果的差异由这两种激素含量差异所致。,知识拓展对照实验的四种类型一个对照实验常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常用的对照组处理有以下四种类型:(1)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的对象组。(2)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个对象上。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实验变化后为实验组,变化前为对照组。(3)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处理。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中,饲喂甲状腺激素组为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组为条件对照组。(4)相互对照:不单独设空白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光照和遮光两组均为实验组,彼此相互对照。,2.(2017天津理综,8,12分)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2)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3)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最终,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答案(共12分)(1)神经递质信息交流(2)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加强下降偏高,解析本题考查了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1)依据图示显示(、),胰岛素受体的激活可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2)题图显示,胰岛素受体被激活后,抑制了神经元凋亡,也抑制了神经元释放炎症因子,从而抑制其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题图显示,炎症因子对GLUT具有抑制作用,若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则导致InR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导致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作用增强,最终导致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降低。因糖尿病人的InR敏感性降低,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糖尿病人体内的胰岛素含量偏高。,方法技巧图示信息的解读信息型试题的答案有两个来源:教材和题目背景信息。试题信息有曲线、表格、流程图等多种形式。分析流程图时要注意按图示箭头方向逐步分析,同时本题应注意流程图中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及不同过程间的相互影响。,C组教师专用题组,考点1人和动物的激素调节1.(2015海南单科,17,2分)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答案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可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此为反馈调节,A项正确;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前者具有迅速、准确的特点,后者具有反应慢、作用范围广的特点,B项错误;激素产生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C项正确;环境温度及体内血糖浓度等条件的改变均可影响相关激素的分泌,D项正确。,2.(2014海南单科,12,2分)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答案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受神经的直接支配,A错误;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其合成需要经过转录、翻译过程,需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B正确;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C正确;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两者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相互拮抗,D正确。,3.(2009江苏单科,29,8分)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功能。(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原因是。,(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答案(1)内分泌(分泌激素)(2)减少、减少没有明显变化物质乙(糖蛋白)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3)受体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解析(1)该题主要涉及下丘脑的功能,它既是神经系统的器官,又属于内分泌系统的器官。(2)该题主要涉及激素的反馈调节,由题意可知物质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物质乙是促甲状腺激素,物质丙是甲状腺激素。由题干可知物质乙属于糖蛋白,因此,一般用注射法而不能用饲喂法来进行实验。(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一般分为通过化学物质传递进行交流和细胞间直接接触,而此题主要考查前者,即细胞间信息交流借助靶细胞上的受体与化学物质进行,通常还包括递质、抗体等。(4)主要涉及兴奋的传导与电表指针偏转的关系,当在A点给予一定刺激后,神经纤维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了外负内正,电表两极出现了电位差,出现了指针的偏转。,4.(2015课标,30,11分)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调节。乙酰胆碱属于(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答出一个特点即可)。,答案(11分)(1)靶器官灭活(每空2分,共4分)传递信息(1分)(2)神经(2分)神经递质受体(每空1分,共2分)(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原理及过程。(1)肾上腺素作为信号分子,与其靶器官心脏上特定的受体结合,使心脏活动加强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会被灭活,从而使血压恢复。(2)刺激剪断的迷走神经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会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特定的受体结合,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上述过程为神经调节。(3)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均作为信号分子,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从而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5.(2015四川理综,8,11分)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性。(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胃泌素通过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假饲是让狗吃肉,但吞下的肉从食道上的人工瘘口掉出,不进入胃;“+”数量表示胃液分泌量多少)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调节的结果。步骤3的目的是。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答案(11分)(1)非特异性(1分)专一(1分)(2)体液(1分)反馈调节(1分)神经递质(1分)(3)神经(1分)确定在假饲条件下胃泌素的分泌量(2分)神经体液(1分)神经体液调节(1分)大于(1分),解析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1)胃酸杀灭病原体时无选择性,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包括胃泌素在内的化学物质均需借助体液在体内运输。