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应对新型肺炎影响工作报告2篇

上传人:Wea****66 文档编号:1270835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产应对新型肺炎影响工作报告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生产应对新型肺炎影响工作报告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生产应对新型肺炎影响工作报告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生产应对新型肺炎影响工作报告2篇篇一一、应理性认识疫情对农业经营冲击时效和伤害程度疫情对农业有直接和间接冲击,伤害的时长和程度不一,因此应该客观理性认识这种冲击。诸如道路不通、客商无法进入,工人无法下地干活和集中作业等情况,看似对生产经营主体的影响非常直接和明显。但随着多数区域疫情逐步消退,道路不通和人员无法聚集等情况也会随之改善或彻底解决,农业主体就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一切由防疫管控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就迎刃而解。而且,就目前疫情形势而言,这种疫情带来的伤害对疫情不严重的地区而言时效不会太长。真正有可能给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来毁灭性影响的情况有两种。一是一些疫情较重的地方更长时间的物流受阻,让畜禽水产饲料无法得到及时供给,以至于动物活体不断出现饿死病死情况,最终拖垮生产经营主体、无法生存下去。但目前看,由于地方政府在积极帮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困纾难,所以这种情况甚少发生。二是一些生产经营主体为过年期间的黄金销售期,储备了较多货物,并且有可能还加了资金杠杆(如贷款备货或者赊欠了农民货款等),在疫情情况下,这类生产经营主体可能因为出现销售困难、现金流断裂而发生生存危机。因此应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差异化的应对思路。二、生产经营主体应在疫情时期利用好互联网营销方法对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而言,由于每个主体在疫情中所处的境遇不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救急策略和创新方略进行综合自救。对于那些面临物流停滞、人员无法集中干活,以及流动资金存在短缺的生产经营主体而言,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客观理性地向当地政府部门反映自身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在确保没有疫情风险的情况下,尽快实现车辆、货物和人员的绿色通行,并争取获得银行贷款(贴息)支持(展期),让自己的货物、人员和资金都流动起来,让畜禽水产养殖体可以活下去,避免不正常“休克”。而对于更多生产经营主体而言,则需要考虑在年货礼盒市场消失、餐饮酒店渠道大幅度萎缩、线下实体门店和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需求短期内难以提振的情况下,着力利用好线上电商平台和本地零售市场进行自救。笔者在这里聚焦在线渠道进行论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冷链物流供应链体系的逐渐完善,农产品电商持续红火,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生鲜电商平台。视频、短视频和图文形式的新媒体平台粉丝激增更是进一步助力了很多草根网民成长为像李佳琦、李子柒一样具有带货能力的农产品网红达人。以XX学院与XX公司合作的“战疫助农”活动为例,X月X日至X月X日期间,农民合作社等主体发布农产品信息近万条,累计阅读量XX万次;发布助农视频XX万个,累计播放量XX亿次。平台共促成农产品成交金额超过2亿元,成效显著。其中,来自黑龙江省虎林市、吉林省靖宇县等的16位县领导走进直播间,助力合作社、新农人等的农产品销售,已累计零售农产品XX万件、销售额XX万元。因此,其他农民合作社等主体完全可以在客观评估自己产品的网络销售潜力后,有意识地加强实践学习和宣传推广,打造出几款适合线上销售的网红爆款,助力组织知名度提升和产品销售额增长。那些客户市场在本地的生产经营者也完全可以通过头条、抖音、朋友圈、公众号等平台的推广,以包年、包季、包月等方式吸引消费者成为组织的忠实会员,建立起更稳定和长久的消费合作关系。三、政府涉农部门应多措并举化解疫情对农业的冲击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除加快落实和释放2020年中央1号文件带来的长期政策红利,引导主流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加大对2020年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更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知晓新的政策内容,更快实现发展信心的恢复和提振,还可以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以贷款贴息、发放信用贷款为着力点帮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化解“关门”风险。鼓励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农担公司等多方联动,根据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菜篮子”产品保供重要性程度、受疫情负面影响程度、近几年生产经营绩效情况和银行流水、财务报表等信息,客观评估其当前急需支持程度和灾后发展潜力,借此为其提供中短期、免抵押信用贷款用于其加快恢复生产经营。二是以确保人身安全为前提,支持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恢复流通秩序,允许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逐步恢复经营。坚决杜绝和制止一刀切式的断路封路、长时间搞村组封闭的粗放式管理措施。