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群体心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25010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群体心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群体心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群体心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学校的群体心理,一、学校群体心理概述,群体:是指人们基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以特定方式组合起来的进行活动并相互制约的共同体。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共有的价值取向。其特征是共有性、界限性、动态性。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塑造功能。,二、学校群体心理效应,1.社会助长作用:是指因他人在场而增强个体的动机性的行为水平。2.社会懈怠作用:个人与他人一起完成任务时,不如单干时出力多,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懈怠作用。,3.从众:在许多情况下,个体会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而不由自主地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同群体内的多数人相一致,这种现象称为从众。群体规范、信息状况、个体需求等因素导致了从众。4.服从:在群体压力下,无可选择地按别人的要求去行为。,5.去个性化现象: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这称为去个性化。匿名因素、责任分散因素、自我意识因素影响了去个性化现象的发生。6.群体极化效应:是指个人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到群体气氛的影响,会出现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三、班集体心理,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目标性、价值性、行动性、情感性。2.班主任与人相处中的PAC分析P(Parent)状态即“父母”状态,是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的状态。A(Adult)状态即“成人”状态,是客观和理智的状态。C(Child)状态即“儿童”状态,是类似于幼儿冲动的时而可爱时而讨厌的状态。,3.班主任的PM领导行为根据领导者在目标达成(performance)、群体维系(groupmaintenance)的表现,可划分为四种类型:P型领导:目标达成型领导,注重实现工作目标,关心的是问题、计划、检查、评价,埋头工作而不关心人,对他人缺乏感情。M型领导:群体维系型领导,关心维护融洽的人际关系,注意增进交往和友谊,但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不太注意。PM型领导:两者兼备型领导。Pm型领导:两者均弱型领导。,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