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4章 物态变化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668962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菏泽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4章 物态变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菏泽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4章 物态变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菏泽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4章 物态变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四章物态变化,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温度和温度计,辨一辨1.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都不可以拿出来读数()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就是0.()易错提示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不可以拿出来读数;但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以拿出来读数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才是0.,考点2熔化与凝固,填一填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如图所示:1晶体的熔化图像如图甲所示:AB段是晶体吸热过程;B点处于固态,BC段是晶体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晶体的熔点;C点处于液态;CD段是液体吸热过程2晶体的凝固图像如图乙所示:EF段是液体放热过程;F点处于液态,FG段是晶体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晶体的凝固点;G点处于固态;GH段是固体放热过程3晶体物质在熔点(或凝固点)时,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还可能是固液共存态,考点3汽化与液化,1蒸发与沸腾是两种不同的汽化现象.,辨一辨1.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2.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且整个过程中温度不变(),2.液化,考点4升华和凝华,想一想1.杨淼同学从衣柜里拿校服时,发现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樟脑球升华了2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下霜”了,那么霜是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霜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而是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教材重点图片】,重点难点突破,类型1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判断,【例1】2016乐山中考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思路点拨】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气态)变成小水珠(液态),属于液化;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草叶上形成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气态)变成小冰晶(固态),属于凝华;湖面上的冰化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例2】2017云南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B)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BCD,【思路点拨】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盛夏,旷野里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变式运用】1、2017威海中考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2、2017自贡中考深秋时节,自贡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正确;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A滴水成冰,物质变化前为液态水,变化后为固态的冰,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判断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会放热,类型2物态变化中的“白气”,理解白气的实质:水蒸气白气: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看不到的气体,平常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由于温度降低而液化形成的液态的小水珠.,【例3】2017南京中考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C)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思路点拨】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已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因此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白气”,所以a处较浓,【变式运用】3、2017宿迁中考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气”是水蒸气B“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C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液化放热,故A错误,B正确;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D错误,重点实验聚焦,实验5: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命题点全梳理】1水浴法加热的优点:使物质缓慢受热且均匀,便于观察温度的变化规律2烧杯中水量的规定:能够浸没试管中装有的固体,不宜太多,避免加热时间过长3试管插入水中的位置要求:不能接触到烧杯底和侧壁4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确定晶体的熔点5绘制熔化温度时间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问题分析6实验方案的评估和改进,【例1】2017益阳中考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80;(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液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写出一种即可),【思路点拨】由图像可知:(1)A点为开始加热时刻,萘开始计时时的温度是60,BC段为萘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熔点,则萘的熔点是80;(2)图中BC段表示萘的熔化过程,CD段熔化完成,处于液态;(3)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说明熔化过快,可能是因为没有用水浴加热而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命题挖掘(4)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5)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萘均匀受热,为此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6)应选用颗粒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的萘做实验(7)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秒表,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萘的状态变化图乙中第7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8)由图像可知:萘属于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萘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9)实验中,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中“适当”的含义是:保证试管中的固体在水面以下,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烧杯底和侧壁.,实验6: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命题点全梳理】1组装器材的顺序:自下而上2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一是用初温较高的水直接加热;二是水的量尽可能少一些;三是烧杯上面加纸板3气泡的变化情况:沸腾前气泡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沸腾时气泡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大4水沸腾时的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5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6绘制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7撤去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石棉网和铁圈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例2】2017江西中考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如图1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填序号)烧杯和水酒精灯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铁圈B和石棉网(2)如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选填“变大”或“变小”).,(3)请将图2中的坐标系补充完整,并根据上表数据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像.,(4)由数据及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5)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调为小火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思路点拨】(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所以接着应放置烧杯,最后安装温度计即顺序为:;(2)水沸腾前,底部的温度高于上部的温度,根据热胀冷缩可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4)由图像可知,水沸腾后,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5)汤处于沸腾状态,而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即使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和使食物煮熟得快,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浪费了燃料因此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就改用小火炖,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就行了.,命题挖掘(6)规范组装器材,应自下至上(选填“自上至下”或“自下至上”)固定各个仪器.(7)水在沸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白气”,其形成原因是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为小水珠.(8)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低于1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低于(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温度计的读数温度计在使用时,感温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读数时,首先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认清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在零刻度线上方温度为正,在零刻度线下方温度为负最后,找到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读出温度计的示数12015菏泽中考正确使用物理实验器材,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对下列器材所指示的数据,读数正确的是(),B电流表接的是“0.6”和“”两个接线柱,量程是0.6A,分度值是0.02A,指针在0.4A后4小格处,示数为0.48A,故A错误;图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质量m50g10g2.4g62.4g,故B正确;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0以下3格处,示数为3,故C错误;速度表上标有“km/h”,说明采用的单位是km/h,在20km/h之内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2km/h,速度表的读数为70km/h,故D错误,22017菏泽中考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其示数是38.,猜押预测1、2017怀化中考某同学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沸点是,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时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由图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8,即水的沸点是98;因为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所以该实验环境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38,98,小于,命题点2六种物态变化辨析辨析物态变化,我们首先应明确变化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固、液、气),再对应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进而找准对应关系即可辨析判断32017菏泽中考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D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D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42016菏泽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的衣服冻干了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C冰雪熔化了D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白气”,D冬天室外的衣服冻干了,是水蒸气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霜的形成是水蒸气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冰雪熔化了,属于熔化现象;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白气”,是室外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52015菏泽中考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呈加速减少之势,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C露水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清晨温度比较低)液化形成的小液滴,猜押预测2、2017昆明中考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命题点3熔化与凝固图像的分析,如图,冰的熔点是0,冰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可以判断BC段处于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Qcmt2.1103J/(kg)0.1kg408.4103J.,6.2013菏泽中考小红对冰加热,她根据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的记录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中的段是熔化过程,已知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在对100g冰加热的前2min内冰吸热J.,BC,8.4103,猜押预测3、2017东营中考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D读图甲可知,在117时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固体酒精属于晶体,故A错误;在117时,酒精处于熔点温度,可能为固态,可能为液体,也可能为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由图乙知酒精的沸点为7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故C错误;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正确,命题点4物态变化的综合应用72013菏泽中考“全球通新浪号”帆船跨越欧非亚7个海区,航行1.1万海里,在45个港口留下中国帆船的名字,于2006年12月23日下午2时抵达深圳浪骑游艇会的码头,完成历时半年的航行,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无动力帆船环海航行划上句号聪明的船员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馏器”,用海水获得淡水,解决了生活用水的难题太阳能蒸馏器的设计中,使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有:(1).(2).(3).,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海水吸热后发生汽化(蒸发)现象,产生大量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碰到透明罩,在透明罩内壁发生液化现象,形成水珠,这样就得到了淡水从这个装置的原理可以看出,海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汽化成水蒸气,水的内能增大,因此太阳能转化成了内能,水的汽化水蒸气液化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猜押预测4、2017福建中考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凝华B凝固汽化C汽化液化D熔化液化,C沙漠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膜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