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招贴流派.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24837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166 大小:18.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艺术招贴流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国际艺术招贴流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国际艺术招贴流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艺术招贴流派,一、欧洲的招贴风格与流派,波兰的招贴设计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气,无论是政治海报还是其他内容的海报,这和波兰的民族文化传统还有民间艺术有很深的联系,波兰民族文化的特征就是民主,自由,开放,这就为设计师们打开了思维空间,还有民间的纺织品和彩绘玻璃画的色彩风格,辉煌灿烂,造型大胆,为波兰的招贴提供的最基本的元素。,波兰的招贴,波兰的招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以特列波夫斯基为代表的波兰第一代设计师,这时候的招贴大多数以反战为题材。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德国的纳粹政府就用“闪电战“的方式突然入侵波兰,当时波兰人还没反应过来,过了17天苏联的军队从东边来夹攻波兰。战后,波兰从一个主权国家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整个国家经济崩溃,工业农业都被迫害了。像印刷业,设计业,一些文化艺术全被战争给销毁了,招贴设计是在战后才开始出现发展起来的,最开始招贴设计完全是为政府服务的,政府要他们出什么题材的招贴设计师就设计什么样的,那时候的平面设计师,基本上都是从事招贴设计,题材也基本上是反战题材。,特列波夫斯基欧洲海报设计的先驱人物。他的招贴设计一般都是按政府的要求的设计的,但他的设计却表现了他自己对于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的压抑感,也表现出他对未来的憧憬。,不要战争,建设华沙文化海报,1955年华沙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会,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创作了一件招贴画,最后阶段电影海报特列波夫斯基,歌剧沃采克海报杨莱尼查,沃采克是个真实人物,他因杀掉情妇而被判处死刑。,战争飞去来电影海报,肖邦音乐会海报斯塔西斯的招贴,二、以亨利克托马泽斯基为代表的波兰第二代设计师,他们将设计视角逐渐由政治宣传转向民间生活。波兰战后文化生活不活跃,无线电广播节目很单调,报纸内容也很少,因此设计师们通过招贴来来宣传各种文化活动,这时期大量的海报都是关于演出,马戏,音乐会,电影的宣传内容,当然政治招贴也占很重要的地位,渐渐的招贴成为波兰人生活的一部分,波兰政府也很重视招贴设计,在1964年举办了第一届华沙国家海报双年展,华沙附近的普拉卡图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的海报博物馆。托马泽维斯基,他设计的海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努力摆脱人们对于战争的压抑记忆,作品色彩明快,形式活泼。通过海报这一艺术形式表现多姿多彩的大众文化生活,体现了从战争阴霾中走出的波兰人民重建家园的积极心态,设计具有很高的装饰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弗兰西斯科斯特罗维斯为代表的波兰第三代海报设计师则在海报的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他们大胆采用各种设计材料和表现方式,综合运用隐喻、象征、寓意和摄影、版画等手段创新,借用蒙太奇拼贴、印刷网点构成、涂鸦、多媒介等技法,极大地拓展了海报的艺术表现力。波兰政府通过组织“波兰艺术家协会”以及大力发展设计教育的方式对平面设计大力扶植,大批设计师在海报设计上将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结合在一起,开创了海报设计的多元格局,这些努力使海报逐渐成为波兰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钢琴演奏,女权主义,贫与福,瑞士的招贴,瑞士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却又四种官方语言,五大宗教信仰,400家国际银行,1000家博物馆,每年举办近6000个国际会议,也是国际著名的旅游之都。瑞士是一个经济文化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准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都没有殃及到这个美丽的国家,这使得瑞士的印刷设计保持了持续的发展。