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5848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武汉市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武汉市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夏天剥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气”,这些“白气”产生的原因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升华而成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而成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2 . 下列关于信息与能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B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反射传递信息的C当前运行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D任何形式的能量都可以自发的相互转化3 .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某种电能表铭牌上标有10(20)A字样,表示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是20AB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C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D某电路中的两个灯泡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则两灯泡一定是串联的4 . 某人将一桶汽油用去了一半,剩下的半桶汽油( )A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C密度、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密度不变,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5 .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用来研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装置是( )ABCD6 .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焦点沿主光轴移向2倍焦距以外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7 . 有一凸透镜,当物体放在离透镜 15cm 处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物体放在离透镜 8cm处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等于A8cmB10cmC11cmD14cm8 . 下列四种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日食现象B千手观音C森林里的阳光D水中的倒影9 . 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B皮影戏中的“手影”C立竿见“影”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骑行省力,链条与其连接的两个齿轮组成滑轮组B蹬自行车时,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向前的C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D刚洗澡上岸的人会感觉到凉爽是因为水蒸发吸热致冷11 . 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利用激光治疗近视眼是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B微波炉内的微波是一种波长很长、频率很低的电磁波C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提供全天候的即时定位服务D光在光导纤维中沿直线传播,光能损耗非常少12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的B“余音绕梁”说明振动停止仍有声音C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D中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二、填空题13 . 煤堆中混进了一块砖头,经段较长时间后砸开发现,砖头内部也有煤的成分了,这叫做_现象,它表明_14 . 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色彩光带,这是_现象;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_色光,B外侧的光可以使_发光15 . 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夹角为35,则入射角为_;反射角为_。16 . 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意思是:(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_。(2)“鼓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_。17 . 小明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情景,则他看到的字是正立放大的 _(填“实”或“虚”)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 _18 . 电热水壶中装有2kg的水,当水温升高了50时,此过程将电能转化为_能,水吸收的热量为_Jc水=4.2103J/(kg)19 . _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早在1864年,英国青年物理学家_就预言了它的存在这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_环节20 .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冲程。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缘故。发动机冷却过程是通过_的方式来改变内能。21 . 一人正对竖直平面镜站立,人的脸宽为20cm,两眼的距离为10cm,欲使自己无论闭上左眼还是右眼,都能用另一只眼睛从镜中看到自己的整个脸,则镜子的宽度至少为cm三、实验题22 . 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有阻值分别为Ra和Rb的电阻丝(RaRb),瓶中插入温度计。(1)小明利用此装置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反映的。采取串联的目的是为了控制_相同。在a、b两个玻璃瓶中加入_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a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大,表明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_。根据上述规律,小眀得出家电烤箱低温档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阻值要比高温档电阻丝的阻值小,此结论是_(填“正确”或“错误”)的。(2)小明把装置改成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需要进行一些改进:在a、b两瓶内换用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电阻丝的阻值Ra_Rb(填“=”或“”)。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b瓶内液体温度高一些,可判断a、b两瓶内液体吸收的热量Qa_Qb(填“=”“”),a的吸热能力_(填“强”或“弱”)。23 . 小明从树荫下走过,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关于光斑的形状形成原因,他进行了探究,首先猜想光斑的形状: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合理、不合理)的,原因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传播的,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质;(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下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他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你选用_卡片;(3)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_24 . 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其中 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一个平面且与平面镜垂直放置。(1)保持入射光的位置不变,把纸板 F 向后折,观察现象。改变入射光的位置,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发现相同的实验现象。其目的是为了探究_是否在入射光线与法线所在的平面内。(2)在实验中小阳还发现,随着入射光位置的不断改变,反射光的位置也在不断改变,但是他们始终位于 ON 两侧,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3)接下来小阳逐渐增大入射光与法线的夹角,观察反射光并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实验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正确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阳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入射角/度203050607080反射角/度706040302010(4)当让激光笔发出的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OB射向镜面时,此时的反射光将沿着_方向射出。25 . 晓松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气压式喷雾器和数字式温度计验证“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关系”(如图)(1)先安装好器材,关闭喷雾器的阀门,用数字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空气的温度,如图(a),手压活塞快速打气,如图(b)所示实验现象:_说明:_(2)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的气体,如图(c)所示实验现象:_说明:_26 . 小亮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120)、酒精温度计(8060)、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灾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27 . 如图,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她先将点燃的蜡烛1放在玻璃板前,再把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2_,从而确定了蜡烛1的像的位置(2)为验证像的虚实,她在蜡烛1的像的位置竖直放一张白卡片,并在图中的_处(选填“A”、“B”、“C”或“D”)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像(3)根据实验结论,当物体靠近镜面时,像的大小将_四、作图题28 . 在湖底有一盏灯,它发出的光在进入空气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下图(甲)中大致画出其中一束光线AO的反射、折射光线。(_)29 . 根据图中的光线,把透镜的光路图补充完整。(_)30 . 根据下列要求作图:如图所示,请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并用箭头画出图中磁感线的方向如图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是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图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阁请在图中画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将图中开关、两只“220V 40W”电灯连在家庭电路中,要求开关同时控制两灯,且两灯都能正常发光五、综合题31 . 有一种测量人的体重和身高的电子秤,其测体重部分的原理如图中的虚线框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和压力杠杆ABO,压力传感器R(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显示体重大小的仪表(实质是电流表).其中AOBO41,压力传感器R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6Pa,且已知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压力F/N050100150200250300电阻R/300270240210180150120设踏板和杠杆组件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8V.请回答:(1)踏板空载时,电流表读数是mA.(2)若压杆与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接触面积是2104m2,则该秤的最大称量值是多少Kg?(3)为了把电流表A的表盘改装成电子秤表盘,我们需要确定踏板上人的体重G与电流表的示数I的关系.请你根据题中压力F与电阻R的相关信息,推导出电流表的示数I与体重G的关系式(要求写出主要的推导过程).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