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字》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2724981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68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炼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诗歌鉴赏之炼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诗歌鉴赏之炼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半山亭(元)于石万叠岚光冷滴衣,清泉白石锁烟扉。半山落日樵相语,一径寒松僧独归。叶堕误惊幽鸟去,林空不碍断云飞。层崖峭壁疑无路,忽有钟声出翠微。,22、赏析“忽有钟声出翠微”一句中的“忽”和“出”字。(4分),诗歌炼字答题基本步骤,释含义/明手法描景象/摹情态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0分,(1)这“忽”字,是“隐隐约约”的意思,写出了钟声在山间徘徊回荡,钟声穿过整个山林,隐隐约约的钟声,写出了环境的清幽之感,空冷。(2)“出”,“生长”之意,写出了在这悬崖峭壁偶尔生长出“翠微”,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这个悬崖峭壁的孤独但也有“绿”的相伴。,参考答案“忽”:忽然,有出人意料之意。到了层崖峭壁间,突然传来的钟声使本觉无路可走的诗人又有了希望,传达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出”:飘出,传出。既写出了钟声的悠扬,又衬托出山林的静谧。经久不息的钟声从深藏在翠色千重的山林的寺院中传出,表达了诗人向往山林自由宁静生活的思想感情。评分标准:共4分。答出1点得2分(意思的理解1分,作用和情感分析1分)。,解释,评析,描述,1、不准确。,答题失分原因:,3、不切境。,2、不具体。,班级得分情况,一“字”花开诗歌鉴赏之炼字,高考试题示例:,(2015山东)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卜算子张元干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干,宋代爱国词人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湿”,沾湿、打湿,采用了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迷”,迷失,采用了使动用法,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作者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做铺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夏灵武县),(2)贾岛注重用字的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实战演练一,“藏”,“隐藏、覆盖”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边塞大雪纷飞,行人稀少,走过的小径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景象,突出此行旅途的艰险,饱含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担忧;“透”,“穿透”的意思,林间朔风穿透了身上的睡衣,砭人肌骨,极为传神地展现了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表现主人公因清廉而衣衫简朴,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园【清】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有人说诗的首联“窥”字用得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实战演练二,参考答案,“窥”。窥看,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反客为主,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想一睹其真容,不但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而且从侧面突出了园中景物之富有魅力,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与愉悦之情。,总结:,炼字三部曲,释,述,析,准确、具体、切境,再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