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中和反应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699390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中和反应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中和反应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中和反应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考点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重点命题角度溶液的酸碱性与pH例1(2014滨州中考)“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测得火星北极的土壤呈弱碱性。如果火星具备作物生长的条件,下列作物较适宜在火星北极种植的是(),A.大豆B棉花C茶树D松树【思路分析】酸性溶液pH7。,1(2018泰安中考)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2(2017青岛中考)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A.鸡蛋清B牛奶C西红柿D柠檬汁,A,命题角度溶液pH的测定例2(2016枣庄中考)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A偏高B偏低C相等D无法确定,B,【思路分析】测溶液pH的正确操作: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注意:不能用水将pH试纸润湿,否则所测结果偏大(酸性溶液)或偏小(碱性溶液)。,3(2014泰安中考)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水的pH大于7,盐酸的pH小于7B浓氨水和浓盐酸都易挥发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D酸、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示不同颜色,4(2014济宁中考)用滤纸折成蝴蝶并喷洒某种溶液或试剂后,悬挂于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未知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一会儿,纸蝴蝶的颜色发生变化,请回答:,(1)若纸蝴蝶上喷洒的是酚酞试液,纸蝴蝶变红色,烧杯中的溶液是_。(2)若纸蝴蝶上喷洒的是石蕊试液,纸蝴蝶变红色,烧杯中的溶液是_,若纸蝴蝶变蓝色,烧杯中的溶液是_。,浓氨水,浓盐酸,浓氨水,(3)试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_。,浓盐酸与浓氨水是具有,挥发性的酸和碱,可以使喷洒过酸碱指示剂的纸蝴蝶变色。,酸使石蕊试液变红;碱使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试液变红,5(2015济南中考节选)济阳仁风镇是“中国西瓜之乡”,生产的富硒西瓜色泽好、糖分高、口感佳,被农业部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1)西瓜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为了考查某地土壤是否适合种植西瓜,对其土壤进行了实验分析。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将在该地多点选取的土样混合,并研成粉末状;称量一定质量的土壤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将充分溶解后的混合液进行过滤,所使用的装置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的一项错误:_;用pH试纸测定过滤后所得土壤溶液的pH,测定的具体方法是_。,烧杯未靠在玻璃棒上,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滤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2)经测定,该土壤溶液的pH为8。为适合西瓜种植,需对该土壤的酸碱性进行调节。则下列各项中,可采用的是_(填选项序号)。施以氢氧化钙粉末施以碳酸钙粉末用氨水进行喷灌适量施用酸性肥料,考点二酸碱中和反应重点百变例题6小青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浓硫酸,H2SO42NaOH=Na2SO4,2H2O,(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试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氯化钡溶液,百变解读: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H2O,不论是酸加入碱中还是碱加入酸中,都会引起溶液pH、温度的变化。中和反应后成分探究可以从恰好完全反应、酸过量、碱过量三方面分析。,【思路分析】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倒入水中;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为硫酸钠,加入的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检测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不能用氯化钡溶液。,变式一:pH变化曲线6(2018德州中考)向某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试剂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H2OBH2SO4CNaOHDCaCO3,C,7(2018梧州中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变式二:中和反应中温度变化曲线8(2018河南二模)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变式三:中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9(2018淄博中考)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B反应前两种溶液均能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10(2018临沂中考)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1)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H,Na,(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应是_(填序号)。HNO3CuSO4CaCl2,NaOHHCl=NaClH2O,变式四:曲线与微观结合11(2016滨州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像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填化学式)。,氢氧化钠溶液,HCl、NaCl,(3)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色。,Na、Cl,蓝,【结论】从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看,有些离子参与了反应,有些离子只是旁观者,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_。,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变式五:中和反应后溶液溶质成分的探究12(2019改编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a(OH)22HCl=,CaCl22H2O,.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CaCl2和HCl,【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试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实验现象: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溶液为无色,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实验现象: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反应物是否有剩余,(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填序号)。apH试纸b氢氧化钠溶液c紫色石蕊试液d铁,acd,(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石灰石。,污染水源(合理即可),实验中和反应的探究中和反应的原理及实质(以NaOH溶液和稀HCl反应为例)(1)反应原理: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液中的_和碱溶液中的_结合生成_(即:HOH=H2O)。,NaOHHCl=NaClH2O,H,OH,H2O,(3)微观实质:,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实验分析及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一般选用_试液,向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滴入几滴_试液,溶液变为_,逐滴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恰好中和时溶液呈中性,变为_,中和反应完成。指示剂如果选用紫色石蕊试液,该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呈_,在中性溶液中呈_,蓝色和紫色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反应现象不易观察,故不常用紫色石蕊试液做中和反应的指示剂。,酚酞,酚酞,红色,无色,蓝色,紫色,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酸入碱与碱入酸的图像对比(在对应的图下填“酸入碱”或“碱入酸”),碱入酸,酸入碱,(1)如图1,开始时溶液呈_性,pH_7,随着_的加入,pH逐渐_,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7,溶液呈中性;随着_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_7,溶液呈_性。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为例分析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的溶质:a点:_;b点_;c点_。,酸,碱,NaCl、HCl,NaCl,NaCl、NaOH,(2)如图2,开始时溶液呈_性,pH_7,随着_的加入,pH逐渐_,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7,溶液呈中性;随着_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_7,溶液呈_性。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为例分析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的溶质:a点:_;b点_;c点_。,碱,酸,减小,酸,酸,NaCl、NaOH,NaCl,NaCl、HCl,例(2016德州中考)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液体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有剩余;盐酸过量。小明同学却断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_。,观察到加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说明溶液一定不显碱性,,所以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有剩余”,(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有气泡冒出,没有气体生成,(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_(填序号)。A生锈的铁钉B碳酸钠粉末C硫酸钠粉末D氢氧化铜,C,(4)下列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_(填序号)。,C,【思路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H2O,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可以从反应物剩余和恰好完全反应两方面分析。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从大于7到等于7再到小于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