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5121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贵阳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贵阳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某同学要称量10.2g食盐,10g以上用砝码,1g以下用游码其操作方法如下:取10g砝码放在右盘;调节天平平衡;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移动游码到0.2g处。其合理顺序是ABCD2 . 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目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C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物体视角变大3 .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近视的同学戴上眼镜后能看清物体C墙上手影D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了4 . 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1g等于9.8N,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B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和重力都要变小C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在月球上将无法正常使用D地面某位置处,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5 . 下列不是利用声信息的有( )。A远处隆隆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B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态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6 . 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m/s向S靠近7 . 下列关于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B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8 . 夏季炎热的午后,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勤劳的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美丽的中华大街上,水不停地洒在地上,给人清凉的感觉。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洒下的水很快就干了,是因为全部渗漏到路面中去的缘故B洒水车行驶过程中,环卫工人相对于车子是静止的,所以他不具有动能C音乐总是给人以美的感觉,洒水车上放的音乐不会成为噪声D车后的水雾中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这是阳光透过水雾发生了光的折射9 .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有A北方冬天的雾淞B早上笼罩树林的雾渐渐散去C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果D春天来了冰雪熔化10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超声波的频率非常高,但人耳还是可以听见C“闻其声,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音调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11 . 你面向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A340米B170米C17米D34米二、多选题12 . 下列物理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C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速度D物质的熔点、密度都不能用来鉴别物质13 .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物距u=5时,成正立的像,当物距u=8时,成倒立的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u=17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u=14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Cu=10时,一定成放大的像Du=4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14 . 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是小宇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A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50gB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0mmC教室的高度大约3.5mD鞋的长度为50cm三、填空题15 . 一架直升机在平静湖面上空飞过时,在湖面上形成“倒影”,“倒影”是反射形成的_像,当直升飞机以l0m/s垂直湖面往高处飞,直升机相对倒影的速度为_km/h,该“倒影”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 . 在实验室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为_。17 . 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物体,密度之比是2:3,则甲、乙的体积之比是_。18 .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 ,这是由于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_程度不同而产生的现象,也说明白光是_ (选填“单色”或“复色”)光手机屏幕是由无数个由_三种颜色的像素点组成的19 .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24nm=_mm; 72km/h=_m/s;20 . 如图所示是用丝线吊着一个乒乓球接触敲响了的音叉时所发生的现象.(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3)加大力度敲打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_结论?21 . “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下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这是水蒸气的_能转化为煲盖的机械能。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填“会”或“不会”)沸腾四、实验题22 . 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具有密度小、强度大、耐腐蚀的优点,就强度而言可超过碳素钢,甚至可以与高级合金钢相比。因此在航空、火箭、宇宙飞行器高压容器以及在其他需要减轻自重的制品中,广泛使用。小明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具体密度,他托人找到几块“玻璃钢”样本,请你和小明一起完成密度的测量过程。小明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给量筒中取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记作B用细线系着待测样本使其浸没在量筒中的水中,读取水与样本的总体积记作,并取出样本C用天平测出待测样本质量如图所示,记作D根据公式推导出样本密度的表达式并代入数据计算出样本密度(1)整理实验器材你觉得小明设计的实验步骤怎样安排更合理,调整后的实验步骤顺序应为_(填实验步骤字母);(2)由图可知,样本质量为_g;(3)按照调整后的步骤,小明进行了操作,部分数据已经填在设计的表格中,请你根据表中相关信息计算出“玻璃钢”的密度_。m/gV1/mLV2/mLV/mL/(kg/m3)20402023 . 小华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04036060(1)如图所示,小华将呈现反射光线的可折叠的光屏向后折,可折叠的光屏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 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同组的小鹭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华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3)在图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_。24 . 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1)测平均速度时需要用_测量路程,用_测量时间,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2)如图所示,斜面长,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s,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s,现已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请你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保留两位小数);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1=1.6t1=5v1=0.32s2=0.8t2=2.8v2=_(3)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_;(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25 . 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_。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2)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水_(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3)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5)水全部沸腾后,同质量的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相比,内能大的是_。五、计算题26 . 如图所示是某款电热水壶及其铭牌的部份参数,当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求:(1)电热水壶的电阻;(2)将一壶水从25加热到100时,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3)若加热一壶水所需时间为10min,电热水壶的热效率27 .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求:(1)该物体的速度;(2)10秒钟物体通过的路程28 . 元旦期间,爸爸开车带着小鑫从遵义到重庆旅游,在高速路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1)甲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2)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重庆至少需要多少时间?(3)在高速路上一段路程中若以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40min,则4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六、作图题29 . 如图所示,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30 . 根据下列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在图中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七、简答题31 . 夏天电风扇不可少吹风扇可以让人感到凉快,这是为什么?32 . 五一期间小红随父亲到宜昌市磨基山公园游玩,小红父亲用照相机拍摄了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小红发现相机中桥的像有点小,提议能否把桥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她父亲便更换相机镜头后在原地又拍摄了一张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如图所示。(1)两次成像的大小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2)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成的像更大,除了更换相机镜头外,还可以怎么做?请说出你的办法。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