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五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268934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五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五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五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触类旁通1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2014高考福建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也”表判断。另外“辱于县”也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句。,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2014高考北京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下来传告后世的。“,也”表判断。,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2014高考四川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无标识判断。,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2014高考天津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徐谦尊)分条陈述利弊,呈报巡抚张公,张公看了击节赞叹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无标识判断。,“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2013高考辽宁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也”表判断。,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2013高考江西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者也”表判断。,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2013高考重庆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也”表判断。,触类旁通2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2014高考江苏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为”表被动。,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2014高考四川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王筠天性宽宏敦厚,不因有技艺才能而自视高人一等,而且年轻时就有才华名望,在当时和刘孝绰一起被(世人)看重。“见”表被动。,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2013高考重庆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名字不可能让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见,难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吗?“不可得而闻”“不可得而见”无标识被动句。,触类旁通3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2014高考重庆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何难之有”宾语前置。,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2013高考山东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章三益具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曾经树起旗鼓,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自见”宾语前置。,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2012高考四川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奚以”介词的宾语前置。,触类旁通4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甫抵里闬,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2014高考重庆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刚到达乡里,亲戚朋友问寒问暖表示庆贺的人很多,肩挨肩,脚跟脚。“之问寒温表庆贺者”后置。,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2014高考福建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恰逢(要)增设一位京卫知事,皇帝下令吏部挑选适合的人。“一员”后置。,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2014高考湖南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之交于孟祥者”后置。,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2014高考辽宁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五”后置。,触类旁通5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2014高考安徽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于安徽”后置。,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2014高考江苏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于知道者”后置。,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2014高考江西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将用(它)来警醒我自己,并且可以把(它)作为世人的一面镜子。“于世之人”,介词结构后置。,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2014高考天津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于生民”后置。,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2014高考浙江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荐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于寒素中”后置。,触类旁通6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2014高考湖北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老百姓有人拉着吴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称,(吴德基)也不责怪。“弗责也”前省略了主语。,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2014高考安徽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在资历老、声望高以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结权贵。句首省略主语。,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2014高考江西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省略主语和宾语。,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的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省略宾语。,触类旁通7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有哪些固定句式,怎样翻译最准确。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2014高考山东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奈何也”。,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2014高考大纲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况乎”。,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2014高考湖北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何耶(也)”。,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2014高考湖北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宁耶”。,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2014高考江西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众鸡)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奚为耶”。,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2013高考山东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从前的君子常常借松树来激励自己,推求章三益的志向,大概也是像这样的吧。“非耶”。,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2013高考天津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朋友去世(你)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无乃欤。,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2013高考湖南卷)译文:_句式特点:_答案: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得无乎”。,方法小结对文言语句的翻译,从句式方面看,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提示:留心语言标志,译出特殊点。注意容易被忽略的定语后置和宾语前置句、无标识被动句、判断句,以及常用的固定结构;在出现句子成分不完整时,要有补写完整的意识。注意各种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掌握常见固定格式的翻译。,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哪些词有活用现象,是哪一类活用。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译文:_活用词与类型:_答案: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加重。,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2014高考湖南卷)译文:_活用词与类型:_答案:(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雨”“名”,名词活用为动词,下,命名。,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2014高考辽宁卷)译文:_活用词与类型:_答案: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赵立坚决不跟他往来,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阻塞。“窟穴”,名词活用为动词,建造窟穴。,初焉,若高阔可步。(2013高考福建卷)译文:_活用词与类型:_答案: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步”,名词活用为动词,散步,行走。,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2013高考福建卷)译文:_活用词与类型:_答案: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下”,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救下。,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2013高考江西卷)译文:_活用词与类型:_答案:农家吝惜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都)在白天,(就)用伞盖来遮蔽日光。“苦”,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吝惜;“费”,动词活用为名词。,方法小结对活用词的翻译要注意什么?提示:要依语境定词义,定词性。如“农家苦灯烛之费”句中的“苦”和“费”,前者活用为动词,后者活用为名词。要熟悉词类活用的概念,注意翻译的方法。比如意动用法,可以翻译为“以为”。,答案:所以,不半步半步的积累,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答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一个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人,还不如普通百姓能够保护自己的妻子呢?,答案:现在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燕国的祸患,并能给将军您报仇,您看怎么样?,答案:现在离开,没有告辞,这事怎么办?,答案:仅仅一人起来造反,就使得国家的宗庙社稷毁于一旦,皇帝自己也被他人杀死,并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我的神色也凝重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答案:现在人家是刀与案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何必再告辞呢?,答案: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道义,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答案: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答案:我是学习道理的,哪里论他出生的年月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答案: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目标,也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还有谁能讥笑我吗?,答案: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答案:本是一代枭雄,但今天却在哪呢?,答案: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答案:到了割断头发发誓,哭得泪湿衣襟,是那样的衰败啊!,答案:而从天空向下看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罢了。,答案: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术业各有各的努力方向,也就是这样罢了。,答案:有时还飞不到,落到地面上也就罢了。,答案:我对于国家,尽到心了。,答案:您看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答案:看看邻国的治理,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答案:这就跟拿兵器杀人,然后说“杀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答案: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危急放在前面,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答案:祖母和我相依为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答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就比学生强。,答案:因此,后来人们叫它“褒禅山”。,答案:他在世上,从来没有急急忙忙地追求什么。即使这样,还是有未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答案:于是看到了自己简陋的房屋,我又是高兴又是奔跑。,答案:刘邦从陈豨的军队中回来,到达军营,看到韩信已死,一边高兴一边又感到可惜。,答案: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大秦国的贪心没有满足。,答案:自说先辈躲避秦朝时的战乱,率领老婆孩子和同村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答案:您替我把他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答案:大概更深的地方,那些到达的人就更加少了。,答案:咚咚地敲响战鼓,兵器已经接触。/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驿馆里。,答案: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是奇特的。,答案:使深谷中的潜龙飞舞,使孤船上的寡妇哭泣。,答案:濒临长江的各郡县都歉收,然而当地官吏却不救助百姓,希望皇上罢去官籴,令老百姓自己转运粮食用来相赒(相互救助)。在这句中,“官籴”是一种制度还是一个官职,不好把握,干脆不译。不会根据前文“吏不之救”的“救”推断“赒”,也可不译,这样比错译要好得多。,答案: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答案:敲打能发出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答案:出生比我早,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答案:一会儿,浓烟和大火满天。,答案:水积累的不多不深,那么它也不能把大船浮起来。注意:虚词翻译时,能译出的要尽量译出,不须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否则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1)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5分)译文:_(2)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5分)译文:_,【答卷抽样】(1)郭舒犯擅自释放司马彪之罪,因为他是廷尉,世人大多以此为义。(3分)(2)郭舒少时和杜曾交往深厚,杜曾尝试召见他,没有答应,杜曾却授予他头衔。(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