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20年电大《教育学》试题资料附答案【电大Word版】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12708140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2020年电大《教育学》试题资料附答案【电大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选2020年电大《教育学》试题资料附答案【电大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选2020年电大《教育学》试题资料附答案【电大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电大教育学试题资料附答案一. 填空题:1. 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2. 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3.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 维),4. 20世纪,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按学科的基本 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5. 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 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知)、(情),(意)、 (行)。7. 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 等特点。8. 1623 培根16321806年出版普 通教育学教育学独立标志。9. 杜威新教育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遗传10. 师生关系的三种形态53. 校本研究的方法P22054. 教育理论基础马克思理论。55. 教育规律的意思理解。56.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现象)及其(教育规律) 的一门科学。57.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收录孔子的 言行编辑而成。58. 学记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成书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教育 学专著。59.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年),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独立标志。60.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首先把哲学、伦理学、心理 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传统教育代表。61. 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首开系统全面的“传统教育” 学派的批判,集“现代教育思想”之大成,现代教育代表62. 1901年颁布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癸卯学制,是我国 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现代学 制。1922年颁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壬戌学制壬戌学制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63. 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 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 根舍因的(范 例教学)理论。64. 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 准。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65.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 必须贯彻(宜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66. 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67.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 注入式)。68.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 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 曾发生过重大影响。69. “掴苗助氏”、“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 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70.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71.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 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72. 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 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二. 选择题:1. 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对他们的身心发展 o A.不起决定作用 B.起决定作用C.起重要作用D.起一般作用2.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B A.传授知识 B.教书育人C.发展能力D.增强技能3.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o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 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3.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 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o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漠D.德 国的福禄培尔24.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25. 身处教育实践笫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 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 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 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D)。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26.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27.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o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28.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 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 是指(A)o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29.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B)。A. 1985 年 B. 1986 年 C. 1987 年 D. 1988 年30.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 行的学制实验是(D)。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31.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 育D.高等学校扩招32.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 )o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33.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 来说,(C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 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34.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 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 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 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35.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36.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o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 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37. 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oA.赫尔巴特B.瓦 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38.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 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39.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 )o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40.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 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 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 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 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 丐或强盗。这是(B )o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41.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C )o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42.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C )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43. 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杜威44. 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 )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45. 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 要是为了(C )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 习潜力46. 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 教育的(B )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47.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B)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 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48.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B )A.主导地位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D.辅助地位49. 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 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 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50.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 一种德育方法(A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51. 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C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国家利益论52.