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0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60689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20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20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20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20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同样的湿衣物分别晾晒在阳光下和树阴下,是为了探究(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D以上说法都不对2 .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和“水中倒影”都是光的反射现象B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选择薄的玻璃片进行实验,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C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具有热效应D我们所看到的“红花绿叶”,那是由于花吸收了红光、叶子吸收了绿光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B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是汽化现象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液化现象4 . 下列关于厨房中发生的生活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锅盖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把食盐放进水里,一会儿水变成了盐水,这是熔化现象C取出存放在冰箱中的冰糕,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D烧水时,发现水温达不到100就沸腾了,是因为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5 . 一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F1,浮在水银面上受到的浮力是F2,则F1和F2的关系是AF1=F2BF1F2D无法判断6 .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7 . 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时间约为4sB现在用的乒乓球的直径约为60mmC初中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10sD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8 .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彩色电视的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C正在放映的投影屏幕是光源D透过有色玻璃看白色的墙壁呈红色,是因为玻璃吸收了红光9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B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C所有的固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D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10 . 向一个空的暖水瓶中灌水时,瓶中的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随空气柱由长变短时,空气柱发出的声音的哪个特征会发生变化( )A音色B响度C音调D以上说法都不对11 .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处向处移动时,则 (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12 . 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ABCD二、填空题13 . 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_14 . 人站在河边看到平静的河水里鱼在云里游动。则人看到的鱼是光_成的_像,看到的云是光_成的_像(填反射、折射;虚像、实像)15 . 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_(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_。16 . 为加速江西经济发展,昌吉赣高铁计划于2019年底通车全线长415.165 km,合_m通车后,南昌到赣州由原来的最快3小时56分缩短到两小时,共缩短了_s17 .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此可判断该物质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18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km/s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m/s,我们的世界将发生什么变化?_。(写出一个场景即可)19 . 战斗机在空中加油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72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 度应尽可能为_m/s,这是为了二者_。20 . 如图所示,请写出以下仪器的读数:物体的长度是_cm,弹簧秤的示数是_N,体温计示数是_三、实验题21 . 在学习速度一节的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锥角及其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下表中,请你解答:纸锥编号下落高度h/m扇形纸片半径r/cm剪掉的扇形圆心角/o纸锥锥角/ o下落时间t/s11.9109081.92.2021.91013571.11.8431.959081.92.20(1)实验中通过纸锥的_来反映纸锥下落的快慢;(2)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图乙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3)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_有关。22 . 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_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_。(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23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如图甲,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的_(选填序号“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2)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出现蜡烛的像,而人眼在图中A处应向_(选填“左”或“右”)看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3)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用于矫正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24 . 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其中_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15min 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_。(1)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均匀降低(2)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方式_的冷却效果较好。25 .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遇到了问题,请你帮他解决:(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2)如图E中甲乙图中,图_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内部和_同时发生。如图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此时水的沸点是_C。26 . 课堂上,老师用一套器材(如图所示)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1)当入射角为_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当纸板F与E_时,才能在纸板上看见反射光路(2)实验中老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该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_(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4)将纸板E、F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这说明光在反射时,_四、计算题27 . 下表是福州至厦门某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车站里程到站、发车时刻福州0莆田105泉州174厦门276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2)列车从福州到厦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五、作图题28 . 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度数。(_)29 . 如图所示,一束由A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表面O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_)30 . 如图,请用直尺和笔作出光线AF在透镜左侧时的入射光线和光线AF进入水(虚线区域)中的折射光线和大致路径六、综合题31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车祸原因之一:超速!为了减少交通事故,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道路的限速监控。目前,限速监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点测速” (如图甲):是指在道路上的一个固定位置布设监控点,测出汽车经过该监控点时的行驶速度,比较该行驶速度与限速标准判断是否超速,若行驶速度超过限定速度,将实时抓拍,作为处罚的证据;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如图乙):是指在同一路程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根据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为了安全,汽车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设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制动距离)。据公安部门统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停车距离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如图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原行驶速度v/kmh-1反应距离s1/m制动距离s2/m5415207220341083054(1)图甲中小汽车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主要是为了防止车内物体经过玻璃成的_(选填“虚”或“实”)像对司机的干扰。冬季,车窗玻璃有时会变模糊,是因为车_(内/外)的水蒸气会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雾附着在玻璃上,这个过程_(吸收/放出)热量。(2)小汽车进入测速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_为参照物。监控拍照装置所用镜头是一个_(凸/凹)透镜,成的是_(放大/缩小)的像。(3)图乙中若监控点A、B相距25km,小汽车经过A、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100km/h、115km/h,若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在通过监测点A时_(会/不会)被判超速。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是否被认定超速的理解正确的是(_)A汽车经过前一个监控点时速度未超过限定值,所以没有超速。B汽车经过后一个监控点时速度未超过限定值,所以没有超速。C汽车经过前后两个监控点时速度均没有超过限定值,所以没有超速。D汽车经过两个监控点之间的路段的平均速度超过限定值,所以超速了。(4)从表中可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_s,_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大致图象。(不需要准确描点)(_)(5)驾驶员的一些不良行为如: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开车打手机等,也会使司机反应时间变长,导致_(选填“反应距离”或“制动距离”)变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大。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