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9部分作文,广东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满分为50分),一、近十年广东中考作文考查明细表,二、命题分析1.命题形式稳中有变。在近十年中考作文中,2011、2012年考查限制性命题作文,2013、2014、2015、2016、2017连续5年考半命题作文,2010、2018年考命题作文。另外,题目中一般都包含了提示语和作文要求。给考生写作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写作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立意和选材的难度。,2.主题摇曳多姿,重体验。通过对近十年的中考作文题分析,每一次考试的作文题目,其主题各有侧重,而且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但无论是立意还是选材都没有游离于中学生的生活现状,一般情况下,主题都围绕成长体验,以及对“真、善、美”的初步认识来设置。都与学生的成长经历、独特体验有关,侧重于引导考生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选材、立意自由。从立意和选材来看,没有设置障碍。让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大部分题目都与“我”有关。写作内容都与“我”有必然的联系。记叙“我”的成长经历、表达“我”的成长体验、抒发“我”的真实情感。这样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三、阅卷现场传真。从近几年的中考阅卷反馈的情况来看,考生在平时的作文备考,乃至考场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八个方面。1.卷面要整洁,切忌涂画。俗话说“人靠衣装”。其实考场作文也是如此。如果考场作文书写整齐、标点正确,好像一个人穿得整整齐齐,长得端端正正,阅卷老师对你的这篇作文,印象自然会很好。反之,如果作文卷面东涂一块,西抹一块,像个大花脸,字迹又难以辨认,这篇作文即便是写得再好,也会在得分上大打折扣。卷面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1)字必须写在方格内。作文试卷是一张方格纸,那么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字写在方格内,方方正正,大小适中,笔画要收紧,不要出格,不要把字写得张牙舞爪,影响阅卷老师整体审读,进而影响作文得分。(2)字体一定要舒展。写字要做到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字要让人容易辨认,有些同学经常把字写得很小,整个字缩成一团,让阅卷老师看起来很费劲,影响阅读情绪,作文很容易直接被打入“冷宫”,后果可想而知。,(3)改正错别字要用“/”。有些考生写了错别字,便把整个字涂作一团,就像一个“铁疙瘩”,十分难看。如果卷面上出现很多“铁疙瘩”,整个卷面看起来非常脏,很容易使阅卷老师感到厌烦,直接影响判分。所以,改正错别字的时候,只要用“/”划掉即可。(4)修改句子要用“”。许多考生在修改句子时,习惯在句子上随意勾涂画抹,画上很多条“”,再画上很多条“”,结果形成一个“栅栏”,严重影响了卷面美观,给阅卷老师造成阅读障碍,最终导致失分。正确的做法是:在需要删除的句子中间画上一道“”即可。,2.审题要精准,切忌偏题。出现偏题、跑题的情况主要是在审题这个环节中出现失误,审题失误将会导致全盘皆输,因为如果偏题、跑题,无论构思多么巧妙、语言多么优美,作文也只能是四类文,最多25分。所以,动笔之前一定要审清题意。3.写真我风采,切忌套用。有的同学在考前看过与考题接近的作文,或考前背了几篇范文,在中考时,不看命题是否贴合,便机械地套用,以致形成宿构套作之文。这种文章一旦引起判卷老师的注意,打入低分作文是肯定的。所以,希望考生一定不要怀有投机侥幸的心理,不要套用宿构作文。,4.拟好文题,切忌无题。评分细则中对标题这一项有明确规定:无标题扣2分。按照规定,一篇不加题目的文章被认为是不完整的文章,所以往往被扣掉的不止是2分,很有可能是5分甚至8分。5.重视字数,切忌“缺斤少两”。评分细则明确规定,字数少于要求50字以上,每50字扣1分。在评分过程中,对字数不够或没有写完的作文,一般得分都在35分以下。在考场上,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字数不够的现象比比皆是,应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6.结尾不可少,没有结尾失分严重。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其整体。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考生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来不及结尾,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视为未完篇。即使你雕出了“凤头”,壮大了“猪肚”,也会因为没有“豹尾”而不成好文章,得不到高分。7.文题要突出,切忌四不像。阅卷老师提醒考生一定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最好是用细节说话,当然也可以发表少而精的议论,点到为止,绝不要冲击到记叙文的主体;同样,如果确定写议论文,文字表述必须以说理为主,不能用单纯的“摆事实”代替“讲道理”,绝不能用大量的描写冲击议论这个主体。,8.不写错字不错用标点,切忌错字连连。有的考生一些常用的字都会写错,有的考生通篇一点(逗号)到底,没有一个句号,显得极不认真。评分细则中一般规定,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平时不注意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书写的考生需要格外注意了。建议考生在书写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错别字,标点要清楚、准确。,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一节精准审题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考试时,审题定位是否准确,是作文能否获得高分的重要保障。审题时,需将题目一个字一个字地解读,然后细心揣摩题意,把握题旨,明确要求,以便对文题所显示的中心、范围和所暗示的体裁特点等,做全面审视。一般来说,只要理解了题目的含义及出题者的意图,写作是比较容易的。具体来说,我们审题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审清限制仔细阅读题目及相关的话题、材料、写作要求、提示语等。作文的限制就在这些“部件”中有所体现。一般包括:文体、话题、人称、数量、时间、空间、中心等。,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示例】分析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这个作文题目的限制。限制了写作对象:钥匙;限制了写作时间:那天;限制了文章中心:快乐;限制了文章体裁:记叙文;限制了写作的主体:我。