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 知识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53.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 有(A)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54.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D.确 定了班级工作计划55. 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 于基础地位的是(C)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教学论56. “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 不属四书范围的是(D)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57.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 决定教育发展状况58.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 的发展具有(B)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 异性59. 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C)A.观察力B.想像力C.思维力D.判断力60. 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A.地方B.中央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61.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 体性、示范性62. “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 固性原则63.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C)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64.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度的班风D.做 好后进生转化工作65.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 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66.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 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 教育三结合67.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 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D )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法68, 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C EA.性质B.机会C.规模D.管理体制E.速度69.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ABCDEA.中小学教育B,社会教育C.成人教育D.家庭教育E.高 等教育70. 我国学制的层次结构有ABCDoA.幼儿教育B 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研究 生教育71. “温故而知新”是指教学应遵循CoA.循序渐进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 材施教原则E.全面发展原则72. 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一一。ABD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讨论法E.实验法73.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一一o BDEA.发现教学B.班组授课制C.问题教学D.个别教学E.分组教学74. 主张课内外结合培养人才,并亲自在帕夫雷什中学建立了 “智力生活基地”的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是o EA.凯洛夫B.赞可夫C.马卡连科D.巴班斯基E.苏霍姆林斯基三. 名词解释:1. 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 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 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 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2. 教育制度:亦称国民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依据其教育 方针、教育U的所设置的教育实施机构及其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的 总称。3.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 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4.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和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出 的,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o P2135. 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学生一定年龄阶段的 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知识,组成各种不同 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P1696.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 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7.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 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8.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 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 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9.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 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10.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 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 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11.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 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12.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 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 识的方法。:13.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 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 他教材的依据14. 课程计划:性文件。15. 学科课程: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 种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课时 数及期限16. 课程设计:用层面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17.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 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 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18.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 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 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19. 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停个学生都能扬氏避短,获得最 佳的发展。20.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 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 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 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21.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 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人身心发展 规律,用一定社会多方面的外在要求,对受教育者思想言行给予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和培养,以使他们形成相应思想品德 的教育活动22.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 教育规律的科学。23.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 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24.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 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25.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 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 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26. 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 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 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 或零碎地,都是教育。27.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教育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确切地说,教育方针是由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的 社会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 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7.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 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28. 启发式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 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9.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为形成、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 觉进行的思想修养、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等活动30. 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是指从童年期到青年初期(718、19岁) 的个体身心变化状况。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 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儿 方面的发展31. 个别差异:是指在身体和稳定的心理因素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32、课程:广义的课程指:课业及进程。