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670446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1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计算机网络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计算机网络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概述,网络管理员考试辅导,考点1数据通信基础,一、数据通信模型数据终端设备(DTE)通过数据电路与计算机系统相连。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组成。,二、数据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单向传输,如有线电视。半双工通信某一时刻只能一个方向传输全双工通信允许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三、数据传输的方式,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三、数据传输的方式,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四、数据传输的形式,基带传输基带是指电信号所固有的基本频带。比如双绞线。频带传输把二进制信号进行调制转换,成为能在公用电话网中传输的音频信号。早期的拨号上网。宽带传输将带宽分成多个子信道,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分别传输音频、视频和数字信号。,五、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指每秒钟能传输的二进制数据位数。码元和码元速率码元是承载信息的基本信号单位,码元速率即是每秒钟发送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数据传输速率和码元速率的关系C=Blog2MM为码元状态数,B为码元速率误码率,六、数据编码与调制,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不归零码:低电压表示“0”,高电压表示“1”曼彻斯特编码:在每一个比特中间均有一个跳变,由高电压向低电压跳变代表“1”,由低电压向高电压跳变代表“0”。曼彻斯特编码常用于以太网中。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比特中间的跳变仅作同步之用。每比特的开始有跳变代表“0”,无跳变代表“1”。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用在令牌环网中。,六、数据编码与调制,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的调制在调制过程中,选用的载波信号可以表示为:u(t)=A(t)sin(t+)其中,振幅A、角频率、相位是载波信号的3个可变参数。当通过改变这三个参量实现对数字信号的调制,相对应的调制方式分别为移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六、数据编码与调制,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的调制,六、数据编码与调制,模拟数据的数字编码技术PCM:将模拟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最常见的方法是脉冲编码调制。采样原理:如果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若以2F的采样频率对其采样,则采样得到的离散信号序列就能完整地恢复出原始信号。编码步骤:采样:按一定间隔对语音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对每个样本舍入到量化级别上。编码:对每个舍入后的样本进行编码。,七、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适用于无线电广播、CATV、ADSL。时分多路复用:应用于T1/E1数字载波、SONET/SDH。波分多路复用:是频分多路复用的一个变种。主用用于光纤。码分多路复用:应用于移动通信、3G。空分多路复用,七、多路复用技术,常见的数字传输系统T1载波:在北美和日本广泛使用。具有24路语音信号,每路8bit,周期125s,每个周期有1bit同步位。一个周期:8bit/路24路+1bit=193bit传输速率:193bit125s=1.544MbpsE1载波:在北美和日本以外的国家中使用(欧洲标准)。一个周期:8bit/路32路=256位传输速率:256bit/125s=2.048Mbps时间单位换算:1秒=1000毫秒(ms)1秒=1,000,000微秒(s)1秒=1,000,000,000纳秒(ns),八、数据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考点2计算机网络硬件,一、计算机网络传输媒体网路传输媒体分类有线传输媒介主要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及光纤;无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微波、无线电、激光和红外线等。常用传输介质的特性同轴电缆:50基带同轴电缆(细缆和粗缆)和75宽带同轴电缆。双绞线: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一、计算机网络传输媒体,光纤: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双绞线的制作RJ45接口EIA/TIA568A/568B标准直连线和交叉线无线传输主要分为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及可见光几个波段。,二、常见的网络互连设备,网络连接设备物理层:中继器、HUB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网络层:路由器、三层交换机应用层:网关广播域和冲突域冲突域是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广播域是接收同样广播消息的节点的集合。,二、常见的网络互连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网桥路由器网关以太网交换机,三、计算机网络接入技术,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数字数据网异步传输模式(ATM)数字用户线(xDSL)宽带网接入(FTTX)HFC(有线电视网络),考点3计算机网络协议,一、OSI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层次之间接口的集合。分层原理一个层次完成一项相对独立的功能,在层次之间设置了通信接口。网络协议协议由语法、语义和时序组成。,二、OSI参考模型,OSI共分七层。,三、TCP/IP协议,1969年,随ARPANET出现。TCP/IP是事实上的工业标准。,三、TCP/IP协议,TCP/IP协议结构,五、IP协议,IP协议是因特网中的基础协议,由IP协议控制传输的协议单元称为IP数据报。I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尽力的数据报投递服务。,六、IP地址,一个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分为A、B、C、D、E5类。,六、IP地址,内网专用地址A类:10.0.0.0-10.255.255.255B类:172.16.0.0-172.31.255.255C类:192.168.0.0-192.168.255.255,七、域名,域名系统,ThankYou!,网络管理员考试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