此外,还必须继续思考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钥匙”的含义是什么?在此题中我们要取它的比喻义,应该理解为方法。结合题目的意思就是要寻找获得快乐的方法。言外之意,文中的“我”在“那天”之前是不快乐的,但是经历了那天的事情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获取快乐的方法,使自己拥有了快乐。考生在动笔之前,必须把这些问题都考虑清楚。,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2.找准题眼(1)捕捉、推敲题眼。如果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他(她)真美的题眼是“美”,我们在写作时必须抓住“美”,写出体现“美”的事件或细节,明确“美”在文中的含义,揭示“美”的本质。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战胜自卑的题眼是“战胜”,写作时就必须交代是什么推动主人公“战胜”自卑的,“战胜”的过程如何,在“战胜”过程中有些什么感受,获得怎样的启发。,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在修饰语上。如:不寻常的考试的题眼是“不寻常”,说明这个“考试”是与众不同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考试,而是指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考验,因此要选好写作的对象和材料。再如2014年佛山市中考作文题每座山都有自己的金顶,整个题目虽不是偏正短语,但其中“自己的金顶”这个偏正短语是审题的重点,其中的修饰词“自己的”提醒我们,出题人是希望我们写出“内心的”“独一无二的”的体验、感悟、成长。“自己”领悟到的这些体验、感悟、成长,就犹如一座座山的山顶,是金光熠熠的。,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2)审清修饰词的限定和要求。“最”“也”“还”“更”“其实”等修饰词如果出现在题目中尤其要注意,它们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稍不注意,可能就成了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示例】广东省中考题最好的奖赏“奖赏”是文章的线索,它可以是实在的、物质的、可视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的、情感的,一句表扬、一种暗示、一份情意;个性心理的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素养的提高,也都可成为“奖赏”。题目中在“好”字前用了副词“最”,这就暗示了下列要求:避开物质性的“奖赏”,最好能亮出精神、情感或能力等抽象意义的“奖赏”,或是将“实”与“虚”的“奖赏”结合着写,并“以虚为最”。,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3)理解题目隐藏的含义。有些题目,语意双关,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而要考虑其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意义。如审题时能考虑到题目的寓意,就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选材。比如路这个题目,可从字面意义看,指的是任何一条供人行走的路;也可从象征意义去分析,理解为“人生之路”“奋斗之路”“青春之路”等等。如果取其象征意义,就可扣住“任重而路远”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等主题去发挥。例如,可从一条具体的崎岖小路,拓宽为拖拉机路,再发展为公路、铁路,以此反映家乡在改革中的变化;也可从无路到有路,暗示勇于开拓、勇于实践的重要,阐明只要思想正确,方法对,有决心,有毅力,事就能办好,路就能走通。,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同类题目还有:脚印足迹晨春灯对于这些题目,首先应研究这个词的本义,再考虑它的象征义,从而找到写深写透题目的突破口。【示例】2014年广东省题是我制胜的魔杖此题就用了“魔杖”的比喻义“法力无边”“战无不胜”。写作时,要注意体现这个含义,然后将写作的重心放在魔杖“法力无边”“战无不胜”的原因上,这是魔杖之所以成为魔杖的原因,而不是像一般理解的那样重点写“胜”的过程和结果(“胜”的过程和结果略写或一笔带过就好)。,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3.读懂提示语近几年,广东中考作文题在命制过程中为了减小审题难度,常常加上一段提示性的文字,这段提示性的文字给考生或多或少地指出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因此,在审题时,应注意对提示语的研究揣摩。,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示例】中考作文题提示语:这是一个爱的世界,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父母对子女拳拳的爱,子女对父母眷眷的爱,老师对学生殷切的爱,学生对老师纯真的爱,朋友之间诚挚的爱,邻里之间融融的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表现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在很多时候,爱就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手势,一次安静的倾听,一次不经意的回眸这才是生活中的大爱啊!体悟出这样的爱,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世界。请以大爱无声为题写一篇文章。,第七节,【审题点拨】如果仅看题目,“大爱无声”好像似曾相识,可能不少学生都觉得读过类似的以“爱”为话题的作文,但又一时无从下笔。因此,认真阅读作文题前面的提示语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面对这样的题目,有些考生刚读完第一自然段就开始匆匆动笔,甚至有的学生就用“眷眷的爱”“殷切的爱”“纯真的爱”“诚挚的爱”“融融的爱”作为小标题逐一描写。这当然偏了题,这种记叙描写或者大而无当,或者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是不扎实的。其实稍稍用心阅读材料就会发现,审题的关键在“但是”之后的内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表现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在很多时候,爱就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手势,一次安静的倾听,一次不经意的回眸这才是生活中的大爱啊!体悟出这样的爱,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世界”。