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再思考.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675457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4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再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再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再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再思考,杜鸿科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Email:hkdu,一、首先要清楚,为什么基础教育要改革?,我们首先来谈一谈,回归基础教育的本原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使得每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基础教育不是成才教育,是成人教育。其目的是使得每一个公民,通过基础教育获得自尊、自重和自信的进入社会的能力;或者说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使得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的公民,使每一个公民具备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人生的知识基础。基础教育是普渡众生,不是选拔“人才”,不是搞众星捧月的。每一个人的未来职业和社会地位将会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他们为自己和为他人和社会提供的服务,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基础教育就是要促使每一个公民无一例外的都应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在大学教育大众化之后,笼统的提大学是成才教育也不很准确,大学也只能是准成才教育,只有研究生才是成才教育。其实,“成才”的概念是很不科学的,对“成才”本身不会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解释。相对科学的解释应是:360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都需要人才,行行都能出人才。而现在,新的产业,新的行业不断涌现,行业的个数显然已经大大超过360了。,我们必须走出教育的误区,教育的目的是“启智”,而不是“愚民”。我们过去的教育,有没有一点愚民的味道?对此,各位同仁当然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有一点,我想大家会认同的,教育就是要“还智于民”,使得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的主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年长的老师都知道,过去曾有过“驯服工具论”一说。总想把别人“培养”成为受驱使的驯服工具,请注意这里不只是工具,还是一个驯服的工具。这一“理论”是对人类文明的公开的背叛。但这种不齿的论点,在一段时间里曾占据了我国主流舆论的中心,并逐级向下宣讲。愚昧了别人还不满足,还要使别人驯服的愚昧。大家还知道,发明工具论的这位伟人,曾为革命作过重大贡献,但他告别人世的最后时刻却是无比凄惨的,不知是否在那一刻他可曾反省到,他就是工具论的受害者之一。现在,如有人再提工具论,不会再有人顶礼膜拜了,更会被大多数人所唾弃。但我们不得不警惕的是,工具论的影子,还在我们教育界的一些“理论”中忽隐忽现。,我们的未来的一代,应该是受过良好教育,有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的,他们依据自己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经验,通过与他人的友善交流,及时地,准确地对事物进行科学的判断。他们应具有明显的独立人格,宽仁爱己,对社会、家庭和个人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基础教育的认识,在我国社会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很大的错位和不同。教育家的认识,家长的认识,政府的认识,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认识,并没有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同步,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农耕社会”的水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在改革开放中的根本性作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基本上没有认识。如果说30年来在教育之外的社会的一些方面的改革还动了真格的话,那么近10年来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却基本流于形式,改革的口号和改革的实践出现了严重脱节的现象。源于学而优则仕的应试教育,依然有着十分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虽然我们把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应试教育依然是绝大多数学校的工作的主旋律。如果说在社会的多项改革中,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观念滞后”,那么我国对教育界改革的观念滞后最为明显。尽管有一些专家教授大声疾呼教育的改革,但整个社会对教育改革认识的滞后却是顽固的。,这也难怪,政治家关心整个社会的变革,教育家关注教育界的整体发展,但作为学生的监护人的每一个家长,望子成龙几乎成了家庭希望之所在,这三个方面缺乏更有效的沟通。事实上,作为一个公民,特别是一个普通的公民,由于标志着现代社会的各种社会保险制度还不完善,他们养儿防老也是很自然的。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他们虚妄的“放眼全球”,但他们望子成龙的观念和愿望是无可厚非的。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目前基础教育中所出现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相互交错的两张皮的现象。如何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实现“素质教育”,乃是我国教育的第一大难题。这一难题,由于“应试教育”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例如学历崇拜,独生子女和就业难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应试教育的过程,应试教育不可能在短期内寿终正寝,甚至一些地方应试教育还可能愈演愈烈。