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部分)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668258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部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江苏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部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江苏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部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化学(江苏专用),A组20142018年江苏中考题组考点一碳单质,五年中考,1.(2018江苏盐城,3,2分)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利用活性炭净水,可以软化硬水B.利用洗涤剂清洗餐具,可以去除油污C.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体污染D.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答案AA项,活性炭可以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错误;B项,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去除油污,正确;C项,水体中磷元素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应使用无磷洗衣粉,正确;D项,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正确。,2.(2017江苏常州,4,2分)下列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的是()A.干冰和冰B.纯碱和烧碱C.金刚石和石墨D.生石灰和熟石灰,答案C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其组成元素是碳元素和氧元素,冰的成分是水,其组成元素为氢元素和氧元素,A项错误;纯碱是碳酸钠,其组成元素为钠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烧碱是氢氧化钠,其组成元素为钠元素、氢元素、氧元素,B项错误;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项正确;生石灰是氧化钙,其组成元素为钙元素和氧元素,熟石灰为氢氧化钙,其组成元素为钙元素、氢元素、氧元素,D项错误。,解题关键熟记各种常见物质的俗名、化学名称、化学式是解出该类题目的关键。,3.(2016江苏连云港,3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AlSiD.V1mL水和V2mL酒精混合得V3mL溶液:V1+V2=V3,答案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A项说法正确;中和反应等也会放出热量,B项说法错误;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OSiAl,C项说法错误;由于分子之间有空隙,V1mL的水和V2mL的酒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会小于(V1+V2)mL,D项说法错误。,审题技巧在概念性判断题中,那些用“一定”“只能”“肯定”等文字的选项,要认真阅读,发现其中与某个概念或理论的冲突之处,从而否定该选项。比如,该题中B选项,强调“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其实还有其他很多类型的反应都会放出热量。,知识归纳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两者的区别只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差异很大。,4.(2014江苏盐城,10,2分)2013年3月,我国研制出世界上最轻、吸油力最强的固体材料碳海绵。碳海绵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具有较强的吸附性D.可处理海上泄漏的石油,答案B碳海绵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是单质,不是化合物,而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A项正确,B项错误;碳海绵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较强的吸附性,C项正确;根据题意,碳海绵是吸油力最强的固体材料,因此可处理海上泄漏的石油,D项正确。,5.(2018江苏南京,19,12分)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1)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的结构。(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4)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5)写出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吸附疏松多孔(2)碳素墨水中含有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3)C+O2CO2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4)答题要点: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不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解性的不同,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同(5)解:设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为x。2CuO+C2Cu+CO22801280gx=x=6g答: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为6g。,解析(1)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吸附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碳素墨水中含有碳,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不活泼。(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4)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澄清石灰水浓度小,但与二氧化碳反应能产生明显的沉淀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可以很大,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吸收较多二氧化碳,但是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6.(2016江苏镇江,22,6分)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A.干冰B.火碱C.聚氯乙烯D.酒精E.聚乙烯F.稀硫酸G.熟石灰H.活性炭(1)可作冰箱除味剂的是;(2)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5)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6)既可作燃料又可用于消毒的是。,答案(共6分,每空1分)(1)H(2)F(3)A(4)G(5)E(6)D,解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作冰箱除味剂;(2)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3)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4)农业生产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5)聚乙烯无毒,可用于食品包装;(6)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消毒。,解题关键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是解题的关键。,知识拓展酒精是当今社会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绿色能源,相对于化石燃料而言,它的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污染物。,考点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1.(2018江苏扬州,15,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B.测定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C.比较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可分别将这两种金属投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D.若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脱排油烟机进行排气,答案CA项,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B项,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错误;C项,分别将两种金属投入稀盐酸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铜不能,可比较铁、铜的活动性强弱,正确;D项,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易发生爆炸,打开脱排油烟机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引起爆炸,错误。