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疫性期间小学线上和线下教学衔接工作计划---分层衔接为主

上传人:在线 文档编号:12709203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疫性期间小学线上和线下教学衔接工作计划---分层衔接为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校疫性期间小学线上和线下教学衔接工作计划---分层衔接为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校疫性期间小学线上和线下教学衔接工作计划---分层衔接为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疫性期间小学线上和线下教学衔接工作计划-分层衔接为主学校疫控期间小学线上和线下教学衔接工作计划目前疫 情持续向好, 翘首以盼的开学脚步日渐铿锵, 一旦开学,许多困惑必定迎面而来, 最为纠结的莫过于线上线下教学如何有效衔接? 带着这个问题, xxx 小学组织了各学科教师以“线上线下教学衔接” 为主题的云教研活动。围绕开学后教学工作如何开展, 如何帮助学生巩固线上所学, 快速进入线下学习状态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作出如下计划: 一、 生命第一, 分清防疫和教学主次 1. 安全第一。线下开学后要分清主次, 相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开学后的疫 情管理, 我们的教学工作应该首先满足学校防疫防控工作, 安全第一, 其次才是教学。2. 防教结合。要科学、 有序、 扎实做好开学前后的防控工作,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加强对学生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考虑疫 情防控的要求, 做到线上和线下教学安全、 顺利过渡。3. 家校协同防控。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 做好宣传教育、摸排信息、 情况上报等工作, 加强家校联系, 在开学时间明确后可以通过“告家长书” 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提示返校报到当天和开学后应注意的事项。二、 平和心境, 保持积极的教学心态 作为老师, 在这段时间更要关注自己的身心状态, 积极调整作息,保持平和的心境, 有条不紊地处理手头的工作,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开学复课, 用满满的能量和爱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为了更好地保持积极教学心态, 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 注意劳逸结合, 规律安排作息。长期居家中容易失去生活规律, 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免疫力下降等身心不良的情况;居家久坐办公, 也容易腰酸背痛, 眼睛疲劳。所以请老师们有序规律安排生活, 注意劳逸结合, 放松心态,做好防护措施, 增强自信。2. 设定清晰边界, 平衡双重身份。我们很多教师居家办公, 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 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 要和几十个学生及家庭实时沟通、 备课上课, 以及每日各种数据的通知、 统计、 汇总、 上传;另一方面, 又是孩子的父母, 需要足够时间的陪伴家人。作为双重身份的工作者, 教师自身对于时间的合理安排就尤为重要。合理看待疫 情, 调整思维模式;合理处理关系,转换好身份;制定每日计划, 让生活和工作更加有序。3. 关注、 接纳情绪, 找到适合自身的调节方式在突如其来的疫 情面前, 我们产生恐惧、 担忧、 紧张、 焦虑等的情绪体验都是正常的, 适当的负面情绪是为了提高我们对疫 情的警惕, 保护好自己。我们的情绪管理不是简单地压抑或控制, 而是要在正确理解、 体察、 接纳自己各种情绪变化的基础上, 找到适合自己的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 如适当锻炼、 转移注意力、 与人交谈。我们是教师, 是离学生最近的教育者, 我们要:不犹豫、 不彷徨、不畏惧、 不退缩, 义无反顾地做好学生的榜样, 平凡尽力, 不输英雄! 三、 摸清底细, 关注差距因材施教 未雨先绸缪, 衔接早计划起厘清衔接起点 1. 摸底探虚实。线上定时开展学习小测, 针对学生掌握的字词、背诵、 默写、 听写等基础知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开学后, 线下通过现场抽查, 组成“一对一” 或“一对三” 学习小组, 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教师要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个性化问题。要鼓励学生通过复习、 检测等手段, 找出个人线上学习的失误,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 活动晒成果。开学后可以以活动为载体, 采取点面结合的形式,检测假期任务完成情况, 既可以有全校性的书写比赛、 学科检测, 又可以有学段特色活动, 如一年级讲故事比赛, 二年级写话展示, 三年级阅读感受撰写活动, 四年级阅读批注展示, 五年级明珠思维导图比赛,六年级现场作文赛等等。承明晰衔接内容 1. 关注知识内容的承接。提前梳理线上学习期间每节课的学习笔记, 找出线上讲课疏漏的地方, 将线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 作为线下复习巩固的重点。