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复习精练 第4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本章知识梳理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12870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复习精练 第4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本章知识梳理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复习精练 第4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本章知识梳理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复习精练 第4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本章知识梳理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本章知识梳理,思维导图,1.摄氏温标的规定.(认识)2.常见的温度值与环境温度.(认识)3.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认识)4.温度测量.(操作)5.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及其基本特征.(理解)6.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探究)7.物理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的联系.(理解)8.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循环现象.(理解)9.节约用水.(认识),考纲要求,一、温度1.温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温度的测量工具是_.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_的性质.3.温度的单位是_,单位符号是_,摄氏温标的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知识梳理,冷热程度,温度计,热胀冷缩,摄氏度,0,100,4.热力学温标的单位是_,热力学温标规定绝对零度_为0K.5.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选”估计被测温度,观察温度计_和_;“放”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玻璃泡不能碰到_或_;“读”待温度计示数_后才读数,不能拿出来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_,从0开始数.,开尔文,273,量程,分度值,容器壁,容器底,稳定,相平,6.体温计:(1)体温计的量程是_;分度值是_.(2)体温计的使用:可以_人体读数(有个_管内水银只能上不能下);用酒精消毒;使用前用力向下_(目的是使水银回到玻璃泡内).,3542,0.1,离开,缩口,甩,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_态变成_态,要_热;汽化的方式有_和_.2.蒸发:(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在_发生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_、_、_.(3)蒸发过程要_热(利用蒸发吸热有_作用).,液,气,吸,蒸发,沸腾,液体表面,液体表面积,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吸,制冷,3.沸腾:(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_和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沸腾过程的特点:_、_.(3)沸腾的条件:_,_.4.液化:物质由_态变成_态,要_热;液化的方法:_或_.,内部,表面,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气,液,放,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_态变成_态,熔化过程要_热.2.晶体:晶体熔化的特点是_;常见晶体有_、_、_、_等.3.非晶体:非晶体熔化的特点是_;常见非晶体有_、_、_、_等.4.凝固:物质由_态变成_态,凝固过程要_热.5.晶体有凝固点:凝固过程_热,_.6.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凝固过程_热,_.,固,液,吸,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冰,萘,海波,金属,吸热,温度不断上升,石蜡,沥青,松香,玻璃,液,固,放,放,温度保持不变,放,温度不断下降,四、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由_态变成_态.升华过程要_热.2.升华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干冰制冷、樟脑丸消失、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3.凝华:物质由_态变成_态.凝华过程要_热.4.凝华现象:霜的形成、冰花的形成、雾凇的形成、雪的形成、灯泡内壁变黑.,固,气,吸,气,固,放,五、水循环与水资源1.水循环:地球上的水通过_进入大气,通过降水回到地球;水蒸气遇冷_成小水珠或_成小冰晶.2.人工降雨过程:将干冰撒入云层,干冰_,从周围空气中吸热,空气中水蒸气_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吸热_变成水,形成降雨.,汽化,液化,凝华,升华,凝华,熔化,本章重点考点(一)物态变化,1.如图M4-1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D,2.冬天,将一块冰从-15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B,3.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C,4.下列物态变化中都要吸热的是()A.熔化、液化、升华B.沸腾、升华、凝固C.熔化、升华、汽化D.蒸发、升华、液化,C,5.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吃冰棒解热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C.烧开水时冒“白气”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B,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的冰层变薄B.盛夏,冷饮杯外壁出现小水珠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冰花,B,7.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图M4-2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凝华B.凝固、汽化C.汽化、液化D.熔化、液化,C,8.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型.,吸收,熔化,凝固,9.今年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如图M4-3为选手们通过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半程马拉松距离约21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约70min,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为_m/s.赛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有效减轻了赛事当天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_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成小水滴或_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后三空均物态变化名称),5,升华,液化,凝华,10.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_(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11.六月初,琼岛连日持续高温,局部最高气温达到42.1,此温度_(填“高于”或“低于”)人的正常体温.在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利用水_吸热.,放大镜,液化,高于,汽化(或蒸发),12.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有“-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_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_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2102,-20102,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做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_.,先降低后升高,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撒盐后冰雪的熔点低于0,便于积雪融化,本章重点考点(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自下而上,(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M4-4所示),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水的沸点为_,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97,小于,2.在做“研究水的沸腾”分组实验时,各实验小组使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兰兰同学所在的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如图M4-5中A所示;梅梅同学所在实验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如图M4-5中B所示.两个实验小组从同一时刻开始对水加,热,从图像可知,兰兰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的水_(填“先”或“后”)沸腾,造成沸腾有先后的原因之一是_.从图像还能看出,两个实验小组测得的水的_点不同,这与兰兰小组同学用纸板盖严烧杯口使烧杯内气压_(填“增大”或“减小”)有关.,先,水的质量不同,沸,增大,3.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M4-6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不会,水温达到沸点即不能继续吸热(或没有温度差,不能继续吸热或不发生热传递),液化,4.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98,转换法,5.(2016泉州)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1)图M4-7甲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图M4-7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B,96,(2)图M4-7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填“升高”或“不变”).(3)由图M4-7丙可知,两组同学的图像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99,小于,不变,水的质量不同,6.(2016徐州)如图M4-8甲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乙图中温度计放置正确的是_.(2)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的体积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_.,D,大,(3)如图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则水的沸点为_.(4)实验时,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减少加热时间,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A.加大酒精灯火焰B.用初温较高的水C.增加烧杯中水量D.给烧杯加温,100,C,7.(2016湘西州)如图M4-9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应_水中,不要碰到烧杯底部或侧壁.(2)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加热到第_min后,水温不再增加,当地水的沸点是_.(3)当地大气压可能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全部浸没在,4,98,小于,8.(2016福州)小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M4-10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_.(2)他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_min数据是错误的.(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水沸腾过程中温度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实验中水加热时间过长,其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种即可),92,8,98,不变,水的初温过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