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7.探究摩擦力的实验.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05991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9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067.探究摩擦力的实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C067.探究摩擦力的实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C067.探究摩擦力的实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摩擦力的实验,庞留根吕叔湘中学2007年7月Email:dyszplg,07届广东省惠阳市综合测试卷三706年江苏连云港市最后模拟考试1107年1月广东省汕尾市调研测试11(2)07年上海虹口区教学质量检测三182007年高考江苏卷13,探究摩擦力的实验,07届广东省惠阳市综合测试卷三7,7.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有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BC,06年江苏连云港市最后模拟考试11,11(10分)为了测量两张牛皮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长木板A的上表面和木块B的下表面贴上待测牛皮纸,调整木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使B在A上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为已知)一次实验中,该同学使B在A上匀速下滑,测量出=0.则牛皮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保证木块在斜面上做匀速运动很困难,请你对这个实验加以改进,克服这一困难。,tan0,简述你设计的改进方案:。你设计的改进方案中,要添加的主要器材有:。根据你改进的方案进行测量,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使木块在斜面上向下运动,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运动情况,分析纸带求出其运动的加速度,进而计算出动摩擦因数,打点计时器、电源、导线等,07年1月广东省汕尾市调研测试11(2),11.(2)(6分)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A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利用如图B所示装置测量滑块与长1m左右的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图中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木板的左壁固定有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压缩轻弹簧(弹簧长度与木板相比可忽略),弹簧右端与滑块接触,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现使弹簧解除锁定,滑块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后,水平向右运动,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2.010-2s和5.010-2s,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卡尺示数如图C所示.,读出滑块的宽度d=cm.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m/s;滑动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m/s;若用米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为g,则滑块与木板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各量均用字母表示)。,5.50,2.75,1.10,07年上海虹口区教学质量检测三18,18.(7分)我们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情景:站在悬崖下的人仰头望着生长在崖间的树,把手中的长绳抛向树干,由于绳端系着一块石头,所以绳便绕着树干缠了几圈,然后那人攀着长绳就上了崖顶。(1)请你就此人攀着绳子向上而绳却不滑落下来提出一个和摩擦力有关的问题。,(2)小辉同学认为绳在不被拉断的前提下,能够承受的拉力F与绳子缠绕的圈数n会有某种关系,即如果绳子绕树3圈就可让一个质量为30kg的少年攀绳向上而不滑落,那么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要通过此绳向上,绳子所绕圈数n就要大于3。于是他设计并做了实验。,我们已知f=N,1,即fN,为何这种情景下,f可等于人对绳的拉力,即f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相等?,实验原理见图,图中每个钩码重为1.96N,在测力器一端施加向下的力,在使钩码静止时,从测力器上获得读数。下表是实验数据的记录。,(a)表中X处的值为。(b)从以上的数据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1.96-0.153)=1.807,在材料(绳、棒)确定后,摩擦力随绳的缠绕圈数的增多而增大。,在绳所绕的圈数一定时,塑料棒与棉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比金属棒与棉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大;,在绳所绕的圈数一定时,所挂重物越重,绳与棒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越大等。,题目,2007年高考江苏卷13,13、(13分)如题13(a)图,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s-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6,不明显,可忽略,斜面高度h,滑块A的质量M及斜面,高度h,且使Mh不变,(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A换成滑块A,给滑块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s-t图线如题13(c)图。图线不对称是由于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得滑板的倾角(用反三角函数表示),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滑动摩擦力,(3)解:,上滑时,s1=1/2g(sin+cos)t12,下滑时,s2=1/2g(sin-cos)t22,代入图给数据s1=s2=0.7mt1=0.4st2=0.6s,解得sin=0.6=0.3,=arcsin0.6,arcsin0.6,0.3,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