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概述》PPT课件.pptx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07701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31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概述》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货币银行学概述》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货币银行学概述》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TheEconomicsofMoneyandBanking),主讲人:李鹏Email:amos_lee22,第一章货币银行学概述,1.为什么研究货币?Whystudymoney?人:私人和法人货币对于私人和法人的重要性社会分工的存在决定了个人和企业只能对一部分资源拥有所有权,要想获得别人拥有所有权的资源,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即获得别人拥有所有权的资源必须以付出一定的货币为前提。,2.为什么研究银行?Whystudybanking?货币出现后就产生了货币的融通。金融(Finance)是资金融通的简称,社会资金融通方式无外乎直接融资(DirectFinance)和间接融资(IndirectFinance)两种。直接融资主要体现为各类证券(Securities)的发行和流通,间接融资主要体现为通过各类金融中介FinancialIntermediary(其中主要是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实现资金的融通。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是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有绝对大的比重,直接融资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才获得发展,我国传统的金融学课程就是货币银行学课程。,我国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PlanedEconomy)向市场经济(MarketEconomy,Mr.Market)转轨,其目的在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DistributeofResource)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配置资源的前提是配置资金(DistributeofCapital),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率决定了社会对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效率。因此,我国金融系统(Financialsystem)尤其是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对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率就决定了整个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合理性(Rationality)和效率(Efficiency)。这也正是我国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初衷所在,即通过构建一个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与合理性,从而实现整个社会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温总理答记者问(2004年3月15日),温家宝:这些年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是严重的,主要是不良资产的比重较高,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高达20,接近2万亿元;资本充足率比较低;实现盈利状况不够好。根本原因在机制,在体制。,这次中央决定要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并且注资450亿美元。对这个措施,国内外舆论多数评价是好的,但是也有不少人表示担心。我想向大家说明的是,我们这次改革,第一,确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要使国有商业银行走市场化的道路,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真正把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现代商业银行。第二,我们制定了保全措施和明确的责任。也就是说,实行这项改革,两个银行必须对国家的注资实行保全,也就是保值增值,同时,要担负起降低不良资产的责任。第三,关键在管理和队伍。说老实话,在这两个方面我确实也不太放心。这次改革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采取这样有力的措施,因为这确实是一场输不起的实践。我们必须下大的决心来保证这次改革成功。,金融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资金融通,能否做到3个小时内从沈阳赶到广州?(社会化大生产能否得以建立)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前店后厂积累的有限性:生产规模的有限性经济规模的有限性反例:比尔盖茨世界首富财富积累的前提:社会化大生产,金融的三个层面,微观层面:货币、资金与资本,中间层面: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高级层面:金融运行机制与体制、金融调控机制与体制,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理论框架,货币银行学按其理论体系和逻辑规律划分为四部分:货币(Money)、信用(Credit)、金融机构(FI,FinancialInstitution)、货币供求(MoneySupplyandDemand,SupplyofandDemandforMoney)与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四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横向和纵向两条线索。,货币,信用,金融机构,货币,货币制度,信用:行为,信用工具:载体,利息与利率:价格,金融市场:场所,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从横向上看:,用文字可以解释为:货币=信用=金融机构货币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通过制定一定的制度来规范其发行与流通货币制度(MonetarySystem)。现代货币经济的特征是出现资金的余(Surplus)、缺(Deficit)双方,二者之间有融通资金的需要,而且必须采用有偿形式,因此,信用行为产生;信用行为的有偿性体现为资金融通是必须支付利息(Interest),边际资金的利息即为利率(InterestRate);资金融通需要载体或证明信用工具(InstrumentofCredit);资金融通总是在一定的场所进行金融市场(FinancialMarket)。,资金在余、缺双方的融通有两种方式,即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间接金融在本世纪80年代以前占据了主要地位,间接金融需要一定的中介金融机构来沟通借贷双方。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主要包括:中央银行(CentralBank)、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专业银行(SpecialBank)和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Non-bankFinancialInstitution)。,货币,货币供求,货币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均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工具体系,传导机制与效应,目标体系,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失衡,从纵向上看:,用文字可以解释为:货币=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货币产生后,货币运行的结果导致社会存在一定的货币需求(DemandforMoney);面对经济运行对货币的需求,金融体系必须供应货币来满足货币供给(SupplyofMoney);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之间总是表现为三种状态:货币均衡(MonetaryEquilibrium)、供给大于需求、供给小于需求。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体现为通货膨胀(Inflation),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体现为通货紧缩(Deflation),都会导致经济失衡。在货币供求出现失衡(Disequilibrium)时,中央银行必须通过一定的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操作来使之恢复均衡。,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依靠固定工资生活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工资上调与物价水平上涨之间的关系:时间、幅度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利益的转移:通胀使得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减轻,却使债权人的收益受损。1980年100万元与2000年的500万元(货币价值、经济规模),通货紧缩,假如一个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对企业意味着什么简要分析:1.对企业的影响:所有的前期投入都无法得到补偿,收入无法实现,下一轮的再生产也难以进行,企业利润下降,生产规模趋于压缩,投资规模下降。2.对个人的影响:收入无法实现,失业的概率上升,消费下降。3.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总需求不足,经济停滞。4.产品卖不出去的两种情况:产品过时;货币不足。我们所担心的是后面一种。,开放经济下的货币银行学(Theeconomicsofmoneyandbankinginopeneconomy)现代经济是开放经济(OpenEconomy)。货币银行学的内容必然包括开放经济下国际间的货币、货币流通、资金融通等。开放经济下,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清算必须使用外汇(Forex,ForeignExchange),货币的跨国界流通必须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运行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国际间交往的结果体现为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一国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Reserve);国际间的金融活动必须由一定的金融机构来加以协调国际金融机构(InternationalFinancialInstitution)。,几点补充,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以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三次金融危机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为标志,金融稳定问题成为世界性的课题。金融创新: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浪潮极大地金融业的面貌和版图,目前这一创新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需要我们动态地去观察和研究变化中的金融业。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认识金融压抑、金融深化以及金融约束理论,对于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研究货币?Whystudymoney?2.为什么研究银行(或金融)?Whystudybankingorfinance?,教材与参考资料,易纲、海闻编著: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2003年3月第5次印刷艾洪德、张贵乐主编,货币银行学教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黄达主编,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黄达主编,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夏德仁、李念斋主编,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5月第二版,2005年5月第17次印刷,托马斯著,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FredericS.Mishkin,TheEconomicsofMoney,BankingandFinancialMarket,SixthEdition,HarperCollinsCollegePublishers,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