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赢在起跑线:高三历史学习方法纲要.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2720888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赢在起跑线:高三历史学习方法纲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备战高考赢在起跑线:高三历史学习方法纲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备战高考赢在起跑线:高三历史学习方法纲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学习方法纲要,授课教师:何小波,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政治史,经济史,文化、社会生活史,改革史,民主思想史,战争史,人物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国别史,教材所能提供的,往往是平面的知识。高考所考核的,却是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等。从教材出发,我们到达不了高考的要求,那么,我们还欠缺什么呢?其实,我们欠缺的,就是一种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方法论是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有极大的影响。笛卡儿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1、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2、可以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3、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4、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笛卡儿在方法论中还第一次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一、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任何一个学科的理论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固守原有的理论往往就解释不了新的变化。道德经中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就是这个道理。中学历史学科中,也出现过许多理论,比如阶级分析法、进步史观、“五段论”史观、唯物史观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形态史观、全球史观也开始影响着中学历史课程。对于同学们而言,不要停留在课本的结论上,而要使用这些理论去理解历史事件及其联系。,唯物史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唯物史观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以罗荣渠为代表的现代化史观备受瞩目。现代化史观在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扭转了过去不少教条化的认识,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现代化的定义: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全球发展进程。从广义来看,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进而引发了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系列领域的深刻变化。而从狭义来看,则可以理解为第三世界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的,但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非经济因素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过去我们对非经济因素的评价,仅局限于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但现代历史学研究表明,事情绝非如此简单。亲缘关系、宗教观念、政治权力等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时是非常致命的。),文明形态史观,汤因比把6000年的人类历史划分为21个成熟的文明:埃及、苏美尔、米诺斯、古代中国、安第斯、玛雅、赫梯、巴比伦、古代印度、希腊、伊朗、叙利亚、阿拉伯、中国、印度、朝鲜、西方、拜占廷。俄罗斯、墨西哥、育加丹。其中前6个是直接从原始社会产生的第一代文明,后15个是从第一代文明派生出来的亲属文明。另外还有5个中途夭折停滞的文明:玻里尼西亚、爱斯基摩、游牧、斯巴达和奥斯曼。文明起源的性质就是从静止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过渡。这种过渡之所以能够实现,既不是由于种族,也不是由于地理,而是由于人类面对某种困难的挑战进行了成功的应战。对第一代文明来说,挑战主要来自自然环境,对第二、三代的亲属文明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人为环境,也就是垂死文明的挣扎,只有克服了这种挣扎,新的文明才能诞生起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文明来构建必修模块的体系源自汤因比的思想。汤因比认为,任何一个文明都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去分析,而在这三个方面中,作为精神活动集中体现的文化是文明的精髓。因此,对三个必修模块的理解,不能够停留在过去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划分,而应该从文明史的角度去理解。,文明史观例题:(2004年上海高考第32题)观察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片)国家复兴管理局总部等待领救济的人群。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问题:(1)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社会制度”的命运?(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其本质特征是什么?(3)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或大萧条),罗斯福新政。确保自由企业制度;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球史观,“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全球史观”有两个基本观点:把世界史看成一个互相联系和作用的整体;认为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同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并无高下、优劣之分,都有平等的权利和平等的地位参加文明间的对话。,材料一: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材料二: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材料三: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二、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小问题来解决,学习的过程离不开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利用已知知识去解决未知问题的过程,也是提高自身思维品质的过程。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而在学习中,则是一个人掌握学习技能的标志。,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分解过程:1.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哪里?2.主流思想形成于何时?3.主流思想形成后,是否地位稳固?如果是,原因是什么?如果不是,原因又是什么?它如何应对?4.主流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否保持其主体没有发生变化?5.传统的主流思想消亡于何时?是什么新的思想取代了它?原因何在?6.传统的主流思想对我们今天是否还存在影响?有何表现?,三、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四、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材料解析题的特点是提供给一定的新材料、新情景,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作答。自1989年首次在历史高考试卷出现,不断发展完善、创新,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为历史高考三大题型之一,后来又取代了问答题成为第二卷的唯一题型,并不断向选择题渗透,形成了材料式的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题型,具有极好的发展趋势。但考生对于此类题型却普遍认为“难”。,材料解析题的特点、现状,材料解析题的分类,文字类材料解析题,地图类材料解析题,图片图像类材料解析题,数据图表类材料解析题,混合材料型解析题,文字类材料解析题,(2007全国文综二)(2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成下列问题。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5分)(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5分),地图类材料解析题,例:(2004年江苏,29题)观察下面三幅地图,回答问题。,(1)三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时期?(2)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特点分别是什么?(3)概括这三幅图(三个时期)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趋势。,(2006年上海)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明,产生了不同特征的法系。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A、B两个区域的法系名称。(2)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一个国家的民情、民风、民俗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法律特征。