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2020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_测量平均速度(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6024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9-2020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_测量平均速度(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省2019-2020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_测量平均速度(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省2019-2020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_测量平均速度(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9-2020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_测量平均速度(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 cm、12.46 cm、12.44cm、12.56cm、12.4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12.46 cmB12.474 cmC12.45 cmD12.47 cm2 . 下列工具能直接测量质量的是A停表B刻度尺C天平D弹簧测力计3 . 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每格为1s(转动未超过一周)下面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下滑的小车做匀速运动B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13.3cm/sC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cm/sD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的小车是静止的4 . 运动会的100m赛跑,终点计时员应该选择如下那种方式开始计时产生的误差最小A听到发令员的哨声时B看到运动员迈步时C看到发令枪冒烟时D听到枪声时5 . 一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v1,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是v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关于各段的平均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B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C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多选题6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几种情况中,说明甲车比乙车运动得快的是A甲通过路程的同时,乙通过的路程为B甲通过路程的同时,乙通过的路程为C甲在半小时内通过路程,乙在均通过路程D甲速度为,乙速度为7 . 汽车里面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正确使用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水常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D北园高架桥限制最高车速是80km/h,合8m/s8 . 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通过的路程是3米,第2秒通过的路程是5米,第3秒通过的路程是7米,则他在这3秒内A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4m/sB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C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D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m/s三、填空题9 . 一只小船往返于M、N两码头间,顺流中与逆流中的速度分别为6m/s和4m/s,则小船在M,N之间往返的平均速度为_。10 . 在测量的时候,要先根据实际情况估计测量范围和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然后再根据要求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图所示是三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它们的分度值依次是、和工人在给教室窗户安装玻璃时,需要测量窗户的长和宽,他应该选用图中的测量工具_(填序号)11 .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由静止下滑的运动规律的装置,该同学装图中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_和 _,该同学实验探究中获得数据如表格中所示,请帮助该同学完善表格内容;分析数据可知,小车在斜面上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将 _(选择“变大”“变小”或“不变”)12 . 打点计时器每秒钟打点_次,即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_秒,打点计时器从左向右打出的点如图所示,可知物体运动越来越_(选填“快”、“慢”)。A、B两点时间间隔是_秒。13 . 如图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14 . 王华对一物体测量时记录的数据为32.47cm,则该数据的准确值是_,估测值是_,从记录结果中可以判断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四、实验题15 .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填“大”或“小”),以_测量时间的误差。(填“减小”或“增大”)(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其他点的测量准确,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填“大”或“小”)(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m/s,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_。(填“变大”“不变”“变小”)16 .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为_(2)小车从位置甲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丙为止,通过的距离是_ cm(3)小车从位置甲出发开始计时,到位置乙时,所用时间如数字钟所示,小车从甲到乙所用时间是_(4)小车由甲至乙的平均速度为_ m/s,小车由乙至丙的平均速度为_ m/s17 . 小兮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停表所显示的时间。(1)该实验是通过公式_求出平均速度v。(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在斜面底部设置有金属片,其目的也是为了方便计时.在某次测量中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后才停止计时,则所测时间会偏_(选填“长”或“短”)。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BC_cm,tBC_s,vAC_ms(速度vAC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选填“大”或“小”)。如果小车没到B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_(选填“大”或“小”)。(4)甲、乙两位同学在计算A至C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甲:;乙: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甲”或“乙”)(5)实验中,vAB、vBC、vAC三者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_。根据测量可知,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_,小车全程做_直线运动(选填“变速”或“匀速”)。18 .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C两点,图中是A、B、C三处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原理是(用公式表示)_;(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坡度要_(填“较大”或“较小”),其目的是:让小车下滑的时间_(填“长”或“短”),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3)若s2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m/s,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vAC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练习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19 . 小明同学利用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_。(2)实验中小车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的路程如图所示,并测得小车在这段路程内运动的时间为2s,则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m/s。(3)实验过程中,由于小车的运动时间较短,不便于计时,可以通过使斜面的倾斜程度变_(填“陡”或“缓” )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运动时间,达到便于测量时间的目的。(4)完成上述实验后,他在斜面底端放置了一个小木块,想继续探究小车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他应将同一小车从斜面_(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可以通过观察小木块_得到结论;若再探究小车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他应将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_(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目的是_。20 .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180后,如图甲所示,他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_.(2)小明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s-t图像.(_)从O点开始的距离s/m01020304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52.503.755.00(3)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可归纳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 (填“正”或“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_(填“改变”或“不变”)的.(4)实验中气泡上升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气泡上升的快慢与_有关.五、综合题21 . 青岛市北区的小雨本周末要和爸爸一起回聊城老家,经上网查询,圈定的出行方案有以下两种:方案一:乘坐火车(距离)车次信息发/时间发/到站运行时长硬座(经停站)(始)10:09(过)16:23(始)青岛北(过)聊城6小时14分72元(经停站)(始)12:44(过)20:30(始)青岛(过)聊城7小时46分72元方案二:乘坐汽车(距离)发车时间发/到站运行时长票价7:208:3015:10(始)青岛长途汽车站(终)聊城6小时30分150元小雨和爸爸想要在天黑(18:00)前到达聊城,请你帮他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案(包括乘坐的工具、发车时间),说明选择的理由,并计算所乘车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