,可以说,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基础教育已经完全异化了,升学成了基础教育的唯一的目的,考试成了唯一的手段,甚至到了高中二年级,考试竟成了普遍的教学手段,学生被简单地无情地训练成考试机器。以应试为唯一目的的基础教育,已经给我国的青少年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上的危害,不仅扼杀了他们最可宝贵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也使得青少年的心理不健康的比例不断增加。个别地方,应试教育已经蔓延到幼儿园和小学。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企图用行政手段来根治“应试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不可能最终奏效的,需要教育家不断探寻新的实现素质教育的可能的途径。由于对现行基础教育的失望,在极个别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复古”或者“崇洋”的现象。复古的代表是所谓“孟母堂”,企图以诵经来代替现代教育;崇洋是将自己的子女盲目地送到国外去读书,以为洋人能给自己的子女提供成材的机会。这些当然是不可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最终实现社会公平。而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石,乃是民生之本。所以我们说,为每一位公民提供相对平等的优质的基础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当今社会的为政者,无论其社会的政治制度如何不同,都不约而同地把教育放在国家发展的首位。我们说发展是硬道理,这里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内涵是人的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民,人的自身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硬道理中的核心。我们认识到,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更应认识到,精神和文化的贫穷同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要给每一位公民提供物质文明,使他们无温饱之虑,无衣食之忧,更要为每一位公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明,使他们生活的康泰幸福。,教化百姓,乃为政之要。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仅只有物质的丰富,并不能促使社会真正发展;如果忽视了教化百姓,简单追求物质的极大丰富,使少数人的私欲得到不加节制的膨胀,不仅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可能还会为社会带来更深层次的危机。如果说前些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引起各国政要的必要的关注,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除过制度上的原因之外,违背道德标准,失去必要监控的手段,无视社会固有责任的恶意炒作,才是这次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从这些“作恶者”的身上,我们应该看到教育的责任。全球对金融危机的反思,理应引起教育家对当代教育的反思。,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教育界关注的是:国际社会已经结束了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而区分的两大阵营的对立,当今的国际社会,无论政治观点和社会结构如何不同,各国政府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恐怖分子,金融危机,气候变暖。这几大共同的敌人,把那些昔日政治观点各异,喋喋不休的相互攻击的政客们,驱赶到同一个谈判桌旁。昔日剑拔弩张的敌人,今日面对共同的敌人,不得不握手言欢,和衷共济,共度时艰。,一方面,恐怖分子,无视人的基本权益,无视生命的价值。他们今天以人肉炸弹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杀害无辜;明天将会“贡献”出更多实行恐怖的新创意,造成对更多无辜人群的伤害。同时新的科技成果,也将会为这些新的“创意”提供丰富的资源,演绎出更加骇人听闻的故事。另一方面,那些金融大鳄们,鼓胀着贪吝的血红的眼睛,窥视着各种上下翻飞的描述股市的曲线,玩弄大批流动资金于股掌,在现行的游戏规则中,频频出击,制造出一个个局部地区的,甚或全球的金融新危机,制造出新的恐慌和新的骗局。再则,由于盲目工业化,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海平面提升,,各国未来受这几股“鬼怪”的夹击,不仅将国无宁日,世界也不会有宁日了。当今,全球面临的挑战,是对全球的政治家的共同智慧的真正的考验。前不久的G20伦敦会议,正是这方面的一个牛刀小试。面对人类共同的问题,将会对全球未来的教育有何启发,这是一个我们教育界必须面对的一个不小的题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界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国家发展对教育的依赖越来越大,或者说教育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不仅每一个公民从自身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教育,着眼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也需要良好的教育,特别是优质的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国家的发展会更加关注国民的智力资源的开发。和物质资源被称为“硬资源”相比,智力资源可称之为“软资源”,软资源的“储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有效开发和利用,从根本上说,是取决于基础教育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础教育乃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但是,当我们回顾30年来的改革开放的旅程之时,一方面我们为我国物质文明确实取得了举世震惊的进步而骄傲,最为显著的标志是:道路笔直,高楼林立。另一方面,我们也深为教育未受到实质性的重视而忧虑。这两者之间的不协调,正在问责着我们的发展是否“科学”。