达达主义、构成主义。等各种现代设计思潮在瑞士被迅速的吸收与传播。,瑞士招贴的风格:突出表现为注重字体设计在招贴中的信息传达作用,并将字体通过延伸、并列、组合、波动来表现,在线条使用上,首次提出招贴中“余白“的概念。,呈正方形。旗底为红色,正中一个白色十字。年,瑞士制定了新联邦宪法,正式规定红地白十字旗为瑞士联邦国旗。白色象征和平、公正和光明,红色象征着人民的胜利、幸福和热情;国旗的整组图案象征国家的统一。,可口可乐,德国的招贴,德国是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在继承了优秀的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来自俄国、波兰和东方日本的艺术养分,在230年前建立的莱比锡图形艺术与书籍设计学院,最早把版式与图形及文字作为研究对象,包豪斯招贴设计师伊顿的最大成就在于开设了现代色彩学的课程,康定斯基对于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分析绘画和对色彩与形体的理论研究。赫伯特拜耶1925年创造了“通用体”无装饰线字体系列。拜尔利用垂直线形式设计招贴构图。等等这些对德国和全世界的设计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德国人对招贴广告在技术和形式上的都有很强的穿凿行,16世纪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柏林人利特法斯在19世纪末首创圆柱招贴媒体以及印刷规范,都说明了德国人的创造性智慧。,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自上而下由黑、红、金(黄)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一位诗人见到一个穿黑披风佩挂红色肩章及金色纽扣的学生义勇军时,唱着黑色象征悲悯被压迫的人们,红色是争取自由的心情,金色是理想和真理光辉的表徵,于是以黑、红、黄三色旗作为统一的德国的国旗。,三色旗,德国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汉斯希尔曼世界公认的视觉艺术大师,他主要靠他的电影海报而成名。他算得上是德国最早从事电影海报平面设计的艺术家之一。希尔曼的艺术作品采用各种艺术手段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阐述:一般使用照片、拼贴画、几何或自由的图形;选择绘画或其他任何可能的组合进行创作。,七个武士,阿尔希巴尔多德拉克鲁茨罪恶的一生1960,审判,监狱1963,表现了一个骑兵的侧影。马蹄、马镫上的一只靴子、一块马的腹部,放大构成了一种画面框架,框架中策马扬鞭的士兵则显得渺小,一群身着制服的骑兵的暴力形象,构成了一种形式简洁、空间辽阔、速度快捷的意象。,亚洲上空的风暴,在这幅电影海报里,希尔曼使用了一种纯平面的形式游戏。衣架上的白色西服作为剪影来回地移动,让人联想起一个跑动的男人。希尔曼在这个活泼的、处于中心的人物形象和海报尺寸的长方形之间造成三个彩色的过渡。,身着白色西服的男人,冈特兰堡,1938年出生于德国。19581963年(20岁25岁)在卡尔塞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1960年22岁的冈特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1963年(25岁)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冈特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纸上的舞台表演艺术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去年圣诞,作品(l路车,S.费尔出版社100年纪念日招贴,马蒂斯1940年出生于德国汉堡市,现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他的艺术创作充满了前卫、尖锐、富有挑衅性而又诗意的精神。在他的教学活动中,也一贯倡导异想天开、冒险、试验和挑衅的精神。剧院戏剧海报和音乐海报是马蒂亚斯的主要工作领域。他用海报作品向人们展示图形、词语、音乐、戏剧的协调一致。他的作品把组织图形中的元素,从而产生丰富的内容和视觉张力。,美国招贴,美国虽然只有300多年的历史,所以他的招贴设计不像中国招贴富有文化和历史,不像日本招贴那样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特征,美国的招贴风格,就和万宝路所反映的气质和精神是一样的。他们的设计没有什么条条框框和文化负担,所以就给人感觉是轻松的感觉。,早期美国的招贴设计直接受到欧洲的影响,后来美国发展了工业设计,之后他们的平面设计发展就和工业化带来的广告促销相联系。美国人讲究实际,传统文化束缚少,所以招贴设计的注重商业功利性。在形式风格上利用摄影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相结合来表现商品。,1902年,一位英国烟草制造商,菲立普.莫里斯来到了纽约设立公司,并开始销售他的烟草品牌,当时他手上只有“剑桥”、“德比”、“万宝路”三支品牌。“万宝路”之名。万宝路的名称,源自其伦敦香烟厂位处的大万宝路街。1902年,总部设在伦敦的菲利浦莫理斯在纽约开设分公司,并销售包括万宝路在内的品牌。