也就是说,从细微之处体悟大爱、体悟真爱才是本题的要求。认真审题,一要把握“大爱”,二要把握“无声”,三要“于无声处见大爱”。,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还有许多考生只写“大爱”,不写“无声”,泛泛写“爱”;只写什么是爱,爱的种类,爱有哪些作用等,发空泛议论,毫无真情实感;或只写个人对“爱”的感受,却将父母的爱作为陪衬。这些都是偏题跑题的表现。对提示语部分推敲咀嚼,对其隐含的信息充分挖掘,这是审题时至关重要的一点,切记!,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4.重视要求有些题目对写作内容或文章体裁有限制,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比如题目是“小议骨气”,文章如果成段成篇地描写,就不符合该题目要求写议论文的暗示。【示例】广东省中考作文题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最美,是美的升华。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审题点拨】我们必须了解题目中有如下几个要求:(1)“最美”不是题目,要自拟一个题目,且题目中要包含“最美”这个词语。(2)“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这句话中的“你”,考生务必要明白是指考生自己。(3)“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这句话中的“感悟”,考生务必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4)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这些要求,考生在写作前和写作时要把握到位,若不细细咀嚼领会就匆忙着笔,可能会给考场作文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审题对点训练(一)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种状态。水的三种状态是由水的温度决定的,人生的三种状态是由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在0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世界也就是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是常温,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就能流进大河、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为水蒸气,成为云朵,他就飞起来,这样,他就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将和宇宙一样大。,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请以“心灵的温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请写出审题思路:,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1.不能以心灵的温度为题,而要另拟题。2.忠告:不必太多地引用导语,那样会显得我们有点不太智慧,没有理解清楚话题。导语只是“导”,起辅助作用的,帮助导出正题的,它不能全部代表话题本身。话题,是我们自己的话题,我们理解的话题。3.所谓“心灵的温度”,就是人生的态度。所以文章应着重阐述内因(即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对其人生的影响,将二者的关系写够,才能表现好这种关系。4.此文很适合用对比,也可以上楼梯式地同类比较。这取决于我们选用的材料。5.警觉:此文很容易陷入大而不当、泛泛空谈的陷阱。建议选材的落点小些为好,但立意最好深远宏大,即,以小见大会比较合适。,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审题对点训练(二)人生路上,有太多令我们感动、欣赏的美好东西,在我们心底留下了深刻感人的记忆:一缕翠绿,让我们欣喜;一道风景,让我们留恋;一份真情,让我们幸福;一次信任,让我们鼓舞他们都像一坛坛香醇的美酒,让我们回味无穷。请以让常驻心间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抒发感情,发表议论。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真情实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请写出你的审题思路:1.要求写“记忆”,记忆必须是美好的,深刻感人的,让人回味无穷的。2.最好写“一”,不用太勤奋;但这个“一”,如是是你心中的某一种“最”,就特别扣题了。3.既然是“常驻心间”,说明这一记忆已经内化成你心中的一部分,你如何去表现这种“内化”的结果?例如:“一缕翠绿”让我们欣喜,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寻找和营建同样的翠绿?留恋“一道风景”,如何去寻找和珍惜同样的风景?被“一份真情”幸福过,以后如何用具体行动去感激和珍惜这样的真情?被“一次信任”鼓舞过,如何以同样的信任去鼓舞值得的人?这样处理材料,能加深立意的深度。4.写足“美好”“深刻感人”,“常驻”才会合情合理。所以,请把重心放在“美好、深刻感人”上。,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二节快速立意一、立意的要求(立意深刻),第七节,二、立意的概念作文立意,通俗一点理解,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心思想,或文章主旨。规范一点讲,就是我们通过一篇文章希望表达怎样的思想观点或情感。,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三、立意的原则1.立意要准确立意首先需“正确”。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情趣等。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提倡以人为本、爱国、无私奉献、诚信、环保等;不表现某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是为腐败、迷信者歌功颂德。,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例如,都写劳动,有人写通过尝试劳动,体验出劳动的艰辛、父母的辛劳、劳动的伟大、读书的重要等,从而激发起珍惜学习生活、发愤学习的思想感情,得出“打工日当午,汗滴脚下土,谁知手中钱,厘厘皆辛苦”的结论,这是符合题意的,因而是正确的立意。如果得出的结论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并产生厌恶劳动,看不起劳动的思想感情,则显然是不健康的,因此也是不切题的,立意自然也不能说正确。,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2.立意要简明简而明就是“简约”。