传统中华法系具有怎样的特征?决定这一法系特征的思想文化背景又是什么?(3)如何认识传统中华法系的解体?中华法系的解体对以后中国法制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下列分别是隋朝和元朝时期的运河图,请加以辨认并概括它们的异同点。,图片图像类材料解析题,例:(2007上海历史)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右侧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问题:(10分)(1)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1分)(2)为什么中国的1978年会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6分)(3)你如何评价图片所体现的主题?(3分),(2007四川文综)(32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根据材料一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4分)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4分),(6)依据图1315,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2分)指出图15所示地区与前两地开发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的最大优势。(2分),(2007天津文综)环渤海地区被规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数据图表类材料解析题,(2007上海历史)观察下列图表,回答问题。,问题:(8分)(1)英、德、日、中四国人均GDP呈现何种趋势?(2分)(2)自1700年至1913年英、德、日三国人均GDP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3)与1913年相比,1950年德国和日本的人均GDP为何增加不多?(1分),(2006年上海)气候的冷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活动和历史的进程,以下这幅“中国近五千年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直观地再现了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950年间中国气温的变化过程。观察下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上图的“比较基准线”为中国现代的年平均气温,历史上年平均气温连成的曲线位于基准线上方时,称为“暖期”;位于基准线下方时,称“冷期”。试问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800年间,中国气候的变化经历了几个暖期?(2)如图所示,秦汉时期虽然处于气候史上的暖期,但与此前相比,气温变化已呈缓慢下降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不断加强,北方游牧区的生态开始恶化,自然灾害连年发生,游牧民族开始南下。试问,这一时期有哪个游牧民族南下?他们的南下产生了哪些影响?(3)从长时段看,气候变化影响人的活动,而人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了气候和环境。试举出近代以来工业文明对气候与环境造成影响的史实。,混合材料型解析题,1、文字+地图,例:07全国文综“金迁都燕京”题,材料一,材料二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金大国志等)(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4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2、文字+图像图片,例:07天津文综“君民关系”题,(2007天津文综)(32分)君与民的关系曾在中外政治发展中不断探索,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1)图11中唐太宗这句话的思想内涵是什么?(2分)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2)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4分),3、文字+数据图表,例:07全国文综“美国中立法”题,材料一总统强烈要求国会特别会议废除中立法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从纯粹的物质观点来看,在我们这里加工可以对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而我们却把各样物品远涉大洋运到彼岸去进行最后的加工还是从物质的观点来看,在这里提供这样的就业机会会自动的帮助我们建设我们的国防。禁运条款的制定不但是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政策。它还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海运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至于同样的地位。要发动战争的陆军强国因此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因为任何未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己有之的随处采购的权利而受到削弱。这在四年前就已开始给了交战的一方一项具体好处,不是由于它的本身的力量或地理位置,而是由于合众国的一项支持性行动。,材料二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日)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人的家宅着了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的水龙管子。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浇园的水龙管子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激。但是,假设它给搞坏了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换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没有损坏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丢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摘自罗斯福选集,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9分)(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中的异同?(7分)(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10分)(4)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6分),3、文字+数据图表+图像图片,例:07四川文综“中苏经济发展比较”题,材料三,材料四表31928、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表4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材料五1933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工业化的)资金积累。1953年,中国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为撰写的工业化发挖掘人家提供了资源,低价的收购制度提供了把物资部分无偿转出农业部门的手段。(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4)材料三中图14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参照图15、16、17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3分)(5)根据材料四、五,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并分析新中国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关于材料解析的能力要求:,、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整理,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文字类解析题的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五步解析法),2理解材料,3准确审题,4神合教材,1问题入手,5准确答题,1、问题入手(相联对应法),问题条块分割明显阅读应注意针对性,材料解析题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材料部分,是由一段或数段文字材料,图形材料或数字材料构成;第二部分即设问部分,是根据材料相应地提出若干相关的问题,要求解答。,2、理解材料(语文阅读分析法),(1)通晓全部材料(正文、注解、标点符号、出处、层次等),2、理解材料(语文阅读分析法),(3)重视材料间关联,抓住中心问题。,(1)通晓全部材料(正文、注解、标点符号、出处、层次等),(2)抓住关键句、词、字,3、准确审题(咬文嚼字法),分清学科:,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过度垦殖;历代帝王多在北方建都,就近砍伐林木,破坏生态,造成环境恶化;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该地区长期是国家政治中心,农本思想浓厚(重视农业,轻视工商),影响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常用问法:,(1)“根据材料X,指出(或概括、归纳)”(2)“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概括、归纳等)”(3)“综合x材料谈认识”,明确题型:,(1)列举题:(列举、举出、哪些)(2)陈述题:(简述、概述、怎样)(3)联系比较题:(比较、有哪些异同、变化)(4)因果分析题:(分析、有哪些原因或影响)(5)归纳概括题:(说明、归纳、概括、指出)(6)信息提取题:(获得、反映、根据材料)(7)开放式评析题:(你认为、有何认识启发等),问题间的关系:,(1)并列关系(2)递进关系,(1)论从史出(2)联系现实,审准三词和分值:,两个原则:,(1)提示词:思路和方法(2)中心词:主体内容(3)求答词:具体内容(4)分值:要点数,试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或者根据语境在材料中无法找到答案,一定要神合(映射)到教材的章、节、目相关知识点。,4神合教材(点本映射法),5准确答题(七大注意法),形成答案的素材:材料、教材、递进关系、思维能力材料为主,所学为辅。