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型肺炎的相关知识工作方案和心得体会合集7篇

上传人:Wea****66 文档编号:12661289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控新型肺炎的相关知识工作方案和心得体会合集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防控新型肺炎的相关知识工作方案和心得体会合集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防控新型肺炎的相关知识工作方案和心得体会合集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控新型肺炎的相关知识工作方案和心得体会合集7篇篇一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从疫情区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命名2019-nCoV。二、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四、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会。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五、什么是飞沫传播?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m)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飞沫的产生: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六、什么是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七、什么是密切接触者?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八、对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应该有14天的健康观察期。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马上就医!九、密切接触者监控建议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通知医院,将前往医院。2.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口罩。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4.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m)。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十一、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流行病学史:(1)发病前14天内有疫情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疫情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3)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2.临床表现:(1)发热;(2)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的任意1条,以及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为疑似病例。篇二正确使用口罩防护的方法一、口罩该怎么选?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h更换,如有明显污染、沾湿应立即更换;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应根据使用者所处的环境和粉尘浓度等不同进行更换,如长时间在户外或人员密集区,应在4h至6h后(不应超过6h)进行更换,如发现防颗粒物口罩的任何部件出现破损,以及明显感觉呼吸阻力增加时,应立即废弃。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二、正确使用口罩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1.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2.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3.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4.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三、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2.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四、多长时间更换一次口罩?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口罩,使用时效都是有限的,一定要定期更换。口罩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防护性能降低,建议立即更换。五、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丢弃之前,应折叠成长条形后用挂耳绳捆绑成型,将口罩折叠时应将口鼻接触面朝外,有条件的应进行酒精消毒。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居家隔离者用过的口罩,请在弃置前用水煮沸10-15min后再投放至“其他垃圾”的收集容器中。篇三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一、湿。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二、搓。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四)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五)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六)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三、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四、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五、擦。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篇四工作区域个人防护知识一、上班途中如何做?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二、入楼工作如何做?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3,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三、入室办公如何做?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min,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m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四、参加会议如何做?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m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毒。五、食堂进餐如何做?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六、下班路上如何做?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七、公务采购如何做?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m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八、工间运动如何做?建议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量运动,造成身体免疫能力下降。九、公共区域如何做?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十、公务出行如何做?专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坐班车须佩戴口罩,建议班车在使用后用75%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擦拭消毒。十一、后勤人员如何做?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十二、公务来访如何做?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无疫情区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十三、传阅文件如何做?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十四、电话消毒如何做?建议座机电话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加至四次。篇五消毒注意事项一、实施消毒前,应先做好清洁卫生;二、消毒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和手套等,并注意防止喷溅到眼睛。部分消毒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应正确选择。表面消毒后至少保持15min后才可用清水擦拭;三、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现用现配,没使用完的剩余液体不得存放使用。须使用清洁冷水配制消毒液;四、消毒液请遵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进行配置;五、消毒用抹布、拖布、容器等清洁工具要分区域使用。卫生间的清洁工具应与其他区域场所分开。用后的清洁工具应清洁、消毒后晾干备用;六、工作人员消毒完毕后,应及时洗手,并做好消毒记录。篇六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一、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考虑到疫情的防范,一般消毒方法如下:a)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50-500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b)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50-500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二、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a)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00比例稀释;b)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c)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具体配置应按使用说明操作);三、75%乙醇消毒液可直接使用。其他消毒剂(如:威露士、滴露、蓝月亮等品牌日常家居类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篇七对于2020年来说,这个数字是非常美好的。可是,肺炎疫情的到来给我们的祖国蒙上了一层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突然间,天空黯淡,世界阴冷。然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一群团结友爱、不怕艰难的人民,他们坚守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盼望着”乌云”背后的灿烂的阳光。一马当先,甘当战”疫”的探路人”。这是一群无畏勇敢的人们,他们不顾安危,奔赴在抗疫一一线。嘴里说着”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前往武汉抗击病毒;”年后准备举行婚礼的年轻夫妇义无反顾上演战”疫”最美夫妻档;多日面临着高强度工作的护士全然不知脸上早已布满了勒痕;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毒泣不成声的医生毅然决然转身救.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然而这些专家学者、白依天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拯救生命,为民族担当,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更是人民的恩人。万众支援,勇做战“疫”的“守护者”。我们的祖国在危难之际,有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尽己所有捐赠着医疗物资。韩红东奔西走募集捐款约一亿元,众多明星网红纷纷慷慨解囊;有为抗战亲自押送物资的汽车司机;有为抗战抗战甘当志愿的青年战士;有为抗战投笔宣传防疫知识的文人墨士,他们一切行动寄托他们美好的祝愿,爱与善良无关阶层、无关年纪,在灾难面前,他们都是大美之人,都是敢于为国家奉献的人,他们是最美的战”疫”守护者,我们这个充满爱与力量的国家,在战“疫”面前,大家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抗战,众志成城战疫情,无私无畏的“大爱”续写着中国故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纵使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只要团结起来也可汇成大江大海。尽管疫敌再凶再险,但我们团结的力量便可让病毒彻底消灭。零三年的非典挺过来了,零八年的汶川大地震挺过来了,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新型肺炎的”乌云”终会消散,这场防控阻击战“疫”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待到春暖花开之际,阳光明媚之时,我们再共同约定,一起行走于祖国的大川南北。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