,尽管从中央到地方,科教兴国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教育界的硬件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观念的落后,在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在他们那里对教育的关心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能为其政绩加分的“升学率”上。这里我附带说一下,关于政绩,也应分清自我欣赏式的“政绩”,还是万民拥戴的实实在在惠民的政绩。我们现在听到的政绩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孤芳自赏”上。少数为政者,出于为自己政治前途的升迁的需要,更看重那些速效的“政绩”。从我们共产党人的基本理念出发,我们的政绩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政绩应是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社会的进步。但无可讳言的是,在一些地方“政绩”已经被异化了,成为了一些人的脸面。,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新农村建设,虽有文章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造假行为,痛加鞭苔,但各地的造假行为依然前赴后继,其中造假的模式竟然也惊人的相似,真是骗人都懒得“创新”了。在公路两旁的“新农村”的整齐划一的花园式的门面后边,部分农户的破败和艰辛一眼就看得出。这真是为政者的自我陶醉和嘲讽。看到这些为政者的“杰作”,其执政者思想的贫乏和执政的无能已经败露无遗,再也不需要做什么批注了。倒是从那些统一的门脸上,看出了为政者的霸道和广大农民兄弟的无奈,他们连自己盖个房子的自由,也被蛮横的“统一”起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未能幸免此惯常的思维模式的侵扰。虽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十年的辛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依然大多停留在文件上和口头上,实质性推进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山东省虽然强制性的推行教育新政,用行政命令强行限制补课和增加课时,虽有一定效果,但能否长久值得关注。,今天,由于各种传媒手段的不断更新,基础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也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向涉世不深的年轻人的全面开放,由于博客的出现,每一个人都有了几乎不受限制的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新闻向人们展示的不是单一的信息通道,而是不折不扣的多维通道。网络在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的同时,更多的是铺天盖地而来的精神垃圾。虽有青少年不宜的警示,但无法阻断精神垃圾的传播。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普及,全球基础教育出现的问题,尽管会有地域的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和文化传统不同,但所面临的挑战却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创新能力。良好的基础教育,会从小将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思想牢固的根植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这是创新能力的根本基础。没有“科学、民主和自由”奢谈创新能力,那是虚伪的。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只有在保护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固化为他们的品质。一个国家的富强,不在于动不动就要“统一思想”,要别人统一到他的思想上来是一个人不自信的表现。我们不需要盲从的“统一”,需要的是更多地质疑和挑战,只有质疑和挑战,我们才能统一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所以,教育要培养学生质疑和挑战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凡事要问一个为什么?这实际上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不应该只是一个脑子在运转,而是要全民的脑子在运转。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才能调动国民对国家的认同和高度的责任感,才能使国家真正富强起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范院校发展的新契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上世纪末开始启动,到现在已经是全面铺开了。客观上说,十多年来,尽管困难重重,但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师范院校,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教育部虽然在全国师范大学中成立了17个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但大部分师范院校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却处在隔岸观火的状态,并没有积极跟进,甚而冷静地让人不可思议。作为师范大学的龙头老大的几个院校,在这期间却忙于去师范化,好像“师范”两字辱没了他们的门厅和身份。他们根本不顾我国的国情,盲目援引西方发达国家的例子,推行“去师范化”,这种对国家发展不负责任的态度令人担忧。我国目前的国情是:我国不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一些地区仍然在贫困的边沿挣扎;教师依然是相对低收入阶层,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盲目去掉师范大学,我国的教师队伍的不断更新就成了问题,不可能保证最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好在温总理不像我们个别师范院校的领导那样糊涂,国家及时推出免费师范生制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虽然免费师范生的政策还需要不断完善。,坦率说,建国以来我们国家没有出现被世界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建国初期曾是原苏联的教育家的思想在我国教育界占统治地位,今天我们又听命于早年我们反复批判的西方流行教育家的学说。当然,我们现在首先要敞开胸怀,吸纳任何国家的有益的教育思想,融会别人的智慧发展自己。我国的一些所谓的教育学家,喜欢坐而论道,却很少从事教育的实证研究。喜欢思辩,鄙视实证。理论一大套,教学不知道。