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史学观点的运用答题的完整性、格式化和序号化答案简明扼要和运用学科语言(求简求全),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向前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也明确指出:“如果认为我们现在不要限制资本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认为应当对私人资本主义限制得太大太死,或者认为简直可以很快地进入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这也是完全错误的。”材料二:进入1956年以后,公私合营急速转入高潮,其中北京仅用10天就完成了全市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到年底,全国私营工业企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企业人数的85%参加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被当作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对象纳入了公私合营。以上材料均引自走向公私合营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态度如何?有何意义?(2)根据材料二,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态度如何?怎样评价。,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向前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也明确指出:“如果认为我们现在不要限制资本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认为应当对私人资本主义限制得太大太死,或者认为简直可以很快地进入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这也是完全错误的。”(1)根据材料一,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态度如何,有何意义?,态度: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但限制得不太死。意义:有利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材料二:进入1956年以后,公私合营急速转入高潮,其中北京仅用10天就完成了全市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到年底,全国私营工业企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企业人数的85%参加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被当作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对象纳入了公私合营。以上材料均引自走向公私合营(2)根据材料二,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态度如何?怎样评价。,态度: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要求过于“求快”、“求纯”。评价:改造要求与生产力不适应,没有允许部分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是对国情认识不清的反映。,文字类材料题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五步解析法),2理解材料(语文阅读分析法),3准确审题(咬文嚼字法),4神合教材(点本映射法),5准确答题(七大注意法),1问题入手(相联对应法),第二图表类材料解析题,图注意每幅图的内涵和图之间的变化注意映射教材,弄清背景,揣摩意图表注意表和分栏的名称;栏中纵、横的变化,答案要点:(1)土著人口聚减,白种和黑种人口剧增或成为当地的主体,人口总数大辐上升。(2)提供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带去了商品经济和近代制度(或促进经济发展形成统一市场);形成了美利坚民族。,问题:(共5分)(1)这三种选择,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为什么?3分(2)另外两种选择是否也有可理解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答案要点:华盛顿: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杰斐逊: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如答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也给分)。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联邦的统一。,(2003年高考上海卷第30题)美国某民意测验机构在中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一位在本国早期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总统。结果下列总统得票相近。,(1)二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2分)(2)试以图一、图二的史实为背景,概述中共开拓创新和战胜艰难险阻的表现。(2分),根据材料一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4分)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4分),趋向:交流时间缩短;交流范围扩大;交流信息量更大;交流方式更便捷。影响:使世界各国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06上海25)顾颉刚回忆小时候祖父带他外出,看到一块扁额,一个牌楼,一座桥梁,必把它们的历史讲给他听,再要求他按照历史的时序进行排列,这使他有了基本的历史意识。按照顾颉刚所说,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CD,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世界关税水平在不断下降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A、B、C、D、,将下列中国古代王朝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三的是(),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察右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扶持控制西欧援助欧洲发展建立北约组织遏制苏联力量,ABCD,各种类型材料解析题的具体答法:,(1)递进式材料题。答好第一问是解题的关键。答对了第一问,其它问会迎刃而解。因此,答第一问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多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准确。,(2)归纳式材料题。可采用划分段落的办法: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别找出各段段意;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这样层层分析,有助于将材的有效信息全部提取出来。,(3)小论文式成文式材料解析题。这种着眼于“文字表达”的命题,第一步提出要求,指示作答的方向;在表述方面,要求成文,有时还给了字数限制;在评分方面,采取分档给分的办法。解答这类题,除了对材料题的一般要求外,更应注意:,由于小论文式的材料题的设问比较笼统,因此,不可能用设问来提示阅读。所以审题时,对材料的阅读要更加求精求细,力求不漏掉任何一个有息。,处理材料时更要注意理解,把握其立场、观点,理解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特点和时代特征,把历史材料的有效信息融入已学知识的体系中去,才能形成正确结论。,回答此类解析题时更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表述成文。它是论文,不是问答题,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第二,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材料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性。不论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因此,历史小论文不管是评述题,还是论证题,都应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第三,文章应体现论说文的三要素。观点要鲜明,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分清层次,条理清楚。第四,对文字的组织要更加注意抓住关键,高度概括,文字简明准确。文章中主体要明确,时间、空间要清楚,层次要分明。因为此类题一般都有字数限制,所以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了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打草稿,或列腹稿后,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简练、抓住要害。,讲求解题的思路与方法狠抓教材,夯实基础,学习启示,注意,(1)不得照抄材料原句,(2)源于材料,高于材料,例如07高考试题40题,材料二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大金国志等)(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原因: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利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影响: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历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力。因此,在回答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对材料作具体分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注意答题规范,1看清题号,控制范围;2字迹工整,分层表述;3思路清晰,逻辑严密;4言简意赅,突出重点;5结合史实,言之有物;6适度拓展,见好就收。,分层表述,写清求答项(抄题目中的关键词);要会分自然段(一问写一段);注明符号(会写阿拉伯数字、;会用句号和分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