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物理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57511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9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物理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2019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物理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2019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物理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9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物理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高铁列车在飞驰,我们说列车行李架上的行李箱是运动的,可选下面那些物品为参照物( )A火车头、车厢座椅、树木B树木、房屋、迎面驶来的列车C火车头、车厢座椅、座椅上的乘客D座椅上的乘客、房屋、行李架2 .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C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不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对;3 .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拍照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照相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内的位置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 . 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5 . 如图所示,小明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西安世博园游学,在美丽的长安塔边他流连忘返,浮想联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湖边的红花因为能吸收红色光所以是红色B长安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D湖边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6 . 大师兄手机下载了显示波形图和测分贝值的软件,他保持手机与正在打呼噜的二师兄的距离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显示呼噜声波形图,并发现分贝数从70 dB变为40 dB由此可对应波形图哪方面变化A高度减小 B.变得更密集B形状发生变化C前三点均正确7 .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C两物体在15 s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 s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8 . 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9 . 下列是几名同学关于物理学的说法,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小林说: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科学B小明说: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C小强说:物理学是由一些基本概念、规律和理论组成的体系严谨的科学D小华说:物理学就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也就是物理学,两者没有区别10 . 下列应用属于红外线应用的是ABCD11 . 夏季,人们漫步浑河边,微风吹过,分外凉爽。每当夜幕降临,太阳能路灯亮起,美丽的大桥倒映水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桥在水中成的是等大的实像B风加快人体汗液蒸发,蒸发吸热,人感觉凉爽C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D路灯同时亮、同时熄灭,所以路灯是串联的12 . 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从冰箱取出的冻肉慢慢变软B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C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寒冷D初冬的凌晨,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二、填空题13 . 在某次海洋打捞中,打捞人员先用声呐(一种发射声波的仪器)探测沉船的深度,在沉船正上方的海面上向沉船发射声波,测得声波从发出到接受到反射波的时间是0.1s,海水中的声速为1500m/s,则沉船在海水中的深度是_。14 . 如图,甲、乙、丙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响度相同的是_,图丁所示两种声音的_不同。15 . 单位换算:4m/s=_km/h16 . 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厘米处,则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的、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选填“虚”或“实”)像。它的成像原理跟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相同。17 . 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_为气体,并从周围_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为小水滴,也有一些水蒸气直接_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18 . 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分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_入射光线,_是折射光线,_边是空气。19 . 中小学生上下学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在如题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处,有一辆长10m、宽2.2m的客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马路中间,当它与斑马线AB相距60m时,马路边上的小王同学正好在斑马线A点以1.2m/s的速度穿过马路,客车到斑马线时所用时间_s,小王同学在客车到斑马线时_(选填“能”或“不能”)安全过马路。20 . 如图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从斜面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为1.2 m,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过程中的小车是_的为了测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需将_移至斜面的中部,若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是1.2 s,则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_m/s21 . 生活在自然之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与声、光、热、力、电等有关的现象在自然科学中诞生的物理学就是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的观察如图所示的情景,按要求将它们分类(填序号)a夕阳西下 b闪电 c湖光山色d烧水 e弯弓搭箭 f演奏二胡(1)属于力现象的有_(2)属于声现象的有_(3)属于光现象的有_(4)属于热现象的有_(5)属于电现象的有_22 . 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如图丙,铅笔的长度是_ cm;如图丁,托盘天平的读数是_ g23 . 只鸽子在平静湖面上空飞过时,在湖面上形成鸽子的“倒影”,“倒影”是_形成的(选填“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当鸽子往高处飞,该“倒影”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将细金属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16圈后用刻度尺测量,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cm,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mm。25 . 将如图中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图甲停表所指示的时间_;图乙中图片的宽度_.三、实验题26 .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再取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在玻璃板前放置一个棋子,进行观察,如图甲所示,在此实验中:(1)实验时应选_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_放置.(2)选取两枚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3)移去后面的棋子,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玻璃板前面棋子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4)将玻璃板前的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由于玻璃板对光的_能力较弱,成像较暗,所以本实验最好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代替棋子完成实验。实验时也只点燃玻璃板_的蜡烛。(6)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 _。27 . 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将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 2 min 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1)加入的水和煤油应该初温相同、_相同(2)由表格发现,加热 4min 时,煤油比水的温度高,则在前 4min 内,煤油吸收的热量_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_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煤油”或者“水”)(3)本实验除了采用控制变量法以外,还通过测量液体温度来比较液体吸热能力强弱,这种物理研究方法称之为_法(4)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继续加热但两种液体温度均不再升高,原因可能是_28 . 图甲是小峰“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是_。(2)图丙是小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_不变。(3)由图丙可知,冰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29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猜想小雨猜想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和焦距有关.过程叶子姐姐建议:研究成像特点与物距关系时,_保持不变。他们先使用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图示位置,将蜡烛从远及近分别放在处时,移动光屏都能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的像,且所成的像逐渐_(填“变大”、“大小不变”或“变小”);将蜡烛放在和处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于是小雨撤去光屏,发现蜡烛放在处时透过凸透镜能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他们再换用焦距是15cm的凸透镜,保持物距不变,重复上述实验.发现蜡烛在同样位置时成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但是像的大小比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时大一些.程序提出问题猜想_得出结论.四、作图题30 . 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45角放置,水平地面上的箭头表示一线状发光体,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做出该发光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_)31 . 自行车尾灯的反光原理如图所示请完成反射光路,并标出第二次的反射角度数(_)32 . 根据透镜的性质,完成图中的光路。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