胃泌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胃酸分泌过多反过来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图示显示,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还有神经递质。(3)图示显示,头期胃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传出神经胃窦G细胞胃泌素胃腺细胞)和神经调节(传出神经胃腺细胞)的共同调控。步骤2仅保留了神经调节。步骤3的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等,故其目的是确定在假饲条件下胃泌素的分泌量。步骤4未假饲,仅注射了与步骤3等量的胃泌素,其目的是确定神经体液调节下的胃液分泌量。对比步骤1、2、4胃液分泌量可知:在头期胃液分泌两种调节机制中,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大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考点2动物激素的应用1.(2010江苏单科,22,3分)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多选)()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答案BCD动物的行为是遗传物质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故母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母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母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2.(2011江苏单科,27,9分)图1表示北纬50某地区不同月份母鸡平均产蛋数的波动情况,图2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2)图2中激素a、器官丙的名称分别是、。(3)图2中c甲、c乙的生理意义在于。(4)已知激素a分子为一种多肽,其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这是因为。(5)从丙的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含有的激素种类有(填下列序号)。,1种2种3种3种以上(6)烷基苯酚是一类洗涤剂,其分子结构稳定,具有类似激素c的生理效应。长期饲喂被烷基苯酚污染的饲料,会对器官甲、乙的分泌活动产生作用,从而引起激素c分泌量。,答案(1)日光照时间(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卵巢(3)通过负反馈以维持激素c水平的相对稳定(4)细胞膜上激素a不能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5)(6)抑制减少,解析(1)分析图1,日光照维持在1015小时,母鸡平均产蛋数较多,这说明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日光照时间。(2)图2所示为性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甲、乙、丙器官分别为下丘脑、垂体和性腺。a、b、c分别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3)图2中c甲、c乙为性激素的反馈调节过程,血液中性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反馈调节机制可以维持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4)蛋白质(多肽)类激素不能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其受体必然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类激素通过受体,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引起靶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反应。(5)从母鸡卵巢静脉抽取的血液中,含有作用于性腺的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由垂体分泌)和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多种激素等。(6)长期饲喂被烷基苯酚污染的饲料,母鸡血液中过多的烷基苯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引起性激素分泌量减少。,3.(2016四川理综,8,11分)生长抑素(SS)是一种14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1)合成1分子SS可产生分子H2O;下丘脑分泌的SS经的运输到达靶器官。(2)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均可促进SS的分泌,进而影响TSH的分泌。有人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不同处理,测定其血浆中TSH水平,结果如图(注: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受试者胰岛细胞分泌的将减少。用TRH处理后,受试者体内分泌的TSH含量升高,导致机体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量较,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作用。从总体趋势看,与药物A相比,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设置处理组3的目的是探究。,答案(11分)(1)14体液(2)胰高血糖素垂体甲状腺少抑制强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共同作用对SS分泌的影响,解析(1)环状多肽的肽键数=氨基酸数=合成多肽时脱下的水分子数,所以合成1分子SS可产生14分子H2O;激素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2)受试者血糖浓度升高,体内与升高血糖有关的激素如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将减少;TRH可促进垂体分泌TSH,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析实验结果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量较少,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对比处理组1和处理组2知,处理组1(急性高血糖)比处理组2(药物A)TSH的增加量较少,说明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强。处理组3将葡萄糖与药物A同时加入进行实验,其目的是探究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共同作用对SS分泌的影响。,考点1人和动物的激素调节1.(2016江苏扬州中学高三3月质检,3)下列有关人体内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和激素只能在活细胞中产生B.酶和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能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D.激素都通过影响酶的合成而发挥作用,三年模拟,A组20162018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答案A酶和激素都是在细胞内合成的,A正确;酶和激素的本质并非都是蛋白质,如少数酶是RNA,部分激素如性激素是脂质、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等,B错误;能产生激素的细胞都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如口腔上皮细胞,C错误;激素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而发挥作用,但不一定是影响酶的合成,如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等,D错误。,解后反思学习过程中,注意对相似、相关物质的归纳。除了题中涉及的酶、激素外,还有在生命活动调节中已学过的神经递质、抗体、淋巴因子等。,2.(2017江苏扬、通、泰三模,1)下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一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B.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C.图三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D.