这种现状如何改变,愿我们同仁们共同努力。我这里顺便要说的是,科学研究未来最值得关注的是人类自身涉及到精神、心理和学习的科学,部分发达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研究。但在我国,对这些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弱势,很多方面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正是我们师范院校的优势,不仅值得一搏,而且也要放手一搏。科学研究不仅是对没有生命的物的研究,也不仅是对没有感情的生物的研究,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对人类自身的研究。在这里,请允许我大胆的想象,将来有可能会借助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借助于基因技术,来对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更微观的研究和解释。,师范院校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本业荒疏。从事直接提高师范生的能力的学科教学论专业的老师,普遍地位不高。他们的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的院校毫无道理的将这些老师看作低水平的代名词。这些现象不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将不可能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供最有效的及时的支持。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陕西师范大学近年来的一些做法。,1不失时机地成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由学校的一名校长担任主任。这个主任不是虚名,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带领全校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老师进行研究。成立这个中心,最重要的是将分散在各院系的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专家教授和有兴趣与此课题的专家教授的力量凝聚起来,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各自才能的平台,同时也增强了这部分老师的归属感。学校每年定期下拨20万元经费,作为校内立项研究的项目的费用。虽是校内项目,但也有一个严格地评审过程。几年来,我校受到校内资助的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不仅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和研究成果完成,更重要的是一批为社会各方所接受的课程改革专家成长起来了。,2积极参与省教育厅和西部其他省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调研和决策。几年来,我校专家教授的足迹遍及西北各省和国内的很多省份。特别的,在陕西省我们介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很多专家教授都有自己的联系学校,努力将课程改革的理论变成课程改革的实践,并为中小学广大教师所接受是我们大力提倡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深入教学第一线,促使一线教师观念的转变;深入课堂,促使一线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我们还进一步强调,关注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3每学期均提供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系列报告。每学期均为在校学生和教育硕士提供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系列报告。报告涉及到诸多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报告以我校教师为主,同时也邀请外校的专家和教育管理干部。4,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相关的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1我国西部地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边远农村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整体师资水平偏低。如何尽快缓解这一问题?如何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水平,教学技能等相关问题?教师应该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其定期带薪进修和研修。建立保证西部和贫困地区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的研究。,2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问题。,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可以局部的分享其它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但中小学的教育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地直接接触是不可替代的。没有师生之间的面对面地思想和感情的交流,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青少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知识的输入,更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未来社会中,人际间的有效交流能力将会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师生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不利于青少年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的培养。,相对于西方有些国家的学生,我们的孩子的以下几个方面是弱项:动手能力,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是未来社会,我们的孩子作为一个世界公民必须具备的品质,如果我们缺乏优秀的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不足是很难得到弥补的。,3农民工子弟就学的新思路。