,知识归纳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易错警示不能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因为试纸上的水稀释了待测溶液,如果待测液是酸性溶液,则使溶液的酸性减弱,导致所测pH偏大;如果待测液是碱性溶液,则使溶液的碱性减弱,导致所测pH偏小;中性溶液则无影响。,2.(2017江苏南京,9,2分)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答案D干冰升华过程中,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质量和种类都不变,但分子间的间隔增大。,知识拓展二氧化碳气体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干冰升华可以看到雾状物,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变成了小液滴的缘故。,3.(2016江苏无锡,13,1分)下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B.此装置可节约药品,污染小,现象明显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答案D甲酸在热的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一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故D错误。,思路分析本题以CO还原CuO“微型”实验为载体,考查对实验方案及实验目的的分析与评价能力,理清该实验的相关实验步骤及注意点即可。,知识拓展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失去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导致人体缺氧。,4.(2015江苏苏州,17,2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答案D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A说法正确;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B说法正确;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说法正确;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微溶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实验室不能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D说法错误。,解题关键熟记二氧化碳重要的性质及用途是解该题的关键。,易错警示实验室一般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不能使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会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使反应不能继续进行。,5.(2018江苏泰州,19,9分)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查阅资料】.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实验探究】(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图1,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反思感悟】(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图2,答案(1)瓶子变瘪,且比装水的更瘪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BaCl2+Na2CO3BaCO3+2NaCl氯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3)红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4)Na2CO3+H2O+CO22NaHCO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5)能量,解析(1)CO2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所以会发现加入NaOH溶液的瓶子变瘪,且比装水的更瘪;实验中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2)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H2O,所以溶液X中含有Na2CO3,滴加BaCl2溶液,Na2CO3与BaCl2反应生成BaCO3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氯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3)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反应完全,已知溶液X中有NaOH剩余,则向上层清液中滴入1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实验中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是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4)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CO2先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然后Na2CO3与CO2和水反应生成NaHCO3,BC段溶液pH变化较平缓,由资料中信息分析可知,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CO2与NaOH溶液反应放热,所以溶液温度升高。,6.(2016江苏扬州,24,8分)CO2的资源化利用日趋成为研究热点。(1)某小组查阅资料发现:CO2与H2能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CH4与H2O;CH4在高温条件下能与CuO反应。为探究上述反应,设计如下装置。仪器M的名称是。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若要证明D中有CO2生成,则需在E、F之间增加盛有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黑色固体变红,E中白色固体变蓝。该小组由此得出结论:以上实验证明CH4在高温条件下能与CuO反应。你是否同意他们的结论?(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2)CH4、乙炔(C2H2)和丙烷(C3H8)都能在空气中燃烧,但是仅C2H2燃烧时有浓烈的黑烟。试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其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CH4燃料电池具有洁净、高效的特点,其工作时主要是将能转化为电能。,答案(1)酒精灯2NaOH+CO2Na2CO3+H2O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澄清石灰水不同意氢气和甲烷气体都具有还原性(2)乙炔(C2H2)中含碳量高化学,解析(1)由图可知,M是酒精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O2与H2能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CH4与H2O,所以应该先用洗气瓶C除去水,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若要证明D中有CO2生成,则需在E、F之间增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D中的黑色固体变红,说明CuO被还原,氢气和甲烷气体都具有还原性,所以不同意他们的结论。(2)由于乙炔(C2H2)比CH4、丙烷(C3H8)的含碳量高,因此乙炔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黑烟;CH4燃料电池具有洁净、高效的特点,其工作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审题技巧一般审题时,很多时候考生会对题目提供的新信息比较关注,而疏忽与该知识相似的已学过的知识,比如本题中提供的新信息“CH4在高温条件下能与CuO反应”应该要对应“氢气也能与CuO反应”,这样分析题目时才不会产生错误或漏解。,解题关键本题以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为载体,通过信息提示和联合实验装置,来考查新的知识点。认真分析和处理有效信息,联系已学过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2014江苏苏州,34,7分)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在盛有3mL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1)将实验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共有的现象是,说明。(3)实验的作用是。(4)实验、和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相同的目的是。