“简约”指思想内容的单一集中,以便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两个以上的主题,或主题过大,会使主题繁杂空洞,都不能称之为“简约”。例如,题目:也是一种幸福有考生这样立意:生病和健康也是一种幸福。我病了,妈妈爸爸不上班陪着我,不用上学更不用做作业,就像当小皇帝一样。原来生病也是一种幸福,但我又想,拥有健康的身体也是最重要的。这样立意不简明,让人不知所云。,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3.立意要深刻一篇文章单单立意正确,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得分高低与立意深浅是紧密相连的。就考场作文而言,立意正确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但进一步做到立意深刻的就很少了。例如,题目:尝试甲文和乙文都写同样的题材:写化学实验失败了,以后就不敢尝试,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尝试了第二次,终于成功了。甲文的结尾就一句话:第二次尝试成功了,感谢老师,我很高兴。乙文的结尾写道:“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第一次尝试固然是可贵的,然而更可贵的是尝试着从失败中站起来。我想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就是尝试着战胜自己的时刻了。很显然,乙文的立意就要深远一些。,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4.立意要新颖所谓立意要新颖是指立意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求新,求异,不甘于平庸,力求与众不同。例如,题目:过年甲文:写过年热闹繁荣的景象,人们走访亲戚很高兴等,赞美过年真好。乙文:父亲打麻将赌博输得一塌糊涂,全家人因此不开心,还因此大吵大闹,把热闹喜庆的春节搞得乌烟瘴气,批判了赌博之风。甲文立意过于陈旧老套,乙文立意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四、立意普遍存在的问题1.抱残守缺,不求创新不少考生写作文没有自己的主见,缺少自己的认识,总是写那几个陈旧的故事,说那几个别人都说的话题。有时看到一个作文题目,提示语中有什么就写什么。,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2.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浅尝辄止,就是不做深入思考,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果推因、由形观神地审察事物,不能透过表象看到真相,不能经由问题揭示原因,不能经由形式洞察内涵。这样一来,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例如,题目:春天在我心中好多考生仅仅局限于自然变换中的“春天”,认为草长莺飞、勃勃生机是春天。这个立意是正确的,但无疑是肤浅的,事实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应该立意为“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人、事、物、美好的情感”等都是春天。如此立意,自然要比只把“春天”当作季节要深刻得多。,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3.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有些考生在写作时,剑走偏锋,总想着一鸣惊人,从而提出一些不遵守社会公德、不遵从国家法律法规的观点,以谋求他人的关注,哗众取宠。比如,有人讲诚信吃大亏,还是虚伪一些、实际一些好;有人认为牺牲自己去救人是犯傻,不如明哲保身;有人提出应该尊重个人自由,允许中学生谈恋爱,等等。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如果出现在考场作文上,即使文章结构完整、语言生动,也不会得到高分。例如,题目:不能没有你。将“你”确定为自己的“恋人”,宣扬恋爱至上、爱情甜蜜等与中学生身份不相符的思想。诸如此类的消极颓废、情绪低落、心理阴暗等问题,如果出现在考场作文上,即使有很好的文采,也不会得到高分。,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4.贪多求全,表意不明贪多求全,就是写作中“多中心”的误区。写作时不集中在某一个主题上,中途转向另一个主题,从而使已确立的中心不能贯串始终,让人也理不出头绪,读后如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例如,题目:我有一个好习惯。一位考生根据材料提示,一会儿写自己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家务;一会儿写自己尊敬师长、关心同学,在学校深受师生好评;一会儿又写自己爱好阅读,又说这也是一个好习惯。这哪里是“一个”好习惯,分明是好几个,中心分散,主题模糊。,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五、立意的方法1.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法,就是小处落笔,大处着眼。记叙的是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小现象,表现的是深刻的主题。运用此法便于选取材料,使文章立意更加深刻。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挖掘,耳闻目睹,琐屑小事,皆可作为写作的素材。例如散步(莫怀戚),作者通过写一家人一起散步这件小事,来表达中年人“尊老爱幼,人到中年责任担当”这个大的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的手法。,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2.由表及里由表及里法,就是透过客观事物的表象,挖掘事物的深层意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需要认真分析,反复思索,才能获得。例如,跟着,作者记叙“我”去上学,父亲依依不舍地在后面跟着这件事。作者结尾写道:“父亲在后面跟着我,却又像是我在跟着父亲。我们俩都跟随着自己的目标。我们俩都跟着爱走。”表面是“跟”,本质是“爱”,写得最妙的还是这种欲言还休的“遮遮掩掩”。这就是由表及里,揭示本质以升华主题。,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3.反弹琵琶对于某一种现象或某一个问题,一般人都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如果我们在认真深刻地思考后能提出与传统、世俗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这样的文章也无疑会因为独到的、新颖的立意而引起读者的关注。这种立意之法,即通常人们所谓的“反常立意”或“反弹琵琶”。,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譬如,一般人都认为,要取得成功,就要永远追求,永不放弃;而考生若偏偏提出:要取得成功,就要学会放弃。