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长联教案》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24156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观楼长联教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观楼长联教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观楼长联教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觀樓長聯,孙髯简介,孙髯(16851774),字髯翁,祖籍陕西三原,生于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岁(1685)。因其父在云南任武官,随父寓居昆明。博学多识,乾隆年间,曾为昆明滇池大观楼题楹一幅,计180字,号称天下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被后人尊称为联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赞道:“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孙髯翁早年由于对科场搜身极为愤慨,认为这种“以盗贼待士”的举措有辱斯文,遂发誓永不赴秋闱之试。他中年丧妻,仅生一女,其女长大后适广西州弥勒。从此穷困潦倒,寄居于昆明圆通寺咒蛟台,过着以石洞为栖身之所,以卜筮为求生之道的清贫生活。他曾在诗中写道:“白眼无今古,黄金有是非。”,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岁(1774)春正月初九日,孙髯翁于玉皇诞辰跨鹤西归,享年九十上寿。墓碑正中刻有”清处士髯翁孙先生墓”十个大字,旁刻一联云:古冢城西留傲骨;名士滇南有布衣在1958年“大跃进”年代,先生的墓碑被毁,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得以重新修复。并将墓联改为先生生前自挽联。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糊涂到底;此番去甚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大觀樓長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巾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上联译文,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的小鸟和几抹灿烂的红霞。尽情观赏吧!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上联开头两句总写景,继而写所“喜”之景。看(为领字)山景用骧、翥、走、翔形象生动水上之景用拟人修辞,妩媚多姿。四季之景用“莫辜负”使景物含情,令人神往。,上联以浓墨重彩描写滇池风光,写得生机勃勃,引人心往神弛。“奔来”一词,平字见奇,以拟人手法,总写滇池波澜壮阔的浩瀚气势。接着描写滇池东西南北的远景。骧、翥、走、翔,化静为动,将滇池四周的山色写得气势飞动,壮丽神奇。,最后又以细腻的笔触,精致地描绘滇池中姿态各异的小岛、水边的浮萍、芦苇,湖上飞翔着美丽的水鸟,倒映着五彩的云霞,以及四周的良田香稻,亭亭的莲花,依依的垂柳,写得瑰丽而妩媚,极富诗情画意,字里行间充溢着热爱与赞赏之情。,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下联译文,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下联开头回顾云南历史,感慨深沉。“叹”为字眼,总写感怀。想汉习楼船为领字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用排比尽显英雄业绩,历数云南史实。,下联纵论古今,写事抒怀。作者历数有关云南的史事,列举汉、唐、宋、元等历代帝王在云南炫耀武力,可是人事沧桑,王朝兴废,那些“伟业丰功”,已成了过眼烟云,连那些勒铭记功的碑碣也早已残缺断裂,湮没在苍烟残照之中,剩下的只有“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是那样的凄凉、冷落。诗人面对壮观景象,想到历史兴亡,感叹沧桑变化,英雄已矣。这是一种人生感慨,也是一种对天,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上联突出一个“喜”字,喜溢四方,绘出了一幅颇富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前面,作者在观看滇池和四周的群山后,曾发出文人学者们,何不选择这名胜地的高楼登临欣赏一番的感慨。这里,作者在描绘了眼前池中的胜景后,再次由己及彼,概叹:不要辜负了美好的胜景吧那四周飘香的稻谷,那波光万顷的浪涛,那六月盛夏的荷花,那三月春风中的杨柳。作者通过写景抒情,那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下联勾勒云南的历史,重在一个“叹”字上下功夫。作者追根溯源,道出了历史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展示出了一幅颇耐人玩味的历史画卷。作者乘兴看够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立即联想起云南风云变幻的历史,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千古的英雄豪杰们,都随滚滚的历史长河悄然地流去了一系列宏伟壮观的景象,费尽了英雄们的移山心力,然而,这一切犹如彩楼帘外萦绕的朝云,不等珠帘卷起,便在萧萧的暮雨中消失了。那些纪颂功德的词句,都随着那断碣残碑。埋没在夕阳和农家的炊烟里。留给我们的只是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江岸边点点的渔家灯火。天上南飞的两行秋雁,还有那睡在山林间文人雅士醒后的一身清霜。这怎能不令人为之感叹!,写作特点:一、对仗工整二、较多地使用排比三、用典以增加信息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