,办好农村中小学,吸引农民工子弟回乡就学,培养农村的下一代对农村的认同感,为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建设储备力量,并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次金融危机,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大批工厂倒闭,但我国为什么没有在城市里出现大批的失业工人。要知道,在各种保险制度,医疗制度和低保制度很不健全的我国,一旦大批失业工人滞留城市,无疑将会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我国在这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为什么有惊无险,这正是我国农民工对国家的重大贡献。当大批工厂倒闭,农民工被迫下岗后,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怨言,并没有留恋城市,而是背起他们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行囊返回农村故乡。正是这些来之广大农村的农民工兄弟,默默地用他们的肉体吸收并缓解了金融危机形成的对国民经济的冲击波。这样的壮举,在全世界的任何国家中都是不可想象的。伟哉,我的农民兄弟!农民兄弟是我国现代化的一道最可靠的减震防灾的大堤。,最近,有一些观点说加速我国农村城市化。在政治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的我国,一旦没有了农村这道防波堤,我们用什么来消解经济危机,乃至政治危机对国家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冲击!要知道,很多危机虽起因于异邦,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是无可回避的。,4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问题。,应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利用网络上的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移花接木的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网上有很多免费的资源,但很多单位和学校,都建立了教育资源中心,还明码标价,这是不合理的。由于基础教育已经由国家管,为广大中小学提供的教育资源,理应和基础教育一样完全免费。,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农村,难点在高中。,关键在农村,是由于中小学生的绝大部分在农村,相对于城市的中小学,农村的中小学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更甚于城市中小学。难点在于如何协调高中教学中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善,应试不可能取消,只能不断的改进。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试教育”不可能完全扫地出门,它将是基础教育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以必要的应试为手段来推进素质教育,乃是基础教育界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6关于对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现状的估计,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基础教育研究积贫积弱,基础教育改革进行到今天,我们越来越感到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实践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将必然出现推行中的“疲劳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用“步履艰难”来描述,也不为过。我们的研究缺乏挑战重大难题的勇气,部分学者非常喜欢思辨性的研究,游戏文字,远离实际,使得教育研究在整个科学研究中已经被边沿化了。,对一个学者来说,对所研究课题的兴趣和激情是研究的原动力。如何提升研究的激情,首先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激发研究的兴趣和热情。要做深刻的研究,还必须形成一个有活力的研究团队,学者之间的相互激励,鲜活观点的及时交流,不同观点之间的切磋和交锋,都是十分重要的。做研究固然要学者们慎独,但单打独斗不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不是现行政策的简单注释,学者的责任不是歌功颂德,歌舞升平,粉饰太平的,他们的责任是揭示现行政策潜在的危机,并提出防范和处理危机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对社会发展的潜在的危机的认识,就没有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正是马克思和他的战友们,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危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何一门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学科和学科的流派,无不是一批专家学者,以他们锐敏而独特的视角,首先洞察到社会发展的潜在的危机,随之从对危机的深入独到的研究,发展成了富有挑战性的理论,挽救和减缓了整个社会的危机,提出了解决危机的策略和思想,从而成就了一门新的学科,或学科的分支。大学的教授们不仅要有自信,更需要怀着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和敬畏人民的敬畏之心,从对社会发展的危机的揭示中服务社会。所以他研究的选题应源于对社会发展的潜在的危机的理性揭示和认识。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提供治国安邦的思想和方略,不是作文字游戏的。,“政治思想教育”教育研究的真正盲区,我们习惯于洗脑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法对信息闭塞的过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在信息严重的不对称状态时,可能会取得暂时的“效果”。殊不知网络已经成为年轻的一代的生活的一部分的现在,对信息的垄断再也不可能了,这种洗脑式的所谓“灌输”,则是自欺欺人的最坏的思想教育方法,是完全违背教育规律的所谓“教育”。这种完全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已经在我国新的青少年一代中产生了很坏的影响。说假话,说大话,游戏人生,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得“政治思想教育”本质上沦为一个伪命题。,如果我们硬要说“政治思想教育”,那么它的出发点一定是实事求是,企图用谎言来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也将为未来社会发展中下祸根。