这里的“放弃”可以有两方面的含义:要实现目的,就要目标专一、信念坚定,就要放弃很多享受;当我们追求的目标不能实现时,就要反思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否与我们自身的条件和能力相差太远,也许再次审视我们的能力和实力的情况后,重新确定目标,就能成功。反向立意的例子数不胜数,像“批评,也是一种关怀”“批评,同样可以温馨”“批评,更是一种表扬”。,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4.高瞻远瞩要使立意高远,首先必须超越自我局限,努力追求更高的情感、价值、精神,尽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的大致顺序是:自我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国家人类宇宙。,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例如紫藤萝瀑布,作者由紫藤萝花命运的变迁联系到生命。“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要坦然,要乐观地看待生命中的挫折,放眼未来。从一束花的兴衰上升到生命发展的高度,这样的立意不可谓不高远。例如最后一课,作者通过叙写韩麦尔先生上的最后一课来表现法国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己国土的热爱,对法国的热爱。这样的立意不可谓不高远。例如台阶,作者通过叙写父亲建一栋有高台阶的房屋一事,来表现对人生追求的思考。这样的立意不可谓不高远。,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5.与时俱进考场作文立意要高远,还需要思索时代,用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展现时代主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用这种方法立意其实就是要反映时代精神,展示时代风貌。写作时如能将写作的触角深入到时代的角落,勾画新时代人们构筑新生活的心灵憧憬和现实追求,必定能赢得阅卷老师的好评。例如作文题那一幕,让我,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面对这样的一个题目,我们很多考生都走常规思路。有写“难忘”的、有写“感动”的、有写“受启发”等。这样的立意很显然让人觉得毫无新意。有一位考生却写那一幕,让我的心灵笼罩雾霾。首先题目就能闪亮读者的眼睛。其内容通过叙写一位年轻人在街上随意破坏共享单车一事,来表达对当今社会上某些人的精神状况的担忧。很显然,这样的选材,这样的立意都会高人一等。从选材来看,“共享单车”的话题是当今一个时新的话题。“精神层面的问题”也是现在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这样的选材和立意,不会轻易让读者有审美疲劳。因此,我们写文章,在立意的时候要与时俱进,这样往往能够在立意方面高人一等。,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立意对点训练(一)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游戏伴随着我们成长。游戏有规则,有挑战,有快乐面对游戏,我们思考,我们选择,我们评判。请以游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600字以上;(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请分析题目,写出立意思路:1.体验游戏,享受快乐。游戏伴着“我”成长,游戏带给“我”许多快乐,在游戏之中,“我”学到了很多道理,也锻炼了各种能力。2.经受挑战,感悟人生。记叙自己一次游戏的完整过程,这是一次极具挑战的游戏,“我”最终获得了成功,感悟到人生只有敢于直面挑战,才能走向成功。3.从沉迷到理性,摆脱游戏的诱惑。“我”曾经那样地沉迷于游戏,以致学业荒废,受到老师、父母的严厉批评,自己的精神也萎靡不振,经过自我的认识和长辈的教育,“我”终于迷途知返。4.感受规则,遵守规则。游戏中有许多规则,“我”在规则中获得成功,联想到生活中的各种纪律制度,“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佳作赏析游戏太阳赤裸裸地散发着她的热情,带着得意的神情高高地挂在天空。知了受不住炎热,大声地发出了抗议,连树叶都纹丝不动地定在那儿。然而,被阳光照得金灿灿的河面却异常地汹涌,有惊涛拍岸之势,偶尔渗透出阵阵凉意“小龙。”从远处渐渐传来呼唤我的声音。我马上扔下扇子,跑了出去。“什么事啊!”我有气无力地对两位老友说。只见他们笑呵呵地对我说:“嘿!小龙,我们去玩潜水游戏,怎么样?”,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啊!可是我妈不准我去玩潜水,因为她担心我会溺水的。”我惊讶地说道,耳边不时响起妈妈的唠叨和叮咛。“什么啊!该不会是你怕了,不过是玩游戏。真胆小!还说自己是龙,切!”我的老友哄笑道。我听了不由得一气,想想去年我还在游泳馆里学过游泳、潜水什么的,我在那里早学会了,还可以在水里憋好长时间气呢。想到这里,我什么都抛到脑后了,大声说:“好,谁怕谁啊!看谁潜水时间长,输了是小狗!”于是,我们跑到了河边。艳阳下,河面泛着闪闪的亮光。“好凉爽啊!”在好友的催促下,我一下子就跳到了河里。,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我们三个人开始了比赛。玩得正尽兴时,突然,我被一阵水涡给卷了起来,我一下子惊慌了起来,还没来得及冒出水面,就被连呛了好几口水,我的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潜意识中不停地在水里拼命招手,挣扎中,我接连又喝了好多口水,顿时失去了知觉。飘飘然地,我感觉自己到了半空里。我看见了两位老友,他们也和我一样飘荡在半空。我突然看见地上已经有一群人,啊,妈妈也来了,她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那,那不是我吗?两位老友的爸爸妈妈也来了,他们的怀里也抱着老友呢。我突然惊觉,难道我已经看着妈妈抱着我的尸体痛哭,伤心欲绝。我不由得心痛起来,飘过去说:“妈,对不起,我应该听你的才对。我错了,妈。”可是妈妈根本听不到。,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这时候,我一阵悲痛,才知道,这场潜水游戏原来是一场夺命游戏,不是每个人都玩得起的。任何时候都不要认为自己是游戏高手,一不小心,你就是失败者,甚至会失去生命。悔恨的眼泪止不住地从我的眼角流下,流过我不甘心的嘴角,滴入河中,荡起阵阵涟漪。妈妈的哭声我渐渐听不见了,我不知道自己归向了何处。河面依旧灿烂,依旧汹涌,荡起的波纹漂向远方,呜咽的水声仿佛在述说着什么,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精彩析评本文是以立意取胜的考场佳作之一,考生透过一场潜水的游戏,告诉人们要珍惜生命,勿逞一时之强。这是一场闹剧,更是一场悲剧,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悲痛,还失去了自己幼小的生命,这样反面的事例,透过考生的视角,出人意料地得到阅卷老师的赞赏。