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解题技能2观察类实验.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2723191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题解题技能2观察类实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实验题解题技能2观察类实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实验题解题技能2观察类实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题解题技能2“观察类实验”的应用样题细研现有如下材料和用具,欲观察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及光照强弱对叶绿体分布的影响,请选择最理想的材料完成实验并回答问题。材料和用具:藓类的小叶、菠菜叶、棉花叶、玉米叶、200W灯泡、25W灯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等。,(一)实验原理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主要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二)实验步骤(1)取材:选取最理想的材料三份。该材料最理想的原因是.。(2)将上述三份材料分别放在载玻片中的清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3)将三个临时装片分别放在200W、25W的白炽灯和暗处,处理5min。(4)观察:先用观察,找到相应的细胞,然后转动,换上镜,调节使视野亮度适宜,最后调节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三)实验现象(1)叶绿体的形态:。(2)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面朝向光源,好处是;,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面朝向光源,好处是。答案(一)叶肉高倍(二)(1)藓类的小叶藓类植物的叶子薄而小,叶片是单层细胞,叶绿体清楚,不需加工即可进行观察(4)低倍镜转换器高倍光圈细准焦(三)(1)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2)椭球体的正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椭球体的侧不至于被强光灼伤,拓展提升显微观察类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显微观察类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取材:根据观察对象选用合适的材料,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取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等。(2)注意材料处理:根据不同材料,不同的观察对象,做不同的材料处理,如浸泡、染色、解离、保持生活状态等。(3)注意制片方法在观察类实验中常采用临时装片制作技术等。临时装片制作有装片法、压片法和切片法。,压片法:用于比较疏松的材料,如根尖、花药等用较小的力即可把材料压成一薄层。压片法的一般过程是:取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观察。装片法:把某些微小生物,如草履虫、衣藻等,或某些大型生物的一部分,如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植物叶片的表皮细胞从整体上取下,不作任何处理直接制成装片。其过程是:将材料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放盖玻片时应从一侧慢慢盖在水滴上,防止产生气泡;染色或改变溶液浓度时,从一侧滴染色液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切片法:用刀片将待观察的材料切成极薄的片,用于显微镜观察。,2.熟悉此类实验的常规内容在此类实验中常综合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标本制作技术等。具体列表如下:,3.注意此类实验的拓展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去重新分析已做过的每一个实验,从中提取出真正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每个实验的设计思想、设计思路;二是每个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如显微镜、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的制作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如2006年江苏高考题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拓展:题中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如下图中1、2、3所示),请考生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要识别题中的三幅,图,根据课本中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可确定这三幅图分别是前期、末期、中期,并知道体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再根据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画出后期的分裂图(如图中4所示)。,所以,提醒同学们要特别关注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复习,特别是极容易被忽略掉的知识点,要求对课本中的每个知识点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理解“为什么”。变式训练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请回答:(1)为什么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而不是幼根作为材料观察细胞质流动?。,(2)如果先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解析(1)幼叶中有叶绿体这一参照物,可较清楚地观察到细胞质流动,而幼根中无叶绿体,细胞质流动由于没有参照物而不便于观察。(2)应该先用低倍镜找到观察对象,并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后再换高倍镜,否则可能找不到观察对象,甚至弄(坏)脏镜头。(3)光照影响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能够加速细胞质流动。答案(1)幼叶中存在叶绿体,便于细胞质流动的观察,而幼根中无叶绿体,细胞质流动没有明显的参照物,不便于观察(2)可能会找不到观察对象,还可能会出现高倍镜镜头压破玻片(损坏镜头)的情况(3)光照,随堂演练1.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的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解析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液泡中的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相反则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随着细胞的失水,液泡逐渐缩小。外界溶液浓度越高,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高浓度的NaCl、化肥等均可引起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答案D,2.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C.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DNA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染液鉴定蛋白质,解析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可以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叶绿体中色素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中,所以实验室通常用丙酮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DNA粗提取实验中,利用DNA分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来提取DNA。在蛋白质鉴定实验中用双缩脲试剂,苏丹染液是用来鉴定脂肪的试剂。答案D,3.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生活状态下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线粒体需染色,叶绿体则不用染色B.高倍镜下看到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C.观察生活状态下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材料都是菠菜叶D.观察临时装片时,都要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解析线粒体无色需染色;叶绿体中有叶绿素等色素,呈现绿色,所以不用染色。在高倍镜下看到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菠菜叶可用于观察叶绿体而不能用于观察线粒体,因为叶绿体的绿色会掩盖线粒体的染色效果,影响实验观察。观察线粒体,一般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材料。显微观察的顺序是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答案C,4.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过程叫分离,作用是使根尖组织细胞分散开B过程叫漂洗,主要目的是洗净解离液D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使细胞相互分散开E过程中需要先在高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才能继续观察,A.B.C.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实验的理解能力。图中A过程叫解离,其作用是使根尖组织细胞分离开;B过程叫漂洗,主要目的是洗净解离液,便于染色;C过程是染色体着色,便于显微观察;D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使细胞相互分散开;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答案B,5.下图是某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此图是在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的结构模式图。(2)如果图中细胞被麻风杆菌寄生,效应T细胞与它密切接触后,效应T细胞能释放,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这在免疫学上属于的过程。(3)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上图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4)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肯定会(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细胞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如图中的(填序号)等所含有的生物膜。(5)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与该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答案(1)电子显微动物(2)淋巴因子细胞免疫(3)细胞核主要呈绿色,细胞质主要呈红色(4)大于(5)前者无细胞核,而后者有,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