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街小学数学教材解读.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693750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街小学数学教材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东街小学数学教材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东街小学数学教材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解读人:钟永叶大邑县东街小学数学教研组,追寻“四基”我们在行动,一、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二、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三、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整体解读,主要内容,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第七单元:认识方程,主要内容,图形与几何,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四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内容,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游戏公平,综合实践,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整理与复习,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正确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把十进的计量单位用小数来表示;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小数的加减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建议:(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议一:掌握小数的读写及意义。建议二:用小数表示十进制单位。1、熟练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换。2、熟记常用单位之间的进率。,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建议:(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议三:小数末尾补零的情况。1、小数末尾的零可以去掉。2、整数减小数时的补零情况。建议四:重视应用题教学。,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建议:(基本思想和活动经验),建议一:迁移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1、整数比大小的方法迁移。2、小数加减法关键是小数点对齐。3、小数混合运算、简算与整数方法相同。建议二:渗透符号化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极限数学的思想。,a-b-c=a-(b+c),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和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通过四边形的分类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欣赏图案、体会图案形成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建议:,建议一:在分类活动中渗透分类和集合的思想。,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建议:,建议二: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1、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猜想验证归纳总结,2、积累分类活动经验,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建议:,建议三: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几个角?,3,2,1,+=6,有序的数,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三单元小数乘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2.利用具体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结合实际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4.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5.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如何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6.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进行简便运算。,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三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建议:,建议一:渗透转化的思想。,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三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建议:,建议二:重观察、重发现、重总结规律。,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三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建议:,建议三:探索算法过程中渗透转化思想。,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三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建议:,建议四:重视估算、简算意识的培养。,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三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建议:,建议五:课后练习的处理。1、重观察、比较、分析2、独立完成,全班反馈3、养成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4、补充:有层次性的练习题,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目标:,能根据提供的一组照片或画面,辨别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范围或形状。在观察、想象、推理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建议:(基础知识与技能),建议一:利用实物开展观察活动。建议二:识别、判断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建议:(基本思想和活动经验),建议一:在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建议二:以观察实践带动思维层次的发展。建议三:建立观察想象分析推理的数学模型。,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教学目标:,通过精心创设的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各单元的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教学建议:(基础知识与技能),建议一: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如:除数是一位数的小数除法(精打细算)建议二:知识点要求理解透彻、掌握牢固。1、商个位是零的情况。2、求近似数的方法。3、循环小数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4、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教学建议:(基本思想),建议一: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建议二: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激情奥运,教学建议:,建议一:课前调查比赛规则。建议二:不单纯解题,体现数学应用价值。,各单元的重难点及教学建议,第六单元游戏公平,教学目标:,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进一步体会事物的不确定现象。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明白可能性的大小,并能设计出对游戏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六单元游戏公平),教学建议:,建议一:体会动手实践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建议二: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建议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设计游戏。建议四: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建议五:慎用活动。,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七单元认识方程,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天平游戏,理解等式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理解四则运算关系,并会用四则运算关系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七单元认识方程),教学建议:(基础知识与技能),建议一:理解各个量的意义,寻找等量关系。,建议二:方程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能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口头检验,x-19=2解:x-19+19=2+19x=21利用等式性质解,x-19=2解:x=2+19x=21利用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第七单元认识方程),教学建议:(基本思想与活动经验),建议一:贯彻符号化的思想,渗透代换思想和可逆思想,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建议二:积累活动经验。,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图形中的规律,教学目标:,经历直观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发现摆图形的规律的方法,感受数学美。通过活动,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概括能力。积累探索规律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图形中的规律),教学建议:,建议一:渗透化复杂为简单的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建议二:注重动手操作。,3+29=21(根),(10个),3+2+2+2+2+2+2+2+2+2=21(根),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图形中的规律),教学建议:,建议三:渗透有序思考。建议四:适当拓展。如:2、5、8、11、14第20个数字是什么?,行者无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