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2724263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6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蝶恋花,晏殊,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有珠玉词。,作者简介,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婉约,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名作有浣溪沙等。晏殊的词,主要承袭晚唐、五代的遗风,多为遣兴娱宾而作,内容比较狭窄,大多是反映士大夫宴游嘉会的生活以及对良时易逝、欢事无多的感慨。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的作品,是晏殊词另一主要内容。,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本词为晏殊的名篇之一,抒写悼惜春残花落,好景不常的愁怀,又暗寓相思离别之情。语意十分蕴藉含蓄,通篇无一字正面表现思情别绪,读者却能从“去看天气旧亭台”、“燕归来”、“独徘徊”等句,领会到作者对景物依旧、人事全非的暗示和深深的叹恨。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一联工巧而流丽,风韵天然,向称名句。,诗歌赏析要点:,1.紧扣意象2.体味语言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3.揣摩手法抒情手段、表现手法等4.深临意境,体会诗人情感,jin,n,了解,jin,栏杆,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使凋落,主要内容:思妇怀远词眼:离别,整体感知,炼字析文,感悟意象,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又是怎么体现的?,离别及离别后的伤痛,怀念远人而产生的惆怅,移情入景以我观物,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李白双燕离诗:“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燕子,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有怀子由:“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明月,在词的下阙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法来排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登高(“独上高楼”)写信(“欲寄彩笺兼尺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昨夜的西风使碧树繁叶凋尽,独自登上高楼,极力骋望那邈远的路,终不见远走之人。“西风凋碧树”夸张,突出西风之烈,比喻相思对我的煎熬和摧残之甚。“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行为描写,通过行为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三句纯用白描,语言洗净铅华。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他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第二境界是描述如何为此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的追求,忘我的奋斗。,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上片:融情入景,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别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点滴结语,端正好杜安世槛菊愁烟沾秋露。天微冷、双燕辞去。月明空照别离苦。透素光、穿朱户。夜来西风凋寒树。凭阑望、迢迢长路。花笺写就此情绪。特寄传、知何处?,拓展阅读,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总被无情恼。,“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总被无情恼。,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诗歌赏析要点:,1.紧扣意象2.体味语言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3.揣摩手法抒情手段、表现手法等4.深临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