虚伪的谎言,不可能促进社会发展,只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才是政治思想教育的根本。有人把目前大学生入党热,看作是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认同度不断在提高,其实很多学生入党只想提高自己将来找工作的筹码。90后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冷漠感和对个人利益和个性的夸张性强调,这对90后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真正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挑战。,基础教育界教师们的生态环境值得关注,目前,教师职业远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超时的无效的高强度劳动磨掉了教师们的职业激情和职业兴趣。体力,心理和智力的超负荷支出,教师们缺乏必要的“休整”。知识老化,教育教学观念滞后,已经成为推行新课程的直接障碍。校本研究在很多学校仅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认真实施。部分中小学教师出现职业疲劳感和职业道德滑坡的现象,教学成为没有激情的刻板的惯性动作。,9全球化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和促进,互联网突破了时空界限,使我们的生活从4维空间进入到了包括虚拟空间在内的多维空间,无论我们建立如何坚固的所谓防火墙,都无法完全阻断不良信息的传播,我们唯一可做的是增加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鉴别和抵制能力。由于当前人们更多的是歌颂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信息交流的方便,对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副作用还缺乏切肤之痛的直接感受。其实任何一种所谓“文明”的手段的更新,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都不可避免的为社会带来了一些预想到的和预想不到的副作用。我们正是要用人类的智慧将这种副作用限制到最小。,10人文关怀,政府不能只是一心一意搞建设,更应一心一意对全体公民进行必要的人文关怀。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硬中之硬,社会的和谐基于基础教育。人文关怀,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法制建设;二是感情归宿。法制建设使人有安全感,感情归宿使人有幸福感。,对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解应走出认识误区。发展是硬道理的核心内涵是人的发展。当今,如何较快的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是对一个政党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考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恶性民主”事件,致使国内丑闻不断,贪污腐败盛行,严重的阻碍了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穷怕了,长时间把发展经济放在发展的首位,陶醉于高楼林立,马路宽广,忽视了基础教育和教育公平,忽视了国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已经为国家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隐患,甚而成为国家不断动乱的根源。,1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首先是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教学互动,师生之间的这种个性化的活动,是不能简单的用电视屏幕来代替的,在青少年的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基础教育阶段是不可替代的。一个人的素质的养成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时代,无论他将来如何发展,在一个人的人生旅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反映和保留了青少年时的记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补充旧有教学手段的不足,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在一个人的成长阶段更需要鲜活的富有质感的交流,如果仅限于屏幕的平面的交流,将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12教育是公益事业,不断强化教育是公益事业和政府行为的社会共识,特别对基础教育更应如此。强调和鼓励对教育的多元投入的同时,更应强调政府投入的主导性原则。基础教育从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的视野中消失的现象应彻底改变,逐步制定对各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考核的硬指标,改变目前对基础教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理论认识误区。说到基础教育从政绩考核的视野中消失,倒是有一点,升学率,对我们那些偏爱数字的领导来说,升学率总是要收入自己的政绩的囊中的。他们对教育的“热情和关心”,高度聚焦到“升学率”,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也仅止于此。我们应明确向社会宣示,不懂教育的政府,是一个不合格的政府。,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府的缺位,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府的缺位,是目前课程改革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我们是一个集权制国家,政府的权威在涉及到每一个公民的公益事业的推进中,在社会改革的每一项事业中的作用是根本的。也就是说,在我国没有各级政府的全力推进,任何有意义的改革都是不能实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到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个人,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高利害的改革,没有政府的全力推进,中途夭折将是必然的。,14教育的贫困是贫困的根本原因,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首先要解决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无疑是对的。