1924年万宝路被宣传为女性的香烟,宣传口号为柔若五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品牌暂时停止供应市场,在战争结束时,另外3只品牌,包括骆驼,好彩及Chesterfield占据整个市场。1950年代,读者文摘刊登多篇文章,指肺癌与吸烟有关,多间香烟厂开始推出有滤咀的香烟,有滤咀的万宝路在1955年推出。,美国国旗别称“星条旗,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旗面左上角为蓝色星区,区内共有9排50颗白色五角星,以一排6颗、一排5颗交错。星区以外是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50颗星代表美国50个州,13道条纹代表最初北美13块殖民地。据华盛顿说:红色条纹象征英国,白色条纹象征脱离它而获得自由。更普遍的说法认为,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自由,蓝色则象征忠诚和正义。每年6月14日为“美国国旗制定纪念日”。在这一天,美国各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对国旗的敬重和对合众国的热爱。,利奥伯内特为万宝路做广告策划:广告的重大变化是:“万宝路的广告不再以妇女为主要对象,而是用硬铮铮的男子汉”。具男子汉风格的万宝路广告在广告中强调“万宝路”的男子气概,以吸引所有爱好追求这种气概的顾客。菲利普公司开始全新的万宝路形象,是一种朴实的、放松的、户外干活的硬汉包括:牧牛者、海军军官、飞官、马车夫、潜水员、农夫等做具有男子汉气概的广告男主角。,但这个理想中的男子汉最后还是集中到美国牛仔这个形象上:一个目光深沉、皮肤粗糙、浑身散发着粗犷、豪气的英雄男子汉,在广告中袖管高高卷起,露出多毛的手臂,手指总是夹着一支冉冉冒烟的“万宝路”香烟。,万宝路广告持久地以美国西部牛仔作为其个性表现形象,以充满原始西部风情的画面衬托着矫健的奔马、粗犷的牛仔,突出了男子汉放荡不羁、坚韧不拔的性格而尽显硬汉本色。个中正好反映了人们厌倦紧张忙碌、枯燥乏味的都市生活,怀念并试图获取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乡野情趣的情感补偿。,保罗兰德保罗兰德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大师之一。他以功能性和适用性为出发点,运用极简、蒙太奇、拼贴等设计艺术表现手法,将包豪斯倡导的设计哲学和理性之美概括为简洁、理性的设计语言并应用于商业美术之中,以其独有的想象力契合着商业与艺术的两大领域,给消费者开拓了新的设计文化风貌。,20世纪中期,美国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一个以生产打字机、电脑和计时器为主要业务的企业。邀请兰德为公司设计一个具有先进理念的前卫标志,以便更好地宣传公司形象。兰德把难以记住的国际商业机器公(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的名称缩写为IBM,便于传播和记忆,并设计出一直沿用至今的企业标志黑体字IBM。兰德在设计IBM字体时,结合IBM公司以事务机器及打字机起家这一历史,将IBM三个字母设计成打印风格,将字母B中间的负形设计成两个方孔,与其经营打孔机这一业务紧密相扣。这一标志设计醒目、简洁、贴切,传达出了IBM最基本的经营内容。,1976年,兰德又为IBM公司设计了8条横纹的变体标志,并选定蓝色为标准色水平等线的构成处理能使人产生电磁波振动般的动感,既传达了公司高技术行业的性质,又寓意了公司的发展理念严谨、科学、前卫且充满激情,这个标志概括简练、新颖大方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兰德将IBM新的标志形象广泛运用在与公司有关的一切物体上,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及优秀的售后服务,体现了“IBM就是服务”的理念。,是IBM公司的招贴一个眼睛、一只蜜蜂和一个M代替了IBM的传统标志:“I”被设计成眼睛(Eye),代表着对人的关爱;“B”被设计成蜜蜂图形(Bee),代表辛勤劳动;“M”指信息与科技,代表着对技术的不断创新。在创作时,兰德并未用简单的英文字母设计这幅招贴,而是把这些符号元素进行意义上的分解,再将各种符号信息重新组合,体现了IBM锐意创新、辛勤劳动、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其和谐自然的风格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符合观众的接受心理。,IBM企业文化,作品的黑色边框和白色背景可以将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招贴的主要内容上。黑色字母RM是资源管ResourceManagement的缩写,与IBM产品的色彩风格相同,体现了IBM的产品形象与专业精神;橙色的圆象征能源(Energy),体现了一种活力;赤色的循环箭头象征着资源保护,表现了一种流动性;方向盘是共乘的意思,采用了接近海洋色的蓝色,表现了共享这一主题;绿树代表环境保护,凸显了生命的价值和健康的意义。画面通过色彩补色对比原理,形成视觉对比效果,给予受众强烈的视觉印象。