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第2章.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68604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学第2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世界经济学第2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世界经济学第2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学习提示,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2,学习提示,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所有这一切体现在世界经济中,其突出表现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和深化,它制约着甚至决定着世界各国、各地区、各阶层的前途和命运。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能够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清晰的认识,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意义。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的意义。,3,重点与难点,本章的学习重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的意义。本章的学习难点是如何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意义,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但对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和不同利益集团带来的机遇和利益是不同的,并形成一些负面作用。,4,第二章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成因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的意义,5,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经济全球化: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6,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A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B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D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7,A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作为经济范畴,它是世界经济存在的一种状态,是由生产、贸易、投资、市场等一系列经济变量加速运动、各经济体紧密融合的实体;作为历史范畴,它是世界经济由初级向高级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从现在的认识来看,世界经济作为一个各国和各地区经济联系不断扩大和融合不断加深的过程,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8,现在,世界经济正从经济国际化阶段过渡到经济全球化阶段,即从国际化的世界经济发展为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过程考察,国际化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工业社会规模经济国际扩张的结果,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则主要是信息社会网络经济兴起的产物。,9,B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地球村”就是对全球化最形象的概括和写照。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地缘扩展空间接近完成,贸易和投资范围已扩大到全球,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经济运行的“地域空间”正在为“流动空间”所取代,经济活动的地域正在为全球网络所覆盖。,10,各种利益主体,包括公司、国家、区域板块的经济交往和竞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时空压缩的世界经济中交叉渗透,短兵相接。由于各国经济关联度的提高和互动性的加强,世界经济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立体性、整体性和全球性。,11,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这一过程,不仅使国家的经济边界弱化,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经济主权不同程度地削弱、让渡和延伸。由于市场和生产已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民族国家的经济行为日益成为因变量,国内政策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包括大公司、公共权利机构必须考虑其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的国际制约因素。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世界经济正在让位给全球参与者共同构建的世界经济。,12,D多种不对称的结构,(1)地位不对称。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包括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金融业都来自于发达国家。(2)决策权不对称。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规则的制定者,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规则的被动接受者。(3)后果不对称。,13,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约翰邓宁(JohnH.dunning)所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C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14,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一方面使发达国家物质生产增长的速度、规模和数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使生产力无限扩大和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尖锐,从而扩展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使运输和通讯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地球成了时空大为缩小的“村庄”,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15,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推行市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接轨,按国际规制运行,已成为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共同要求和趋势。“两个平行市场”终于统一为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整体,世界经济成为囊括全球的客观实体,各国经济已被经济全球化的密网编织在一起。这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的重要条件和标志。,16,C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在贸易自由化方面,1986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导致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并使世界贸易组织作为管理、监督和实施这一体制的组织机构应运而生;在投资自由化方面,取消外汇管制,开放资本账户;在金融自由化方面,引发了一场金融制度、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创新风暴。新自由主义思潮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以及由此而在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证。,17,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者、组织者和载体。战后以来,跨国公司一直处于持续地扩张之中,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据2001年9月18日发布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0年全球的跨国公司已增到6.3万家,其海外子公司达80万家,遍及160个国家和地区。,18,跨国公司以世界市场为舞台,以越过贸易障碍、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从而增加利润为目的,利用和重组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组织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把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直接联结起来,把各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变成其公司的内部分工。这样,跨国公司便成为经济全球化微观层面的直接组织者和主要驱动力。,19,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一、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二、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三、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四、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五、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20,一、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1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2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在全球贸易量增大的同时,当代贸易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贸易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高,充分表明了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表明了在各国再生产过程中外国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市场的作用日益增大,同时也有助于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21,贸易自由化,战后,在关贸总协定的主持下,世界各有关国家先后进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达成了内容越来越广泛的贸易自由化协议,并催生了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的建立,又使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得以确立。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以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覆盖世界大多数国家、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高度统一的全球贸易大市场已经形成。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扩展和多边贸易体制的确立,不仅规范了世界贸易的规则,而且进一步降低了各国海关和市场准入的门槛。,22,全球网络化,在传统贸易方式的基础上,电子数据交换(EDI)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采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也逐渐开始推广。贸易合同的标准化也使国际贸易标准进一步趋同,大大降低了商品交易成本。贸易信息的网络化,使经贸人员在几分钟内就能找到世界各地进出口商品的种类、规格、价格等各种资料,并在短时间内利用经济模型分析出经贸的最新动态。,23,二、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1金融市场的全球化2.