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 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它包括 学校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对内 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P1633、活动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 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P17034、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 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 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 德的过程o P1993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进行。P21936、自我教育:是指个体为形成、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而 自觉进行的思想修养、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等活动。37、陶冶教育法:是指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给 人以积极的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38、课外教育: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 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39、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 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是联系班级与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 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40、教师:教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是指有目 的地增进他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他人的思想品德及身体、心理的形 成和发展的人。狭义的教师特指学校教师,是指学校中以培养人为 职业,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其智力和 体力的人。41、家庭教育言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所氏者对其子 女与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42. 社区教育:是指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 育价值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于社区, 社区依赖于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 组织体制。43.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是相互联系、 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 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使学校、 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44. 说理教育法:指通过事实和道理45.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46.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 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 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 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47. 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 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48.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 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49. 形式教育:50.实质教育:51. 教育手段:52. 教育内容:53. 启发式原则:四. 简答题:1. 简述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作用。(1)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2)教育在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第一现代社会科 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第二教育是 提高人门质量的最佳途径;第三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 素;第四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2. 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 育形式多样化;(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生命力 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想。3. 简述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1)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意 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学习责任感;(2)增强教 学内容的吸引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作直观演 示,讲述有趣的故事等;(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 方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采用教学本身的有趣因素和物质刺 激,引起其直接动机推动学习;高年级和初中学生,逐步由直接动 机向间接动机过渡。对高中阶段学生则将学习与个人前途、理想联 系起来,促进其从学习中体验乐趣。4. 简述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 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3)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奠定学 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5. 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原则(2)知行统一原则(3)以 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5)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 相结合的原则(7)正面教育、疏通引导的原则。7. 简述课外教育的基本内容。(1)社会政治活动(2)科学技术活动(3)劳动技能学习活动 (4)文化艺术活动(5)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活动。5.简述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1)教养功能(2)教育功能(3)管理功 能(4)社会化功能(5)发展功8. 简述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1)全面施教(2)民主平等(3) 以身作则(4)爱严相济(5)要求一致9. 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1)研究和了解学生(2)做好学 生思想工作(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4) 组织班集体活动(5)做好校内外的协调工作(6)做好学生评价 工作(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10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主要有:(1)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2)促使本班学生自觉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和技能技巧的训练。(3)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社会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在 活动中培养其艰苦朴素的思想和劳动观念,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 高学生综合能力。11、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P15-26答:现代教育有以下的发展趋势:(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 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 一。(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携手并进。(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6)终身 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7)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12、请说明教育家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代表作及其教育 贡献 o P35-37答:(1)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及其教育贡献:夸美纽斯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一般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夸美 纽斯的教育页献是: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 思想,并在自然适应性原则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作了新 的探索,较详细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确立了教学的基本原则。(2) 赫尔巴特的代表作及其教育页献: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普通教 育学,在西方被看作是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 科的代表作。赫尔巴特的教育贡献是:较全面论述了教育中德、 智、体各育的一些根本问题,体系比较完整,基础较为殷实,在西 方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3)杜威 的代表作及其教育贡献: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杜 威的教育页献是: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是“现代教育派”的 代表。主要观点有:(A)主张以儿童中心代替教师中心,以活动 课程代替分科教学;(B)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13、请简要说明教育的经济、文化功能。P56-58, P61-66答:(1)教育的经济功能是:(A)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 前提;(B)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为社会带来 巨在的经济价值;(C)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 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D)教 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2)教育的文化功能 是:(A)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B)教育对社会文估的 选择功能;(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 (D)教育对社 会文化的创造功能。14、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P73-74答: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表 现在:(A)现代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 培养靠教育;(B)教育是提高人门质量的最佳途径;(C)教育 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D)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15、简述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P85-86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A)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具有 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B)年轻一代身心发 展具有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 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C)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决定了教育活动要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以 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D)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16、简述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P104答: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是:(1)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 的特点;(2)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全面性的特点;(3)我国中小 学教育具有义务性的特点。