通过阶段性减免涉企涉农收费,降低用水用电单位价格,进行阶段性项目支持和财政补贴等方式,确保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最大程度合理雇工、作业和办公。三是以保障流通、促进产销对接为当务之急帮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恢复经营活力。出台专项支持政策,鼓励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和农村经纪人等到受疫情影响较重产区进行采购,通过发放绿色通行证、给予物流临时补贴等方式,解决农产品流通阻塞和物流成本高问题。四是鼓励流通企业和电商传媒平台加强农产品宣传推介和营销。鼓励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电商企业开设抗疫助农专栏,着力用好短视频、直播、网红介绍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推介果蔬等更受电商平台欢迎的农产品。科学有序组织批发市场、城市商场超市、社区门店等商业网点复工开业,反向拉动农产品滞销问题解决。政府部门和新闻传媒加强各种典型经验做法宣传,并依法对优秀代表进行表彰和财政奖励。篇二全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降至两位数,已有数个省份确诊病例清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多地达90%以上。两组数据,一减一增,对比鲜明。经过艰苦努力,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复。良好势头来之不易,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精准有序扎实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是答好这道考题的重要一环。企业有活力,就业才有保障,经济才有活力。事实上,随着疫情好转,各地各部门想办法、出实招,打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组合拳”,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定制公交,为复工企事业单位提供通勤服务;推行健康码,动态监测返岗人员身体状况;成立补短板稳投资应急专项,保障重大项目推进;等等。这些好做法、好经验,雪中送炭,值得点赞。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当前企业复工复产还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货到了,找不到装卸工”“资金流吃紧,生产压力大”“原材料匮乏,干着急”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读者心声,需要引起重视。这些堵点、痛点,既是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难点,也是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因地制宜,畅通堵点,进一步为企业复工提供便利。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不同,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不能搞“一刀切”,应分区分级推进复工复产。这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慎终如始加强防控,又要根据形势变化恢复生产。有读者反映,在实践过程中,少数地方存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滞后于当地疫情形势明显持续向好发展的现象。比如,复产审批流程繁琐的问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尽可能优化审批流程,防止出现层层加码、互为前置条件、循环证明等现象,积极推行一站式办理、自助办理等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再比如,公共交通“梗阻”导致农民工返岗慢、企业用工难问题。低风险地区可以尝试尽快恢复公共交通,切实解决农民工“出来难”“进不去”两头堵的现象。因企施策,紧盯痛点,及时解决企业难题。疫情发生以来,为了给企业减负,提振企业信心,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例如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医保费、缓缴住房公积金,适当减免小微企业贷款利息等普惠性政策。如何把普惠性政策用好?各地应加强研究,针对各类企业的不同情况精准施策,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硬核”支持,解企业燃眉之急。有些地市聚焦本地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从保障用工、减轻负担、优化服务等方面制定了具体可操作的举措;有些省份通过临时协调机制,帮助企业疏通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这些举措紧盯企业痛点,更具针对性贴近性,值得借鉴。当然,疫情特殊时期,企业难免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甚至还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各地畅通反馈渠道,积极建立健全企业诉求响应机制。比如,依托互联网、电话热线等,及时掌握情况,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企业复工复产,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一头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各地各部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想得更细致一些,管理更到位一些,服务更贴心一些,把堵点一个一个排除掉,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就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双胜利。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