本文作者采用逆向立意法,突破传统立意的囹圄,着眼于“我”入水前的逞强心理描写,为下文的悲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故事的叙述也带有神话色彩,对灵魂逝去后的幻觉,进行了大胆的描写,写了“我”看到母亲的悲伤、家庭痛失孩子的悲痛。而把现实的场景转移到幻化的描写,这又是一种时尚立意。这两种立意方法有机结合,以深邃高远的视角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立意对点训练(二)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请分析题目,写出立意思路。题目分析:“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着精神。立意提示:1.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三节新颖选材一、选材评分标准,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了写作选材的重要性:“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而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选材也有同类表述“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二、选材的概念材料是提供文章内容和表达主题的事物和观念,材料好比文章的血肉,血肉为承载灵魂而服务;选材,就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选材得当,就犹如作文打好了坚实的地基,文章也就成功了一半。考试时,在充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作文主题与中心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容易表达出真情实感、且能吸引读者、打动老师的材料,是考场高分作文的重要保证。,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三、选材的原则(1)紧扣主题。密切联系主题,并能有力地表现主题是选材的第一要义。如果不看材料是否对路,不分主次,拣到篮里便是菜,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做的后果,轻则内容杂乱,喧宾夺主,不能很好地表现主题,重则“跑题”,劳而无功。如写我和我的老师,可写这位老师对“我”全方位的关心与帮助。但如写老师和其他同学或老师之间的事,则切题不紧;如写老师在家里所做的事,尽管这些事也能表现出这位老师的优秀品质,但这些事却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则属于“材”不对题。这样的文章,必败无疑。所以,选材必须“有的放矢”,紧扣主题。,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2)真实性。合乎逻辑,或客观存在,就是真实,这是写一切记叙文的基础。事真,才能情真。编造的故事,虚假的人物,无论怎样写,总不自然,总会露出破绽,而且难动真情。好的文章,无不是人们传情表意、激情感慨之作。但从现实情况看,习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无话可说,无病呻吟,写出的文章胡编乱造,形成千人一面的“新八股”。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生活内容单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学习几乎成了孩子们的全部;其二,缺少真切而深刻的感受,优越的物质生活,百般的家庭呵护使同学们很难品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其三,枯燥、呆板、毫无活力的作文指导使同学们缺少兴趣,甚至容易产生厌恶、惧怕心理。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多写见闻感受,选材时一定要在“真事”“小事”上下功夫,以提升文章的真实性。,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3)新颖性。选材要新颖而生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有时,换个角度想问题,可以老材出新意。比如,“让座”是老掉牙的材料,有一考生把“让座”写成“谢座”,就使材料新颖了。有位中学生给一位带小孩的妇女让座,这位妇女教小孩“谢谢大哥哥”,借孩子之口表达感激之情。到站了,这位妇女让孩子再次说“谢谢大哥哥”,“大哥哥再见”,再一次借孩子之口表示谢意。作者于是从中感悟,做了一点“好事”,得到的回报是一谢再谢。视角变成对“谢”的感悟,这就是旧材新用,变“废”为宝。,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选材最忌“陈”陈旧乏味。据说在宋代,主考官有次出了个“深山藏古寺”的题目。怎样把这古寺“藏得”更好更妙,又使人确见古寺呢?有人在崇山峻岭间画上一座古庙,有人在茂密丛林中伸出庙的一角,或露出一段残垣断壁,但主考大人都不甚满意。有位画家独辟蹊径:画面上有崇山、清泉,还有位老和尚正一瓢一瓢地将泉水舀进桶里。画和尚而不画庙,有和尚则必有庙,这就把一座古寺深深地“藏”了起来,真是别出心裁!这令主考官拍案称绝。选材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主题可有千万种表现的材料,要选到最新颖的,需多动动脑筋。,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在我们周围,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对此,准确辨别,迅速地判断和表现,需独具慧眼,这是选材新颖的首要一点;能从众多的表现角度中选择一个新奇的,赋予那本来并不新鲜的材料以新的生命,是选材新颖的第二要点;另外,扩大阅读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勤摘录、善整理鲜活材料也是很好的途径,这等于复制了成千上万双眼睛去感受世界。比如,观看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东方时空今日说法新闻调查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这些都不失为积累新颖材料的好途径。,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胜,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必须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思维活动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撞车”材料,抛弃“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构思,精心选择刻骨铭心的人和事,尽情抒发震撼心灵的感情,细致描写令人回味的故事,勤奋点击精彩多样的生活。一句话,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发明。