17、简述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及精神实质o P109-110答:(1)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精神实 质是:(A) 一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向;(B)坚 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标准;(C)坚持为社会培养劳动 者; (D)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育人道路。1 8、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内容及其关系。P111-114 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1)、德育;(2)、智育;(3)、 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是:(1)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内容。(2)智育:包括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技巧、智力三个方面内容。(3)体育:包括体育卫生知识 和运动技能:机体素质、体质和运动能力;体育道德品质和意志品 质三方面内容。(4)美育:包括审美观点;美的知识与能力;艺 术创作能力;精神境界和文明行为习惯四个方面。(5)劳动技术 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五育之间的相苴关系是:(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 术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规定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 人类长期培养人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抽象和概括。(2)五育各有自 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个人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 相互依存、相苴渗透、相互促进。(3)五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它们共同形成看受教育者的合理素质结构。我们教育.工作者切不可 厚此薄彼,有所偏废。(4)体育是各育的物质前提;智育是各育 的认识基础;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 育渗透于各育之中,对学生的和谐发展有重要作19、简述我国小学教育的任务与培养目标。PH9答:小学阶段的教育任务与培养目标是:“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 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惜,初步养成关心他人、 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 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20、简述当代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P122-126答:当代国 外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是:(1)教育改革的重点已转向基础教 育一一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2)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改革的重点;(3)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4)重视个性教育,注 重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5)加强改进道德教育,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特点。21、简述教育对象的本质特征,以及我国当代青少年的新特征。P134-136答:(1)教育对象的本质特征有:(A)青少年是处于 迅速发展时期的人;(B)青少年是一个未完成的人:(C)青少年是可教育的人。(2)我国当代青少年的新特征是:(A)知 识面普遍广博;(B)过早出现社会化、成人化的倾向;(C)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增强;(D )交往范围扩大、频率提高、能力增强。22、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有针对 性地进行培养? 151答:人的智力因素主要指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 等五个方面。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1) 在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儿童在智力的同一方面的发展,其速度与水 平是各不相同的。(2)智力整体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根据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1)应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2)有针对性地施教,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智力的特点去从事学习和其它各种活动,扬K避 短;(3)不要夸大人的智力差异。非智力因素就是指情感、意 志、性格、兴趣和动机等人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1) 在一个集体中,有的学生情感高尚,有集体主义精神;有的学生自 私自利,贪图享受。(2)有的学生意志坚强,有的学生意志薄弱。(3)有的学生刚毅果断,有的学生优柔寡断。(4)有的学生性 格内向,有的学生性格外向。(5)有的学生兴趣广泛,有的学生 兴趣狭窄。(6)有的学生学习动机单一、扑素,有的学生学习动 机复杂、高远。根据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1)非智力因素是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 非常重大的作用,应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应从学 生的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 全面健康发展。(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是 重要的,教师应全面培养,不可偏废。23、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P170答:学科课程的特点是:分学科设置课程,按照一定的程序分段教 学。其优点是:(1)可系统地传授文化遗产,知识涵盖量大,科 学性强。(2)教学内容逻辑性强,由浅入深,符合儿童认知发展 阶段的特点。(3)以传统的知识为基础,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更多的间接经验。 其缺点是:(1)易导致重视记忆知识,轻视技能、能力的培养。(2) 仅从教材的角度出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24、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参考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纲要)25、教学的实质和任务是什么? P200、202-203答:教学的实质是:(1)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所组成的共 同活动;(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 地位是辨证统一的;(3)教学是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展。具体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 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3)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 质,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26、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哪些规律。P207-212答:教学过程应遵循的规律有:(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的规律;(2)学习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 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 一的规律;(5)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27、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P215-222答: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1)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 原则; (4)直观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尽力性与最力性相结合的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6、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P230-238答:中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2)以 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A、演示法;B、参观法。(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A、练习法;B、实验法;C、 实习作业法。28、简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P245-216答: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是:(1)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任务,选择不同的现 代教育技术;(2)有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要适应学生的特点;(4)有利于视听和思考相结合。29、简述中小学生学法指导的内涵、意义及内容。P216-248答:学法指导的内涵是:(1) 了解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包 括两个方面:A、认识的发展;B、情意的发展。(2)掌握学习 方法。 (3)学会独立学习。学法指导的意义是:(1)提高 学习质量;(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法指导的内容:(1)课内学法指导的内容:包括预习、听课、复习。(2)课外学法指 导的内容:包括课外阅读、学科活动、社会调查。30、简述教师备课的内容。P256答:教师备课的主要内容有: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1) 钻研教材:即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2) r解学生:教师教学的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学生,要使备课工作切合 学生实际,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3)设计教法:在钻研 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就应解决教法问题。31、简述什么是一堂好课。P257-258答:一堂好课的基本评价要求有:(1)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教学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运用自如; (4)结构 紧凑; (5)教学效果好。32、简述学校德育的意义。答:学校德育具有以下意义:(1) 学校德育的社会意义德育产生于社会需要,受一定社会制约,并 为一定社会的巩固、继承和发展服务。因此,德育是古往今来的任 何社会所必需,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所必需。(2)学 校德育对学校自身工作的意义 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 少、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 素。