但在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的基础上,绝大部分公民已经开始无温饱之忧之时,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关注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铲除贫困的根源。我们应该看到,教育的贫困是贫困的根本原因。固然,物资的贫困导致了教育的贫困,但教育的贫困进一步加强了物资的贫困。如果只注意物质的生产,而忽视优先发展教育,就永远走不出贫困的怪圈。更有甚者,如果只关心生产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基础教育,这种一厢情愿的“发展”不但不能使国家稳定,相反则埋下了国家动乱的根源。,政府官员的较大面积的贪污腐败,社会犯罪多元蔓延,诸如盗窃,凶杀,黑社会,这种导致社会无序的现象,不断引起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摩擦。这种反复加剧的社会摩擦,不加以调解和适当的引导,由此引起的不协调的能量的积累,这种潜在的危机,在一定的时期,将会引起国家局部的动乱,甚或会像井喷和溃坝一样引起社会大面积动乱,吞噬掉我们辛辛苦苦得来的发展成果。目前国内时有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是一个预警,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对我国来说,这已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了。由于盲目“发展”导致的大面积的污染,在法治不健全下的丧失道德底线的恶意竞争,已使自然和社会都出现了一些无序状态,这些无序状态如不及时的加以控制,将会把社会拖入持续动乱的深渊,南美和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5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支持和领导,教育部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传递出坚定的信心,几年来对决策层关于基础教育的态度的各种流言,一直没有中断过,这些已经在基层造成了不应有的混乱。如何增进教育界自身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自信心,化解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疑虑,并从理论层面不断对课程改革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度跟进,是一个支持和引领课程改革的领导层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国民众对法律和法规的崇拜程度,远低于对领导人讲话的崇拜程度,这是我国距离法治社会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的重要特征。,16教育,政治,经济改革相协调,如果不进行课程改革,目前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很难适应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度发展。我国的改革现在开始进入了深水区,出现了各种利益集团和政治派别的反复博弈,改革进入了事故多发期。在社会的不同阶层开始出现了不安,焦虑和不满的情绪时,不好的教育将会使人们失去相互之间必要的信任,宽容和妥协的耐心,进而诱发社会的“焦虑症”,最终将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不稳定。,17基础教育和国家软实力,发展基础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最重要的内涵,更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意。提升对基础教育对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是各级政府的必修课。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培植和提升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根本。一些相对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由于政府持续关注教育,关注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依然可以保证国家相对高水平的发展。同时还要看到,在全球市场经济越来越一体化的前提下,资源更多的是由市场来配置的,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会相对减弱。在未来国际竞争中,主要是斗智,而不再是拼力。即使竞争表现为战争,也将是以信息化武器为主的智斗,而不再是仅依靠武士角力。即使古代的战争,虽然军队的硬装备固然重要,但也是重在智取,才有兵法36计之说。,18基础教育国家办,基础教育要坚持国家办学为主的原则,逐步减少,并最后取消以依赖学生中收费来维持学校的日常运转的民办学校,要立即取缔以营利为目的的所谓民办学校,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的完全以公益为目的的民办学校。坚强对民办学校的指导和整顿,不能使民办学校游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视线之外。,19校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地和各个学校之间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在学校层面,我们看到校长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即使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只要校长认真学习,基本掌握了课程改革的本质内涵,就可能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从改变全体教师的观念入手,使得课程改革成为全校教职工和所在社区的地方政府和广大居民的共识,使得课程改革取得可喜的成果。这方面各地都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凡是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的学校,校长的观念滞后,懒于学习,不务正业,则是通病。,20基础教育和国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界的第一大难事,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决定了它必然在一片怀疑和责难声中前进,经不起责难和误解就不要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什么是我国当前的国情?