,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4)典型性。选材不求多而在精。典型、有代表性的材料,才最有力,才能用较少的材料反映相对丰富的内容,才能用个别事例说明较为普遍的问题,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样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使读者倍感轻松。(5)时代感。从去年到今年有什么新材料可写呢?选材的时候可以认真想想。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畅达,其中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焦点出现时,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他们希望听到或读到更多的相关见解或感情的宣泄。这时,如果我们选中它,用我们自己个性的思维,思考、挖掘它们,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予我们自己真善美的感情,也同样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文章。,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四.选材的方法1.从熟悉处寻找。每位考生头脑中一定都储存了大量的资料,这些素材应作为首选材料入文。因为只有自己熟悉的材料,才有可能写得真切感人,也才有可能产生深刻的领悟,发掘其价值意义,从而深刻立意,下笔才能得心应手。真实是文章的根本,好文章的材料对作者来说应该是最真切、最熟悉、最个性化的。,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2.从自身出发寻找。选材贵独特。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的经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发现都是独特的。多从自身出发,挖掘宝藏,将会发现许多别人没有的珍宝。比如一篇以“雪”为话题的作文,大家都在赞雪,有一个学生却写“雪中恨”。他写自己父亲在雪中丧生,写自己对雪的怨恨。这种经历,这种情感是这位同学独有的。这种选材就是独特的,新颖的,深刻的,动人的。,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怎样从自身出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素材呢?要注意以下几点:(1)着眼于“我”所亲历的事情。凡我们亲身经历、亲自体验的事情,回忆起来往往历历在目,写出来最有真情实感,用起来得心应手。比如,以“我望见了你”陈述“眼泪”话题,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经历出发,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叙写“我”对父爱的误解,对父爱的发现和感受,显得真实、自然,又强化了感情的宣泄。,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2)着眼于“我”所目睹的事情。亲眼看到别人做的事,经过我们的审视和分析,会更加客观,更加理性。由于距离很近,往往看得清,写起来容易出彩。比如,以“对母亲满怀感激”,我们不妨用心描绘在“我”遇到困难时母亲的眼神、步伐等,通过细小的地方表现母爱。(3)着眼于“我”所听过的事情。他人讲过的故事,不妨细化想象,生发开来;他们阐述过的观点,拿来谈谈己见。这样,化他人经历为我用,能有效地丰富我们的材料库。,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4)着眼于“我”所想过的人和事。人的思想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围绕某个话题或主题,敢于穿越时空隧道,请出历史上的人,请出未来世界里的人,请出文学作品中的人,让他们登台唱戏或亲身去往他们那里神游一番,岂不给人以独特的感觉?比如,以“奖”为话题,我们可以写动物王国里的评奖会上,经过竞争,人们一致同意将金奖颁给小白兔一个诚信的人。这样的材料,出自我们的想象,但这样的主题,却折射着现实生活,具有现实意义。,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3.从感情的触发点着手。真挚的情感最动人。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容易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这样的文章,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财富,值得珍藏。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是围绕“父亲为我过铁道买橘子,使我感动得流泪”这一情感点,组织材料,构思成文的典范。4.要选“点”,忌写“线”。“写线”,犹如聆听一位老太太不停地唠叨“那过去的故事”,波澜不惊而绵绵不绝,有谁愿意听呢?这种选材思路因其“历时”过长,用笔过“粗”,而往往很难出彩。“选点”意思就是落脚点要“小”,这样容易去粗取精、去旧取新,更方便用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现生活,抒写心曲。,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选材对点训练根据选材要求,辨析下列文题选材之优劣。题目:初中生活琐忆第1组:(1)初一时老师多次找我谈话,我改掉了贪玩的毛病。(2)初二时我学习马虎,后经老师批评,我开始认真了。(3)初三时老师替我找薄弱环节,不断为我补课,我终于顺利毕业。第2组:(1)记自己被评为三好学生。(2)记自己加入共青团。(3)记自己考上了重点中学。,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3组:(1)一堂体育课上老师辅导我跳山羊,培养了我的勇气和毅力。(2)一次物理实验,使我对电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暗暗确立自己的志愿。(3)语文老师的言谈举止对我潜移默化,我懂得了人生道理,树立起了自己的理想。,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辨析:第(1)组材料,仅从“老师的教导帮助”选取几则相同类型的素材,虽然事件确实“有意义”,但内容未免过于单一,那样的中学生活就太单调了。第(2)组材料虽然很有意义,都是自己最光彩的瞬间,但也一样是同种类型,比较单一,且有吹嘘的嫌疑。生活中,不可能总是阳光吧?第(3)组材料中的三个材料注重品格的培养、志向的树立、思想情操的熏陶,既典型又精当,能勾画出一个“教书育人”“润物细无声”的中学生活环境对“我”的影响,更容易写出典型性和深度。