进行并加强学校德育,是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目的,提高教育 质量所必需。(3)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成K的意义青少年是人 生观、世界观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学校德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 长所必需。3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答: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素质(也可以说道 德素质),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坚实 的基础。(2)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3)培养和发 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34、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答: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 以下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2)集体主义教育(3)法制教育(4)社会公德教育(5)劳动教育(6)健康心理品质教育(7)人 生观教育(8)科学世界观教育(9)社会主义教育。36、简述德育的途径和方法。答:德育的途径主要有:(1)教 学 (2)班集体 (3)各项课外和校外活动 (4)团队工作(5)家庭和社会教育网络德育的主要方法有:(1)说理教育法 (2)心理咨询法 (3)榜样示范法 (4)实际锻炼法(5)陶冶教育法 (6)自我修养法 (7)品德评价法37、简述课外教育的作用与任务。答:课外教育的主要作用是:(1) 课外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2)课外教育有利于 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3)课外教育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 余文化生活,抵御不良因素的影响(4)课外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 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课外教育的主要任务是:(1)配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 到全面发展。(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为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 展创造条件。(3)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生 活,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4)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快个 体的社会化进程。38、简述课外教育的内容。答:课外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凡个方面:(1)社会政治活动(2)科学技术活动(3)劳动技能学习活动(1)文化艺术活动(5)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活动39、简述教师的角色。答:教师的角色主要有:(1)知识的传授者 (2)学习的促进者(3)模范公民(4)学生的管理者(5)父母的代理人 (6)学生的朋友(7)心理治疗者(8) 教育科学研究者40、简述教师的任务。答:教师的任务包括教师的根本任务和具体任务两方面。(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二(2)教师的具体任务是:小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b、教师要科学地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c、教师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d、教师要展开教育科研41、简述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答:教师的权利包括以下儿点:(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 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 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 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它方式的培训的权利根据我国的教师法,教师必须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 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 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42、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答: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1)思想政治素养(2)职业道德素养(3)科学文化素养(4)教育理论素养(5)教育能力素养43、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基本要求。答:家庭教育的特点有:(1)先导性 (2)感染性 (3)权威性 (4)针 对性 (5)终身性 (6)个别性四者关系为:他们共同存在于一个系统之中,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2分)48.教师劳动特点答1复杂性过程中任务的多元性、影响学生发展因素的多样性等都导致了教师 2创造性3示范长期的培养49. 信息社会教育发展的特点 答:1教育的普及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教育形式多样化 1教育内容丰富、深入、系统5教育国际化。50. 当代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答 12(3)、从国家主义教育到国际主义教育 1育到终身教育。发展趋势1教育全民化2教育终身化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3教育全民化教育信息化5教育个性化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有:(1)全面施教(2)民主平等严相济 (5)要求一致44、社区教育的作用和特点。答:社区教育的作用有:(1)协调育人(2)环境优化监督管理社区教育的特点有:(1)开放性 (2)广泛性偿性 (5)融合性45、学校教育的特点。答:学校教育的特点有:(1)学校教育职能的专门性(3)学校教育组织的严密性(5)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3)以身作则(4)爱(3)组织协调(3)多样性(2)(4)(6)(4)(4)补学校教育作用的主导性学校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学校教育形式的稳定性46、简述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结合的重要意义及其基本形式。答: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结合的意义是:(1)三结合教育合力有利于教育的完整衔接(2)三结合教育合力 有利于统一教育方向(3)三结合教育合力有利于发挥教育的互补作用 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结合的基本形式有:(1)互相访问(2)通讯联系 (3)家长会和家长学都需要有一个个性的创造人才。51. 学科课程的优缺点答 :1有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2有助于学习者获 得系统学习知识 3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缺点:1容易导致轻松学生需要经验和生活 2容易导致忽略当代 社会的现实需要 3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和化一的讲述方法 4难以变革。52. 上课的常规要求 答:1上课前准备要求2按时上下课时间要求 3上下课师生的礼貌要求 4课堂上的纪律要 求53. 建立良好班集体答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培养正确的舆论和班风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3实行班级管理民主 化、细致化。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4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5开展各 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 和协作关系的形成。54. 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答:1选择课题。选择课题包括相关联的两个方面的问题2制定计划。有利于合理安排研究的各项工作 研究。按照研究工作计划和研究设计中的具体规定 实验以及查阅文献等方法收集文献资料。4整理分析。整理分析 包括两项工作.对|己占有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5表述成果。这是教育研究最好一个重要步骤3实施校 (4)教育讲座47.简述教育要素及其关系。教育要素及其关系。55,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答1社会需求。这里所谓的社会是社 会结构一答: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科技革新随着社会发展(4分)程的变革起着直接推动作用。3学生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与可能、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年龄特点等都是影响课程 的重要因素五、论述题1. 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 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 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 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 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 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o (3) 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 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o (4)教育学的多元化 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 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 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 陶行知等。2. 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有哪些?(1)教育理论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对教师 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可全面 提升教师的教育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修养,从而促进教师对口身所 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理想思考o (2)教育理论 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阐释,具有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的功 能。教师通过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认识教育规律,从而按照教育 规律指导教育教学,提高其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o (3) 教育学也是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等相关理 论的教学,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确定教 学的进度和教学重点;根据人的成长规律,从道德认知、能力等方 面确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3. 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婴孩时期到成人时 期的摆渡船。通过这只摆渡船,使人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本(经验和 知识),并把这些资本源源不断地传给子孙。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 看法?(1)人是教育的对象。人通过教育实现了自身的完善 与发展,成为真正的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必须通过接受教育和 学习来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人原则上,并且始终是需要教育的。 人的整个一生都需要不断接受教育,教育是帮助人类实现个体生存 和种族繁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