简单说,就是巨大的成绩掩盖着巨大的危机。由于政策和法制需要不断健全,极少数人巧妙的利用了这一社会的“缺陷”迅速暴富,由此造就了一批对国家不负责任的“富人”,在这些人中,财物的富有和思想的贫困形成鲜明对照。贫富悬殊,就业不畅,环境污染,官民矛盾,内需乏力,资源过度开发,凡此等等。由此而造成的社会危机,使得这些问题中的每一个如若处理不慎,都会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道路上的“地雷”。,21有效教学和有效政务,我们在课程改革中,谈到有效教学的问题,实际上我国政府部门,更应该研究和提倡有效政务的问题。无效政务使我们很多才华横溢的志士仁人,在无效政务的齿轮的绞磨下办成一个个庸俗的人,这是一个无奈的悲剧。在无休止的会议中,他们失去了欣赏自然的激情;在混沌无序的人际关系中,他们漫漫的失去了自我。当年期望的对精神家园坚守的热情,演变成为“难得糊涂”的自我嘲讽。,22教师素质-课程改革的决定因素,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微观上的困难最重要的是教师素质,真正完全胜任新课程的合格的教师比例很低,粗略估计东部发达地区大致在50%,而西部地区大致不会超过30%。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滞后,教学中出现职业惯性和职业疲劳感,长期超时和超量的工作使很多教师失去了工作激情。从长远观点看,我国必须建立基础教育教师定期带薪脱产研修制度,建议每五年应为教师提供一次最少3个月的封闭式研修。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体力、知识的修整,并提供不同地区的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机会。在西部地区教师脱产研修的这笔经费,应作为专项列入预算。,23守护社会的道德底线,一个人一旦自我约束突破社会公认的道德底线,就可能导致犯罪。进而,如果一个社会群体突破道德底线,则将导致社会混乱。除过法律的约束和宗教的自律之外,教育将会使得人们能自觉地遵守道德底线,以保证社会的相对稳定。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和政党,一定要维护并形成一个不可突破的道德底线。更不能诱导人们为一时之利益,或一党之私利,肆意撕裂整个社会多年形成的保证其基本稳定的这个道德底线。如果一旦打破了这种整个社会所认同的道德底线的平衡,任由一个人的私欲横流,这个“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整个社会必然产生动乱。社会矛盾的不断积累,整个人群的道德底线的崩溃,将会使不断积累的社会问题的爆发出现井喷现象。,由“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事实上,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远不止于奶粉一例。饮用水,蔬菜,粮食,各种肉食,蛋类,等等,可以这样说我国的食品安全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目前,安全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危机的状态。生产安全,装修安全,旅游安全,社会治安,等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暴露出了安全问题。一批不法商人,一批无良知的“科学家”,正在为一己些小私利制造国家的不安全。,24自尊、自重和自信,基础教育是要将每一个青少年,培养成自尊、自重和自信的人。培养成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有责任感的终生快乐的人。基础教育不是强调成才的教育,它是强调成人的教育,是使每一个青少年成为合格公民的教育。所以,基础教育不存在竞争和淘汰,基础教育要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很好的发展。,25教育和社会的自适应能力,好的教育使得整个国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这将会增加整个社会自适应和自调节的能力,从而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政府不应是一个权力无限的政府,也不可能成为权力无限的政府,所以培植和发展社会的自适应能力,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的能力必然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26天下之事,人民为大,天下之事,人民为大,无论政府,还是政党,离开为人民服务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单靠政府官员的“亲民”还是不够的,提高整体国民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使科学发展成为整个公民的自觉意识,这才是最根本的。各级政府官员,要学会倾听,学会最有效的集中民智民力。那种好像有轰动效应的“发展”,如果没有公民的广泛参与,甚或背离了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所谓“发展”,只能成为自我欣赏的一现“昙花”,发展仅成了可怜的“政绩”的代名词。对发展也应有明确的区位定义,发展要以本地发展为主,不是简单的让农民工盲目的出外打工,成为他乡的发展的廉价劳动力。,我国西部一些贫困地区,为了快速致富,盲目鼓励农民工出外打工,致使这些地区丁壮劳力十室九空,成为改革开放被遗忘的角落,此类现象和当年杜甫笔下的“石壕吏”里所描写的大致无二。最近,宁夏组织当地农民治沙致富的思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如果无节制的鼓励中西部的农民工盲目的出外打工,可能会使少数精英迅速富起来,但大多数的农民工的境遇是不能乐观的,这和我们追求的共同富裕的理想大相径庭。南美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滞留城市,构成大中城市大片的棚户区这一新“景区”,成了当地社会长期不稳定的根源。进城并没有使知识贫困的他们致富,只是把山清水秀的贫困,平移到了肮脏的棚户区,坠入新的贫困。这种现状,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已经不是“杞人忧天”了,城市近郊肮脏拥挤的“新农村”令人堪忧。,结束语,今天,不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完整的就某一个问题的研究的报告,而是提出了一些并不是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多个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只是我们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的一小部分。今天和大家交流的目的在于提出问题,汇聚大家的智慧和努力,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愿教育界的各位同仁们互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