,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四节合理布局一、结构评分标准,二、结构的概念作文结构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它们在体现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三、作文的一般结构(一)开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二)结尾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选择结尾的方法,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结构首尾呼应,以求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三)过渡和照应1.过渡所谓过渡,实际起的是一种“粘合”的作用,它使文意不同的两个层次间前后紧密联结,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一般地说,在写作过程中,遇到需要转换内容时,往往要使用过渡成分。这种“粘合剂”,可以是词、句或段,它贯通文意,起桥梁作用。(1)词语过渡当文章上下层次的内容比较单一,两层的意思相近时,或两层的意思转换、跳跃不大的地方,可用过渡词或者词组。例如:时间转换用时间词,地点转换用方位词,表示意思转折的用“然而”“但是”“可是”等,表示结论的用“由此可知”“可见”等,表示因果关系的用“因为”“所以”等,表示总结的用“综上所述”“总之”等。,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2)句子过渡当上下两个层次内容比较复杂,层次跟层次之间意思有较大转换或跳跃时,可以用一个较简单的句子过渡。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9自然段第一句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此句前写了百草园的生活,此句后转入书塾的生活。(3)段落过渡当两个层次的意思相隔很远,有着很大的转换或跳跃时,就应该用过渡段。过渡段虽然自成段落,但一般是句子不多的小段,有的甚至只是一个短句子。例如:藤野先生第3自然段“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段落之前叙述清国留学生在东京的情况,段落之后写去仙台求学,中间就用一个独立成段的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2.照应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作“照应”。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文题照应,首尾照应,前后照应。例如:背影(朱自清)中(1)文题照应:文中多次出现“背影”,与文章题目相照应。第1自然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6自然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第7自然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2)首尾照应开头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结尾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3)前后照应例如:小橘灯(冰心)如第2自然段对房间陈设的描写,提到竹凳及墙上的电话,第3自然段写小姑娘登上凳子要打电话的动作;第2自然段提到朋友有事出去,第12自然段则交代朋友已经回来;第10自然段写小姑娘的话“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第14自然段则呼应“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四)要注意详略得当文章的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文章的正文部分要详写,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部分要略写。例如:写与好友的一次争执,争执的具体过程要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可以略写。,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四、常见的结构问题(一)结构不匀称,比例失衡(1)中考作文结构失误,最普遍的就是“三段式”:不起眼的开头+臃肿的身材+小小的结尾。(2)头重脚轻造成的比例失衡。有些考场作文开头语言形象生动,其中还不乏充满诗意的词句,但由于文字过长,挤压了文章主体的位置,造成文章主体无法展开,只好匆匆经营后草草结尾。(3)还有考生把大段原材料或作文的提示语全部照搬,开篇便古今中外慢慢道来,忽视了文章的整体布局,造成头重脚轻、主次不分的后果。,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一般说来,一篇800字的作文,段落以6至8自然段为宜;开头、结尾段落字数50150字为宜,中间主体部分既要层次分明,又要重点突出,切忌平均用力;与文章主旨相关的人与事,一定要用墨如泼,重点突出。由于字数和篇幅的限制,考试作文入题要快,应讲究开窗见日、简洁明快、一针见血,而最忌在开头大段引述命题的背景材料,使行文显得呆板空洞。,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二)缺少通盘考虑,逻辑混乱有良好写作习惯的考生都十分重视文章的整体构思,一般都会在审准题目之后,在草稿上列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如何开头,怎样结尾,选择哪些素材,哪里主哪里次,都会精心考虑,然后便可以一挥而就。有些考生虽没有列写作提纲的习惯,但事先会打好腹稿,“写什么”和“怎么写”胸中有数。然而,许多考生没有动笔之前先进行整体构思的习惯,往往是提笔就写,想到一点写一点。有时写几句就写不下去了,有时写了一段又去掉重来。大多的考生在开头都还能围绕着中心写,写着写着,中途就岔出了别的话题。这样的作文,从内容上看,多数都为离题;从结构上看,则是文章线索分散,笔力分散。有的考生不尊重客观事物的固有逻辑,导致言之无序,思路不明晰,这样的作文基本上都会被归入三类文、四类文之中。,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三)情节没有波澜,一览无余近几年各省市中考满分作文,虽然都能做到立意深远、语言优美,却少有故事情节摇曳多姿、细节刻画细腻精彩的,不少记叙文都日趋散文化。这折射出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它掩盖的是学生构思能力的弱化,刻画人物水平的虚化。生活处处有矛盾,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会产生。只要你留意生活中的矛盾,在作文中如实地表现,文章情节就一定会顾盼生姿。“文似看山不喜平。”构思中,别出心裁地制造一些出人意料的突变情节,可使文势产生腾挪跌宕、波澜起伏的魅力,在短短的800字中,就能给人柳暗花明、曲径通幽之感。,第七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四)忽视过渡照应,难于理解过河要架桥,文章需过渡。离开了必要的过渡,段与段之间就会脱节;而过渡巧妙,则能使文章结构完整、周密。一般说来,在从一层意思到另一层意思的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