三种方式中,图二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答案A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是分级调节,A错误;图二显示神经元通过突触关系调节靶细胞,这与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相符,B正确;图三显示内分泌细胞通过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这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相符,C正确;神经调节较激素调节准、快、范围小,D正确。,解题技巧抓关键,简化处理。如图一简化为神经元激素靶细胞、图二简化为神经元神经递质靶细胞、图三简化为内分泌细胞激素靶细胞。,3.(2018江苏南通考前卷五,11)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下列对大豆异黄酮进入人体后生理作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B.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C.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D.可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答案A根据激素调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雌性激素增多会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A错误;据题干信息推测,大豆异黄酮进入人体后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B正确;大豆异黄酮的分子结构与雌性激素相似,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靶细胞,C正确;据题干可知,大豆异黄酮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可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D正确。,知识拓展性激素分泌调节类似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属于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再作用于性腺,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当血液中性激素的浓度过高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垂体的活动。,4.(2016江苏苏、锡、常、镇第二次调研,13)下图为人体内肾上腺素合成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在人体内含量较高,作用高效B.寒冷及低血糖的刺激都可以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与分泌C.与肾上腺素的合成及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D.肾上腺素与靶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后进入细胞,直接参与细胞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答案B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A错误;寒冷环境刺激会引起肾上腺素的合成与分泌,以提高代谢速率,产生更多的热量,血糖浓度降低也会刺激肾上腺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素,B正确;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其合成不在核糖体上,C错误;肾上腺素起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代谢活动,D错误。,疑难突破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其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不是蛋白质,这一点可以从题图上看出。,5.(2017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6)如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为三种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A随血液运至垂体并进入细胞促进相关物质合成B.图中抗体作用的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相同C.由图分析可知Graves病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代谢增强D.Graves病患者的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水平较健康人高,答案C激素A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但只有垂体细胞表面有相应激素的受体,促进激素B的分泌,激素A不进入细胞内,A错误;图中抗体与激素B空间结构相似,抗体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B错误;根据试题的分析,可知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图中抗体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使得甲状腺细胞大量分泌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C正确;Graves病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激素A和激素B含量比健康人的低,D错误。,解题关键本题识图、析图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是解题关键。通过对题图的分析,确定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Graves病是自身免疫病,据此答题。,6.(2017江苏江浦高中三模,15)下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促进垂体合成并释放激素XC.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D.下丘脑通过垂体促进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答案A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属于机体的负反馈调节,A正确;由图可知,激素X可以减少排尿量,所以X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B错误;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作用发挥相反的功能,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不具有拮抗作用,C错误;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不是蛋白质,D错误。,名师点睛激素之间相互作用有两种,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作用发挥相反的功能,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作用发挥相同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7.(2017江苏海安高三检测,8)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答案C根据题意“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可以推知,心脏属于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A正确;根据题意“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由此可推知该实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B正确;肾上腺素是通过体液运输到心脏的,C错误;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D正确。,解题关键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018江苏镇江一模,31)图1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代表不同激素;图2表示激素调节靶细胞功能的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以下问题:,(1)图1中激素为激素,该激素在胚胎工程中能促进供体母牛超数排卵。