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二,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一,二,预习反馈1.思考:(1)能不能说激素调节就是体液调节?答案:不能。因为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参与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2)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比神经调节缓慢?答案: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反应速度慢的原因主要是其传递的是化学信号,随体液运输的速度缓慢;神经调节传递的主要是电信号,传递速度快。,一,二,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答案:C,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1.体温恒定的调节,一,二,一,二,一,二,2.水盐平衡的调节,一,二,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和意义,一,二,预习反馈1.判断(1)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增加了产热量,其调节方式只有体液调节。()(3)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只能单向进行。()(4)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5)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6)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一,二,(7)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8)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其中神经调节为主要形式,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受到二者的双重调节。()(9)所有生物都具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调节方式。(),一,二,2.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图中X、Y、Z、W(W为虚线框部分)所示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X表示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B.Y表示肾上腺C.Z表示骨骼肌D.W表示效应器解析: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所以X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Y为骨骼肌,Z为肾上腺。图中W所含结构均为此调节的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体温恒定的调节问题导引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机体是如何调节和维持体温恒定的?结合教材图解完善下列体温调节过程,并回答问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人体热量的来源是什么?安静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答案: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安静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2)同一个人在寒冷环境下的散热量与炎热环境下的散热量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体温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答案:寒冷环境下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下的散热量。,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可能是()A.发热和寒颤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C.寒颤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解析: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产热、散热过程。图示中AB段说明产热大于散热,BC段说明散热增强;剧烈运动导致产热增加,出汗增加引起散热增强,符合曲线变化。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归纳提升1.在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调节体温(由神经体液调节完成);在炎热环境下,机体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调节体温(以神经调节为主)。2.热觉或冷觉的产生不是在下丘脑,而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3.机体调节温度的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体温不再维持稳定。4.恒温动物才有体温调节机制,变温动物的体温随外界环境中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活学活练1.右图是正常人处于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3t4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C.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Ot1时段,t3t4时段的体温低于Ot1时段,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析:正常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相当,体温维持相对恒定;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此时产热量也增加;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产热量也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Ot1时段,但t3t4时段的产热量也大于Ot1时段,两时段体温都维持相对恒定。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成年健康小白鼠下丘脑的部分结构被破坏后,其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如下图,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析: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若小白鼠下丘脑部分结构被破坏后,小白鼠不能维持正常体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小白鼠酶的活性在37左右时最高,由40降至37时,体温降低,而酶的活性升高,导致耗氧量升高;低于37后,体温降低,酶的活性降低,耗氧量减少,D项符合题意。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水盐平衡的调节问题导引水盐平衡调节的调节中枢在哪儿?是如何进行调节的?结合教材图示完善下列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神经体液调节。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或降低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会刺激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使抗利尿激素合成增加或减少,从而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或减少,A项正确。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的方式为被动运输,B项错误。机体摄盐过多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从而增加饮水量;饮水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弱,尿量增加,进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恒定,C、D两项正确。答案: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归纳提升1.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的摄入和排出途径水的摄入途径:饮水、食物等。排出途径:肾脏、皮肤、肺和大肠等。(2)水盐平衡调节的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3)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水盐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脏可以根据抗利尿激素的多少控制尿量的多少来调节水的平衡。(4)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下丘脑在水盐平衡调节中的作用(1)感受刺激: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2)分泌功能: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3)神经中枢:调节水盐平衡。(4)传导兴奋:能够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活学活练1.下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抗利尿激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析:图中A为抗利尿激素,作用于B肾小管、集合管,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使血浆渗透压下降。C为渴觉中枢,产生口渴感觉,主动饮水。答案:C,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下列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探究点一,探究点二,A.图甲可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B.图乙可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C.图丙可表示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的变化D.图丁中a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解析: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图甲不符合,图丙符合。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图乙不符合。尿液中尿素、Na+、K+浓度都升高,可能是因为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尿量减少,从而使尿液中的溶质浓度升高。答案:C,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温故知新要点速记1.体液调节(1)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2)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有激素、组织胺、CO2、H+等,体液调节的主要形式是激素调节。2.体温调节机制(1)体温平衡取决于产热和散热是否平衡,健康的恒温动物的产热量始终等于散热量。(2)人体的热量主要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3)人体热量散失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散热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作用部位(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垂体释放。(2)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3)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