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培优精选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64222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培优精选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培优精选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培优精选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培优精选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 60B沸水的温度一定是 100C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 1.2Hz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2 . 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响度太小B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3 . 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A把弦拉得紧些B把弦放松些C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D用更大的力拉琴4 .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A老师讲话的声音小一些B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C在教室周围植树D每个小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的耳罩5 . 如下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只有空气才能传声B乙图中,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其响度一定越大C丙图中,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髙,则音叉的音调越高D丁图中,靠近发声的喇叭的烛焰不停摆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6 . 下面四句话摘自一位同学学习“声现象”时总结的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A医生使用的听诊器减小了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声更大B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7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B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而不高声喧哗,这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C成语“窃窃私语”是形容声音的响度小D“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8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ABCD9 . 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abBacCbcDbd10 .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C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11 .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根据响度就能辨别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D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1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我国家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城市高架道路两侧设有高的透明板墙的主要目的是美观;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运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逐渐停下来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BCD13 . 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琴弦的振幅14 . 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15 . 下列对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理解正确的是( )A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时间越长,速度越大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D速度随时间或路程的改变而改变16 . 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BCD17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乐队演奏时,我们能区别不同乐器发声的依据是不同乐器声音的频率不同B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声音能在介质中传播,也能在真空中传播D小提琴发声时,琴弦一定在振动18 . 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废墟中是通过敲打铁管而获得营救,他们是利用铁管的( )A导电性好B导热性好C传声性能好D硬度大19 . 每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不能有效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 )A在公路两边和住宅区设置屏障B扩大城市规模,多建高层楼房C在繁华路段,汽车禁鸣喇叭D植树种草,绿化城市20 . 赵丽同学根据声音的物理知识总结吉他的四个特点,不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B弹奏时按压琴弦的目的是改变响度C琴弦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声调越高D吉他和钢琴弹同一曲子的音色不同21 . 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2 .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在2s内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1m,所用拉力F为1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2.5m/sB动滑轮的总重为100N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D提升更重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变大二、多选题23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如果一个人的耳膜破裂了,那他肯定无法听到任何声音C噪声是有害的,因此我们无法利用它去做有益的事情D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比次声波传播的速度要大三、填空题24 . 生活中处处皆有物理知识:(1)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不同(2)常见的气体打火机是通过_的方法将可燃气体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储存在其中的(3)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锅的上方都会出现“白气”,如图甲、乙所示,“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_热,由图示现象可以确定图_是火焰熄灭前的情景25 . 如图所示,用力击鼓时会发现鼓面上的纸屑被弹起;用更大的力击鼓时会发现纸屑弹起的高度更高,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26 . 声波的频率范围很宽,但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到的声音,某种昆虫飞行时如果翅膀每分钟振动了次,则它从身边飞过时,人_听到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27 . 海口“双创”以来,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小谦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谦是_的,他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骑行620m 的时是_s。28 . 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如图,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注射器中音乐芯片声音的响度将会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由此可以推理得出_。29 . 手机铃响,提示有微信消息,这是利用声音传递_用手机听音乐时,按压手机的侧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30 . 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_产生的,通过_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的声音属于_,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31 . 你知道超音速飞机吗?按常温下声音的传播速度计算,超音速飞机的速度至少应大于_ km/h。32 . 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用烧水壶往暖水瓶中灌开水时(如图),就凭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判断暖水瓶是否灌满的。那么你知道具体是怎么判断的吗?请作出合理的解释。_33 . 图是爵士音乐会鼓手演奏时的情形演奏中,鼓手经常用手按住“锸(cha)”,简述其目的是什么?鼓手图片四、实验题34 . 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如图甲,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小的幅度,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同时看到的现象是_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随_的增大而增大(3)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_(多选 )A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B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波能传递能量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4)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乙实验,则左边音叉边乒乓球会不会弹起?原因是什么?答:_五、简答题35 . 热机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但热机使用时不可避免地要损失一部分能量,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请指出热机工作时存在的各种能量损失和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36 . 小强在动画片中看到这样的场景:超越号战机向敌机发射飞弹,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接着看见强烈的爆炸火光(1)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并说明理由(2)举一自然现象对此进行验证37 . 在运动场上,当你分别用力掷出篮球和铅球时,观察到篮球比铅球掷出的远针对这一情景,请你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物理问题问题:_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