各年级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线学习质量进行诊断性评估, 进行一次线上教学内容的梳理与回顾, 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 重新制订学科学期教学计划。2. 关注实践训练的顺承。线上教学因时空限制, 学生“听” 较多, “说” “读” “写” 较线下学习相对较少, 因此, 在教学衔接中要注重“说” “读” “写”的实践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 的能力, 像口语交际、 习作等板块的内容可以整合在班队课、 读书分享会中进行。3. 关注教学方式的延承。延承线上教学形式, 科学把握教学节奏。复课后, 切不可因学习周期短、 学习任务重就急于新课教学, 而疏于行为习惯的纠正, 这样会导致事倍功半。合理设计教学进度, 发挥团队战斗力, 整理教学重难点, 短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线下教学开始后, 依然可以沿用微课讲解重点、 网络资源运用等有明显优势的方式、 手段、 策略, 让学生不觉线上线下学习有明显差别。接分层衔接策略 对分析学情, 诊断评估后发现的问题可以分层解决:1. 学段分层 (1) 针对低段一二年级不上网课的现状, 教师应有计划地把朗读、 背诵等任务落实。弥补线上教学时段的“空白期” , 为线下学习打好基础。(2) 中高段要关注线上学习和实际线下学习的进度, 年级组抱团教研, 每周开展年级组教育教学汇报, 做好线上教学的计划, 合理安排线上教学的时间。2. 内容分层 对教学内容的难度、 进度进行适当调整, 对低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低起步、 补台阶、 拉着走、 多鼓励” 的原则;对中层次的学生采用“重知识、 多练习、 注激励” 的教学原则, 而对高层次学生采用“小综合、 大容量、 促能力” 的教学方法。尤其针对优秀的孩子, 要增加难度, 上不封顶。3. 练习分层 将平时练习与测试结合起来, 根据对应目标进行学习和操练。采用“三层” 模式, “三层” 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 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 以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 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4. 辅导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的指导都要因人而异, 鼓励成立互助学习小组。考虑到学生线上学习差异问题, 对于基础薄弱、 知识掌握不够好的学生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回看线上教学视频、 微课等教学资源, 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复习、 反复练习。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 进度适当调整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 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和能力差异建立帮扶学习小组,实现互帮互助, 共同提高。四、 立德树人, 上好开学第一课 学生返校后, 我们不应该急着恶补知识, 先要进行一些常规的训练, 习惯的培养, 要上好开学第一课。首先, 应该安下心来, 心平气和地教育。给学生积极的心理影响,不要太焦虑, 不要太着急, 保持情绪稳定, 消除恐惧和不安。其次, 充分挖掘疫 情课程资源。抗疫故事、 抗疫好文章、 抗疫英雄事迹应该给孩子们看一看, 让孩子们在开学第一课中学习和感悟: 为了能尽快终结疫 情, 国家和社会付出了怎样巨大的代价, 有多少冲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付出生命代价, 这是最好的人与自然, 人与人之间的教育。再次, 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 让学生尽快从居家学习转换到正常的校园学习状态, 以最佳状态进入线下学习。开学第一课, 我们这可以这样上:1. 要上好立德树人思政课, 把全党全国战“疫” 的伟大实践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英雄人物、 感人事迹,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题材。2. 要上好疫 情防控科普课,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 情、 理性看待疫 情, 老师引领组织开展战疫主题的综合活动, 提高学生理性面对、 科学思考、 明辨是非的能力, 进一步认识到病毒对人类的伤害,更要认识到健康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3. 要上好学生成才励志课, 加强信心教育, 引导学生切实增强打赢疫 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信心, 克服“怕感染” 的恐惧心理、 克服“怕掉队” 的焦虑心理、 克服“怕束缚” 的逆反心理, 重建班级文化、 活跃班级气氛、 融洽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摆脱荧屏依赖, 尽快恢复学习状态, 建构日常学习行为规则。4. 要上好正能量传递课。梳理线上学习的标兵, 夸夸这些能够独自自主学习的好少年, 树立榜样让正能量在班级传递。让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进一步激发线下学习的主动性、 参与性。同时也勉励其他的同学迅速整理心绪, 投入到正常的学习中来。以此带领整个班级以一个最佳的状态, 投入新的学习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