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三讲.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05529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三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4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三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4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三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贯彻“两会”精神,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三讲,2014年4月,目录,“两会”概况,2013年工作回顾,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2014年重点工作解读,5,小结,一、“两会”概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复杂形势,我国圆满实现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2014年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也艰巨繁重,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2014年的两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启动的第一年召开的,对中国人民和政府有着重要意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历史时刻都发挥了关键作用。2014年两会也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就是说,2013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决定的“全面深化改革”,在此次两会上从法律上和制度上予以贯彻落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两会”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4年3月5日3月13日在北京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983人,会议出席2932人,缺席51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是2013年工作回顾;二是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三是2014年重点工作。会议3月13日上午闭幕。闭幕会上,全国人大通过七个决定草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简称: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于2014年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2日上午闭幕,会议应出席委员2229人。,二、2013年工作回顾,国两会召开前的网络民意调查显示,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如何“落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怎样推进,如何消除百姓“心肺之患”,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等热点问题备受关注,百姓期待这些问题在两会上得到回应。改革开局之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形势,李克强总理做了履职以来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接地气、聚民智、增信心”,报告中“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以及改革的具体化落实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体部署的一脉相承,给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了信心。17102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如实总结了去年一年的成就。由于去年国际经济总体低迷,国内经济又遇到了一些困难,取得的这些成就是十分不容易的。,二、2013年工作回顾,二、2013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升,为今后奠定了基础。这将鼓舞我们砥砺前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一年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采取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举措,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稳中有进,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二、2013年工作回顾,二、2013年工作回顾,二、2013年工作回顾,二、2013年工作回顾,二、2013年工作回顾,三、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2014年,我国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变数,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我们必须防微虑远,趋利避害,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三、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三、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这里,着重对两个目标加以说明。关于经济增长。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稳增长更是为了保就业,既要满足城镇新增就业的需要,又要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根本上是为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有不少积极因素,但必须付出艰辛努力。关于价格水平。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考虑了去年涨价翘尾影响和今年新涨价因素,也表明我们抑制通胀、保障民生的决心和信心。我国农业连年增产,工业品总体上供大于求,粮食等物资储备充裕,进出口调节能力较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少,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物价调控,切实防止对群众生活造成大的影响。,三、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和政策取向。第一,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第二,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第三,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四、2014年重点工作解读,促改革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数字定下了目标,态度彰显了决心。,保环境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今年全国两会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促改革、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环境、反腐败。,四、2014年重点工作解读,1.促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并重,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推广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办事,探索实施统一市场监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对违背市场竞争规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李克强总理说,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让市场发力,有效规范地发挥作用当然,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你放权,有些部门的权就少了;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市场竞争力,一些企业就可能会感到压力。但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四、2014年重点工作解读,2.稳增长,与2013年的增速目标和完成情况联系起来,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近30年高速增长后的平稳增长期,跨入正常增长的轨道。去年增长目标是7.5%,实际实现7.7%,通胀目标限制在3.5%,实际表现为2.6%,同时新增就业1100万,成就斐然。这是中国经济多年追求的、难得的“稳中有进”的增长模式。同时,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走到金融危机后第六个年头,总体上迈向复苏之路,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中国如果能保证7.5%的增幅,依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当前中国经济占全球比重还不到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却已接近30%,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7.5%这个相对中速的目标设定,为国内新一轮改革预留了空间。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推出大规模投资计划,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维护了世界经济稳定,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如产能过剩严重,环境污染突出,通胀压力增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凸显。,四、2014年重点工作解读,2.稳增长,当前,党的三中全会闭幕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60条决定”火热出炉,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大业蓄势待发。2014年是启动之年,改革任务繁重。国内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进一步放开政府管制,打开民间资本进入能源、电信、交通等过去主要由政府主导的重要产业领域的通道,为经济增长输入新鲜血液。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使社会消费能力增强,地方经济发展更加稳健,民营经济更具活力。总体上讲,就是要增强经济长期发展的驱动力量,更加有效地促进中国经济内生发展。再次,以中国在当前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保持中速稳健增长,其“外溢”效应必将逐步显现。应该看到,现阶段全球经济依旧低迷,中国总体经济发展和外贸形势面临较大挑战。世贸组织已修正了2013年和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分别由原来的3.3%和5%下调到2.5%和4.5%。美欧日发达国家复苏曲折,尤其是美国宣布退出QE3后,新兴市场国家多数受到冲击,资本外流,货币贬值,整体进入艰难调整期。当前,美国主导的TPP、美欧跨大西洋TTIP、以及亚太国家的RCEP等自贸谈判向纵深推进,各经济板块间的竞争与合作博弈加深,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经贸规则大调整,其突出特点,就是竞争焦点从边境外转到边境线里,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活力、创新潜力、适应能力都将经受考验。,四、2014年重点工作解读,3.调结构,做好2014年政府工作,要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2013年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而2014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足见2014年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报告指出,2014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政府加大落后产能治理力度,钢铁、水泥等仍是重点行业,与之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也将受到波及,耐火材料需求将有明显下滑,尽管落后产能的申报多涉及废置高炉等设施,对实际生产影响有限,但限制产能反弹则意味着高炉新建及投产难度上升。简言之,就是说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高炉减少开工下降,对耐材及炉料行业影响较大,使得本就深陷困境的耐材行业压力倍增。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基建项目投资增加,宏观上提振市场信心,拉动钢铁、水泥、耐材等行业的需求,但跨度大、周期长仍旧是基建项目难以避免的缺陷,短期内对需求难以起到实际刺激作用。,四、2014年重点工作解读,4.惠民生,民惟邦本,本国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保障房建设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建设质量,保证公平分配,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四、2014年重点工作解读,5.保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四、2014年重点工作解读,6.反腐败,2013年,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力度,一批违法违纪分子受到惩处。所有公务员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廉洁奉公,勤勉尽责,真正当好人民公仆。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严格执行“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扩建,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强行政监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大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力度。今年要对土地出让金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进行全面审计。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决不姑息。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加大政务公开,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我们是人民政府,所有工作都要充分体现人民意愿,全面接受人民监督。,五、小结,1、强化学习,凝聚共识。要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就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区“两会”精神和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面把握会议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目标、新要求、新举措,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的决策部署上来。2、创新思维,提升能力。总体上,今年两会精神,就是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细化到每个人身上就是要立足本职工作,但关键要看行动、关键在落实,要甩开膀子干,踏踏实实干,要以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成果体现贯彻落实全区“两会”精神的成效。细化到学生身上就是要努力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努力成长成才。,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