,“desi8n63”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海报,真实、艺术、表达,西摩切瓦斯特美国观念形象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切瓦斯特出生于美国纽约,早在7岁时他就展现出对艺术的热爱和天赋,尤其喜欢插图绘画。1947年(16岁)便在十七岁的杂志上发表了他最早的插图作品。1948年(17岁)毕业于纽约林肯中学,随后进入美国库柏州立艺术学院学习插图和平面设计。,西摩切瓦斯特,20世纪50年代,摄影的发展和普及、纸张与印刷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使得平面设计发展到一个新的平台。美国出现了这样一批设计家,他们抛弃了以往刻板的设计风格,重视画面感性思维的投入。他们设计的平面作品,重视新媒介的使用以及注重表达个人观念,成为美国设计中观念形象设计派别的发起者。西摩切瓦斯特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独特的设计风格赢得了美国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喜爱。观念形象设计,“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和美国形成的平面设计的新流派,与强调视觉传达准确的、理性主义的、比较刻板的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注1、比较讲究规则性的纽约派相比,这个流派更加强调视觉形象,强调艺术的表现,强调设计和艺术的结合,是与以上两个流派同时发展的一个设计发展方向。”,消除口臭是切瓦斯特设计的反战海报,反对美国在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中对河内进行轰炸。这幅海报以浓郁的色彩、简洁的标语、漫画的形式来表现反战主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海报里男子口中描绘的正是飞机轰炸的战争场面,而标语“EndBadBreath”中的“BadBreath”在英文中是“口臭”的意思,以“消除口臭”来影射“反对战争”,传递热爱和平的愿望。海报以标志美国的“星条旗”为背景,以此来讽刺美国对越南的无理干涉,并激发美国民众考虑受战争侵袭的越南人民的感受,从中可看得出切瓦斯特作为一名艺术家其热爱民主、和平的人文主义情怀。,三分钱的歌剧切瓦斯特的一幅画册封面作品,他利用平面设计中不同的风格,如德国表现主义的木刻、超现实主义的空间布局以及大胆的色彩表现与画册的宣传功能、歌剧的音乐调性相呼应。这种打破以往传统刻板的写实面貌,将个人的歌剧观念通过形象来体现,正是其观念与形象融合的魅力所在。,图钉与未来,“图钉”设计集团,走向和平,日本招贴,日本招贴在国际上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日本的动画,全世界百分之60的动画都是日本制作的,日本的招贴无论是作品质量和设计团队的数量,都居世界前列。造成这种影响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日本设计师很好的继承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勇于借鉴各国的表现手法,这是其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像绳纹时期的陶艺、大和、奈良时期的宗教艺术、江户时期的浮世绘艺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美国艺术及德国的构成主义都为日本招贴艺术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借鉴的素材。,2.日本本身文化发展落后,就促使日本民族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卓越的借鉴能力,善于发现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优势和缺陷,积极进行改进和加工,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人积极努力上进,良好的民族素质使其经济迅速发展。,4.日本的积极和国民对文化的需求,加上大众对设计这一创造性劳动的认知,都为实际是搭建了良好的创作平台,日本招贴的设计风格民族性极强,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包容度很大,表现风格形式也很多样,尤其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到了完美极致。光构成、计算机图形处理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国旗也称作“太阳旗”旗面上一轮红日居中,辉映着白色的旗面。日章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旗面为白色。白色象征正直和纯洁,红色象征真诚和热忱。日本一词意即“日出之国”。,1950年田中一光毕业于京都市立大学美术学院(现在的京都市立艺术大学)。他从1952年到1957年间在大阪做为纺织品设计师、财经新闻记者,之后在日本东京设计中心受聘为平面设计师和艺术总监。他将西方的几何图像和鲜艳色彩融入到传统的日本书法美学。