,答案(1)浅紫(或淡紫)H2CO3H2O+CO2(2)溶液均变红色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4)加入相同滴数的紫色石蕊试液是为了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变化的差异,解析(1)在蒸馏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此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由于碳酸不稳定,受热后会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此时溶液变为浅紫(或淡紫)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O3H2O+CO2。(2)盐酸也呈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也呈红色,故、共有的现象是溶液均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即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后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在蒸馏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不变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所以实验的作用是对照实验。(4)对比实验中必须控制变量,所以三次实验中滴入相同滴数的紫色石蕊试液是为了控制变量,能更有效地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2018江苏宿迁,14,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1)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通入。(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填序号)。A.氢气B.氧气C.空气(4)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5)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胀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打开分液漏斗,滴入溶液(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体积)。,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2)a(3)A(4)溶液红色刚好消失(5)CO2+2NaOHNa2CO3+H2OHCl或H2SO4,解析(1)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CO2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应从a端通入。(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要小,故选A。(4)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可使酚酞变红,当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红色刚好消失,故当观察到溶液的红色刚好消失时,说明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5)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压强减小,气球胀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要使气球恢复原状,则瓶内压强应增大,可滴入盐酸或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2气体来增大瓶内压强。,2.(2017江苏苏州,29,8分)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2)若用如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制CO2。连接好装置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填字母,下同),后,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A.用手捂住试管B.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3)实验室收集CO2可用的方法是(填字母)。A.排水法B.向下排空气法C.向上排空气法(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下:,查阅资料:.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填字母)。A.浓硫酸B.NaOH溶液C.澄清石灰水D.CuSO4溶液装置丙的作用是。,答案(8分)(1)CaCO3+2HClCaCl2+H2O+CO2(2)BA(3)AC(4)CO2+Ca(OH)2CaCO3+H2O(5)D除去CO2中的水蒸气或干燥CO2,思路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根据生成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关系及气体的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解题关键在实验室制取气体进行相关气体除杂时,先除其他气体杂质,最后除去水蒸气。,解析(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检查题中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一浸二握三看”,即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若产生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表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4)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5)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要先将H2S气体除去,由于二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只能用硫酸铜溶液除去H2S气体,即甲中所盛试剂为硫酸铜溶液;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还要除去水蒸气,故丙中盛放的是浓硫酸。,3.(2015江苏宿迁,13,4分)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常用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取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图C是探究FeCl3和CuSO4对H2O2分解效果的实验,可通过观察,(现象),判断两者的催化效果。(3)要证明CO2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你认为用(填“D”或“E”)装置,操作方法效果更好。,答案(1)B2H2O22H2O+O2(2)产生气泡的速率快慢(3)D,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反应不需要加热,可以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2)探究FeCl3和CuSO4对H2O2分解效果的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快慢,判断两者的催化效果。(3)要验证CO2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用D装置实验操作方法效果更好,E装置中未用玻璃片,会使CO2气体逸出,影响实验效果。,解题关键仪器的名称、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催化剂的催化作用等都属于识记类的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即可顺利解出该题。,知识拓展催化剂有高度的选择性和多样性,即一种物质可以作某个反应的催化剂,但对其他反应无效;一个反应也可以有多种催化剂。,4.(2014江苏常州,25,10分)下列三套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2)仪器A的名称是。(3)利用图2装置制取CO2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溶液中,理由是。(4)图1和图3装置相比,利用图1装置来制取CO2时,主要不足是(写出一点即可)。,(5)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样品,将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2)烧瓶(3)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4)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85%解:设第一次反应中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0.5gx100/73=0.5g/xx=0.365g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7.3%。,解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和化学计算的综合题,通过图示可知,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溶液中,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图1和图3装置相比,利用图1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主要的不足是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通过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5g的盐酸能反应掉碳酸钙0.5g,所以原来的石灰石样品是2g,杂质是0.3g,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5%;第一次反应消耗碳酸钙0.5g,据此代入方程式即可计算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组2014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碳单质,1.