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 6.3生活中的透镜 练习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6359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物理 6.3生活中的透镜 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 6.3生活中的透镜 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 6.3生活中的透镜 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物理 6.3生活中的透镜 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同学在他的笔记本中对粒子和宇宙进行了如下知识梳理: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摩擦起电说明物体能自发产生电荷;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远去;物体内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有错误的是( )ABCD2 . 发生地震前大地有时会有缓慢振动,会产生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但某些动物却能感知到,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 HzB缓慢振动发出的声音太小C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D次声波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3 . 小海同学用量程为1mA的电流表(该电流表可看作为导线,内部电阻可忽略),按如图所示电路改装成量程分别为3V和0.6A的多用电表,图中R1和R2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S闭合时,这个多用电表为电压表BR1的阻值为300CR2的阻值约为5.0D表笔A是该电表的“+”接线柱4 . 如图,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什么方向移动( )A右上方B左下方C左上方D右下方5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漫反射现象中,因为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C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D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6 . 关于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C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倒立的7 . 关于人眼或借助光学仪器对细小物体的分辨,说法错误的是A人眼能直接看清大小为0.1mm的物体如一根头发B用显微镜能看清楚约1m的物体如细菌C用放大镜能看清楚约1nm的物体,如原子D电子显微镜比普通显微镜的分辨率要高1000倍二、多选题8 .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9 . 下列光学元件中可以成正立、缩小的像是 (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三、填空题10 . 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_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_镜看水滴下的叶脉,比旁边的粗糙,因为水滴相当于_镜11 . 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_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_镜12 . 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目镜和物镜两组凸透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_镜头,目镜相当于普通的_。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_镜头。常用体温计为三棱柱形,但有刻度的一面呈圆弧形,比较厚,看到的刻度清晰,它相当于_。(均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13 . 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四、实验题14 . 在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小兰、小宇等同学研制使用了“水滴显微镜”。具体探究过程如下:A如图甲所示,通过小水滴可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白纸上的箭头倒立的像。B如图乙所示,再用一个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作为目镜观看水滴下面的箭头,缓慢调节凸透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就会看到箭头放大的像。C最后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细盐粉、昆虫翅膀等,看到的景象令人惊异。(1)探究过程中“小水滴”相当于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小宇等同学通过小水滴看到的是箭头(_)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A正立、放大的虚像(2)缓慢调节凸透镜与小水滴之间的距离,就会看到箭头被放大的像。这里调整的目的是_。(3)若用眼镜代替凸透镜,在家里完成上述实验,应该选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该眼镜的度数约为_度。(眼镜的规格常用“度”表示,其数值等于焦距(以米作单位)倒数的100倍)五、简答题15 . 小萍想利用录音盒、一支滴管、清水及普通放大镜来制作一个显微镜,她组成了如图所示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凸透镜有何要求?(2)观察时要注意什么?六、综合题16 . 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示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其实最早发现望远镜的人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塞的荷兰眼镜商人,这个人在制造镜片的时候,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合在一起往外看,远处的东西就变近了伽利略对这个发现很感兴趣,他用数学进行了计算,研究用什么样的镜片,怎样组合在一起效果最好,最后,伽利略做了两根管子,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凸透镜,另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凹透镜,其中一根稍细一点,正好可以套在另一根管子里面,自由滑动,这样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来回调节,选择合适的距离就这样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他终于在160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1)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却是伽利略,这里说明了什么问题?(2)伽利略制造出来的望远镜与教材上所画的天文望远镜有什么不同?17 . 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体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_的(选填“放大”或“缩小”)_像(选填“实”或“虚”),这个组合与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的原理相同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