日本所有重要的剧场都会委托他设计海报,被认为是:“日本平面设计之父”。田中一光的招贴设计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较大,他的作品追求一种平面化效果,朴素、平铺直叙,具有象征性和严谨性。他的招贴设计构图饱满,通过对平面空间的构造探索,重新阐释和发掘传统精华,体现出现代的设计观念和审美情趣。,田中一光,画面都是以方块等分的,用几何形等分出的形状按理说是机械的那两个半圆移成水平,则为静态状。二是嘴:大小两个圆稍稍一错,就不仅与眼部的表情统一起来,而且使眼部的半圆形与嘴部半圆弧形的统一节奏有一个装饰音,形成装饰音的还有右上角蓝色圆形,它与实体无关,只与造型的节奏有关。长久地凝视这张脸,仿佛真能聆听到佳人的莺莺细语。,日本舞蹈,第八回产经观世能,画面中没有一个能剧人物的形象,但在阅读丰富多彩的文字时,感受到的却是华丽的能剧艺术世界。设计家把蓝、绿、红、黄、紫这些强对比的互补色统一在沉重的黑色调之上,既有冲突,又有协调。此时仅仅起到传达功能的彩色文字成为了一种意象,能剧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三十回产经观世能,作者考虑到表现主题的特殊需要,第一次将能面以黑白反转的形式出现,这次能面的头发、眼睛、鼻子和嘴唇处理成了白色(虚),脸面也就相应地变成了黑色(实)给人一种意料之外的视觉刺激。五官的白色和空白的底面形成了很好的呼应关系。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共生,相得益彰。受众在观看图底(实虚)关系反转的同时,感受到的却是人生如戏的情境。,大阪水族馆上那条有趣的鱼,这条可爱的鱼单纯到极点: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就组成了鱼头和鱼身体,身体里六个小圆点,使鱼身体充满了张力又富于装饰性。鱼嘴上的一块好似鱼身体的延长的绿色块,似乎说明了这条鱼的生命痕迹,同时又对鱼的形象的节奏加以丰富。单纯到极点,随意到极点,自信到极点又机智到了极点。,永井一正于1929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51年在东京艺术大学学习雕塑,后退学转攻平面设计。永井一正是日本战后成长起来的平面设计大师,他的作品按风格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永井一正,1.前期,20世纪50年代。这时日本现代平面设计开始向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学习,永井一正受到时代和艺术前辈的影响,其海报作品中也明显地体现出西方构成主义风格,在作品中表现为几何线的密集构成,或散点的图形编排形式。,永井一正前期海报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主题图形为几何形构成的宇宙星系景象,图形创意手法多为“减法”,即减去事物具象的外在形态,保留其外轮廓和本质特征,将宇宙景象概括成抽象的几何形,或由几何形重构而成。如:将“月亮”概括成半圆形或圆形,“地球”概括成圆形等。,加拿大作品巡回展,2.中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这是永井一正海报的东方抽象风格时期。这时期的海报作品在前期海报风格的基础上,增加几何线的重复构成以及摄影照片用以表达东方文化所特有的空间审美观,表现手法更加丰富。,GDP出版社海报,3.后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东方具象风格时期。海报作品的主题多以动物为主题图形,通过图形关系来传达信息:“重叠、相接、共用”等;图形或半边,或一角,以形式上的“不全”来表达作品主题的“全”。禅宗意蕴浓厚,东方传统艺术风格开始在永井一正的海报作品中表现出来。,保护动物海报5,永井一正的设计生活,重叠一体是指海报中主题图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形态,在一定的“关键部位”重叠而形成一个“整体形”,又可称“重叠法”。根据重叠的部位和大小,又可以分为“回”字重叠和局部重叠。“回”字重叠,采用这种手法创意的作品一般是由两个主题图形构成,主题图形一大一小,一前一后,一里一外,形成一种全封闭的包围结构,类似于汉字“回”的结构。,富山美术双年展前者的主题图形是同一图形的大小重复运用;而富山美术双年展是不同的图形大小上下重叠,作品中“地”为大的鲸鱼图形,“图”为小的普通的鱼类,两个图形共同利用尾部的相似形,重叠在一起,连成包围状的一体。局部重叠,指主题图形之间有一部分是相互重叠在一起的,形成彼此错落的感觉,从而构成一个复合整体。这种图形创意手法在永井一正的海报中也比较常见,现代设计师作品展,永井一正的世界展,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视觉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福田于1932年生于日本东京,1951年(19岁)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24岁)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后,福田开始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和观念,并借此开创出多种创作发展的方向和表现手法,成为当时较有名气的设计新秀。