(2017江西,5,2分)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原子大小不同C.原子种类不同D.原子数目不同,答案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选A。,2.(2014湖南郴州,8,2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CuO+COCu+CO2可知,CO具有还原性B.金刚石、石墨、C60完全燃烧都生成CO2C.CO2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D.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CO两种气体,答案CA项,CO能将CuO还原成单质Cu,故CO具有还原性;B项,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完全燃烧后均可生成CO2;C项,CO2气体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C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CO3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故不正确;D项,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CO不能,故可以鉴别。,3.(2018北京,24,6分)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查阅资料】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进行实验】实验1:取质量比为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实验2: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1)配平化学方程式:1C+CuOCu+CO2(2)实验1-2中,证明产生了CO2的现象是。(3)实验1的目的是。(4)实验2的结论是。【反思与评价】(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答案(1)1C+2CuO2Cu+1CO2(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探究最佳的加热方式(4)在加热方式相同时,木炭粉与CuO的最佳质量比为112(5)质量比为113时,已有较多黑色固体(6)稀硫酸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配平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2。(2)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实验1-2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3)实验1-1和1-2中加热方式不同,所得物质的颜色、状态不同,因此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最佳的加热方式。(4)分析实验2中的五组数据及对应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可知,在加热方式相同时,木炭粉与氧化铜的最佳质量比为112。,(5)当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13时,已经有较多黑色物质剩余,氧化铜的质量再增加会导致有更多黑色物质剩余,因此不需要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6)依据所给资料可知,Cu2O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CuSO4溶液呈蓝色。2-4实验中只得到红色固体,其成分可能是铜或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若向固体中加入稀硫酸后,过滤,所得溶液呈蓝色,则说明固体中含有Cu2O;若溶液为无色,则说明红色固体中只有铜。,知识拓展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为C+2CuO2Cu+CO2,实验中有任一黑色反应物剩余,都会混在生成的红色固体中,理论上木炭粉与氧化铜恰好反应的质量比为12160=340。但考虑到在实验中随温度升高会有部分木炭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故木炭粉与氧化铜的最佳质量比应大于340。,4.(2017黑龙江哈尔滨,33,4分)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已知其中只有两种物质是氧化物,E是含有三种元素的物质。(1)若D为水时,且A、B两物质能发生化合反应,请回答:写出A、E物质的化学式:A、E;A与B发生反应的现象为。,(2)若D为二氧化碳时,请回答:写出A、C物质的化学式:A、C;按照图示所标明的物质关系,写出能生成空气污染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答案(4分)(1)H2(0.5分)C2H5OH(或C2H6O或C6H12O6)(0.5分)(合理即可)(无色)气体(或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1分)(2)CO(0.5分)O2(0.5分)CO2+C2CO(1分),解析(1)结合转化关系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D为水且A、B两物质能发生化合反应,可推知A、B分别为H2和O2中的一种,含有三种元素的E能与B反应,说明B为O2,则A为H2;五种物质中只有两种物质是氧化物,则C为金属氧化物;E含有三种元素,E能转化为水并能与氧气反应,E可能是酒精(C2H6O)或葡萄糖(C6H12O6)等;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2)若D为二氧化碳,B与D可以相互转化,含有三种元素的E能生成二氧化碳并能与B反应,推知E为酸,B为碳酸盐;五种物质中只有两种物质是氧化物,结合物质组成知A、C中有一种是氧化物,由于A、D能相互转化,推知A为CO;C能与A反应,C能转化为D,则C为O2;题目中涉及的空气污染物只有一氧化碳,按照题图中所标明的物质关系,可知为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考点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1.(2018北京,1,1分)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CO2B.O2C.NaClD.NaOH,答案AA项,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项,O2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项,NaCl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项,NaOH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A。,2.(2017北京,9,1分)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答案D依据氧气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可以区分。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加剧烈;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思路分析物质的区分是利用物质性质上的差异,在同等实验条件下产生不同现象而得以区分开。,3.(2016陕西,11,2分)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答案C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C错误。,4.(2015黑龙江哈尔滨,11,2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答案AA项,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即一个CO2分子比一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故正确;B项,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错误;C项,水银是由原子构成的,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变大,故错误;D项,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故错误。,5.(2018天津,16,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二氧化碳活性炭氮气熟石灰硝酸钾不锈钢,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3)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成波尔多液的是;(4)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5)可用于制造炊具的是;(6)属于复合肥料的是。,答案(6分)(1)(2)(3)(4)(5)(6),解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异味,可用作冰箱除味剂。(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3)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成波尔多液的是熟石灰。(4)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5)不锈钢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造炊具。