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第二章孙素梅主编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30138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59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学第二章孙素梅主编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基础会计学第二章孙素梅主编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基础会计学第二章孙素梅主编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第一节会计对象,一、会计对象的一般概念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客体)。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是会计主体进行生产经营或其他经济活动的前提。资金运动:在使用中发生的形态上的序列变化过程。,二、对各类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考察1.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状况三个阶段:投入、使用与退出三个过程:供应、生产与销售,2.工业企业资金运动特点体现为循环与周转的方式空间序列上的同时并存性时间序列上的依次继起性价值上的补偿性和增值性,三、工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四、商品流通企业资金运动及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运动状况:三个阶段、两个过程运动特点及会计要素内容:同工业企业,五、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及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运动状况:两个阶段要素内容: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预算资金及其收支)运动特点:直线式的一次运动,第二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含义对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可分为静态会计要素与动态会计要素两大类。,二、会计要素的内容(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资产的基本特征,A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B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C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属于现在的资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拥有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如企业购置的设备);控制是指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如融资租入设备)。,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3.资产的构成内容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标题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资产,以上各项除流动资产外,其他统称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概念:是指企业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营业周期一般为1年,某些特殊行业(如轮船、飞机制造业)可能以超过1年的单件产品的生产周期为一个营业周期。变现转变为货币资金。内容:,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概念:是指企业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内容: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不可能或者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或收回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等。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生物资产:是指企业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如牲畜、农作物、森林。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等。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各项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2.负债的基本特征,A是由以往事项所导致的现实义务,负债,B将来必须以债权人所能接受的经济资源加以偿还,C清偿负债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的构成内容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偿还期不超过一年)和非流动负债(偿还期超过一年)两种。,(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也称股东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它在数值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以后的余额,即净资产。其实质是企业从投资者手中所吸收的资本及其增值,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本钱”。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包括投入资本、利得与损失和留存收益等。,4.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是否需要偿还的区别:后者需要偿还;前者一般不需要归还。享有权益内容的区别:后者只有按期收回本息权;前者具有参与利润分配和企业经营管理双重权利。清算时求偿权的区别:后者拥有优先求偿权;前者则没有。,(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收入的特征,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收入,3.收入的内容,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汽车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积压材料收入)等。,(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费用的特征,费用,C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与向使用者分配利润无关,A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B会引起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3.费用的构成内容,(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2.利润的特征,3.利润的构成内容企业的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营业利润)、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以上两部分之和称为企业的利润总额。从利润总额中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差额称为企业的净利润。,三、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是实现会计反映职能,分类、系统的反映会计对象的需要。2.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3.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四、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1.会计要素的确认将交易或事项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的过程初始确认;将交易或事项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最终确认。,2.会计要素计量对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金额的确认过程。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他成本计量属性时,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3.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A.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有关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有关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目的:合理确定费用的计入期间,准确确认各期利润及资产。,B.收入与费用配比因果关系的配比: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费用之间的配合比较时间关系的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C.历史成本计量也称实际成本计量,或原始成本计量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成本变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第三节会计恒等式,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会计恒等式的含义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表达式。也称会计方程式。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二、会计恒等式的种类1.静态会计等式(基本会计等式)定义:由反映企业某一时点(期初、期末)财务状况的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的等式,是建立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组合方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对静态会计等式的理解第一,静态会计等式体现了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资金存在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第二,以货币计量时,会计等式双方数额相等。,2.动态会计等式定义:由反映企业某一时段(从期初到期末)经营成果的要素(收入、费用、利润)组合而成的等式,是建立利润表的理论基础。组合方式:收入-费用=利润,对动态会计等式的理解利润的实质是企业实现的收入减去相关费用以后的差额。收入大于费用时为利润;反之为亏损。,3.综合(扩展)会计等式定义:由以上两个会计等式综合而成的全面完整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组合方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上式经过整理简化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扩展会计等式的形成过程分析A.将两个等式合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B.由于“利润”可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化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C.将上面B中的第一个公式移项即成: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对综合会计等式的理解第一,资金两个不同侧面的扩展:资金存在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所有者权益,第二,收入和费用使等式双方在数量增加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相等。,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费用:消耗资产,收入:增加资产,利润:增加所有者权益,与表11比,年末时双方各增加了92750元(822750730000)。增加的原因:本年实现了净利润92750元。但双方仍然相等。,表中的“年末数”反映环球网络公司开办第一年年末的财务状况,表中的“年初数”是表1-1中反映的环球网络公司开办时的财务状况,财务报告要素及会计等式小结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三个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1.经济业务的含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并能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运用会计方法反映的经济活动。亦称作交易或事项。,2.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1)经济业务影响基本会计等式的类型,(2)经济业务影响扩展会计等式的类型归纳(四类)1)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例:收到投资者投资100000元,已存入银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00000+100000,例:企业购买货物一批,价款3000元尚未支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00000+100000,2)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例:用银行存款偿还欠款5000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5000-5000,3)使会计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例:生产产品领用材料4000元。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4000+4000,例:企业购买货物一批,价款3000元款项已转账支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3000-3000,4)使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例:某债权人将其原借给本企业的借款60000元转作向企业投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60000+60000,3.经济业务类型影响会计等式的规律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至少要影响会计等式中的两个会计要素(或一个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其规律为:,4.经济业务类型不会影响会计等式平衡关系的分析结论(1)经济业务的发生只影响会计等式一方要素发生有增有减变化,双方总额不变,等式保持平衡;(2)经济业务的发生影响会计等式双方要素发生同增或同减变化,双方总额或增或减,但等式仍保持平衡。结论: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作业红太阳公司2010年5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5月2日,投资者甲投入50000元,存入银行。(2)5月5日,购入材料,价款共计5000元,尚未支付。(款项已经现金支付)(3)5月10日,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2000元。(向银行借款2000元偿还应付账款)(4)5月15日,投资者甲抽回投资10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5)5月20日,银行存款购买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共计10000元。(6)5月22日,用借入短期借款3000元,直接用于偿还应付账款。(7)5月23日,投资者甲将其投资10000元转让给乙公司。(8)5月25日,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30000元。(9)5月30日,公司与甲供应商协商,甲供应商同意将公司所欠货款2000元转为对公司的投资。判断以上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2)假定某企业8月1日的资产为8000元,负债为2000元,所有者权益为6000元。本月发生收入3000元,发生费用2000元。根据资料计算:该企业8月31日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并用会计等式表达出来。,题解:资产:80002000+3000=9000负债:2000所有者权益:6000+1000=7000资产(9000)=负债(2000)+所有者权益(7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