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经济全球化.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686171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概论-经济全球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世界经济概论-经济全球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世界经济概论-经济全球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就是24小时相互联系的、极度活跃的、剥夺睡觉机会的、并受电子邮件推动的世界。劳克斯施瓦布,劳克斯施布瓦(KlausSchwab,1938-):瑞士人,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发展与成因,(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一般认为,“全球化”一词最初是由经济学家T莱维在1983年提出。他用这个词形容以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扩散。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Levitt,19252006年):哈佛商学院资深教授,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人之一。全球化一词出现于他刊登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全球化的市场(GlobalizationofMarkets)。,经合组织(OECD)在1990年也使用了“全球化”这一概念,主要指生产要素以空前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的配置。因此,全球化主要指经济全球化,其他领域的全球化或是经济全球化的延伸,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是指,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国际间人员和技术的流动,越来越紧密地把世界经济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致成为一种经济网络的状态和过程。,(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逐步凸显出来。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又经过了一个深入和广泛发展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并形成新的高潮。,(三)经济全球化的成因,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约翰邓宁,7,JohnH.Dunning,1、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物质生产增长的速度、规模和数量达到新高度生产力无限扩大和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尖锐扩展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革命运输和通讯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全球性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形成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2、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者、组织者和载体。它以世界市场为舞台,以越过贸易障碍、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从而增加利润。利用和重组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组织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把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直接联结起来,把各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变成其公司的内部分工。,跨国公司的实力(2010),3、各国拥有生产要素不平衡,生产要素稀缺的国家,需要从丰裕的国家进口急需的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资源丰裕的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也需要向外转移其多余资源。通过相互交换,使得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密切。,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区域范围内更加深化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区域经济组织采取的全球化政策措施,以及其内部经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都可以说是迈向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环节。,5、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的政策取向,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转轨;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放松限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一)贸易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被贸易发展推着走的一列高速火车。雷纳托鲁杰罗RenatoRuggieroWTO首任总干事,贸易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国际贸易额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贸易品种不计其数,贸易方式不断创新,几乎所有的生产企业都卷入了贸易全球化的漩涡。与贸易相关联的一般贸易范围扩大到了服务业、农产品、纺织品等新领域,完善了市场准入、反倾销、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新的国际贸易机制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延续40多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贸易规模,单位:百亿美元,Source:WTO,全球货物贸易额(出口),贸易结构,1980,2010,总结,世界贸易的迅速增长及其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的提高,意味着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扩大,以及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将在更大程度上依靠世界贸易的发展。,(二)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过程超越国界,形成日益密切的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的生产联系。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基础上,随着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软化”,新一轮全球性的产业重组和转移已经开始,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层次的国家和产业,在重组和转移中正在整合为一个统一互动的全球生产体系。,国际分工内容的变化,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以现代工艺、技术为特征的国际分工;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物质生产领域的分工服务领域的分工;在高技术产业中,出现了产品的研发与产品制造的国际分工。,总结,当今的国际分工正从传统的地域分工演变为全球性的网络分工。在国际分工网络中,每个国家不仅成为这个体系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成了全球商品价值链的一个环节。各国产业结构在这个生产体系的循环中动态升级,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增长命运共同体”和“结构进步共同体”。国际分工网络中“穿针引线”的是跨国公司。,(三)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特征,又是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主要特征:金融自由化是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内容;资本大规模、高速度跨国界流动;金融全球化使国际货币制度不断发生变革;金融全球化加速了金融创新过程;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重要角色,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的发展对世界经济运行产生极为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而且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正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竞争,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及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经济全球化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际间协调。,(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带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充满矛盾和斗争。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总结:,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参考文献,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季铸:世界经济导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保罗赫斯特等:质疑全球化国际经济与治理的可能性,张文成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詹姆斯H米特尔曼:全球化综合征,刘得手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测验主题:,正方: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反方: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