(6)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属于复合肥。,6.(2017江西,22,9分)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预测】若猜想1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答案(9分)【设计实验】液态(1分)A(1分)【实验预测】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1分)【进行实验】红色固体变成黑色(2分)HCOOHCO+H2O(2分)【交流拓展】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相等、化学方程式无法配平等)(2分),解析【设计实验】由资料知,甲酸的熔点为8.6,故20时,甲酸的状态为液态,因此选择装置A对甲酸进行加热。【实验预测】若猜想1成立,则生成的气体为H2和CO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因此D中的现象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则说明猜想2正确,甲酸分解产生了CO和H2O;E装置中的浓硫酸用于干燥通入F装置中的气体,F处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因此观察到的现象为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则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CO+H2O。【交流拓展】HCOOH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2,但猜想3和猜想4的生成物中,化学方程式无论怎么配,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均不可能为122,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猜想3、4错误。,7.(2015贵州遵义,12,4分)根据下图完成相关问题:(1)写出标号为的仪器名称:;(2)制取气体前图C的操作是;(3)实验室用图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图B装置中,无明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答案(1)铁架台(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CaCO3+2HClCaCl2+H2O+CO2CO2中混有HCl气体(或盐酸浓度过大;或装置漏气,未收集到CO2气体;或澄清石灰水变质等),解析(2)图C所示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不漏气;(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明显现象,说明澄清石灰水已经变质,或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盐酸浓度过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钙反应),或装置漏气,没有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等。,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2014陕西,10,2分)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答案B稀硫酸和CaCO3反应生成微溶物CaSO4,包裹在块状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制取CO2的原料应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故B错误。A项,向外拉注射器活塞,锥形瓶内压强减小,若长颈漏斗末端有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C项,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项,将燃着的木条移近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气体已经集满。,2.(2018河南,23,3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2)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3)用试管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请在D处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只画试管和导气管)。,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1分)(2)可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开关控制液体的滴加,从而控制反应。(1分)(3)(1分),解析(1)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反应条件和气体符号的标注以及配平;(2)C装置中有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开关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从而控制化学反应;(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画图时注意试管口向下,并将导管伸入到试管的底部。,失分警示第(2)问中C装置的优点不能写成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第(3)问画图时不能将试管画成集气瓶。,3.(2015上海,5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还原剂是。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D处点燃的目的是。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c.反应开始后通入0.1mol(2.8g)一氧化碳可生成0.1mol(6.4g)铜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答案CO+CuOCu+CO2C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防止有毒气体CO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ad反应前已经有一氧化碳通入C装置,无明显现象,证明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解析CO具有还原性,可还原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生成的CO2进入C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有毒,为了防止CO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应用酒精灯将其点燃。实际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继续通CO,故a正确;B中固体由CuO变为Cu,减少的质量为CuO中氧元素的质量,C中增加的质量为生成CO2的质量,故b错误;通入的CO不能够全部与CuO反应,故通入0.1mol(2.8g)CO生成铜的量小于0.1mol(6.4g),故c错误;反应结束后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继续通CO直至冷却到室温,是为了防止铜被氧化,故d正确。开始反应前,需通CO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C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证明CO不和石灰水反应。,考点一碳单质,C组教师专用题组,1.(2015山东菏泽,6,2分)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草木灰和碳酸氢铵是常用的肥料,所以将二者混合施用,可增加肥效C.CO2和CO都是碳的氧化物,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在氯化钠溶液中有Na+和Cl-,所以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答案D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O2、O3的混合物,故A错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可以和碳酸氢铵反应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B错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Na+和Cl-,故D正确。,2.(2014江西,13,3分)下列物质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合理的是()A.金刚石用于裁玻璃硬度大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氧化性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能与水反应D.活性炭用于净水,答案A吸附性,解析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裁玻璃,故选项A正确;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故选项B错误;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故选项C错误;活性炭用于净水,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故D选项的横线上填吸附性。,3.