卵巢排卵后,卵子需发育到(时期),才具有受精的能力。(2)当图1中激素含量过高时,激素(填序号)的分泌受到抑制,这是一种调节机制;长期注射激素最终可导致图1中(填器官名称)功能衰退。(3)图2中激素到达靶细胞后,通过方式进入靶细胞内,进入细胞后形成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并进一步启动基因表达的过程,最终使细胞内酶等蛋白质合成增加,产生一系列效应。,答案(1)促性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2)(负)反馈卵巢(3)自由扩散转录,解析(1)图1中的激素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卵子需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有受精能力。(2)分析图1可知,是由卵巢分泌的,所以激素是雌性激素,当其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分泌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作用会加强,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长期注射激素会导致激素的分泌减少,从而影响卵巢的发育,使之功能衰退。(3)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靶细胞,据图可知,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启动了基因的转录过程。,考点2动物激素的应用9.(2016江苏苏、锡、常、镇第一次调研,12)盐酸克伦特罗是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临床上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痉挛的防治,进入动物体后可以改变其代谢途径,促进动物骨骼肌中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合成和积累。下列关于盐酸克伦特罗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提高猪肉的瘦肉率B.运动员可长期使用盐酸克伦特罗,提高比赛成绩C.每日服用适量盐酸克伦特罗,达到减肥健美的效果D.使用盐酸克伦特罗治疗哮喘时,要严格控制用药量,答案D虽然盐酸克伦特罗能促进动物骨骼肌中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合成和积累,但人食用这种添加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也会影响人体代谢,A错误;人长期使用盐酸克伦特罗,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若用于治疗哮喘,应严格控制其用药量,故B、C错误,D正确。,解题关键阅读题干,从题干中获得解题信息是关键。由题中的“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可联系肾上腺素的功能,分析选项。,10.(2017江苏连云港三模,23)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已知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B抑制;图2为图l中某局部模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多选)()A.瘦素合成后,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B.当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的抑制时,处的膜电位无变化,C.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A、B分别兴奋、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答案CD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因此其分泌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A错误;由于物质甲为抑制性神经递质,会引起细胞外阴离子进入细胞,因此处仍保持膜电位为外正内负,但电位差加大,B错误;神经递质与受体特异性结合,C正确;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瘦素只作用于神经元A,引起饱中枢兴奋,又由于没有神经元B的抑制作用,从而使食欲失去控制,仍可能导致肥胖,D正确。,解题思路审读题干,获取关键信息:“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引起“神经元A兴奋、B抑制”。结合图解分析选项,联系所学相关知识,作答。,11.(2018江苏南通考前卷一,30)某水产动物幼体均为雌性,存在性反转现象。下图表示该种动物在自然状态下性反转相关的生理机制,表为有关研究结果。请回答:,(1)图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为,该激素通过运输到垂体。该动物的性别表现直接取决于体内(两种激素)相对含量的变化。(2)脊髓胸段含有反射弧结构中的,反射弧内信息传导和传递的形式为。该种动物性反转的调节方式为。(3)表中数据表明,饥饿处理使该种动物雄性反转率约提高了%,雄性个体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结合图表分析水产养殖提高该种动物产量的方法是。,答案(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体液促黄体素和卵泡刺激素(2)神经中枢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神经体液调节(3)38.9幼体时适当减少营养(幼体饥饿处理使其性反转成雄性个体),成体时增加营养,解析(1)分析图形可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能通过作用于垂体最终影响生殖腺的发育,所以激素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图中显示该动物的性别表现直接取决于体内促黄体素和卵泡刺激素相对含量的变化。(2)脊髓是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反射活动中兴奋既要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要通过突触传递,所以反射弧内信息传导和传递的形式为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图中显示该动物性反转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饥饿处理使该种动物雄性反转率提高了11/18-4/1838.9%;雄性个体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结合图表分析可知,水产养殖时幼体适当减少营养(即幼体饥饿处理使其性反转成雄性个体)、成体时增加营养可提高该种动物产量。,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多选每题3分,共16分),B组20162018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时间:30分钟分值:60分),1.(2018江苏南京、盐城三模,11)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淋巴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图1。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其分泌的调节途径如图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IL-4和IL-10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促进免疫反应B.GC可能通过减少TNF-和IL-6的数量来达到治疗RA的效果C.免疫应答的稳态有赖于四种淋巴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D.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答案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题图,IL-4和IL-10在健康志愿者的体内较多,而TNF-和IL-6在RA患者中较多,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因免疫过强导致免疫功能异常,再结合淋巴因子的作用,可推断TNF-和IL-6能促进免疫反应,且本实验中无法判断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A错误;因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结合上述对图1的分析,可判断B正确;四种淋巴因子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肯定对免疫都起作用,C正确;由图2可以看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当血液中GC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的活动,使肾上腺皮质的分泌活动减弱,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D正确。