,福田繁雄,他善于运用图底转换、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以单纯简洁的元素,诙谐幽默的形式,创造出富有哲理性思维的视觉世界。,胜利,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福田繁雄作品展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UCC咖啡馆海报,富山绿化节海报,艺术无国界,地球日快乐,第二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二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纪念广岛长崎50周年,国际地毯设计大赛,龟仓雄策他的作品大部分运用了集合便便的抽象图形,并吸取了20世纪60年代最为流行的光效应艺术,通过光影式正负几何图形的组合而形成强烈的透视感,和闪烁感,构成画面特定的是觉得吸引力。,龟仓雄策,出生于日本新泻,他从新建筑与工业美术学院毕业后,便参与组建日本设计中心有限公司,并于1960(45岁)年成为该公司总经理。龟仓雄策还曾任日本平面设计家协会会长,担任Creation(创作)杂志主编。1961(46岁)年,他被授予“每日艺术奖”,1962(47岁)年脱离公司成为一名自由设计家。龟仓雄策是日本在二战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平面设计师,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在他的海报作品中透露出极强的现代性,但又不失日本传统美学的象征性与简洁性。他凭借着其在1964年为东京奥运会设计的海报系列,使得日本海报设计开始在世界平面设计舞台上崭露头角。,龟仓雄策,1964年东京奥运会海报,大阪万国博览会海报,他便将最能象征日本的“樱徽”纹饰置于海报中心,通过突出樱花瓣尖内凹的特点,设计出类似太阳光发射的形态,而这种造型正与日本民族崇尚太阳升起、光芒四射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不谋而和,同时也映射出万国博览会定将放射出巨大光芒的吸引力。这幅海报给人以精细、严谨的视觉感受,从内到外,从小到大,从实到虚,产生震撼的感官刺激。,图3创意海报,创意海报,两幅系列海报采用剪贴的手法将月亮、太阳、山、树木、草安排在画面中,用不同的色调表现黑夜与白天的自然现象。黑夜的着色以冷静、安详的冷色为主,白天的着色以热烈、祥和的暖色为主,他们之间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两幅作品的底纹采用黑白相间的马赛克图形,替换掉原本的大气与空间,使色彩的意境体现了民族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让人感受到细腻和恬静的生活情趣,向观众展现了一幅清愁、平淡、柔和的梦境般的世界,这种全新的传达方式体现出他要彰显民族风格的设计理念,其作品的色彩不重热烈而重平和,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族气质。,照明展览会海报,第10届东京国际照明设计竞赛海报,龟仓雄策1964年东京奥运会系列海报,百米运动员起跑瞬间的势态,奥林匹克的竞赛精神被生动得定格在画面上,从前到后,从左到右,屏住呼吸奋力一搏的画面,体现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生命力量,给人强烈的震撼与共鸣。龟仓雄策向世界成功地展示了日本平面设计的独特魅力,运用新型的摄影技术使他的海报真正捕捉到了人类体育竞技精神的瞬间,因此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界的普遍认可,并且还获得了当年国际米兰海报设计的大奖。,中国招贴,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加上多元化的文化和民族结构,中国现代的招贴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多样化的,但是在过去的那么久的封建社会统治下,中国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加上美术教育和设计教育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招贴设计发展的不是很顺利。中国的招贴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清末还是殖民时期的上海商业招贴,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宣传招贴、民间丰衣足食的年画招贴。中国招贴设计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文化传承上相对稳定,基本没有断层的港澳台地区,特别是香港地区的设计师。因为市场的需求和政府的重视使得招贴设计发展的比较顺利,设计团队也很强大。