(2018云南昆明,22,8分)(1)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镁元素的原子序数是;镁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符号为。(2)现有A.碳酸氢钠B.氯化钠C.石墨D.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标号)。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积雪的是。,答案(8分)(1)123失去Mg2+(2)DCAB,解析(1)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根据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Mg2+)。(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石墨可以用来制作铅笔芯;碳酸氢钠可以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氯化钠可以作融雪剂,消除公路上的积雪。,4.(2018湖北黄冈,27,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2)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用盐酸除去自行车钢圈上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铝制品形成致密保护膜的化学方程式是;(5)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2O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每空1分,共5分)(1)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Fe3O4+4CO3Fe+4CO2(3)6HCl+Fe2O32FeCl3+3H2O(4)4Al+3O22Al2O3(5)MgH2+2H2OMg(OH)2+2H2,解析(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一氧化碳和Fe3O4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3O4+4CO3Fe+4CO2;(3)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HCl+Fe2O32FeCl3+3H2O;(4)铝制品形成致密保护膜的化学方程式是4Al+3O22Al2O3;(5)氢化镁与H2O混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2H2OMg(OH)2+2H2。,解题关键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易错警示一氧化碳和Fe3O4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易误认为二氧化碳化学式后有气体符号。,5.(2018天津,19,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3)镁与稀硫酸反应。,答案(6分)(1)C+O2CO2(2)NaOH+HClNaCl+H2O(3)Mg+H2SO4MgSO4+H2,解析(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2CO2。(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NaOH+HClNaCl+H2O。(3)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Mg+H2SO4MgSO4+H2。,6.(2016山西,21,5分)如图为生活中常见“暖贴”的部分标签。暖贴可以贴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自行发热,用于取暖或热敷。【主要成分】铁粉、水、氯化钠、蛭石、活性炭(1)任意写出暖贴中两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2)暖贴中活性炭具有作用,使用时空气进入暖贴,空气中的氧气与暖贴中的发生反应而使暖贴放热。(3)使用后,发现暖贴内有的物质变为红色,该红色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答案(1)FeH2O(Fe、H2O、NaCl、C中任写两个)(2)吸附铁粉、水(或Fe、H2O)(3)Fe2O3或Fe(OH)3,名称也可,解析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具有吸附作用。暖贴发热是因为铁生锈(即铁与氧气、水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量。,7.(2014广东,23,9分)某兴趣小组在做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猜想】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的物质是:.石墨棒;.。【实验】用天平称量1.5g氧化铜粉末,直接用铝箔纸包裹。按上述操作步骤实验,黑色粉末,那么猜想不成立。【结论】石墨棒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改进】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那么,称取等量的铝粉并进行同样的操作,其目的是。改进后的实验证明,金属铝与铜活动性顺序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拓展】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效果更好。联想在空气中灼热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其原因是。,答案(9分)【猜想】铝箔(1分)【实验】不变红(1分)【结论】2CuO+C2Cu+CO2(2分)【改进】对比实验(或控制变量法)(1分)AlCu(或铝铜)(1分)2Al+3CuOAl2O3+3Cu(2分)【拓展】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或物质形状)影响反应速率(或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大,或其他合理表述,1分),解析【猜想】由图知,实验的材料中只有氧化铜、石墨棒和铝箔,除了石墨棒可还原氧化铜,还可能是铝箔,因此猜想是铝箔。【实验】如果去掉石墨棒,只用铝箔和氧化铜实验,黑色粉末不变红,说明猜想不成立。【结论】石墨棒中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的是碳,因此化学方程式是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条件是加热或高温,注意配平和标注“”。【改进】铝粉比铝箔与氧化铜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实验成功,称取等量的铝粉并进行同样的操作的目的是进行对比实验;改进实验证明金属铝的活动性大于铜,铝可以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氧化铝。【拓展】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粉末状的物质参加反应时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反应容易发生。,考点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1.(2018安徽,10,2分)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答案B蜡烛在一定体积的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氧气含量减少,根据题图可知,曲线表示O2含量的变化,故A错误;蜡烛在一定体积的空气中燃烧生成CO,说明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故B正确;蜡烛在一定体积的空气中燃烧生成C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不能得出含有氢元素,故C错误;根据曲线变化可知,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没有耗尽,故D错误。,2.(2016宁夏,3,2分)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可以用来冶炼金属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答案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故A项正确;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故B项正确;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C项错误;D项正确。,3.(2015广西南宁,7,2分)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物质,该物质是()A.焦油B.尼古丁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答案C一氧化碳有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故选C。,4.(2014江苏泰州,3,1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人呼吸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答案BA项,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故选项说法正确;B项,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错误;C项,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项,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5.(2018湖北黄冈,31,5分)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