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冠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12716489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新冠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新冠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新冠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工作方案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学生居家隔离,全校开展网课学习,长 时间的居家生活和学习学生容易造成心理或行为异常。为更好的帮 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 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健康危机 事件的发生,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 成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1、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 员:各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 校医2、干预目的1. 通过班主任线上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 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2. 通过班主任的线上摸排调查等干预,掌握处于危机中的学生 现状,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危机策略,对危机中的学生立即开展心 理疏导。3、干预对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1. 疫情居家生活和学习期间出现异常行为的学生;2. 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3. 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的学生;4. 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5. 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异常的学生;6. 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 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7. 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 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4、干预技术1. 首先要取得学生(干预对象)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2. 提供疏泄机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3. 对干预对象提供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知识的宣教、解释心理 危机的发展过程,使他们理解目前的处境,理解他人的感情,建立 自信,提高对生理和心理应激的应付能力;4. 根据不同个体对事件的反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 技术包含包含:认知矫正、放松训练、情绪稳定、行为调整、晤谈 交涉等,以改善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 五、工作要求1. 班主任通过与家长沟通,对班内所有学生进行全面排查。2. 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 全人格,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 然要求,也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3. 认真填写个案疏导报告。对心理危机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干 预,记录并填写干预学生疏导报告。4. 个案报告、学生接受干预图片、老师线上心理疏导图片各一 份上传至政教处。小学防疫知识宣传及心理疏导方案一、宣传教育1. 学校卫生工作要按照依法治教,依法治卫依法办事 的原则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学校主要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 位,把学生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 事日程。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 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形 成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师生员工一齐抓的良 好氛围。2. 切实开展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开设健康教 育课,必需保质保量,上足课时,了解流行病,传染病的 有关知识,增强防患知识。同时要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和 特点,充分利用黑板报、讲座、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微 信群、校园广播、班队活动,升降旗仪式,校会等各种活 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 知识和防护技术。3. 学校卫生人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相关情况对学生 加强流行病,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4. 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帮助学生纠正购零食,吃零食 的不良习惯,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的养成教育。二、心理疏导(一)目的。1. 为受影响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2. 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危机干预;3. 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会影响;4. 继续做好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二)工作内容。1 .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 所掌握的信息,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如自杀、冲动行为等。发现可能出现的群体心理危机苗头, 及时向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报告, 并提供建议的解决方案。2. 综合应用各类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 结合,提供心理健康服务。3. 培训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4. 做好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和社区照 护工作。附一:防控知识宣传及心理疏导领导小组组长:黄建生校长副组长:曾秀函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学校办公室主任)成员:各班班主任附二: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危机干元要点、确诊患者(一)隔离治疗初期.心态:麻木、否认、愤怒、恐惧、焦虑、抑郁、失望、抱怨、失眠或攻击等.干预措施:1. 理解患者出现的情绪反应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作到事先有所准备,不被患者的攻 击和悲伤行为所激怒而失去医生的立场,如与患者争吵或过度卷入等.2. 在理解患者的前提下,除药物治疗外应当给予心理危机干预,如及时评估自杀、自 伤、攻击风险、正面心理支持、不与患者正面冲突等.必要时清精神科会诊.解释隔离治 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患者树立积极恢复的信心.3. 强调隔离手段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治疗患者,同时是保护亲人和社会安全的方式. 解释目前治疗的要点和干预的有效性.原则:支持、安慰为主.宽容对待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及早评估自杀、自伤、攻击 风险.(二)隔离治疗期.心态:除上述可能出现的心态以外,还可能出现孤独、或因对疾病的恐惧而不配合、 放弃治疗,或对治疗的过度乐观和期望值过高等.干预措施:1. 根据患者能接受的程度,客观如实交代病情和外界疫情,使患者作到心中有数;2. 协助与外界亲人沟通,转达信息;3. 积极鼓励患者配合治疗的所有行为;4. 尽量使环境适宜患者的治疗;5. 必要时请精神科会诊.原则:积极沟通信息、必要时精神科会诊.(三)发生呼吸窘迫、极度不安、表达困难的患者.心态:涣死感、恐慌、绝望等.干预措施:镇定、安抚的同时,加强原发病的治疗,减轻症状.原则:安抚、镇静,注意情感交流,增强治疗信心.(四)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心态:恐慌、不安、孤独、无助、压抑、抑郁、悲观、愤怒、紧张,被他人疏远躲避 的压力、委屈、羞耻感或不重视疾病等.干预措施:1. 协助服务对象了解真实可靠的信息与知识,取信科学和医学权威资料;2. 鼓励积极配合治疗和隔离措施,健康饮食和作息,多进行读书、听音乐、利用现代 通讯手段沟通及其他日常活动;3. 接纳隔离处境,了解自己的反应,寻找逆境中的积极意义;4. 寻求应对压力的社会支持:利用现代通讯手段联络亲朋好友、同事等,倾诉感受, 保持与社会的沟通,获得支持鼓励;5. 鼓励使用心理援助热线或在线心理干预等.原则:健康宣教,鼓励配合、顺应变化.二、疑似患者心态:侥幸心理、躲避治疗、怕被歧视,或焦躁、过度求治、频繁转院等.干预措施:1. 政策宣教、密切观.察、及早求治;2. 为人为己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3. 服从大局安排,按照规定报告个人情况;4. 使用减压行为、减少应激.原则:及时宣教、正确防护、服从大局、减少压力.三、医护及相关人员心态:过度疲劳和紧张,甚至耗渴,焦虑不安、失眠、抑郁、悲伤、委屈、无助、H 抑、面对患者死亡挫败或自责.担心被感染、担心家人、害怕家人担心自己.过度亢奋, 拒绝合理的休息,不能很好地保证自己的健康等.干预措施:1. 参与救援前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了解应激反应,学习应对应激、调控情绪的方 法。进行预防性晤谈,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资源动员;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 对应激有所准备.2. 消除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安排专人进行后勤保障,隔离区工作人员尽量每 月轮换一次.3. 合理排班,安排适宜的放松和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和饮食.尽量安排定点医院一 线人员在医院附近住宿.4.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与家人和外界联络、交流.5. 如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焦虑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或心理健康服务,可 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进行线上心理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面对面心理危机干预.持续 2周不缓解且影响工作者,需由精神科进行评估诊治.6. 如已发生应激症状,应当及时调整工作岗位,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原则:定时轮岗,自我调节,有问题寻求帮助.四、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家属、同事、朋友等)心态:躲避、不安、等待期的焦虑;或盲目勇敢、拒绝防护和居家观察等.干预措施:1. 政策宣教、鼓励面对现实、配合居家观察;2. 正确的信息传播和交流,释放紧张情绪.原则:宣教、安慰、鼓励借助网络交流.五、不愿公开就医的人群心态:怕被误诊和隔离、缺乏认识、回避、忽视、焦躁等.干预措施:1. 知识宣教,消除恐惧;2. 及早就诊,利于他人;3. 抛除耻感,科学防护;原则:解释劝导,不批评,支持就医行为.六、易感人群及大众心态:恐慌、不敢出门、盲目消毒、失望、恐惧、易怒、攻击行为和过于乐观、放弃 等.干预措施:1. 正确提供信息及有关进一步服务的信息;2. 交流、适应性行为的指导;3. 不歧视患病、疑病人群;4. 提醒注意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饮酒、吸烟等);5. 自我识别症状.原则:健康宣教,指导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