,疑难点拨本题的关键信息来源于题干和题图,对A选项要结合实验来进行分析,不能想当然。,2.(2018江苏苏、锡、常、镇三模,15)桥本氏甲减是由甲状腺被破坏所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减少而引发的病症。从该病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甲状腺相应成分的自身抗体。下表为某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检测报告(部分数据)。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TGAb和TPOAb值偏高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B.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是机体反馈调节的结果C.桥本氏甲减属于自身免疫病D.该病可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答案D由题干信息可知,桥本氏甲减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从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甲状腺相应成分的自身抗体,它会破坏甲状腺,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少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又会增多,由此可判断A、B、C正确;该病是自身免疫病,其抗原是自身携带着的,因此,不能通过接种疫苗达到预防该病的目的,D错误。,解题关键审读题干,先弄清桥本氏甲减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再根据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特点分析,对选项作出判断。,3.(2018江苏扬州期末,22)图是某种雌性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多选)()A.据图可知雌性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B.雌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C.导致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不同,D.雌性激素是通过影响DNA的复制过程来影响细胞代谢的,答案ABC雌性激素本质是固醇,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与受体结合,据图可知雌性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A正确;由图中器官C分泌的雌性激素对于器官A和B的作用,可说明雌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据图可知,雌性激素有2种受体: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导致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合成这两种受体的基因不同,C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雌性激素是通过影响DNA的转录过程来影响细胞代谢的,D错误。,解题策略观察题图,从题图左侧图解寻找“熟悉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以此为突破口推断雌性激素的分泌也是一种负反馈调节。,4.(2018江苏南通考前卷四,14)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机制模式图,图中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下列描述中,不符合该模型的是()A.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是抗利尿激素,是垂体细胞B.是甲状腺细胞,A是甲状腺激素,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C.是传入神经元,A是神经递质,是传出神经元D.是T细胞,A是淋巴因子,是B细胞,答案A若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是抗利尿激素,则应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A不符合该模型;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B符合该模型;传入神经元可通过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传出神经元,使其产生兴奋或抑制,C符合该模型;T细胞可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D符合该模型。,疑难点拨图示过程为细胞通过释放物质A作用于细胞的膜受体上。,5.(2018江苏盐城中学高三模拟,8)下图为下丘脑与内分泌腺之间激素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1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激素3反馈调节作用的靶细胞一定包括图中的内分泌腺2的细胞B.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所以分布在内环境中的激素仅作用于靶细胞C.图中C结构合成的直接模板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中D.题图所示过程可以体现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A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1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激素3反馈调节作用的靶细胞是下丘脑和图中的内分泌腺1的细胞,A错误;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所以分布在内环境中的激素仅作用于靶细胞,B正确;图中C结构为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主要是糖蛋白,糖蛋白合成的直接模板为mRNA,它存在于细胞质中,C正确;题图所示过程为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故可以体现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正确。,6.(2018江苏南通海门中学二模,23)下图表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和调节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A.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B.寒冷刺激时,激素B、C分泌增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C.血糖浓度变化时,激素D的分泌只受下丘脑的调控,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合成、分泌的激素E增加,答案CD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A正确;寒冷刺激时,激素B、C分泌增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B正确;激素D为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变化时,胰岛的分泌可直接受血糖浓度的调节,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E抗利尿激素增加,D错误。,解题关键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能结合所学的知识正确分析题图,确定图中字母的含义,由此展开对选项的分析判断。,7.(2018江苏扬州2月模拟考,12)如图为垂体释放的激素的部分调节过程。图中对激素作用方式及其调节特点的体现不包括()A.激素调节具有高效性B.激素作用具有特异性C.激素调节存在负反馈D.激素可作为信息传递,答案C由图分析可知,垂体释放的激素量很少,体现了激素调节的高效性;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体现了激素作用的特异性;激素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但图示过程没有体现,C符合题意;垂体通过释放激素对靶细胞起调节作用,可见激素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二、非选择题(共44分),8.