货币流通的全球化3投资活动的全球化,24,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加快了金融资本的国际流动,增强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性,降低了资金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本的效率,为资本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进行投资和筹资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带动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使发展中国家筹集发展资金变得更为容易,也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25,货币流通的全球化,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外汇管制的放宽和“电子货币”(信用卡)的流行,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难以把握货币发行量和决定利率。正如1994年8月4日的泰晤士报发表的文章所说:“谁来决定利率?是美国财政大臣还是英格兰银行行长?都不是。利率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利率最终反映全球储蓄和投资供求之间的平衡状况。”,26,投资活动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极快,规模巨大。在90年代的10年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率进一步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直接投资的主体也开始多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扩展,国际投资的规范安排也开始提上日程,保护投资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大幅度增加。扩大直接投资已成为各国加强经济联系、发展国际分工的重要渠道,同时也使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扩展到全球。,27,三、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28,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移民中的大部分是从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尽管在发达国家经常存在着大量失业工人,但其体力劳动的岗位,特别是粗活、重活和脏活等劳动岗位,日益主要由移民来承担。同时,由于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下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对外国劳工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发达国家来说,大量外籍劳工的流入,既解决了体力劳动者的不足,也降低了劳动力支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虽然流出的劳工收入相对微薄,但减轻了人口过剩的压力,增加了外汇收入。,29,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指各个专业的高级专家和社会精英,他们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是理论和技术的推进者和创造者。战后以来,各类专业人才的跨国培养和流动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多。成为一股持续不断的潮流。其突出特点是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大量流向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30,在当代人才跨国流动中,留学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接收留学生是培养各类人才的主要渠道。吸收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也是美国。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滞留在外国的科技人才和毕业留学生,返回祖国创业和就业的人数与日俱增,人才只向发达国家流动的单向流动正在向双向流动转变。,31,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人才的“隐性跨国流动”,指人才没有离开本土但为外国企业所雇用,接受外国科技和管理方式。人才“隐性跨国流动”,对跨国公司的发展十分有利,同时也对当地的人才培养、成长也很有利,也将日益成为人力资源流动全球化的主要渠道和形式。跨国的人才流动和相互人才交流,开辟了各国和各民族人民直接接触的渠道,有助于相互学习和理解,有助于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2,四、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1.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2.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33,全球工业化的展开,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工业化才真正在全球范围扩散和普及。在全球工业化的浪潮中,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科技进步的累积,工业化结构已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日趋软化;许多发展中国家相继推行工业化发展战略,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工业结构紧随发达国家逐步升级;另一批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结构变化,又紧跟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后,形成了世界产业结构多层次的梯次发展格局。,34,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当今的国际分工正从传统的地域分工演变为全球性的网络分工。从国际分工的内容上看: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逐渐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特征的国际分工;从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为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物质生产领域的分工向服务领域的分工发展;在高技术产业中,出现了产品的研发与产品制造的国际分工。,35,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基础上,随着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软化”,新一轮全球性的产业重组和转移已经开始,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层次的国家和产业,在重组和转移中正在整合为一个统一互动的全球生产体系。各国产业结构也是在这个生产体系的循环中动态升级,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增长命运共同体”和“结构进步共同体”。而从中穿针引线的就是奔走于世界各地、足迹遍及全球、从全球角度策划其发展并实施全球整体战略的跨国公司。,36,37,38,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39,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的意义,一、经济全球化为后进国家的崛起提供了机遇二、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开辟了和平共处的新时代三、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和反全球化运动,40,经济全球化为后进国家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转移的客观障碍日益削弱,使得取得政治独立的后进国家在追求和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可以比较便捷、比较充分地获得外来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的支持,可以更好更快地开发和利用国内资源,可以更快地发展本国的产业和提升产业结构,从而可以加快经济增长,缩短追赶先进国家的时间。,41,战后以来,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增长快于发达国家,但它作为一个整体,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却落后于发达国家。从这个角度来说,南北的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差距在拉大。原因: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雄厚,国民经济的基数比较大;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的增多扩大了发展中国家整体的经济差距。,42,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开辟了和平共处的新时代,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主权互让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4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意味着各国和各地区经济的相互渗透、依存和融合,意味着各国经济利益的相互交叉,从而在客观上使各国之间的关系从过去的“敌对关系”、“仆从关系”日益发展为“合作关系”和“伙伴关系”、变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44,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主权互让,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间经济主权的相互约束、交叉和让渡。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被承认的基本标志,维护国家主权是一国政权的基本职能之一,侵犯和剥夺别国主权一向是发生国际战争的重要原因。国际法规大于和高于国内法规,从而使国家经济主权相互约束、交叉和让渡,使各国的经济利益更加融合,从而使各国的利益冲突得到缓解,对巩固世界和平起着促进作用。,4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世界将在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中,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形成日益增多的有广泛影响的经济贸易中心,也就是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合作的“多极”。“极”的增多过程,就是“极”的消失过程,就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走向均衡同步发展的过程,就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增强的过程。总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世界多极化增强了人类和谐化。,46,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负面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它们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但也产生了一些负作用,部分人群的利益也受到一些损害。这些国家的工会组织,将国内工人的失业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害,组织工人群众进行反全球化运动,加剧了社会阶级摩擦。,47,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虽然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了加速发展的机遇,但其国家民族利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例如,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行进口限制或经济制裁,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失业者增多所有这一切,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加剧了南北经济摩擦。,48,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对整个世界来说,在经济全球化中,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加速转移和移动,全球性公害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全球化进程,必然带来诸多国际政治经济摩擦。这种摩擦有的表现为各国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有的表现为各国企业之间的明争暗斗,有的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全球化进程的抵制,并演化为有组织的群众性的反全球化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