一种是大陆地区,由于教育的中断,文化封闭,一个世纪以来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尽管改革开放后涌现出了一批中青年优秀的设计师,但是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整体的实力不足,文化知识结构发生断层,表现风格不太统一,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多,导致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国招贴发展也可分为三个时期:1、20世纪初期。1911年上海的英美烟草公司和商务印书馆,把石版印刷术引入到中国。大大降低了印刷的成本,而且印刷的效果的比石版印刷好很多。当时上海出了招贴广告的十分特殊的形式月份牌广告。那一时期,比较出名的月份牌画家是郑曼陀先生,他成功的将炭和水彩相结合的表现技术,奠定了月份牌画法的基础。之后从德国学习设计回来的杭樨英把月份牌的制作推向了高潮。,“月份牌”画的诞生,源于西方列强的强权政治。1843年,上海被迫辟为国际通商口岸,迅速推进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所谓“月份牌”画,就是此时欧美资本大量输入上海,许多外国资本家纷纷在上海开厂设店,倾销商品进行广告宣传的产物。其形式是借鉴和运用了在中国最有群众性的民间年画中配有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融入商品广告。最初,外国厂商聘请中国画师设计的“月份牌”画,画面除了商品宣传外,表现的大都是中国传统题材的形象,或中国传统山水,或仕女人物、或戏曲故事场面等。后来则发展为画面以表现时装美女为主要形象。艺术手法上初以中国传统工笔淡彩或重彩作表现,后来发展为以西洋擦笔水彩细腻的写实手法作表现,色彩明净鲜丽,并且大都用技术更为先进的铜板纸以胶版彩色精印,上下两端还镶有铜边,上端铜边居中穿孔,可以张挂,随出售商品免费赠送顾客,广受欢迎。人们获得这种配有月历节气的商品宣传画后,整年张挂在家里,既可装饰欣赏,又可查阅日期节气,人们习惯地称它为“月份牌”。这种“月份牌”在每年新年前更是大量发行赠送顾客,人们都把它作为年画来欣赏。,五星红旗,第二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这个时期作品由于政府各种运动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星辰过来第一个政治宣传画高峰期。20世纪50年带到70年代的30年中,我们的文化艺术和发达国家交流甚少,这方面的信息也十分缺乏,美术学院的教学方法大多依赖于50年代来自苏联和东欧的一些影响,红、光、亮、高、大、全、,成为那个时期宣传话的一个固定模式,这种发展使作品显得非常生硬和概念化,脱离了人民和社会现实远离了群众的审美要求。,红色招贴形成的原因:1、红色是中国人习惯的激发人进取的“革命色”,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触动灵魂的运动,这场运动反映了在毛泽东思想引导下的一代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2、红色是中国人乐于接受的颜色,红色消灾,红色保护平安,红色是吉祥的符号,3、红色是强烈的传播色彩,在那样的年代里,中国人要将毛泽东思想普照全世界,红色无疑是最有感染力的。,第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这个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蓬勃发展的年代,文化的交流,印刷品的创波,全国间的交流,国际间的交往国内各类招贴广告展都相继开办:1992年广东深圳举办了“平面设计在中国”北京举办了:“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博览会”1998年举办了“99中国国际艺术设计博览会”。,靳埭强,1942年生于广东省番禺。1957年定居香港,做学徒,满师后当裁缝师,如此10年之外。其后在香港中文大学部攻读设计课程。1967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靳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香港现代中国艺术家联展海报,靳先生“以水墨笔触和粉彩笔触代表东西方不同的艺术观念与风格”,同时借用太极图“这个古老的符号,赋予新的意义,表现香港中西融汇的艺术风格”。除此之外,这张海报还运用了红与黑两个经典的颜色来营造一些典雅的气氛。而最精彩之处,却在于它的局部刻画。中国书法与平面设计一样,最基本的视觉构成元素也是点、线、面,靳先生在创作这张海报的时候,没有把两条阴阳鱼做成简单的实心块面,而是充分参照了中国书法中线的作用(在书法作品中,出现最多的视觉形态就是线),用浓淡、粗细、长短都不尽相同的线条以不同的疏密排列,组合成干净、整洁却不乏层次感的画面。,这张海报以一张被揉乱的纸作为视觉主体,从画面中还可以看出,这张纸原先很可能是一张画稿。褶皱的纸张肌理和若隐若现的水墨痕迹,看似随意,却具有一种带着“随机性的自然美态”而这样一种美态,不仅仅表现在这样杂乱却显得有序的视觉空间里面(所谓显得,意指并非真正有序),更是一种天人合一、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纸本善”主题海报,亚太海报展海报,勇破成规,爱护自然,十三人画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