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62614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用能被感知的现象来表现难以感知或量度的事物、现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没有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ABCD2 . 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水4.2103水银0.14103酒精2.4103沙石0.92103煤油2.1103铝0.88103冰2.1103铜0.39103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由于水的比热容比酒精大,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比酒精高D不同物质,比热容可以相同3 . 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下列现象的原因及其应用实例与水的比热容大小无关的是( )A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B冬天暖气设备用水供暖C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4 . 下列物质中比热容最大的是( )A一个铁件B一杯食用油C一瓶纯净水D一杯酒精5 .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防止菜冻坏。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6 . 如图所示是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除了电阻丝电阻R甲R乙外,其余条件均相同。开关闭合,电路接通一段时间后,下列对甲、乙两瓶的对比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A因为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瓶的温度计示数变化一样快B因为乙瓶中电阻丝的电阻小,流过的电流大,所以乙瓶的温度计示数变化快C两瓶中都装煤油,因为煤油的比热容大,实验现象明显D因为甲瓶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所以甲瓶的温度计示数变化快7 . 质量之比为 23 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75 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A7:4B4:7C7:6D6:78 . 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D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二、多选题9 .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別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A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C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10 . 在物理实验中,把难于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通过转换变成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或者把某些不易显示的物理现象转换为易于显示的现象的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下列实验中利用了转换法的是( )A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中,用吸引大头针个数的多少来反映电磁铁的磁性强弱B在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是否有关的实验中,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不同电阻丝进行实验C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性能的实验中,用加热器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D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进行实验11 .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花丛旁闻到浓郁的花香属于扩散现象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温度的变化一定相等D沙漠地区的气温比沿海地区变化明显是因为沙石的比热容比较小三、填空题12 . 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内能_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_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13 . 早晨,小威的妈妈用豆浆机打豆浆,从开始加热到豆浆煮熟的过程中豆浆的内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分子在_,小威在边吃早餐边听天气预报时发现北京的昼夜温差比大连的大,这是因为水的_较大。14 .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吸收相等的热量时,_的温度比_的升得高一些。四、实验题15 .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实验记录表如下:液体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的时间tmin甲10.15120.110230.2104乙40.110150.120260.2204(1)分析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甲和乙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可从_来判断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分析第1、2次或第4、5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就越_。(选填“多”或“少”)(3)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_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_。(选填“多”或“少”)(4)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热量多少与液体的_有关,_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16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 g,烧杯内液体的质量都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两个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两个装置(2)在“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的实验中,通过比较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来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3)若甲图烧杯中为500 g的水,10 g酒精完全燃烧温度计示数升高了20,水吸收的热量是_J,如果认为若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酒精的热值是_J/kg,算出的热值比标准值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水的比热容是)五、简答题17 . 如图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体温计,它的玻璃泡内用水银作测温物质,而不用酒精,将体温计夹入病人腋下,大约就能测出体温,既快捷又灵敏.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已知:水银的比热容为,酒精的比热容为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