(15分)(2018江苏南通考前卷六,29)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频率不协调,导致促卵泡激素(FSH)分泌量减少、黄体生成素(LH)分泌量增加引起的。低FSH使优势卵泡选择受阻,导致卵泡不能发育成熟;LH能促进排卵,但高LH刺激卵巢泡膜细胞增生,分泌大量雌性激素、雄性激素等。下图是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部分机制示意图。请回答:,(1)GnRH由人体细胞合成并分泌,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但仅作用于垂体细胞,这是因为。正常女性排卵期的雌性激素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如图中),使GnRH、LH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排卵,此调节机制称为。(2)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选填“单向”或“双向”)的。针灸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体内LH/FSH的值,激发排卵。针灸刺激产生的兴奋也可通过传导到(填部位)引起其内的血管运动中枢兴奋,导致血压降低。(3)与脊髓中的兴奋通过刺激卵巢分泌相比,通过“”的途径反应速度更。(4)根据图示,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过程说明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的结果。,答案(1)下丘脑仅在垂体细胞存在GnRH的受体正反馈调节(2)单向下降脑干(3)慢(4)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作用,解析(1)GnRH由人体下丘脑细胞合成并分泌,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但由于仅在垂体细胞存在GnRH的受体,所以GnRH仅作用于垂体细胞;正常女性排卵期的雌性激素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如图中),使GnRH、LH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排卵,此调节机制称为正反馈调节。(2)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根据题意可知,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频率不协调,导致促卵泡激素(FSH)分泌量减少、黄体生成素(LH)分泌量增加引起的,即患者的LH/FSH的值偏高,所以针灸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体内LH/FSH的值下降,激发排卵。针灸刺激产生的兴奋也可通过传导到脑干引起其内的血管运动中枢兴奋,导致血压降低。(3)脊髓中的兴奋通过刺激卵巢分泌属于神经调节,而通过“”的途径属于激素调节,激素调节要比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慢。(4)根据图示,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过程说明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9.(15分)(2018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一,28)甲状腺激素(TH)有T3和T4两种类型,TH与受体(THR)结合后,转录因子及RNA聚合酶P才能与靶基因结合并发挥功能。下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细胞的作用机制部分示意图(图中PB是运输T3和T4的血浆运载蛋白)。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TH的分泌量直接受到分泌的激素的调节。,(2)T3、T4进入靶细胞后,其中的能解除THR对靶基因表达的作用,使RNA聚合酶与靶基因上的结合,并通过、过程形成肽链。图中的a、b、c、d四条肽链最终的氨基酸序列(填“相同”、“不同”或“无法确定”)。(3)在某甲亢患者体内检测到TRA(一种抗体)的水平过高,该抗体能(填“激活”、“抑制”或“不产生特定的作用”)位于细胞上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4)若该靶细胞是短时间饥饿状态下小鼠的肝细胞,则功能蛋白产生的生理效应除促进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促进蛋白质代谢外,还有等作用。,答案(1)垂体促甲状腺(TSH)(2)T3抑制启动子(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相同(3)激活甲状腺(4)促进肝糖原分解,解析(1)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可知,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直接调节。(2)据图分析可知,T3能解除THR对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位点在靶基因上的启动子上。由于图中的a、b、c、d四条肽链是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合成的,因此,它们是四条相同的肽链。(3)甲亢患者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而在某甲亢患者体内检测到TRA(一种抗体)的水平过高,说明该抗体能激活位于甲状腺细胞上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4)若该靶细胞是短时间饥饿状态下小鼠的肝细胞,则该小鼠的血糖浓度较低,因此功能蛋白产生的生理效应除促进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促进蛋白质代谢外,还有促进肝糖原分解等作用。,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图形的分析,判断两种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并发挥作用的机理,明确相同的mRNA翻译形成的肽链是相同的。,10.(14分)(2016江苏南京、盐城二模,29)图一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图二表示激素的传送方式。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图一,图二(1)激素的名称是。(2)当激素含量过高时,使激素(填序号)的含量减少,这是一种调节机制;长期注射激素最终可导致图一中(填器官名称)功能衰退。(3)激素到达靶细胞后,通过方式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激素作用相互拮抗的激素主要是,其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细胞。(4)远距分泌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而发挥作用。激素中属于此传送方式的有。,答案(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负反馈卵巢(3)自由扩散胰高血糖素肝脏(4),解析(1)图一所示过程包括雌性动物的排卵过程,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图一中的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激素作用于卵巢,促进其分泌的激素是雌性激素。当激素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即减少,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长期注射激素,会使激素在血液中含量过高,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导致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引起卵巢功能衰退。(3)激素即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属于脂质中的固醇,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的。激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激素作用相互拮抗的激素主要是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因此其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脏细胞。(4)依题意“远距分泌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而发挥作用”可知,在激素中属于此传送方式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